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解碼!新華社大型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重磅上線

2021-03-03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這裡

就在今天

出品人:何平

總策劃:張宿堂

策劃:孫承斌 班瑋 閻濤

監製:趙承 霍小光 沈虹冰 姜微 劉亢 駱國駿 徐金鵬 餘孝忠 劉菁 凌廣志 李銀 何曉彤 孫波 何玲玲 惠小勇 李鳳雙 俞錚 曹學會

講述人:張國立

藝術總監:梁碧波

製片人:王璐 崔峰

製作總監:馬寶軍 林煜 魏振央 邱紅傑 李國榮 張宋紅 鄭清斌

宣發總監:梁榮昌 許虎 唐麗

技術總監:應堅 郝剡 吳偉武

導演:武笛

執行導演:洛登 劉帥 丁汀 李光正 韓曦樂 孟菁 蘇軼人 牛小溪

製片組:牛小溪 堅贊 吳魯 吳飛座 劉帥 李麗洋

主攝影:朱興輝 楊明陽 孫少光 趙博淵 應佳捷

攝影:吳魯 吳飛座 堅贊 洛登 韓曦樂 李光正 屈彥 朱龍川 孫明進 苗壯 劉垚 張榮 鄭鑫 瞿冬慧 趙軍 陳安全

攝影助理:楊浚源 郭軍軍 蔡祝東 杜同先 劉帥

水下攝影:孫少光 鄒劍飛

航拍:吳魯 吳飛座 堅贊 洛登 韓曦樂 李光正 屈彥

錄音:楊昇陽 杭蓋 王可 殷超凡

統籌:申麗 吳平 劉明霞 何悅 陳誼娜

主創記者:鄒大鵬 何山 閆睿 楊華 王懌文 孔令杭 何春好 梁愛平 周旋 郭良川 饒力文

徐澤宇 杜洋 楊翼 嶽東興 範軍威 達日罕 鄒儉樸 洛卓嘉措

參與記者:楊進 吳曉穎 劉勤兵 陳昌奇 李楨宇 羅江 賽娜 王科 趙乙深 李思佳 魏董華 鄭夢雨 韓衝 林晶 謝鍔 胡友松 明大軍 郭鑫惠 陳家寶 毛鵬飛 高炳南 陳剛 朱曉光 禹麗貞 朱婉君 倪瑞捷 荊晶 田弘毅 任軍 朱聰 饒饒 李偉 侯雪靜 劉躍偉

後期統籌:王瑤

剪輯指導:楊玲 劉曉妍

剪輯:王瑤 張騰月 李光正 包卓靈 王佳慧 王聰 楊金蓉 魯苗 王玲玉

素材支持:鄧博文 楊兵 林小入 許揚

音頻製作:沐肆洲

音頻監製:王同 高寶喜

音頻統籌:王博

聲音編輯:湯君彥 穆博文 張文錦 王曉卉 張千一

視效指導:劉華

包裝設計:陸巖 姬孟娟

平面設計:侯典秀

特效製作:牛昶灃 王聖祺 李博悅 王祺 候海榮 車翌源

海報設計:竹也團隊

調色:HOMEBOY

調色監製:華成

調色師:李文濤

製作主管:楚倪

調色助理:劉琪

譯製製作:國廣子行

譯製:孟菁 張淑芳 解曉沛 Tord 劉朝 高爽 杜燕

《中國減貧學》智庫報告課題組

劉紫凌 段羨菊 林嵬 崔峰 吉哲鵬 王新明 李勁峰 郭強 肖思思 梁建強 劉麗娜 歐陽為 桂濤 席敏 吳光於 閆睿 王博 張寶亢 申麗 吳平 何悅

協助拍攝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人民政府

中共海南省臨高縣委宣傳部

中共雲南省元陽縣委宣傳部

中共陝西省富平縣委宣傳部

中共四川省冕寧縣委宣傳部

中共黑龍江省克山縣委宣傳部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人民政府

中共湖南省古丈縣委宣傳部

中共湖南省益陽市委宣傳部

中共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委宣傳部

中共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委宣傳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浙江傳媒學院

四川省冕寧縣瀘沽中學

謙尋(杭州)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西藏嘎爾德生態畜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海南海豐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鳴謝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嘉黎縣人民政府

中共西藏自治區當雄縣委宣傳部

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

四川省男子拳擊隊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文體廣電旅遊局

阿里巴巴集團

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

申通快遞有限公司

中山大學

泰中羅勇工業園

承制

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CNC)

聯合承制

新華社國內部

新華社西藏分社

新華社北京分社

新華社江蘇分社

新華社上海分社

新華社廣東分社

新華社山東分社

新華社安徽分社

參與承制

新華社海南分社 新華社雲南分社

新華社陝西分社 新華社浙江分社

新華社湖南分社 新華社四川分社

新華社黑龍江分社 新華社內蒙古分社

新華社亞太總分社 新華社非洲總分社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

新華通訊社

出品

本文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向全球發布《中國減貧學》智庫報告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侯雪靜、席敏)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28日面向全球發布中英文智庫報告《中國減貧學——政治經濟學視野下的中國減貧理論與實踐》,解讀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報告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主線,以中國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偉大實踐為學理基礎,闡釋了中國減貧學的豐富內涵,揭示了中國減貧學在我國脫貧攻堅中的理論邏輯和世界意義。報告分為中國減貧學的形成脈絡、中國減貧學的實踐操作、中國減貧學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和中國減貧學的世界意義4個部分。經過一代代人接續奮鬥,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中國減貧實踐超越了現有經典教科書的既定理論的闡釋能力,新的實踐需要新的理論解釋與總結。報告認為,中國成功的減貧實踐孕育產生了「中國減貧學」,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思想基礎和理論內核,包括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合力攻堅、堅持精準方略、堅持自立自強、堅持共享發展、堅持求真務實。報告提出,中國減貧學是既有助於減貧、又有利於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配理論。其核心要義是:錨定共同富裕目標、依託精準手段,構建政府、市場和社會協同發力的「益貧市場」機制,解放貧困者的生產力,使他們不僅成為分配的受益者,也成為增長的貢獻者,推動實現整個社會更加均衡、更加公平的發展。聚焦於減貧,尤其是解決絕對貧困「最後一公裡」這一世界性難題,報告指出,中國創造性地拓展了「益貧市場」機制。在精準減貧領域,「有為政府」這一「看得見的手」是必不可少的「賦能之手」。參與「益貧市場」運作的各個行為主體形成有機互動,有利於更好地把握住公平與效率的關係,實現社會公正、發展與穩定,有利於解決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的世紀難題。當前,世界各國都在立足實際,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減貧道路。中國基於本國國情進行的大規模減貧實踐和對減貧規律的理論探索,可以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探索自己的減貧之道提供新的視角和有益的參考。報告將其概括為「5D」要素,即:堅強領導(Determined Leadership)、細繪藍圖(Detailed Blueprint)、發展導向(Development Oriented)、數字管理(Data-based Governance)、分級實施(Decentralized Delivery)。為總結中國減貧學的理論內涵,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課題組在大量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深入中國東、中、西部20餘個省、區、市開展調研,並藉助新華社在海外的廣泛駐點,專訪多個國家的政要和智庫專家,組織召開了多次專題研討會,廣泛吸取國內外減貧理論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經過原創提煉,最終形成這一報告。報告運用全媒體形式,以中英文同步向全球發布。由新華社製作的中英文雙語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也於28日同步播發。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是中國國家高端智庫方陣中唯一媒體型智庫,以政策研究為主攻方向,近年來圍繞國內外重大問題開展前瞻性、戰略性、儲備性研究,形成了眾多有影響的智庫研究成果。《中國減貧學》智庫報告(英文版)請點擊閱讀原文 

本文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本文作者:侯雪靜、席敏

相關焦點

  • 重磅微視頻|中國減貧 兼善天下
    這是一條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減貧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今年全面脫貧目標完成後,中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雜交水稻技術是中國援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重要項目之一。2019年5月,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馬達加斯加成立分中心。
  • 《超級醫院》紀錄片上線,首度破解火神山醫院建設密碼!
    2020年4月6日,學習強國等平臺正式播出的紀錄片《超級醫院》,第一次用紀實影像的手段,多維度破解這座全球「網紅醫院」建設背後的組織密碼、施工密碼、協作密碼、技術密碼、保障密碼等。
  • 中國減貧經驗受到非洲各界廣泛關注
    新華社奈洛比10月17日電 綜述:中國減貧經驗受到非洲各界廣泛關注新華社記者過去70年,中國減少8.5億貧困人口,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中國減貧經驗在發展中國家最為集中的非洲大陸受到廣泛關注。
  • 「不變」與「變」:一位拉美外交官眼中的中國減貧經驗
    「不變」與「變」:一位拉美外交官眼中的中國減貧經驗導讀中國減貧成功的經驗在於,從中央到地方對扶貧事業給予一以貫之的大力支持,但在具體扶貧措施上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地採取不同政策。「精準扶貧」戰略準確識別扶貧對象,保證了「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 湄公河畔,中國減貧理念開花結果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特稿:湄公河畔,中國減貧理念開花結果新華社記者孫萍 劉健告別雨水河水,喝上潔淨的自來水;告別泥路土路,走上寬敞的水泥路;告別茅屋草屋,住上漂亮的新房;告別外出打工,家門口勞動創收……在中國扶貧專家的幫助下,湄公河畔的一些村莊舊貌換新顏,村民迎來幸福生活。
  •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 專訪:中國減貧方案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2月12日電 新華社記者倪瑞捷 陳瑤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古斯塔沃·吉拉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並嚴重衝擊世界經濟的背景下,中國在扶貧方面取得的成就反映其直面挑戰
  • 綜合消息: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借鑑...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4日在北京開幕,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餘位代表通過視頻參會。海外人士表示,中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許多國家學習和借鑑。  奈及利亞總統發言人加爾巴·謝胡表示,中國在推進減貧事業方面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彰顯了中國制度的優勢,體現了中國政府讓發展成果惠及所有民眾的決心。  斯裡蘭卡智庫探路者基金會前執行主任萊克斯曼·西裡瓦德納說,中國在消除絕對貧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 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借鑑——海外人士...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4日在北京開幕,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餘位代表通過視頻參會。
  •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訪匈牙利前總理邁傑希·彼得
    新華社華沙12月17日電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訪匈牙利前總理邁傑希·彼得  新華社記者張章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並採取了務實行動,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匈牙利前總理邁傑希·彼得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減貧項目官員安娜·坎波斯指出,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巨大成果,是因為始終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且在扶貧方面有清晰的目標,中國在減貧領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誠如所言,在中國,消除貧困一直是重要的政治議程。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消除絕對貧困明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
  • 中國精準扶貧經驗幫助東南亞國家減貧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供圖新華社南寧11月28日電 近日,隨著最後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作為中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在致力消除自身貧困的同時,廣西還利用毗鄰東協國家的優勢,與一些東協國家分享減貧經驗,積極開展減貧合作。「新橋已經建好,村民出村便利多了。
  • 首部紀實表現中國發起和實施東亞減貧示範合作項目紀錄片今晚開播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村莊會和中國聯繫起來,生活也將因此發生改變。根據中國政府提出的「東亞減貧合作倡議」,2016年12月,中國國務院扶貧辦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推動實施了「中國-東亞減貧示範合作項目」。中國在寮國、柬埔寨、緬甸3個國家的6個村莊試點,以中國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和「精準扶貧」的工作經驗為基礎,在當地開展為期三年的社區合作減貧工作。中國的精準脫貧方略是否能夠幫助其他地區的貧困人口帶來減貧希望?
  •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舉行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發表主旨演講。  黃坤明指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闡明了中國黨和政府致力消除貧困的歷史進程、偉大成就和國際貢獻,充分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共同應對疫情挑戰、合力推進減貧事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為辦好本次論壇提供了重要指引。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這可以說是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果的一個縮影。這個成果是如何做到的?中國的經驗能否被複製?世界對中國的脫貧故事充滿了好奇。我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紀錄片《中國脫貧攻堅》能給出一個鮮活的答案。這是中國第一部以外國朋友的視角解讀中國脫貧攻堅經驗做法的紀錄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旗下CGTN主持人、美國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庫恩博士主持並撰稿。
  • 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許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2020年實現國內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為世界減貧事業增添信心和動力,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可供借鑑的經驗。
  • 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發展中心主任:中國脫貧攻堅戰成就為全球減貧...
    「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性成就,加速了世界減貧進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黃承偉如是講述中國脫貧攻堅戰的世界意義。  今天,以「脫貧攻堅中的僑力量」為主題的中國僑聯講師團第三期網上宣介視頻正式上線。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中國婦女扶貧減貧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扶貧減貧領域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促進全球婦女減貧進程乃至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一、堅持用黨的光輝思想指引婦女扶貧減貧的前進方向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婦女群體。
  • 【印】蒙特克·辛格·阿魯瓦利亞: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減貧的典型
    世界各國領導人在聯合國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已於今年正式啟動。該議程重點突出「可持續發展」,羅列17個可持續發展具體目標。然而,這17項目標各有側重,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沒有能力同時實現2030議程的所有目標。因此,有必要先對其做重要性排序。筆者認為,減貧首當其衝,尤其是消除日人均生活支出低於1美元的絕對貧困。發展中國家減貧,最缺乏的是資本。
  • 鄒明:講好人類減貧的「中國故事」,向世界分享「中國智慧」
    「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提供公正、客觀的新聞報導,講好人類減貧的『中國故事』,向國際傳播減貧的『中國聲音』,向世界分享『中國智慧』。」2020年,也是中國決勝脫貧攻堅之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在全球減貧大業中,中國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經過四十年的風雨兼程,中國共有7億多人擺脫了貧困。自從7年前習總書記首倡「精準扶貧」理念,中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中國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