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火新聞線》: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2021-01-10 呆萌布偶貓

這是一部良心之作,情節跌宕起伏,劇情緊湊,完全無水,近年來難得的上乘之作。片中所涉及的大多是敏感話題,雖然是12年拍攝,但其內容多是社會上每年都會出現的問題,所以在15年的今天來看也完全沒有違和感。片中的女主角有三位,皇阿瑪、方凝、阿咩三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除了劇情,她們之間的感情線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一直以為這劇沒多少人看,直到21集方凝對阿咩告白後一下炸出了好多人,同性戀、雙性戀的評論一下被推倒了高峰。大多人都無法接受方凝「突然」就這樣了,但其實前面鋪了好多,小細節都很到位。

對於方凝「突然」這樣,其實我認為她一直都是這樣,從未改變。她一開始愛的就是皇阿瑪,初入行時遇到皇阿瑪這樣的前輩怎麼說都是幸運的,是我,也會愛上那時的皇阿瑪。那時的方凝每每看到皇阿瑪,眼中對於偶像的崇拜,難道不是少女最初的憧憬嗎?只是可惜,皇阿瑪是直的,她愛的是石俊賢,可偏偏石俊賢愛的是方凝。既然無法跟最愛的人在一起,跟石俊賢在一起被守護起碼不會那麼痛。直到阿咩的出現,追著她的感覺讓她不時想到當初她跟皇阿瑪在一起的時光,就像那本從皇阿瑪借來的《雙城記》,如果不是阿咩翻出來,她可能已經忘記了,畢竟有些回憶人是不願想起的。阿咩的出現喚起了她曾經的愛,雖然阿咩也有她自己的魅力,但從某種角度出發她其實是皇阿瑪的一個替身,一盒彌補多年前留下的傷疤的藥。

其實方凝在劇中是一直有守護者的,從第一集開始他就守在方凝身邊,只是最後方凝說以後要習慣自己帶傘了。王子走了,走的時候我們只能透過哥哥的拳頭來感受他心中的痛與悔。其實這條線鋪得也很好,弟控好評。對於兄弟倆以後不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表示難過。除了選擇兄弟倆選擇的兩條不同路,劇中對於人們的選擇有很多刻畫,最振奮人心的莫過於關公最後的逆轉。人是不是真的不能選錯路呢?錯了是不是就真的逃不過良心的譴責呢?如果選錯了我們還能否有機會回頭呢?

相比開篇的《警戒線》,除了前幾集劇情給力,後面嚴重爛尾。一部分人在看完24集後說爛尾了無法接受,我想問:爛在哪裡?如果這都叫爛尾請問還有什麼不爛的嗎?可能叫嚷著爛尾的人對於他們最好的結局就是大團圓結局,大家歡歡喜喜在一起了。對於這部劇,最讓人敬佩的地方其實就是它的結局。大家拋開皇阿瑪的生死不談,先把自己的專業操守當先,難道這不一直都是這部劇的主旨嗎?現在的劇大抵開篇把自己抬到一個不得了的高度,最後也都變成了主人公之間的愛情鬧劇。一部劇要始終堅持自己的主旨而毫不動搖,試問現在還有幾部劇能做到如斯田地?

這部劇的開放式結局我特別喜歡,他沒說明皇阿瑪到底是生是死,因為已經不重要了,對於圍坐在桌子前面的媒體人而言,拋開個人情感,做好當下的新聞才是最重要的。而我個人其實是希望皇阿瑪沒事的,我更傾向於她先陪老公去了美國,而沒有上她自己的那班機。畢竟這裡面我最喜歡的就是皇阿瑪,她的人格魅力讓我著迷,如果有這樣的人在我身邊,我也會愛上她的。如果HKTV可以繼續下去,真的很希望看到第二部~

相關焦點

  • 港劇大IP,《導火新聞線》低成本卻有高口碑
    改編自高分港劇(豆瓣評分8.7)的電影《導火新聞線》也在11月份進軍大陸市場。《導火新聞線》(The Menu)是由香港電視(HKTV)出品的社會新聞行業劇。故事講述了由梁小冰、周家怡、楊淇領銜主演的三位女主角,在一份免費報紙《囧報》內身處不同位置,因新聞理念不同常起衝突。
  • 港劇導火新聞線第1-16集劇情介紹
    你炒作,我實報,二人一直互不幹犯,對,直至海藍君臨囧報掌握大權那一天為止…導火新聞線第2集劇情介紹  或許這就是人性,海藍誇張冷血的報導作風雖受方凝等下屬非議,卻確實為讀者受落,使囧報派發量大增,剛進報社的初生之犢麥曉欣(楊淇飾)尤其興奮。
  • 港劇大IP《導火新聞線》電影來襲 11月強勢接檔《使徒行者》
    在這股IP熱潮下,同樣改編自高分港劇(豆瓣評分8.7)的電影《導火新聞線》也緊隨其後,即將在11月份進軍大陸市場。同名電視劇去年在港備受觀眾追捧,業內人士預測,這部低成本的影片可能會成為今年華語電影一大黑馬。高登票選最佳港劇 預言現實備受港人追捧《導火新聞線》(The Menu)是由香港電視(HKTV)出品的社會新聞行業劇。
  • 《導火新聞線》:要點擊還是要真相?
    這張照片於1993年3月26日,被美國著名權威大報《紐約時報》首家刊登,並於1994年獲得普利茲新聞獎(美國新聞界最高獎),不久就因直面人性的罪惡引發巨大的爭議和輿論。事實上,相片中的小女孩當時受著人道保護,但這件事演變為一種謠言,照片揭示的飢餓被忽略,而照相者凱文·卡特莫須有的罪名被無限放大。
  • 《導火新聞線》餘思潞飾演女魔頭 職場女強人表現驚豔
    餘思潞一向以驚豔的演技著稱,熱播劇《陳二狗》裡的竹葉青,人稱「胭脂虎」,外表妖顏魅惑,身手也是不凡,在她的烈焰紅唇的襯託下更加的妖豔,是一個不擇不扣的御姐。與在電影《導火新聞線》中的表現一樣,這個角色並非是傳統的壞角色,卻能製造出不少的麻煩。從電影《導火新聞線》到劇版《陳二狗》,餘思潞在女魔頭和御姐之間隨意切換角色,表現都令人驚豔和印象深刻。
  • 《導火新聞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但是電視劇《導火新聞線》因為是HKTV的作品,似乎並未被幾大視頻網站引入,於是觀影基礎就有點先天不足。但是即使在香港,昨天和我一起坐在影院的百來個小夥伴中間,也有大部分被電影的前奏搞得愣愣的,必須是看過電視劇的人,才會一下子被前奏裡的那句「你能為你的理想去到幾盡」擊中淚點,在這部影片所要表達的所有價值觀中,這句話對我觸動最深。《導火新聞線》是一部只有110分鐘的電影,所以節奏非常快,開篇十分鐘已經鋪陳了整個故事所要提到的主要矛盾。
  • 《導火新聞線》,你還記得當初的理想嗎
    《導火新聞線》就是這樣一部滿足了我對記者行業幻想的劇,方凝與Alma像是一體兩面,一個守著過去堅持著當初,一個不忘當初堅持著自我。看到最後才知Alma同意利益交換不全然是無情,也有不得不,新聞報導也是一門生意,你不合作自有別人合作,你以為你在追求正義,孰不知你的堅持可能會讓正義更寒人心,你拼盡全力報導的事件卻並沒有人在意。未最終出街,不到第二天論輸贏還太早。下半場:我們錯了!
  • 《導火新聞線》電影版:冇愛情、冇動作但勝在有火
    但系,《導火新聞線》絕對可稱為港產,皆因不論故事取材、背景,定系演員同製作單位,都系百分百香港製造。《導火》系延續自王維基HKTV嘅同名話題劇,電影版保留觀眾熟悉嘅原班人馬,例如已升職《囧報》代總編輯嘅方凝(周家怡 飾)、記者輝爺(王宗堯 飾)同阿咩(楊淇 飾)等,編劇潘漫紅更有得留低。
  • 電影《導火新聞線》上線 反派餘思潞pk老戲骨
    網易娛樂11月10日報導 11月9日,電影《導火新聞線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2013年,馮博曾創作過一首名為《最好的時代》的國語作品,靈感來源於他的的偶像陳奕迅的一首歌——《我的快樂時代》。在這個時代,做音樂已經被越來越多人認為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很多音樂人都聲稱喜歡音樂,無奈為了生存,卻只能做著自己不喜歡的音樂。身陷過類似處境的他希望能藉此作品表達他「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的願望。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
  • 《導火新聞線》今日引爆 吳孟達直播開撕聚焦媒體
    【可能是年度最佳港片】電影裡的吳孟達,多年來都是跟周星馳的名字在一起,這一對沒有之一的爆笑黃金組合,確實為觀眾帶來無數笑聲。不過沒有星爺的吳孟達,爆發力同樣驚人,由他主演的話題電影《導火新聞線》今日 (11月9日) 在愛奇藝獨家上線,吳孟達的影帝級演繹非常亮眼,除了獲得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獎項之外,這部戲更被影評譽為「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香港電影」,口碑相當好,內容又特別有意義,令人反思。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故事背景寫於法國大革命前後,故事暫且不提,在全文開端寫下這一段,是作者對全局的一個描述,這段話套用在任何一個時代或者區域,都非常經典。
  • 推薦 ​《導火新聞線》它極具眾多敏感題材,卻引爆了全港口碑
    相比《使徒行者》這樣憑藉強勢IP,以及耀眼的卡司陣容斬獲了高票房,卻保證不了好口碑 的大製作今天要安利的這一部電影,同樣 改編自港劇但是製作成本低,無大牌也無著名導演卻在香港引爆了口碑,它就是▼《導火新聞線》The Menu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資訊時代的「雙城記」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1859年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這段描寫,完美地詮釋了當今資訊時代的境況。
  • 吳孟達領銜《導火新聞線》劇組亮相
    網易娛樂4月9日報導 老戲骨吳孟達攜《導火新聞線》劇組亮相36屆金像獎紅毯,他也獲得了本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 了不起的蓋茨比萊昂納多李,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小編最近看到由萊昂納多李主演的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影片雖然沒能得到奧斯卡獎,但因為那年出現的優秀電影特別多,而且這事要看機遇,所以沒得獎。而那些人卻從來沒有受到過城堡主人的邀請,都是自覺的來到這裡,自覺地歌唱,這裡是不同的世界,擁有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歌舞,美女,明星,導演應有盡有。仿佛大家都在一個處於上流社會的圈子裡,隨意搖曳,紙醉金迷。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這本書一定很多人已經知道了,甚至已經有人讀過它了。但是,當你打開這本書的時候,看到它的章節,一定會生出一種困惑之心,因為它的章節架構極度失衡。第一章叫《科技顛覆》,第二章叫《政治挑戰》,按照順序來,該接著說人文了,可是它不是。第三章叫《絕望與希望》,第四章是《真相》,第五章是《生存》。
  • 中國版雙城記: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說的不是查爾斯 · 狄更斯筆下18世紀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而是21世紀奔流激蕩的當代中國。 當代中國毫無疑問是最好的時代:改革開放,國富民強;市場經濟,百舸爭流;風雨兼程70載,中國正走在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
  • 《導火新聞線》:新聞業的眾生相
    兩報記者對譚的採訪方式也截然不同,閃報通過故意扭曲事實來刺激譚,從而引導他傷害人質,將事情鬧大,這雖然違背社會道德,但記者頂多受到輿論譴責,並不違法。除此之外,影片的很多細節都影射了新聞業的現狀和利弊,從劇情上看有些虎頭蛇尾,受眾太易於被媒體引導,進而改變輿論方向,但瑕不掩瑜,《導火新聞線》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新聞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