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VS騰訊背後的流量江湖

2021-02-28 挪威TALK

今天來吃一個網際網路的瓜,新鮮出爐。

我一直認為像A大廠和B大廠打起來並且動輒要求賠償幾千萬上億之類的事兒,一定要抱著吃瓜心態看才有意思,金額越大,越要端正吃瓜心態,沒必要太嚴肅,反正錢最後又不是給你。

當然,表面功夫是要做的,

所以當看到抖音直接在公眾號的平臺手撕騰訊時,我表現出來的反應是:不要打了不要打了。畢竟都快過年了,麻煩兩位大佬帶個頭,以和為貴,和一把九千萬的稀泥也沒關係。

但內心真實的聲音其實:

快快快,打起來打起來。

我這就去搬小板凳和準備瓜子。認真吃瓜就是參與了一個九千萬的項目,像這種級別的吃瓜是很少見的,在我的記憶裡,上一個手撕騰訊說它壟斷的還是當初剛初出茅廬有點愣頭青的360,那時候我還在讀高中,只是覺得周炮哥真的很男人,直接拉響了炮彈,一炮而紅。

那個時候周炮哥還像個屠龍少年,但後來360慢慢也變成了流氓,趁你不注意的時候給你下載一些你除了重裝系統或者砸電腦否則根本搞不定的軟體,卡得要死。

所以資本之間的撕逼,公文上都寫著為了用戶利益,為了網絡生態環境,措辭跟政府工作報告一樣嚴謹,背後都是自己的流量算盤。

回到抖音和騰訊之間的戰爭,刨除那些表面的政治正確概念,到底為什麼抖音要打這一仗?

第一,微信真的是太屌了。

作為一款APP,但微信的徵程,以現在來看,絕對不是滿足於只做一款APP,我感覺微信的對手是安卓或者蘋果,它是以幹掉這兩家為使命的。

最好是大家的手機裡就只有一款APP,微信。

然後開機界面是這樣:

只要有微信,其它的都可以不用。

一切功能,都可以在微信裡完成。

這也並不是天方夜譚,微信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剛開始,微信主打社交,但如今,這是一個集手機支付、內容、遊戲、小程序、購物等等於一體的國民性應用平臺,還有諸多政務服務,像什麼粵省事,健康碼,預約辦事,隨手都能搞定。

看看這張圖:

這是一張普通的微信功能界面圖。

但你對應上相應的功能,就可以感受到微信的野心有多大,於是這張圖就變成這樣的了:

尤其是在朋友圈添加了話題標籤頁之後,搞微博是一件當眾流氓大家都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麼的事兒。
此前微信團隊還弄了一個圈子之類的功能,是附屬在搜一搜下面的。我去用了一下,以我多年網際網路衝浪的經驗,這其實就是由貼吧功能演變而來的。你可以打開「搜一搜」的界面,會發現和百度很像,再點開圈子功能,仿佛又到了十多年前殺馬特和帝吧的時代,熟悉的配方,一樣的味道。微信唯一留手的顯性功能板塊,就是音樂領域,其實他們完全可以開發一款音樂小程序,以微信的月活,市面上的大部分音樂類APP最後可能都會和蝦米一樣,但為什麼沒做呢?我猜最大的原因是沒必要,國內目前還活著的3大音樂類軟體,兩大龍頭(酷狗和QQ音樂)都是自己的,何必把自己人逼到沒有生路呢?
在這種情況下,緊張的其實不止抖音,包括谷歌和蘋果這樣做作業系統的公司也應該瑟瑟發抖,要是哪天騰訊做了一款微信手機,所有功能全部在微信裡實現,中國市場也許就沒他們什麼事兒了。
在PC時代,BAT是三大霸主,後來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騰訊和阿里都轉型成功了,但百度掉隊了。可以從多方面角度分析這件事,而從內容的角度看,百度掉隊有一定的必然因素,因為百度就是內容流量。大抵因為內容本身帶來的流量並不優質,內容流量本質上還是注意力的流量,門檻其實很低,也很容易被剝奪,它們不會吸附於平臺。
所以你看阿里是可以成功的,阿里的流量屬於功能性流量,一家公司想要滅阿里,並不是只需要開發出個APP這麼簡單,背後的供應鏈體系是人家十幾年年的沉澱,是真正的護城河。
騰訊也是可以成功的,騰訊的流量屬於社交性流量,它們必須依附於平臺,因為所有熟人關係鏈都在這裡,至少會讓對手啃這塊領域的時候咬得很吃力。
雖然算法強悍,雖然日活也在步步增高,但它們現在面臨的局面是:一個月活高達十幾億的超級國民APP做了一個功能上基本和他們一樣的項目,也就是視頻號,不僅有算法推薦,還有社交推薦。微信本身的社交屬性會讓大家時不時上去看一下,看完了消息再看看公眾號,再刷刷視頻,現在的視頻號也改為全屏了,沉浸感和抖音比並不差,質量再高一些,抖音拿什麼再吸引用戶回去?如果微信再學西瓜挖B站UP主一樣把抖音的大V也全挖過來,砸錢砸人,做好貼心大保健服務。第三,微信禁止分享一些其它平臺的連結算濫用支配地位嗎?
當然,這裡的評判的由我不到我來決定,但我可以談談自己的感受:你累死累活搞了一個羊圈,把所有的羊都集中到了自己家的土地上,這時候別人總想著嫖你家的羊到他家生崽,你會答應嗎?其實道理是一樣的,所有APP開發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微信來嫖流量。
這也容易理解,畢竟微信是國民級應用,而且威力確實猛。從拼多多的案例可以看出來,利用微信社交關係的裂變,可以短短幾年時間就造出了一家腳踏京東手摸阿里屁股的電商帝國,此前人們從未想到,原來在電商這種鐵板一塊的領域裡,還有這麼巨大的機會。而內容,恰恰是最需要被分享的,你看到一個好內容自然忍不住分享給朋友,而現在的情況是,抖音的分享被禁止,微信自己家又有視頻號。不過抖音的內容在微信無法被分享,那麼微信的內容在抖音能不能暢通無阻地發出去呢?我很好奇這個問題,於是昨晚就測試了一下。我錄了一個視頻,內容大概就是我和自己公眾號的對話,其中公眾號名字明晃晃地露了出來,配上一首歌之後,我就發到抖音上去,準備花點錢上個熱門。所以,你看,沒有人願意其它任何一個人跑到自己家羊圈裡一頓亂嫖,再跑到其它地方下崽,包括抖音自己。
站在用戶和創作者的角度,我希望最好兩個平臺打通,所有內容暢通無阻,甚把阿里也拉進來,微信也可以上淘寶,抖音也可以刷公眾號文章,這才是用戶利益的最大化。資本撕逼最大的用戶利益,就是燒你們的錢讓我們看戲,像這種幾千萬預算的撕逼撕逼項目,麻煩表演得好一點,我內心又忍不住高呼:

即將過年,我們打算繼續送一些小禮物,未必會很貴重,但禮輕情意重,而且樂呵樂呵也挺好,請加我們的微信領取:

xin-90hour

已經加過我們任意一個微信號的老讀者就不用重複添加啦,禮物會同步過去的。


推薦閱讀

1、原來男生也可以假裝高潮







資本撕逼最大的用戶利益,就是燒你們的錢讓我們看戲,▼▼▼

相關焦點

  • 《驚雷》50億流量的神曲背後,抖音快手入局音樂產業「三國殺」?
    隨著近日索尼4億美元牽手B站,騰訊音樂完成對環球10%的股權收購,並完成對周杰倫獨家版權的續約,網易雲音樂與日本傑尼斯事務所、滾石唱片達成合作,音樂版權江湖風雲再起。短視頻平臺又將會有怎樣的動作?  TME左牽快手右攬抖音:  短視頻平臺動作背後的音樂產業野心  傳統音樂產業以上遊供給側的華納、索尼、環球三大唱片公司為主導,手握版權,享有絕對的話語權,處於中間宣發位置的音樂流媒體則處於相對弱勢地位,每年需要為音樂版權授權支付大量資金。例如此前周杰倫歌曲三年獨家授權費用超過5億。
  • 抖音、快手、淘寶、騰訊四大直播平臺的流量邏輯是什麼?|超級觀點
    這裡暫不評判羅永浩做直播電商是否會成功,能否超越淘寶直播的李佳琦和快手直播電商的辛巴成為抖音直播電商「一哥」。 本文將抖音、快手、淘寶直播和騰訊直播這四大直播電商平臺的流量邏輯,做了深入的研究並整理出來,供商家們在選擇直播平臺和實際賣貨時作為參考。
  • 直播江湖五年全史:一場流量與商業的路線之爭
    1直播江湖史前史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百度等一大批網際網路公司誕生於1999年,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元年。16年的時光,這些網際網路公司改變了很多東西,也改變了自己。2015年,行動支付佔領時代。理想依舊重要,人們卻更敢於談錢。網際網路變成了移動網際網路。
  • 焦點分析|版權合作背後,騰訊和抖音、快手各懷心事
    而騰訊音樂,也正是看重了其作為音樂分發入口的能力和導流能力,BGM只是歌曲片段,用戶想要聽完整歌曲最終還是要流回流媒體音樂平臺。所以,頭條和騰訊這對組合搭配再次引起注意並不是因為口水戰、也不是相互索賠的1元錢官司,而是切切實實的合作。在早前,騰訊曾因抖音「不正當競爭、對騰訊聲譽造成影響」要求索賠,抖音也曾不滿騰訊的外鏈封殺策略而發起訴訟。
  • 騰訊下血本砸30億狙擊抖音:初創公司繞不開的宿命
    截圖顯示,因抖音搶佔大量流量,騰訊決定加大力度投入微視內容建設,用現金補貼的方式引入優質的短視頻內容原創者。從金額上來看,騰訊這次補貼力度可謂巨大。具體為:計劃補貼總額度30億元,補貼時間為今年4-8月,補貼還分為3個等級,S級補貼標準為1500元/條,A級補貼標準為500元/條,B級補貼標準為140元/條。
  • 李雪琴 VS 德雲男團:「異軍突起」的流量戰隊
    ,騰訊新聞攜手李雪琴帶來趣味短片《鐵嶺少女問題事件》,片中李雪琴作為學校優秀代表被「掛著」牆上和牛頓、哥倫布、徐霞客這些歷史上的大佬嘮嗑,邀請用戶共同來提問問題、打開眼界。其實隨著綜藝節目的增多,短時間內肯定會出現一些「現象級」的明星或者新星,成為當下的流量焦點。「流量」在新媒體時代早已成為一個褒貶參半的名詞。擁有千百萬量級的粉絲,流量明星成為網際網路時代兼具人氣和商業價值的存在。
  • 喜劇綜藝爆笑來襲 騰訊視頻助力《笑傲江湖2》七成網播流量
    在第一季中,《笑傲江湖》便憑藉極具特色的節目內容贏得觀眾喜愛的同時積累了超高人氣。隨著第二季相聲演員郭德綱的加盟組成「綱剛丹」超笑料評委團,更是掀起追劇熱潮。縱觀各網播平臺,騰訊視頻尤其表現出眾,以7416.3萬的成績領跑全網,強勢獨佔全網近7成流量。在社交平臺上#笑傲江湖#話題已累計引發2.8億閱讀,17.1萬討論,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 揭秘抖音流量造假背後的灰色利益鏈
    近日,字節跳動發布打擊流量造假的「啄木鳥2019」專項行動數據,不過打臉的是,「21財經」於12月30日對抖音平臺流量造假現象再次調查,三位受訪刷量平臺均表示,人工刷流量「不可能被發現」,如今人們依然可以在多個渠道上輕易搜出大量專門為抖音刷流量的平臺。
  • 《肖戰背後:騰訊的背水一戰》背後:大V盧詩翰的胡說八道
    舉個例子,《背》當中把騰訊布局新文創、泛娛樂的原因,歸結為以抖音為代表的頭條系的衝擊。然而,14年我去參加騰訊文學——也就是後來的閱文集團——的年會,吳文輝在臺上就在講泛娛樂和新文創了。  頭條系那時候還是個弟弟,抖音連特麼第一行代碼都沒誕生呢。
  • 騰訊快手抖音將迎勁敵
    騰訊快手抖音將迎勁敵 摘要 【百度收購YY 直播行業打響加時賽!騰訊快手抖音將迎勁敵】直播行業風雲再起,百度大手筆進場。這場加時賽誰會勝出?11月17日,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其52歲當天迎來一件價值36億美元的禮物:YY直播。
  • 騰訊音樂娛樂與抖音達成轉授權合作,流媒體與短視頻將如何合作?
    音樂讓抖音和騰訊從戰爭開始握手言和。 根據36kr消息,抖音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已於2019年年末達成音樂轉授權合作。目前,騰訊音樂與抖音已經正式開始了官方的聯動。除此之外,騰訊音樂的版權歌曲也會轉授權給到抖音。
  • 騰訊系虎牙鬥魚終於合併,但快手抖音B站已殺來
    在籤署此合併協議的同時,鬥魚與騰訊還籤署了關於企鵝電競業務的轉讓協議,鬥魚將從騰訊獲得企鵝電競業務。據悉騰訊通過收購各方股份,成為合併後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將擁有60%以上投票權。這次由騰訊推動促成的虎牙、鬥魚的合併交易,意味著兩家行業領先的直播企業正式被納入騰訊麾下。這在很大程度上將降低內部消耗,集中優勢「火力」於遊戲直播市場進一步的擴張。
  • 騰訊微博終下線,抖音推出「朋友圈」,跨行為什麼這麼難?
    關停了騰訊微博,也意味著騰訊幾乎推出了「陌生人社交」的戰場,但不管是老對手新浪微博,還是新對手抖音,都在虎視眈眈,欲從社交領域進行突破。早在去年微博就推出類ins軟體綠洲,主打博友分享,而近期抖音也默默上線了「朋友」功能,類似於微信朋友圈。騰訊微博雖然退出了歷史舞臺,但網際網路界社交的大戲還在精彩的進行著。
  • 賽道前三收歸麾下,騰訊欲一統遊戲直播江湖,抖音、快手還有機會嗎
    不過外界很難看清,虎牙的逆襲道路,是董榮傑個人領導才能的體現,還是他和背後的李學凌兩人配合的結果。 誰來領導新公司,很多時候是談判和妥協的結果,深處合併傳聞中的各方勢力需要為自身爭取更多權益。作為直播平臺背後的實際扶持者,騰訊確實不希望自己投入市場的資金,被無序競爭內耗。當金融市場遭遇黑天鵝事件,部分投資人需要現金解困,騰訊此時進入「清場」,受到的阻力比較小。 如果騰訊將虎牙、鬥魚和企鵝電競三方整合,最好的對標公司無疑是Twitch 。
  • 騰訊微視10億元砸頭部劇,抖音快手加固短劇護城河
    騰訊微視10億元砸得出頭部短劇嗎?12月23日,騰訊微視火星計劃發布會上最重要的信息,就是騰訊短視頻社區產品部副總經理李啦宣布,2021年,騰訊微視將重點投入微劇賽道,為微劇賽道下的內容生態建設提供充足支持。微視將投入10億資金、百億流量扶持微劇業務的發展。
  • 抖音快手微視的「春節大考」成績單
    其中,以社交、短視頻的App的廝殺最為激烈——快手投了6億紅包,微視、抖音、火山次之,各自投入了5億,剛上線不久的多閃也奉獻了1個億。金額吸睛,但規則複雜的紅包大戰只是背後營銷戰的引子,其背後是一場流量、品牌的渠道投入戰。
  • 抖音、快手、騰訊等直播平臺對比(附開通要求)
    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抖音、快手、淘寶、騰訊、拼多多等這些平臺的直播帶貨情況對比,看看其中有哪些需要需要考慮的營銷策略。但要注意的是,抖音直播的流量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短視頻,所以在抖音上玩直播,需要加強日常短視頻的輸出,增加整個帳號的權重推薦。抖音直播以流量型變現為主,側重產品創新,供應鏈能力及平臺流量獲取能力。
  • 抖音正式起訴騰訊壟斷,索賠9000萬!剛剛,騰訊怒懟:惡意誣陷,將起訴!網友評論亮了
    2月2日,據抖音方面透露,抖音已經正式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交訴狀,起訴騰訊壟斷。抖音要求法院判令騰訊立即停止這一行為,刊登公開聲明消除不良影響,並賠償抖音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9000萬元。對此,騰訊晚間發布聲明回應,稱相關指控純屬失實,系惡意誣陷。同時,騰訊稱,字節跳動及相關公司還存在諸多侵害平臺生態和用戶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將繼續提起訴訟。
  • 進擊的抖音:觸網的「大明星」,流量紅利後的新邊界時代
    艾瑞諮詢研報顯示,本次疫情期間,視頻成為大眾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包括愛奇藝、嗶哩嗶哩、優酷、騰訊等長視頻平臺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流量和付費會員購買頻次大幅度增加。近年抖音也在持續推出頭部明星入駐、抖音美好奇妙夜、紀實真人秀《很高興認識你》等項目,短視頻、直播、長視頻多方發力,試圖提升競爭壁壘,持續吸引新增用戶。事實上,抖音平臺與娛樂行業正在進行深度綁定,探尋更多的合作模式和優質內容。
  • 抖音、B站紛紛布局音樂生態,在線音樂市場的新變局?
    網際網路平臺也在此間完成了行業格局的重塑,騰訊音樂集團以強大的版權優勢當之無愧成為超級巨頭,網易雲音樂憑藉「音樂+社交」的平臺屬性接下了第二把交椅。然而,網際網路平臺的音樂江湖從不曾平靜,在線音樂市場仍然有很大的爭奪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