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發戶主父偃,一朝得勢便往死裡作

2021-01-18 明月照影

【導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通過讀史,我們能明白一件事情的興與亡;通過品讀歷史人物,我們可以清楚一個人的成與敗。歷史是一部人性的回憶錄,讓我們通過讀史來盡大可能地糾正我們的缺點,充分發揮我們的優點。

主父偃和公孫弘的遭遇很像,在發跡前也是苦無機會,幸好遇到漢武帝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才有出頭之日。但他發跡前比公孫弘更悲催,真正到了人見人厭的地步,備嘗人世艱辛;更慘的是,心態徹底失衡,一朝大權在握就想著抓緊機會變現,最終落了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主父偃是齊地人,年輕時學的是縱橫之術,後來才改學《易經》《春秋》、百家學說。也許是改換門庭原因,他在齊地的讀書人圈子裡是相當不受待見,儒生們也因他半路出家排擠他,而且窮到借不到錢的地步,他只好離開齊國發展。在燕、趙、中山三地遊學時,他也是無人賞識,門客的生涯也很悲催,只能前往長安找機會。到了長安後,他成為將軍衛青的門客,雖然多次獲得衛青的推薦,但漢武帝就是不搭理他;長期沒有當官的機會以及收入來源,他窮得叮噹響,其他門客就覺得他沒前途了,都很討厭他。這段人生經歷給他的打擊非常大。

萬般無奈之下,主父偃再次向漢武帝上書言事,事情涉及律令8件和匈奴1件,早晨上書,晚上就獲得漢武帝的召見。更厲害的是,主父偃一年之內獲得了四次升遷,比公孫弘升遷的還快。不得不說,主父偃是真有本事,推恩令、遷徙令和築朔方城是他做的最成功的的事情,也產生了極大影響。

推恩令。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國的勢力受到削弱,但勢力仍然很大,仍能對漢朝中央產生較大影響。因此,主父偃向漢武帝建議推行「推恩令」,將封爵繼承權由之前嫡長子獨享改為眾子共享,以時間換空間,使得諸侯國越來越小,不用動武就削弱了諸侯國,加強了中央集權。「推恩令」是一把軟刀子,封地王侯們只能看著封地被自己兒子們瓜分。推恩令內容是:

「古者諸侯不過百裡,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裡,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遷徙令。漢朝初年奉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對民間和官吏皆放鬆管制。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不僅老百姓財富逐漸增加,而官吏和遊俠的財富和勢力也極具膨脹,違法亂紀、巧取豪奪,逐漸成為地方一霸,如將軍灌夫、酷吏寧成的家族都是當地一霸。漢武帝就想打擊日益膨脹的地方勢力,便採納主父偃的遷徙令。其內容是:

「茂陵初立,天下豪傑併兼之家,亂眾之民,皆可徙茂陵,內實京師,外銷奸猾,此所謂不誅而害除。」

根據這個命令,漢朝將豪強大族前往新建的茂陵,也用不流血的方式削弱地方豪強勢力。當時有名的大俠郭解也在遷徙之列,雖然郭解一貧如洗,但是能請動將軍衛青幫忙說情,遭到漢武帝的果斷拒絕。不過,這個命令只是延緩了豪強做大的時間。到了西漢末年,光武帝劉秀成為皇帝所依靠的主力就是這類豪強大族。

築朔方城。此事就盡顯主父偃的戰略眼光,也不得不說他的縱橫之術學得很到位。元朔二年,衛青採取迂迴的方式奪取河套地區,如何處置這一地區成為漢朝爭論的重點。主父偃認為朔方水草肥美,外有黃河作為天險,又有蒙恬時留下的城池,可以作為消滅匈奴的根據地;而公孫弘則堅決反對在這個地方築城。後來,漢武帝讓朱買臣在朝堂上用問題問住了公孫弘,然後下令築城並遷徙百姓到朔方生活和生產。不過,此事也讓公孫弘記恨在心了。

朔方城築成之後,不僅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戰略威脅,還成為重要的戰略基地,是漢朝進攻匈奴的跳板。衛青第四次出擊匈奴就是從朔方郡的高闕出擊,大破匈奴得勝而歸後被封為大將軍。自此,匈奴在漠南失去了戰略屏障,而漢匈之間的攻守之勢發生了逆轉。

然而很不幸的是,主父偃曾經的困頓遭遇讓內心產生了極大的心理問題,行事霸道且貪婪無比。在別人說他為人「太橫」,他對之前的人生遭遇總結一番,得出了結論:「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伍子胥的名言)。」

因此,主父偃極力向上爬,漢武帝辦的很多大事幾乎都有他的身影,雖然極得漢武帝信任,但也得罪了很多人。而且,他貪汙受賄,不知收斂;為人比較絕,到了齊國後擔任齊相後,他將跟之前的舊識、親戚召集到一起,當眾大罵他們勢力,然後宣布絕交。最危險的是,他貪心貪到將手伸向了漢朝王公之間。

在漢武帝廢除陳皇后、立衛子夫為皇后一事上,他出了大力,所以必然得罪了外戚竇家;因在遊學時熟悉燕國的情況,他派人揭發了燕王劉定國淫亂,導致燕王自殺,燕國被取消。趁宦官徐甲遊說齊王娶修成君(漢武帝之母與前夫的女兒)之女為王后之際,他請徐甲事成後也將自己的女兒送入齊王后宮,結果遭到了齊王之母紀太后的拒絕和辱罵,於是他開始報復齊王。隨後,他便向漢武帝揭發齊王與親姐淫亂之事,被派去擔任齊相處理此事,結果導致齊王自殺,齊國也因齊王無後被取消。

趙王劉彭祖也經常幹壞事,知道主父偃在趙國遊學過,看到主父偃揭發燕王淫亂時就感到害怕了,非常擔心他哪天跑到自己封國任職,於是趁他擔任齊相時派人檢舉揭發,說他收受諸侯們的賄賂,使得很多諸侯子弟獲得封地。漢武帝看到這封舉報信後,剛好碰到齊王自殺,以為齊王是被主父偃逼死的,大怒將他抓進監獄並派人調查他。主父偃承認了收取諸侯賄賂,但是不承認齊王自殺跟他有關。漢武帝本想放他一命,卻遭到了公孫弘的反對,便下令將他滅族,成為堵住諸侯王們的替罪羊。主父偃富貴時養了上千門客沒有一人出面給他收屍,只有孔車幫他收葬,被漢武帝得知後稱為長者。

結語

漢武帝的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方式給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主父偃非常的務實、有才,看問題非常準,所出的主意都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且影響非常的深遠。然而,主父偃貪婪成性,不僅大肆斂財,還想著獲得不切實際的富貴,心態非常瘋狂,手段更加極端,以至於四處樹敵。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是伍子胥在攻破楚都時的名言,而伍子胥最後被逼自殺了。主父偃也引用這句話,還說「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註定了自己必死的結局。在得勢時唯利是圖,不給自己留後路,這是一種典型的暴發戶心態。這歸結於主父偃落魄時悽慘的遭遇,致使他心態失衡了,一心瘋狂變現手中的資源。因此,主父偃的遭遇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也應是人們應該吸取的教訓。所謂「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在任何時候都該有謹慎戒懼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相關焦點

  • 主父偃「散金斷交」典故漫話
    吾與諸君絕矣,毋復入偃之門!」2、西漢·司馬遷《史記·主父列傳》,〔主父偃曰:吾〕「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二、博學多才,時運不濟主父偃〔?—前126年〕,臨淄人,出身貧寒。早年,學習縱橫術,到了中年,改學《周易》、《春秋》和諸子之言。他學貫百家,博學多才,胸懷大志,卻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 主父偃: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主父偃夜不能寐,主父偃雙眼中的血絲清晰可見,主父偃溝壑縱橫歷盡滄桑的臉龐世人皆視而不見。 難道自己這一生註定是廢柴一根嗎?難道生命就此就要徹底打烊嗎?難道曾經的寒窗苦讀只是自欺欺人嗎? 主父偃內心咆哮,主父偃羸弱的身軀猛然矗立,主父偃行雲流水,主父偃的智慧躍然於竹簡之上,主父偃拼盡了全力。
  • 主父偃的遭遇,驗證了一句話,「小人得志,沒有好下場」
    主父偃人緣不好,他在齊國求學時,當地的儒生都不待見他,在齊國難以立足的主父偃只好到燕國、趙國、中山國碰碰運氣,主父偃這人走到哪兒都遭人厭,他原本以為換一個環境,可以重新開始,沒想到他到哪兒都受到排擠。無計可施的主父偃,腦袋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衛青不是漢武帝的小舅子嗎,我去找大紅人幫忙,說不定能混個一官半職。
  • 主父偃一策略影響大漢命運
    主父偃是漢武帝時期非常出名的謀士,西漢能夠走向繁榮昌盛,和主父偃有著很大的關係。此人提出的一策略,可以說改變了漢帝國的走向,對當時的大漢王朝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於是,主父偃站了出來。主父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學長短縱橫之術,晚乃學易、春秋、百家言。」通曉古今博學多才的主父偃,在吸取賈誼和晁錯的教訓之後,他認真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於是向漢武帝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嫡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 為何人一旦得勢便猖狂?魯迅:「奴才做主人,比主子更能擺架子」
    最終,清除了不利己的「障礙」的同時也順勢給自己樹了一把威嚴,真可謂一舉多得。前僕後繼的各行業各崗位的「領導人」用此方法在職場上屢試不爽,而這句話就在這多年的實踐中得到了有效的檢驗。似乎也正印證了那句話:得勢便猖狂。可是這猖狂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 商鞅:他死了,秦國卻越來越強打,最終一掃六合
    商鞅滔滔不絕,秦孝公身子不斷往商鞅身邊湊。秦孝公和商鞅語數日不厭,秦孝公對商鞅口中的藍圖激動不已。什麼是金風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秦孝公和商鞅就是。 變法的消息讓秦國朝堂瞬間炸開了鍋,以甘龍、杜摯為代表的秦國老士族一片反對之聲。變法,變個錘子。
  • 主父偃到底有多陰險?女兒攀龍附鳳的夢想幻滅,報復齊王致其自殺
    主父偃是漢武帝時期一個非常有名和重要的大臣,他幫助漢武帝解決了困擾心中多年的大問題,也就是諸侯王的權力過大,導致皇帝的權力被分散,他提出來的「推恩令」完美解決這個問題,「推恩令」也被稱為「千古第一陽謀」。此外,主父偃還為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構想,幫助漢武帝完成了一生的抱負,建立千秋功業。
  • 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火了)
    最近流行的一句話: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死了嗎?沒死!沒死就得幹!想別的都沒用。累就對了,證明還活著!這就是生活!單槍匹馬你別怕,一腔孤勇又如何,這一路你可以哭,但不能慫,總得熬過無人問津的日子,才能迎來成功和鮮花。
  • 不死心還在,只要還沒死,就往死裡幹!
    現在有這樣一句很流行的話: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你已經很累了嗎?是的,很累了!那你已經死了嗎?不,我還活著!那麼沒死就往死裡幹,不要總是想那些沒有用的。生活本來就是很累的,累就對了,至少證明自己還活著。
  • 《魔遊紀1:盤古之心》颲與偃流沙不得不說的故事
    該部故事講述了在異人和常人紛爭不斷的天都大陸,三位賞金異人天誅焱、颲、偃流沙機緣巧合撿到了吞下至寶盤古之心的小和尚江流兒~為了取出這至寶,一行四人踏上了取丹之旅!一路上和也在搶奪盤古之心的蓮剎組織展開較量!異人作為該部劇中的原創概念,解讀一下就是在封神後,日益增多的常人對天生能夠操控魂氣塵的人的稱呼(。・∀・)ノ。而故事的四位主角中三位都天生就是異人~老鐵穩!
  • 行書筆法之「偃筆」,一般人掌握不了的神秘筆法
    例中數字是從米芾作品中選出的,偃筆雖在不同位置上,但它有管束全字的作用,如「集」字中的長橫,是偃筆,把上下眾多的筆響貫中了起來。上面四短橫意向上,偃筆意向上,成相背之勢,這使字形更加顯得俊俏可愛。寫偃筆,須筆力內聚沉著,有「人木三分"之勢,切勿一滑而過。中間向上,凸起要有分寸,過分凸起成大弧形,便和其他筆畫不協調。
  • 這是往死裡作嗎?為什麼會這樣?
    上個月,網劇《世界微塵裡》項目啟動了。現在影視行業不景氣,這資源已經是偶像劇裡的頂配了。後來就上上綜藝,事業上明顯是準備往演員方面走>可楊超越這劇,也不是毫無水花,比如這眼睛瞪得像銅鈴誰看了都得說一句宣傳牛逼,還竟然有粉絲說公司不作為。
  • 一朝天子一朝臣,漢朝首富鄧通之死!
    儘管自信滿滿,但在第三件關於「錢」的事上,西門慶卻顯得有些底氣不足,「我家裡也有幾貫錢財,雖不及鄧通,也頗得過日子。」按照《金瓶梅》中的描述,西門慶兄弟多、房產多、企業多、老婆多,黑白兩道都通吃,妥妥的清河縣首富,怎麼還會在錢上顯得底氣不足?
  • 這是往死裡作嗎?粉絲又怒撕公司了
    上個月,網劇《世界微塵裡》項目啟動了。現在影視行業不景氣,這資源已經是偶像劇裡的頂配了。後來就上上綜藝,事業上明顯是準備往演員方面走>可楊超越這劇,也不是毫無水花,比如這眼睛瞪得像銅鈴誰看了都得說一句宣傳牛逼,還竟然有粉絲說公司不作為。
  • 「以父之名」,華語樂壇的巔峰之作
    《以父之名》在2003年7月31日發行,收錄在周杰倫專輯《葉惠美》。這首由周杰倫作曲、黃俊郎填詞、洪敬堯編曲的歌曲,2003年7月16日發行當日在全亞洲超過五十家電臺同步首播,並有八億人收聽,一經推出便是華語樂壇的巔峰之作。
  • 追妻火葬場合集,男主都渣得徹底,最後被女主往死裡虐!看得超爽!(六)
    哪知道一朝落魄,家裡人基本都死了,計家也被抄了個乾淨,而女主這個天之嬌女,也被發賣。而買女主回去的,正好是女主的死對頭白家小姐。原本白家小姐和男主有婚約,但男主病秧子一個,白家人不願意委屈女兒,拖了兩年,乾脆先把女主送到男主家做通房。男女主一見,男主就各種諷刺女主,說了幾句話就直接強要女主,女主心如死灰。原來,兩人早就牽扯。
  • 為什麼人一旦得勢便猖狂?魯迅——奴才做主人,會比主子更能擺架子
    先生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人一旦得勢便非常容易猖狂,比如說這奴才和主子的身份要是突然交換一下,變成了主子的奴才想必是肯定比主子更能擺架子的。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通用的一種心理,即報復心理。心理學裡關於報復心理的定義為:一個人的行為對另一個人在利益上產生一定量的損害或增益,讓後者期待前者也產生不低於該量的利益的損害或讓前者也產生滿意的利益增益的反應。雖然是叫做報復心理,但它其實也可以用來解釋感恩這種心理的。
  • 多大的恨,要往死裡整?
    對於一個年輕演員,用全社會力量封堵,不給別人糾錯和工作的機會,非往死裡整,非整死不可的做法,這要有多大的恨?        演員也是人,也會犯錯誤,犯錯誤,就事論事即可,         如果一個快遞小哥出了這樣的事,能對他全面封殺,非要連工作機會也不給?那他如何養家,如何養活自己?
  • 穿越文:一朝穿越,廢物膽小如鼠的她,卻將太子踹廢,耍得團團轉
    精彩內容:沈妙的眼睛裡充滿了怒意,雙手握緊了拳頭,就連自己的指甲嵌入了掌心中也不覺得痛了,既然這是他們的決定,那麼就不要怪她不顧一切了。 「魅影,你換身衣服和身份,去聯繫蕭團長和穆傾城他們,說是要出大價錢讓傭兵聯盟做事,這是他們的第一筆大生意,他們肯定會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