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臭豆腐這個食物,很多人喜歡吃,臭豆腐作為我國的傳統小吃確實深得很多人的喜愛。臭豆腐因為它獨特的口感和嗅覺,不喜歡它的避而遠之;喜歡它的可以說非常迷戀。
我國的臭豆腐其實各具特色,在全國聞名的有北京的臭豆腐、浙江的臭豆腐、湖南的臭豆腐和雲南等地的臭豆腐。當然,最有名氣的臭豆腐還是湖南長沙的,在一些其他城市都能聽到商家吆喝「正宗長沙臭豆腐」、「不臭不要錢」、「從長沙空運來的豆腐」……
湖南的臭豆腐屬於湘菜的一種,臭豆腐的歷史還要追溯到清朝時期。相傳在1669年,有一位進京趕考的書生,這個書生卻沒有考中,本來打算想回家,等到下次開考的時候再過來備考。但是由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恰巧盤纏也沒有多少,只能留在京城。
這位書生家裡開的有豆腐坊,也不是特別富裕人家,但是從小耳熟能詳也會做豆腐,為了掙點生活費,只能勤工儉學自己創業賣豆腐。
書生租了幾間店鋪,購買了一些工具就開始製作豆腐了。書生每天磨幾升豆子的豆腐,第二天拿到街上叫賣,持續了好幾個月,豆腐生意還算可以。
但是天氣也慢慢變熱了,夏天來臨了。書生還是往常一樣賣豆腐,但是有時還會剩一些豆腐沒有賣出去,夏天天氣炎熱,剩下來的豆腐又不能放置太久,不然就發黴也不能使用了。
書生看這樣有點浪費,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終於想到了對策:把剩下來的豆腐切成一塊塊的,將其曬乾後放在缸裡鹽醃製起來。
後來因為要準備會考,就把之前醃製的豆腐給忘記了。到了秋天的一天,書生驀然想起之前醃製的豆腐,趕緊打開缸蓋看一看,一股臭味撲鼻而來,豆腐變成了青灰色,試了一口,臭中帶著濃鬱的香味,細細品嘗味道還不錯。書生讓鄰居們也品嘗一下,都給了好評,讓書生發現了新的商機。
終於到了會考那一天,書生再次落榜,後來幾次還是名落孫山,書生就放棄了科舉,從此開始專心研究起豆腐來。書生按照原來的方法加工出臭豆腐,一經上市立刻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認可,慢慢打開銷路,生意也風風火火起來。
後來經過多次的改良和研究,這位書生掌握了一套臭豆腐製作的生產流程,規模再次擴大,名聲越來越響,質量也越來越好,這個書生叫王致和。
清末時期,臭豆腐的名氣都傳到了宮廷之中,慈禧太后嘗過之後,很是喜歡,表示以後臭豆腐就是御膳菜餚,還給它賜名「青方」。
湖南長沙的臭豆腐是黑色的那種,而浙江紹興的臭豆腐卻是白色的臭豆腐,但是有名氣的還是湖南這種又黑又臭的臭豆腐。
1958年,毛主席當年就在長沙品嘗過臭豆腐,吃後讚嘆,說了這樣一句話「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這是這句話使臭豆腐名揚全國,更讓湖南長沙的臭豆腐打開知名度。
不僅如此,在1997年外國夫婦在長沙吃了一次臭豆腐後戀戀不忘,回國後更是大力讚揚,通過媒體和報社讓湖南臭豆腐火遍全球,導致後來很多外國人來湖南就是為了品嘗臭豆腐。
湖南臭豆腐一般呈墨黑色,外焦裡嫩,聞起來臭氣撲鼻,吃起來卻口感極佳。湖南臭豆腐發黑的原因是因為滷水中有黑豆鼓和香菇,這樣會讓侵泡在裡面的豆腐變成黑色,當然這是一種健康黑。臭的原因,是採用莧菜發酵而成,會分解出含硫化合物,所以才會聞起來臭。
臭豆腐也成為了湖南的傳統特色的小吃,在湖南有著上百年的文化歷史,成為了當地的招牌菜,湖南人喜歡臭豆腐就像山西人愛喝醋一樣。
「來湖南不吃湖南臭豆腐等於白來」,大家如果去湖南可要嘗一嘗正宗的臭豆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