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的粿條

2021-02-17 美食與家國

家鄉是存在於一個人內心最深處的地方,那裡有你小時候的回憶,有你當時去過的地方,一起玩過的夥伴,一起吃過的美食,家鄉存在於內心的最深處,所以,對於出門在外拼搏的年輕人,其實經常把家鄉放在心裡,而不會常常提及,只有當遇到家鄉的人,家鄉的東西,或者是家鄉的美食時,才會回憶起家鄉的溫暖。

 

如果問我,我睡著的時候會不會夢到家鄉,我的答案是,我很少夢到家鄉,可能是我一直嚮往自由與追求新東西,家,是我飛出來的地方,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不過,我卻經常想起媽媽做的粿條,特別是在飯堂看到各種各樣的煮麵,煮粉,煮餃子時,我格外想吃粿條,似乎家鄉的美食格外誘人。

 

不知不覺從開學到現在,已經快兩個月了,已經有兩個多月沒吃到媽媽做的粿條了,翻開相冊,裡面有之前媽媽做的粿條,閃過腦海的是當時享用美食的場景,流出嘴角的是潺潺的口水。

 

那是一天中午,放學回家,路上心心念念的是那美味的粿條,回到家後,只見媽媽已經在廚房了,媽媽先是把粿條洗乾淨,把豬肉沫過一下水,把肉餅過一下水,把肉沫揉成丸子,切好肉餅,然後放在旁邊,接著是把生菜,香菜洗乾淨,香菜切成碎,生菜撕成片也一起放在旁邊,然後拿一個大鍋,平時煮粥的那種圓柱形一樣的鍋,洗乾淨鍋,裝水,放入揉成丸子的肉沫和切好的肉餅,再放入一包蒜頭油,蓋住蓋子,然後打開煤氣加熱,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只感覺水在慢慢的跳動,不一會兒,水就開了,此時,用舀粥的大湯勺攪拌一下,能聞到一股混合著蒜頭香味的肉味,接下來是關鍵的步驟,把剛剛洗好的粿條放到鍋裡,大概放進去一分鐘,不能過久,因為粿條會變得太軟而失去嚼勁,也不能放太短時間,如果太硬也會影響口感,接著,就是把生菜放進去,差不多10幾秒的時間之後,放入之前切好的香菜,就可以把煤氣關了,一鍋香氣撲鼻的粿條就做好了。我不禁流出了口水,空氣中瀰漫著粿條的米香味兒,摻雜著香菜的香味兒,還有肉丸子和肉餅的肉香味,哇,美味極了。

 

忍不住的我,媽媽一把粿條鍋放到飯桌上,我就盛一碗出來,再拿另一個碗盛一點蒜蓉辣醬,就開始了我的享受的生活,這一碗粿條,真是色香味俱全,白色勁道的粿條,使湯融入了大米因子,更加濃鬱,用筷子把粿條夾起來,抖一下,那勁道,實在是q彈,一碗真正的粿條湯,絕對不能沒有充足的肉,而家鄉的肉沫揉成的丸子,煮在粿條湯裡,肉的感覺剛剛好,特別是肉餅,蘸蒜蓉辣醬吃,在嘴裡,肉的勁道,與酸甜的辣醬在碰撞,讓人吃了就停不下來,哦對了,如果你吃得有點膩,那生菜肯定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該它出場了,解膩,生菜是專業的,生菜在粿條湯裡,仿佛也有自己的靈魂,少了它,粿條湯就不完整,就不會好吃,等你蘸著蒜蓉辣醬,把肉吃完了,把粿條吃完了,把生菜吃完了,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嘛?不,這碗粿條湯,它的湯也特別的好喝,當你吃到這裡,一定要把湯喝完,湯的鹽度是剛剛好的,其中混有各種食材的味道,難以描述,而你把固體類的食物都吃完了,此時正好需要一些液體類的,絕對不能錯過這一碗湯。只見我咕嚕咕嚕就把湯也給喝得精光,哇,真好吃,不禁眼裡流露出滿足的意思,實在是不得不感嘆,人間值得呀!

 

媽媽做的粿條是最好吃,可是出門在外,吃不到媽媽做的粿條怎麼辦,其實潮汕粿條也很不錯。

 

潮汕粿條是廣東潮汕有名的地方小吃,廣州人稱為「沙河粉」,潮汕人稱為「炊粿」「粿仔」。「粿條」一詞是潮汕地區、福建閩南地區叫法,同屬於河洛語系地區的海南、廣東潮汕、福建閩南、臺灣等地的客家人則將其稱為「粄條」。這種小吃是用米粉漿薄層蒸熟晾涼之後,切條備用的小食半成品。炒成的筍粿條,熱騰騰、香噴噴,其特色是色澤白裡帶赤,柔軟醇香,有獨特的名筍風味。

 

粿條可炒,潮汕俗稱「炒粿條」。炒粿條主要調味為老抽和沙茶醬、辣椒醬,配料可用豬肉片、牛肉片、鮮魷魚、蔥段、豆芽菜、芥藍、韭黃、蝦仁等;如配料只用蔬菜類或菜脯粒的話,則稱為素粿,也別有風味。也可煮成粿條湯,城市鄉村普遍喜愛。潮汕粿條湯在店鋪的煮法是一碗一碗的泡,將粿條放於煮開了的沸水中燙了片刻,用多孔的「飯籬」將它撈起,倒在碗裡,泡上煮開的骨湯及放下配料魚露、肉茸、味精及冬菜、芫荽、蔥等,加上肉片或肉丸、豬肝、蠔仔、鮮蝦肉、墨魚丸、牛肉丸等,就成為一碗很爽口的粿條湯了。潮汕城鎮集市,鄉鄉裡裡,開店擺攤或沿街販賣的 很是普遍。因其方便適口,價錢便宜,青壯老少都喜歡吃,是三餐之外的 一種最普及的小食。

 

潮汕粿條亦可用幹撈的食法,因「撈」後沒有湯,需加入油、醬料等,故潮汕方言稱為「幹粿」,其食法是先將粿條在沸騰的湯鍋中焯熟,撈起濾幹水分,倒在碗中,拌以花生醬、豬油、味精、魚露、浙醋等,再加上焯熟的肉片、生菜等。

 

另外,潮汕粿仔還可以曬成粿仔脯。多因舊時潮汕人多地少,人們缺衣少吃,時年八節炊的粿仔,吃剩下來的,就把它曬乾,留作平時吃,這叫做「煮粿仔脯」。

 

說了這麼多種粿條的吃法,其實我也只吃過粿條湯,單單粿條湯就有很多種煮法了,比如牛肉粿,比如什錦粿,每種煮法都有不一樣的味道,吃過一次,便流連忘返,回味無窮。牛肉粿裡面有牛肉丸,牛肚,牛腸,牛肉丸Q彈有勁,牛肚,牛腸使湯更具牛肉的鮮美味道,吃起來實在是讓人忘我,讚嘆不已。

 

這就是潮汕粿條,你心動了嗎?

中國心中國胃

「美食與家國」的幾個欄目

記剪刀客醉酒事

吃山珍的時節去玩彩虹滑梯

相關焦點

  • 博美粿條
    家鄉粿條文|林瑞蓮        農家白米浸清水,一夜星輝一夜夢,清晨將至時打成濃稠的米漿。米漿均勻倒入蒸盤,蒸汽和朝霞騰升。蒸好的張張粿皮開始考驗「賣粿人」的切工,手起刀落,快且均勻,大小均勻的粿條一疊疊出現。原湯米漿,手工切條,就是這麼真實!
  • 一個人吃不了火鍋呷牛肉粿條,湯鮮肉美粿條滑,這一碗猜猜多少錢
    所以正宗的牛肉火鍋湯底應該是湯清如茶,有南姜特有的醇香辛辣之味,牛肉嫩而入口即化,而且起牛肉粿條湯頭時也要再放一些南姜麩,灑芫荽沫,這樣才是一碗正宗的潮汕牛肉粿條的湯底。南姜溫胃散寒,消食止痛。有溫脾胃、祛風寒、行氣止痛的作用,和補中益氣的牛肉正是天作之合。老店各家的粿條要麼自己做,要麼有自己的供應,或寬或細,或爽滑或彈牙,各有千秋。
  • 潮汕粿條:做法多樣,口感嫩滑
    潮汕粿條,把大米磨漿後蒸製,最後切成條狀,可油炒制、幹拌或做成湯類,是深受當地人喜歡的一種風味小吃。 走在潮汕街頭,除了很多潮汕火鍋店之外,潮汕的粿條店也是多不勝數。 吃過廣東河粉的人,看到潮汕粿條後,會將其視為同種美食。
  • 潮汕炒粿條江湖之十大門派
    各路武林高手匯聚盡顯身手,小妹一路打探,嘗試幾十份口味各異的炒粿條,角逐出各大門派的代表,哪一派是你的zui愛呢~PART 01  武當派這家老式炒粿條堪稱一絕!好吃又貴,經常排隊!一盤炒粿條居然要60元!在澄海當地鶴出名。
  • 舌尖上的鄉愁,潮州登塘粿條卷
    而在潮州市潮安區登塘鎮的許多村落裡,對粿食代表「粿條」尤為看重。每逢有「勞熱」活動或者喜慶之事,家家戶戶都習慣將粿條當作饋贈親友的必備禮品,稱為「送粿條」或者「賀粿條」。並且因此有了名揚四方的地方特色粿食,即包羅萬象的「登塘粿條卷」。不知是否因登塘鎮與梅州的豐順縣相距不遠,於是登塘特有的粿條卷跟客家包粄能有異曲同工之妙?
  • 廣州「溼炒牛肉粿條」指南,潮汕人看到都哭了
    單提炒牛河,在廣州幾乎都是指幹炒,但在潮汕,反而是指溼炒牛肉粿條,沙茶香的芡汁+米香彈滑的粿條,跟幹炒有完全不一樣的魅力。潮汕地區的溼炒牛肉粿條,用的一定是粿條而不是河粉,粿條比河粉更為窄厚,無光澤且呈不透明乳白色,口感更飽滿,米香味更突出。
  • 碣石人愛吃的粿條和河粉有什麼區別
    說到汕尾 無論是早中晚都可以嗦一碗「粿條" 北方人愛吃麵 南方人愛吃粉 潮汕人卻獨愛粿條 在潮汕人的心目中 粿條是除粥和米飯外的第三主食
  • 《風味原產地潮汕》粿條,一種聽起來很像油條的米製品
    ,幹炒粿條。溼炒粿條,很像我之前吃過的炒拉條,在餐桌上顯得尤為突出,粿條是潮汕人的主食,就跟北方的主食麵條、南方的主食大米一樣,在潮汕人心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位置,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一種傳統特色,腸胃在適應了粿條之後,就像一樣,就讓人喜歡吃這個,百吃不厭,粿條在潮汕人的一天中消耗量就已經很讓人驚訝了,由此可見潮汕人對於粿條的喜愛。
  • 一家三孩子吃粿條中毒,6歲小兒子身亡,哥哥姐姐被送入ICU
    據當地8月2日通報,7月28日中午,神泉鎮11位顧客在「石頭腸粉店」食用河粉(俗稱「粿條」)後,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目前,已有5人送醫治療(其中1人經全力搶救、醫治無效去世,2人病情較重,2人病情穩定),另有6人症狀較輕。回顧 ↓↓警惕!
  • 廣東惠來疑似食物中毒涉事粿條大部分已售 如購買請立即封存
    導讀:涉事腸粉店「石頭腸粉店」位於惠來縣神泉鎮,該店所出售的涉事河粉(粿條)全部來源於惠來縣神泉鎮供電所附近路段的一家粿條、薯粉條供應商,其經營者為方某見。揭陽市惠來縣神泉鎮發生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備受社會關注。
  • 就瓦煲雞飯和炒粿條,我都會再去這家馬來小店
    這家馬來西亞餐廳開業沒多久是朋友吃過後推薦給我的短期之內吃過兩次就瓦煲雞飯和炒粿條來說
  • 傳說中【汕頭超火爆粿條麵湯老店】速凍天物碗幸福爆棚啊!
    物碗幸福到爆棚的燒燒粿條麵湯一口暖胃,兩口暖心,一碗下肚連外套都可以扔掉熱烈慶祝汕頭入冬成功特此獻上【汕頭超火爆粿條麵湯大集合】被凍哭的小夥伴必須收藏喲除了牛肉粿條,還有火鍋可以吃.推薦他的牛肉粿條,下的是嫩肉,吃起來很爽,去的時候剛好遇見老闆進貨回來,就看著他把肉一片片切下來,然後泡了這一碗.圖裡15元,牛肉是亮點,湯水也不錯,色澤和味道都很濃,吃完也不會口渴.
  • 家有100畝農場的土豪店主,每日限量的獨家燒臘、粿條面,連阿嫲都來排隊...
    不止燒臘獨一無二,就連粿條面也十分用心,農場自養的老母雞加上黑豬龍骨熬製8小時而成的靈魂湯底,進門就挪不動腿~ 湯底講究外,食材選擇也有要求,除了有自家養殖的黑豬肉,還有許多生猛海鮮比手掌還大的鮑魚,超級生猛活潑的龍蝦,還有九節蝦,象鼻蚌全部都是plus版,8.8折pick壕版粿條面,毫不猶豫的選它!
  • 老公吃了我做的山羊肉炒粿後,說:再也不用去羊肉館吃炒羊肉粿了
    前陣子老公帶我去羊肉火鍋館裡,點了份炒羊肉粿條,他說這家羊肉館子裡的炒粿條很好吃。在潮汕地區,當地人都把「河粉」稱之為「粿條」或「粿仔」,所以我這裡說的炒羊肉粿就是大家說的炒羊肉河粉。吃過了外面的羊肉粿之後,我得知老公也喜歡吃炒羊肉粿條,平時炒牛肉粿比較多,也沒有做過炒羊肉粿,那今天我就做個炒羊肉粿和羊肉館PK一下吧。等我把羊肉粿條炒好後,老公也下班回來了,午餐是炒羊肉粿配紫菜蛋花瘦肉湯。
  • 蚵仔面線, 三杯燴串, 還有臺南擔仔粿條, 在灣區吃到的懷舊古早味帶我神遊臺灣
    上來一看果然是粉粉嫩嫩的豬肝哦~近看非常細膩呢~酥炸臭豆腐哎呀呀這道菜到現在我還在回味,不得不說渡小月的炸物做得真好,我這種淡口愛好者覺得不沾醬可以完全品嘗到食物原本的味道紅糟清脆,五花肥瘦得當而且非常入味,加上一顆滷蛋!
  • 比我媽親手做的還好吃!
    | 家的味道 | 本著不想浪費媽媽的好手藝,把它當為一份副業做線上外賣餃子,沒想到竟得到顧客如此大的認可,透過好口碑的相傳,如今他們開了店面,依舊堅持新鮮採購食材,用料講究,想把這一份真心,更好的傳遞給大家。
  • 潮汕經典美食紅桃粿,準備上自己喜歡的食材,做起來複雜吃起來香
    別看這紅桃粿地製作步驟看似簡單,其實都非常有學問,就拿這最簡單的粿皮說起,每家每戶都有各自的配方,有些人使用的是白粥,有些人則是用米漿弄成米糊,而銓大我則是用比較方便的粿條,這三種制粿皮的方法我都試過,米粉最麻煩白粥次之,粿條最簡單而且口感最好,當然這粿皮還需要添加其他粉料,比例也是家家戶戶各不相同,如果有一天朋友們吃到的紅桃粿使用了麵粉製作粿皮
  • 媽媽做的菜
    合作手機:13131626893我時常想起媽媽,想起她悲苦的一生。她離開我已經32年了,我還會時時想著她夢到她。我是個沒有福份的人。媽媽在這世上只陪伴了我十五年,那時我還是個什麼也不知道的黑小子,哪裡知道珍惜媽媽在身邊的幸福。
  • 媽媽的眼睛
    涵涵爸爸反應過來,「做,做手術!請主任趕緊幫我們安排!」「手術也很簡單。不過角膜源很緊缺,只能等有合適的角膜供體,才能做移植手術。你們可以先登記!有了供體就會打電話通知你們!」眼科主任回答道。 涵涵被圍觀的醫生們嚇壞了,哭得更撕心裂肺的了。預約好下周配右眼GRP的時間後,一家三口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出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