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自家小作坊如何做出真材實料,物美價不廉,好玩兒又好吃的鹽滷豆腐》
經歷過數次失敗and不理想,本人終於發現了一丟丟在家用現代工具做豆腐的小秘密。咱們按照說明書,只能做出長得象豆腐形的豆腐,粗粗拉拉木法吃啊木法吃,死活也甭想做出有彈性,口感細膩,味道濃鬱,煎炒烹炸煮燉都不給你散碎掉鏈子的豆腐。
現在嘛,我就淺談一下哈,淺談一下下,只是第一階段小範圍的成功,路漫漫,以後且得繼續琢磨呢,先一起做起吧哈!豆花,豆腐腦,內酯豆腐,自製鹽滷版,改進版,精進版,以後再說哈。
原料:幹黃豆400克 鹽滷2包(12克) 溶解鹽滷的清水80ml 原汁機的細網(這很重要)
做法:
1)將幹黃豆洗淨,放入盆中倒入清水,水面沒過黃豆超過4cm,浸泡一夜。
2)水發後的黃豆,重量不太一致,不過木有關係啦,差不多就得了。
3)鹽滷倒入容器中,再倒入80ml清水(表問我鹽滷在量杯裡,那水要超過80ml的刻度麼?又不是做飛彈,多點少點死不了人)。
4)將約1000克水發黃豆與1500ml的清水混在一起。用勺子一點點連豆子帶水,往原汁機裡放,打開開關,磨啊磨,豆漿就出來了,直到所有豆子都磨完。
5)把原汁機衝淨後,再把磨好的豆漿倒入,再磨一遍,這樣豆漿會更細膩(此步驟表省略),除非你願意用紗布一遍遍的過濾哈。
6)把豆漿倒入一個大的不粘鍋裡(記住底部如果有渣滓,不要倒入鍋裡,只要細膩的豆漿),撇掉沫子。大火煮開,再撇掉浮沫,關小火,待豆漿不沸騰後,再開大火煮開。這個過程重複2次,也就是說,要讓鍋裡的豆漿沸騰3次。
7)關火,一點點的倒入鹽滷,用勺子輕輕攪動2下就行,別使勁攪合哈。
8)靜置15分鐘,其實這個時候就是豆花兒了啦。
9)把豆腐盒放入一個下面能有空間的容器裡,紗布浸溼鋪在盒裡,用笊籬撈出豆花兒,放入盒子裡,然後蓋上紗布,用豆腐盒配的蓋子輕輕壓去水分,別使吃吃奶的勁兒哈,否則就成豆腐乾了。
10)找個重物壓在上面,等豆腐自然冷卻之後,就大功告成了。
超級囉嗦:
**鹽滷哪兒買?自己看圖上淘寶搜去。
**這東西安全麼?自己腦補點化學知識吧。你以為你平時吃的豆腐,是靠仙女兒吹口氣兒凝固的麼?
**只能用原汁機做麼?你家有石磨也行。
**為什麼要磨2次?不是告訴你了麼?為了更加細膩,除非你願意用紗布折籮似的過濾。
**黃豆哪兒買?愛哪兒買哪兒買去。
**黃豆是轉基因的麼?問國家去。
**不用不粘鍋行麼?這個配方是我的經驗,不是從《論語》裡抄的,你按照我說的做一次,能死麼?
**除了黃豆,別的豆子可以做豆腐麼?能!你都會搶答了,我明天就做黑豆腐。
**你會做豆花兒,豆腐腦和內酯豆腐麼?會!你閱讀理解障礙吧?退回去往前看。
**用200克幹黃豆做豆腐行麼?行!用20克都行,只要你自己不怕麻煩。
**為什麼看圖有時候豆腐是白的,有時候是黃的?家裡有錢,廚房安了2盞燈,不行麼?
**咋和你平時的菜譜照片不一樣?手機拍的,咋滴吧?
**那語氣為啥也不同啊?被你們逼的,再問我砍你!
**姐姐,我沒有什麼要問的了,我還是先自己試試看吧。恩,好的,乖!
分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