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話先生」林民璋:講天講地六十年

2020-12-24 福州新聞網

林民璋珍藏報導他的福州晚報。

  福州新聞網10月1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翁宇民)上了年紀的福州人對於舊時的高臺說書尤有印象:百姓家遇到節日社火、紅白喜事常會請人說評話。時候一到,評話先生風雨無阻送書上門。東家在祠堂、巷口、院落搭起小平臺,擺好桌椅,招待友鄰。常有書迷步行數裡前來,站著聽書數小時,堪稱「鐵粉」。

  歲月變遷,高臺說書雖然逐漸稀少,但鄉愁所系的福州評話依然在我們身邊。一方面,是因為政府對於傳統曲藝的長期扶持,另一方面是由於像林民璋這樣的評話先生一直在堅守傳承。

  幾十年前玩轉「諧音梗」

  記者近日拜訪了家住臺江河下街的林民璋。「依璋師」在福州曲藝界算是一位名人,這位「40後」精神奕奕、聲若洪鐘,狀態猶如40多歲的中年人。他說,到明年他就從藝整整60年了。

  林民璋出生於1948年,13歲時參加閩劇團招生,因被挑剔聲音不好,轉而學了評話。他跟了一位女評話先生,先生將「湖廣武昌府」教成了「湖廣無昌府」。「武」和「無」在福州話中的讀音迥然不同,一名臺江老人聽出錯來,當場給林民璋指正。這件事讓他認識到評話先生素質的重要性,也為他後來走上「創作型」之路埋下引子。

  到了1964年前後,當時要求評話先生講「現代書」,曲藝團也開始辦寫作班。林民璋如魚得水,最早教他評話的女先生此時已無書可講,只好反過來求教學生林民璋。當年她只教了林民璋一本老評話,而這一次他教了她三本「現代書」。

  在創作上,林民璋是認真且有激情的。有一次,他看到報紙上的一篇文章,內容在他腦子裡縈繞了兩三年,然後開始寫評話。他常常寫到深夜,躺下後又冒出靈感,翻身起床再寫上一段。

  在作品中,他大量地使用了中藥名「諧音梗」。因為沒有前人的作品可以參考,他便在藥店的藥櫃前斟酌了一星期,最終巧妙地將「大黃」「女貞子」「三七」等數十味中藥的名稱嵌入作品,頗有妙趣。

  評話先生的幸福與遺憾

  林民璋後來離開了曲藝團,活躍在民間舞臺。2010年,福州電視臺方言節目《攀講》讓他成了電視熟臉。他主持的小單元《依璋碎講》「講天講地」無所不包,這個節目甚至擁有一個百度百科詞條。

  《攀講》製片人對林民璋的評價是,「他對藝術很有見地,也很有要求,自己還會創作。從他嘴裡講出去的東西,哪怕熬夜再晚都會自己加工。普通素材經過他二次創作會脫胎換骨,這一點相當難得。」

  林民璋最自豪的是,他有許多「高水平」書迷,有幹部也有教授。這些知音讓他收穫了職業的幸福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慢慢淡出評話舞臺。70歲後,他離開電視臺,但依然心系福州方言的傳承。他說:「過去人們常說離土不離腔,現在很多福州人沒有離土也離腔。如果想傳承福州話,要從幼兒園抓起了。」

  記者了解到,下周六起,他將應約在上下杭舒敘茶館主持福州鄉土文化交流活動「依璋師漫談」。評話先生的故事還將延續。

相關焦點

  • 風雅頌 | 周明華:攜評話上講壇,做吳文化的傳播者
    1963年,周明華考入蘇州評彈學校,1965年畢業後進入蘇州市評彈團成為評話演員,之後師從評話名家、蘇州評彈團第一任團長、蘇州評彈學校復校後第一任校長曹漢昌學習長篇評話《嶽傳》。當時,已經70歲的師傅帶著他去上海表演,在900多人的西藏書場演出了兩個月。周明華認認真真地聽,仔仔細細地記,實在不記得立刻去問。「所以以前學的東西,到現在都忘不了。」他說。
  • 王立群自述十年講史路,感覺自己很幸運 豫記
    第二天下午,我如期錄製了兩集《鴻門宴》。錄完以後他們領導就說要見見我,經介紹我才知道這兩位領導一位是「百家講壇」的總顧問謝如光先生,一位是「百家講壇」的掌門人萬衛老師。 萬老師第一句話就說:「王老師,你選一本書給我們講一講!」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史記》!」「試講過關!」
  • 天飛講西遊 第四十一講:如何優雅地撞天婚
    ◤第四十一講:如何優雅地撞天婚◢師徒四人終於湊齊了,他們遇到的第一個考驗,居然不是妖怪,而是「四聖試禪心」,就是豬八戒撞天婚配女婿。貧道覺得這個故事特別好玩,就高明在劇情的安排上了。這個故事86版《西遊記》演過,想來大家都熟悉。
  • 苑舉正:哲學六講
    於是課後在購書網站找到這本《哲學六講》。感覺這本書的取名來自於蔣勳老師的《蔣勳:孤獨六講》。這本書的結構很清晰,分為七個部分:前言 中西思維大不同第一講 哲學的定義第二講 先蘇哲學第三講 詭辯學派與蘇格拉底第四講 柏拉圖第五講 亞里斯多德第六講 希臘哲學在西方的特性與意義說實話,第一部分中西思維的大不同已經深深吸引了我。
  • 倪海廈先生講傷寒(六)
    白虎加人參湯方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裡   甘草三兩炙   粳米六合    人參二兩 右五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石膏胖子五到六錢,重用的時候用到一兩以上,石膏若用五錢,知母用三錢,粳米一湯匙,也就是兩三錢就可以,因為有粳米,所以白虎湯容易酸壞,所以一次開的份量,三碗熬一碗,每次喝每次熬,人參一二錢即可,黨參可用到五六錢。北派有個說法:「麻不過三,桂不過五」,那是以前的藥,以前的藥很純,現在的藥都不純了,所以有的時候麻黃會開到五六錢。
  • 蔣勳講《孤獨六講》......
    《孤獨六講但《孤獨六講》要談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獨,而是如何完成孤獨。如何給予孤獨,如何尊重孤獨。作者以美學家特有的思維和情感切入孤獨,融個人記憶。美學追問、文化反思、社會批判於一體。作者創造了孤獨美學:美學的本質或許就是孤獨。什麼是孤獨 ?孤獨,是我一直想談論的主題。
  • 《六妙門》第一講
    我們知道「天台止觀」一共有四部:第一部圓頓止觀,也就是摩訶止觀,一共十卷;第二部漸次止觀,也就是禪波羅蜜,也是十卷;第三部小止觀,就是上次講的止觀坐禪法要;第四部不定止觀,就是本次要講的六妙門。四部天台止觀修習次第這四部止觀,應該從哪一部下手先修呢?
  • 單田芳辭世,帶走了「說書先生」的時代
    20世紀上半葉的評書名家連闊如先生在遺著《江湖叢談》裡說,評書的南北兩支派,皆為柳敬亭所傳流。柳敬亭之後,清朝初期形成了以揚州和蘇州評話為代表的南方評話,與以北京評書為代表的北方評書這兩大系統。《生涯百詠》卷三「說書」條記載,「一聲尺木乍登場,滾滾滔滔話短長。前史居然都記著,剛完《三國》又《隋唐》」,清代書場之熱鬧於此可見一斑。揚州評話。
  • 【誦·講】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六上)
    「望湖樓下水如天」最後一句語速放緩,尾音延長,引入遐想,使人腦海中呈現雨過天晴特有的水天一色、水陸一色之奇景。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開闊而且平靜。[詩詞譯文]黑雲像打翻了的黑墨水,還未來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點落在湖面濺起無數水花,亂紛紛地跳進船艙。忽然間狂風捲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雲,雨過天晴,風平浪息,詩人舍船登樓,憑欄而望,只見湖面上無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樣的明淨,一色的蔚藍。
  • 葉嘉瑩先生講《前赤壁賦》
    點上方聽葉嘉瑩先生講《前赤壁賦》第八講
  •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們講普通話…
    當然不是在電影裡,戲外,只見兩位大佬氣勢十足地端坐,一開口——「系兄弟就一起砍逼哩壁李」對一臺時尚犀利的「痴」著迷,古先生馬上想開著去「炸屎」。來自親友團的認證,老公張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講普通話。
  • 何為情愛|只談小先生,不講高曉攀
    他此去欲破天、凌霄散、情絲斷,若一去不回?
  • 集大成的天才:葉嘉瑩先生講杜甫(一)
    我們下面開始講杜甫的詩。講杜甫的詩以前,我忽然間想到前兩天我的學生施淑告訴我說,一份報紙上刊載了楊振寧先生的一段演講。我和楊振寧先生很熟,他新婚之後,請我到他家裡吃飯,我也見到了他新婚的夫人,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子。楊先生雖然是研究物理的,但是他很喜歡詩歌,我們見面的時候,他常常給我背詩,也把他寫的詩給我看,還要求我給他寫詩。
  • 天飛講西遊 第四十九講:孫悟空變的小妖是不穿衣服的?
    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剉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但是奇怪的是,孫悟空對這個警告,執行得並不嚴格,比如在黑風山、駝羅莊他都說:一點誠心曾訪道,靈臺山上採藥苗。那山有個老仙長,壽年十萬八千高。老孫拜他為師父,指我長生路一條。祖居東勝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身拜靈臺方寸祖,學成武藝甚全周。
  • 先生世界《講學堂》」……
    先生世界《講學堂》」,啟化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但啟化是醞釀建設「啊!裡山!先生世界《講學堂》」的發源地,而中國新報記者在此確實深受啟化。    因此,啟化「啊!裡山!先生世界《講學堂》」的建設,與其他眾多《講學堂》相比,更具有她特別的意義。
  • 從講道理的《妙先生》來看看編劇三弦
    《妙先生》改編自不思凡的同名原創短片,也是編劇三弦在2015年寫下的劇本。很多人看《妙先生》覺得不如《大護法》好看,雖然畫風和某些元素相像,但《妙先生》卻過於講大道理。不知道是不是三弦故意為之。而且影片中還宣傳了三弦的小說《天之下》。
  • 《夜行動物》|時尚先生講的黑色復仇故事
    讓人觀之有種「聽真正會講故事的人講故事」的快感。一部電影能講好其中一個故事,能稱得上「精彩」;能講好其中兩個故事,堪稱「少有佳作」;能把三個故事融合,並且都講到「曲折、生動、讓人觀後拍腦門甚至茅塞頓開」的境界,這種電影就稱得上「絕品」了。
  • 南懷瑾講《瑜伽師地論》第21講
    謂如有一於能入定諸行狀相,不復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怎麼樣叫做出定呢?「一」個比丘真修持到「入定」了,「行狀相」,「行狀相」三個字簡單講過去了,那個境界嚴格講,什麼是「入定諸行狀相」,不同哦。因為我講到這就過去了,你們也沒有人問,可見你們對於名句文身是聲聞的聲聞,聽聽而已:「哎,老師多講點,好聽啊。」
  • 李天飛講西遊第九十九講:西遊記期末測驗來了!你能得多少分?
    正面這九枚書籤的內容,都是和西遊記裡有關的文本,請了八位知名書法家(算上貧道是九位)各寫一張,按順序是(按圖片是從右到左):1、水簾洞的那塊碑「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2、金箍棒的銘文「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高翔先生書寫,字體是鐵線篆。高翔先生曾任美國波士頓美術館亞洲部顧問,中國書法江湖網站創辦人之一。3、寫在如來中指上的「齊天大聖到此一遊」,王家葵先生書寫。王先生號玉吅,既是書法家,又是醫藥學家。4、金字押貼「唵嘛呢叭呢吽」,譚然先生書寫。譚然先生號觀塘,善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