原創小大小二樂偶煙臺
《後浪》那一天,子瑛館長說,博物館更新了,現展的是一批古代書畫。
我不大懂書畫,但愛看,欣賞那一簇豪鋒滑過留下的痕跡。
看多了,也能體察到作者當時的心境。比如,黃庭堅的《幽蘭賦》,顏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顏書見下圖:
有人說,書法是中華文化圈獨有的文字藝術,其他的都是設計。
深以為然。
一筆一划之間,帶著生活,帶著情緒,目前看唯有漢字。
1.羞答答的翁同龢
愛看,卻只愛看民國以前的書法。
與作品的價值無關,更多的是對現代書法作品展的一次次失望。
中國美院院長許江曾說,部分藝術家變得媚俗媚官。
他這話說對了2/3,另一媚是媚財。
無數的書畫愛好者,將自己作品細化成「平尺」。這些平尺,又匯聚在各個城市的展廳。
為了多展,多掙場地費,現代書畫展往往布展極滿。基本不顧及觀眾在展廳內的瀏覽體驗。在一堆書法作品中,觀眾的視角很難聚焦。正盯著這一幅,餘光還有另三幅。
不知從何時起,退休官員的書法成了眾展的常客,而且數目不小。只要展會夠規模,他們的作品總出現在最顯眼的位置。
書畫展成了超市,有陳列排面,有促銷拍賣,唯獨缺少讓人欣賞的氛圍。
實際上,也沒太有多少欣賞價值。
在鋼筆還未普及的時代,毛筆是生活工具。眾書生一輩子握著一桿筆寫寫畫畫,筆端是生活。生活有喜怒哀樂,筆端就有。
最為不同是惜售。
清代以前,官員是恥於叫賣作品的。
翁同龢在日記裡,羞答答地記錄了一次交易:羅大春(福建總兵)送別敬,受之,贈以扇一、條四。
別敬,是禮金。翁同龢以一張扇面和四件條幅答謝,用的詞依然是「贈」。
哪像今天,流水線似的鋪紙就寫,不論好壞,寫了就賣。
2.指甲蓋大小的《蘭亭序》
煙臺不如北京,故宮裡就能看到神龍本的《蘭亭序》。
五年前,我在武英殿的石渠寶笈展上看過這麼一眼。
當時挺吃驚。小時候臨《蘭亭序》,每個字都有小半個巴掌大,我就以為王羲之寫的也是這麼大。現場一看,才知道它比我的小指甲蓋還小。
後來一想,多傻啊,要是那樣,寫一篇文章得費多少紙和墨。費紙和墨倒也罷了,問題是你伸展不開啊,沒有大房間大桌子,根本沒法寫。
實際上,《蘭亭序》也好,蘇黃米蔡的手札也好,字一般都很小,只比鋼筆字稍大那麼一點兒。
人家拿筆是寫字的,並不是要有意搞創作。但這一點,很多臨池多年的人都沒明白。
我並非反對現代人學書法,只是反感過分逐利。
為了讓下一代掌握這門技藝,我也數度投門。始終篤信一點:一手好書法,能為氣質加分。
生活中,也對書法極佳的人士高看一眼。
比如,給我打電話的子瑛館長。
初見,只是覺得她見識挺廣,對書畫、陶俑的理解頗為在行。後來看到她的書法作品,額外增了一份仰慕。一手漂亮書法,讓這位幹練女士多了一份儒雅氣質。
打聽得知,她學書法也才一年。
看來,學習這項技藝,並不需要太長時間的修煉。比瑜伽提升人的氣質耗時更短。
3.徽宗讓寫的《幽蘭賦》
半月前,我來過這家博物館。參見:訪膠東民間博物館:山溝裡有個鎮國神器
在這家民間博物館開了眼界。
裡面不僅有中意兩國領導人見證過的同款漢代繭形壺,還有馬家窯文化陶罐……如此近距離,見到20多件無價的文化瑰寶,足見煙臺民間收藏的豪放。
就在這個館內,原來展示風箏的櫥窗內,「五一」起,全部換成了清末名家的書畫,且多為館藏精品,共59件。
其中,兩位狀元、七位進士的書畫作品是首次展出。包括清代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及慈禧欽點狀元王壽彭,後來王狀元創建了山東大學。
為突出膠東風華,此次選擇展示的名家籍貫半數在膠東,包括榮城、福山、萊陽、萊州、牟平等人士。
作品分書、畫兩大類,均為名家精品。
書法的另一看點,是「格」。
清末號稱兼巢老人的沈衛,在79歲高齡時應請題寫的楹聯格式現在就不多見,展上就有。
對我來說,此行另一件偶得,是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的《幽蘭賦》碑拓。
碑拓高2.08米,寬0.6米,每個字有我兩個手掌那麼大。是我見過的古代書法中,字體最大的一件。
《蘭亭序》之小,《幽蘭賦》之大,沒想到這座藏在深山中的民間博物館,給我的衝擊與在武英殿如此的相似。
比《蘭亭序》更吸引我的是,《幽蘭賦》是那個發明瘦金體的徽宗趙佶讓他寫的,因此作品首跋題為:吏部員外郎臣黃庭堅奉敕敬書於績熙殿中。
一生數度沉浮的員外郎,受皇帝敕詔而書,其誠惶誠恐的心情及凝聚的力量可想而知,因此拓中書法用筆縱橫奇倔,騰提迭宕,逸趣橫生。全篇健壯縱恣、氣勢雄渾。
稍有遺憾,《幽蘭賦》共12碑,館藏碑拓僅四件,另八件遺失。
不過,這恰好給觀展者提供查究的機會。
有心查找全文,還是能找得到的。
4.為了致敬!
兩次推介膠東民間藝術博物館,與錢無關,這兩篇都不是軟文。
是實在想向「有誠意」的人致敬!
致敬藏家。他傾其力,四處收集藏品,帶回來,安放在煙臺。讓更多本地人,不需要出遠門就能看到真正的高價值的東西。
致敬博物館。這家博物館敞門迎客,不收取費用。
致敬正副館長。憑兩位女性的氣力,燃起一捧文化螢火,讓城市民間文化點點氤氳。
一個提示:進館參觀,最好請一下館長作陪。有人講解,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