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資訊時代的「雙城記」

2020-11-19 臨江一點

原創|臨江一點,第51篇,1668

字。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1859年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這段描寫,完美地詮釋了當今資訊時代的境況。

在信息稀缺的時代,誰有能力獲取更多的信息,誰就更加容易成功。今天,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巨量的信息,為什麼反而不容易成功了呢?

1、「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信息輕易獲得且泛濫成災。

美國作家凱文·凱利的在《必然》中說過,「每年,我們生產出800萬首新歌,200萬本新書,1.6萬部新電影,300億個博客帖子,1820億條推特信息,4萬件新產品。」

的確,「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從來沒有哪個時代,像現在一樣付出極低成本,就能獲得海量信息。信息智能化發展帶來了信息便捷,也帶來了信息的泛濫。

我們每天刷著微博,朋友圈和各種購物平臺,你的愛好、關注、搜索喜好等等,只要你第一次使用,機器算法能夠精準地投用戶所好,第二次打開時,你的手機、pad、計算機等智能設備馬上鋪天蓋地都是信息推送。顯然,我們正處在信息高度過剩的時代。

2、「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寶貴的時間變得一文不值。

我們正身陷一個真假難辨的時代。「套路」成為這個時代最常用的詞彙之一。上午上熱搜刷屏,下午逆轉,晚上闢謠再逆轉……,數不盡的「套路」,這也似乎已經成了當今大多數爆款新聞的套路。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平臺和新媒體來源太多,尤其是自媒體出現後,內容呈幾何級數增長;二是新技術發展,信息流讓內容自動推送到用戶,而不再需要用戶主動選擇;三是信息質量參差不齊,真假難辨。有些媒體為吸引眼球,譁眾取寵,故意造假。

人民日報也曾指出有些媒體中存在「數據造假、抄襲洗稿、虛無價值、篡改歷史,乃至鋌而走險敲詐勒索、傳播謠言、販假售假、侵犯權利等問題」。

有人說,「信息泛濫時代,信息對大多數人的作用,就是奶頭樂,讓人加速成為廢柴」。對於很多人而言,每天都被海量的無用信息、假信息甚至負面信息淹沒。隨之而來的原本寶貴的時間開始變得一文不值。

小視頻、網絡小說、花邊新聞等等一刷就是幾個小時。當我們放下手機的時候,又突然不記得剛才自己沉迷在什麼裡面,沒有信息的接收,沒有知識的增長,沒有視野的開拓。

3、「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使用比擁有更加重要。

為什麼時間如此寶貴,我們可以回頭來看看中國的高鐵技術。

當今中國的高鐵技術世界矚目,當時採用的策略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什麼引進?為什麼去買國外的技術?為什麼不自己從頭開始幹起?有人說中國人浮躁,自己不會就買買買,高鐵技術買,高檔汽車汽車技術也買,路虎、捷豹、沃爾沃都買過來。但回過頭來看,我們花錢買的僅僅是技術嗎?不是,這裡面更寶貴的是時間。什麼都從頭自己來,多花二十年,三十年,可能也能成功。沒有這裡面的寶貴時間作為代價,就不會有今天中國的高鐵技術,這是實實在在給老百姓帶來便利的事情。

說回到主題。顯然,今天的信息是過剩的、泛濫的,我們也在無時無刻不在或主動或被動地獲得信息。在混亂和真假難辨的信息中,深陷信息焦慮,但沒有有效的解決之道,有人迷茫,有人焦慮。但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生命更是有限的。

這個時代,如果我們不去主動吸收信息,就只能被動地接收信息,浪費寶貴的時間。只有將信息引進消化吸收成為我們思維的一部分,我們才能再次創新,才能獲得成長。

因此,我們首先要學會的迎接和適應資訊時代的這種變化。我們要學會對信息的斷舍離,學會處理和使用信息,主動成長。

在接收信息和收集信息之前,一定要先改變自己的認知,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學會帶著問題思考,養成記筆記的習慣,而不是簡單地複製粘貼或者保存,這樣才不至於落入信息漩渦,耗費大量的寶貴時間。

關於信息泛濫,你有哪些看法和思考?歡迎留言討論。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也許你還感興趣:

一個15天變流浪漢,一個90天變百萬富翁,是什麼決定了人的命運?

相關焦點

  • 《雙城記》開篇一句思考——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代,這是懷疑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我們應有盡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一起走向天堂,我們一起走向地獄。——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 讀狄更斯《雙城記》——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雙城記》是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認的經典文學名著。雖成書時間已是近200年以前,但今天讀來,其故事情節仍然十分令人動容。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基督山伯爵》,同樣是法國大革命背景,革命的過程中沾滿了多少無辜的人的鮮血,生命在時代的洪流中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座大山,個人只能隨著時代的洪流裹挾著向前。不過,作者也用細膩真實的文字,讓我們在白色恐怖中看到了人性的溫暖和光芒。
  • 中國版雙城記: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說的不是查爾斯 · 狄更斯筆下18世紀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而是21世紀奔流激蕩的當代中國。 當代中國毫無疑問是最好的時代:改革開放,國富民強;市場經濟,百舸爭流;風雨兼程70載,中國正走在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
  • 《雙城記》—那是最好的時代,亦是最壞的時代,你真的讀懂了嗎?
    《雙城記》的那一句經典開頭讓人印象深刻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那是最好的時代,亦是最壞的時代。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你真的讀懂了嗎?best 作為最高級表示:最好的一般只形容一件事物強調「最」的含義e.g: the best food 最好的事物my best friend 最好的朋友因此前面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故事背景寫於法國大革命前後,故事暫且不提,在全文開端寫下這一段,是作者對全局的一個描述,這段話套用在任何一個時代或者區域,都非常經典。
  •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這本書一定很多人已經知道了,甚至已經有人讀過它了。但是,當你打開這本書的時候,看到它的章節,一定會生出一種困惑之心,因為它的章節架構極度失衡。第一章叫《科技顛覆》,第二章叫《政治挑戰》,按照順序來,該接著說人文了,可是它不是。第三章叫《絕望與希望》,第四章是《真相》,第五章是《生存》。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2013年,馮博曾創作過一首名為《最好的時代》的國語作品,靈感來源於他的的偶像陳奕迅的一首歌——《我的快樂時代》。在這個時代,做音樂已經被越來越多人認為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很多音樂人都聲稱喜歡音樂,無奈為了生存,卻只能做著自己不喜歡的音樂。身陷過類似處境的他希望能藉此作品表達他「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的願望。
  •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離開我們的150年
    作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作家,狄更斯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莎士比亞,其作品中特有的仁慈與悲憫影響了中外許多作家。他為弱勢群體代言,追求社會正義,這是他與那些風花雪月的文字工作者最大的差異。文/《汽車人》特約撰稿人 劉葳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也是失望的冬天。
  •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如何從小童工變成大文豪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 狄更斯《雙城記》:好壞並存的時代
    狄更斯的《雙城記》文/葉超英一《雙城記》是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小說。雙城,指的是法國的巴黎和英國的倫敦兩座城市。小說中所敘述的時代,就是法國大革命發生的1794年前後。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個睿智的年月,那是個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時期,那是疑慮重重的時期;那是陽光普照的季節,那是黑暗籠罩的季節;那是充滿希望的春天,那是讓人絕望的冬天;我們面前無所不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我們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們大家都在直下地獄——簡而言之,那個時代和當今這個時代是如此相似,因而一些吵嚷不休的權威們也堅持認為,不管它是好是壞,都只能用『最……
  • COVID-19: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Qp5esmcCorona Virus,冠狀病毒,國內也有朋友為它取了一個女生的名字,叫科羅娜病毒,這樣子非常不恰當,為甚麼選一個女士的名字,特別在三八婦女節前後,絕對不可。我們要是查閱詞典的話,corona是在十六世紀中由拉丁文引進為英文的,原意是皇冠的意思,之後發展成幾個不同的解釋,如天文現象的日冕,太陽或月球周圍的暈,人體的冠狀部位,植物的冠和根莖,建築物的挑簷滴水板,環形吊燈和敎堂的環形吊燭架,長雪茄菸,當然還有我們熟悉的墨西哥啤酒品牌,它也是豐田汽車的一個經典型號,我之前的一個上司,剛拿到駕駛執照後,第一臺車就是這型號了。
  • 了不起的蓋茨比萊昂納多李,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小編最近看到由萊昂納多李主演的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影片雖然沒能得到奧斯卡獎,但因為那年出現的優秀電影特別多,而且這事要看機遇,所以沒得獎。而那些人卻從來沒有受到過城堡主人的邀請,都是自覺的來到這裡,自覺地歌唱,這裡是不同的世界,擁有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歌舞,美女,明星,導演應有盡有。仿佛大家都在一個處於上流社會的圈子裡,隨意搖曳,紙醉金迷。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 《殘次品》:今年即將上映的國漫 這是最好的時代 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星際的時代。是人類的史詩。「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此時,帝國正處於繁華與和平的狀態,每個人都富足美滿。人們為自己創造了伊旬園,是真實與夢幻的伊旬園。孩子們甚至不用上學,僅需幾個小時,就可以輕鬆的用科技向大腦輸入知識。科技的發展已經可以用不可思議開概述。人們開始徵服星際的旅途。但是任何的和平都不會是完整的。
  •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蔚然矗立
    很喜歡王者榮耀裡面李信的一句臺詞,「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我們一無所有,我們巍然矗立」。還記得在2020年1月20號之前,全國都在準備著迎接新年的到來,購置年貨。可是緊接著20號武漢衛健局發布確定有人傳人。
  • 在最壞的時代與最好的時代之間丨狄更斯逝世150年
    《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遠大前程》……這些至今讓人耳熟能詳的作品,在當時受到讀者的極力追捧。狄更斯無疑是當時最受讀者歡迎的作家。為什麼狄更斯可以擁有如此多的讀者?最重要的原因也許是狄更斯與時代的緊密關係。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幽默、美學、哲學、社會無不成為狄更斯作品中的重要內容,而幽默的寫作風格讓其作品更容易讓各階層讀者接受。
  • 《導火新聞線》: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片中的女主角有三位,皇阿瑪、方凝、阿咩三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除了劇情,她們之間的感情線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一直以為這劇沒多少人看,直到21集方凝對阿咩告白後一下炸出了好多人,同性戀、雙性戀的評論一下被推倒了高峰。大多人都無法接受方凝「突然」就這樣了,但其實前面鋪了好多,小細節都很到位。對於方凝「突然」這樣,其實我認為她一直都是這樣,從未改變。
  • 這是球星籤名球鞋最好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沒記錯的話,這句話應該是狄更斯在小說《雙城記》的開篇之話。這句話在現在這個時代仿佛能運用到任何一個領域,包括今天我要講的話題,籤名球鞋迸發的時代。確實,我還是蠻認同威少這句話,現在的球星擁有籤名球鞋實在太簡單了。或許你的人氣高,哪怕是新星球員,也會被呼籲有籤名球鞋;或許因為品牌定位,沒有其他人呢,所以可以馬上推出籤名球鞋。……以上不是指向哪位球星,只是一種現象的描述。
  • 觀點 |最好的時代與最壞的時代
    你提供的是資源與信息,你希望得到的是朋友們的「贊」。「贊」意味著閱覽者的認同感與滿足感,儘管「點讚狂魔」們並不這樣想。其實「自媒體」由來已久。博客、微博、個人主頁、QQ空間等,都是自媒體的一種。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好玩」就是有意思。儘管這些網絡文學不見得多好,多有意義,甚至結構混亂,語句不通,但起碼做到了「有意思」。而文學作品不管有多深遂的主題,多複雜的結構,多優美的句子,做不到「有意思」,就會被讀者拋棄——我說的「有意思」絕不但但指故事。之前的紙媒是這樣,現在的「新媒」特別是「自媒」也是這樣。
  • 宋方金:這是產業最好的時代,也是行業最壞的時代
    這是真正的生機,影視行業最重要的並不是票房,而是心房。近半年影視業整體有了一些好轉。其一是「唯IP論」的撲街。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小鮮肉加大IP」這種簡單粗暴、毫無審美的影視創作模式已經出現頹勢。很多公司和視頻平臺開始分銷囤積在手裡的IP。這意味著它們已經意識到了「唯IP論」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