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說的不是查爾斯 · 狄更斯筆下18世紀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而是21世紀奔流激蕩的當代中國。
當代中國毫無疑問是最好的時代:改革開放,國富民強;市場經濟,百舸爭流;風雨兼程70載,中國正走在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
同時,這也某種程度上是「最壞」的時代:房價高企,物價飆升,工資漲幅緩慢;尤其在大城市,許多年輕人剛出社會,就要面臨沉重的壓力。
我們今天講的「雙城記」,也不是指當年革命洪流下的巴黎,和革命後欣欣向榮的倫敦之間的故事;而是指現今中國,一些年輕人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上班工作,然後去到他們周邊的城市生活,並且在兩城之間來回奔波的故事。
壹
我有個朋友叫小鄭,他今年30歲,貴為985院校研究生畢業的他,在深圳一家大型科技公司上班,該公司以無人機研發為大家所熟知。
轉眼間,小鄭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他和未婚妻籌劃著在深圳買房。儘管小鄭作為科技研發人員,有著不菲的收入,但面對深圳高聳入雲的房價,尤其是自己工作的南山區9萬多的均價,這點兒收入還是杯水車薪。
小鄭來自河南的普通職工家庭,雙方父母收入都很一般。從踏上深圳這片土地那一刻起,小鄭就沒想過在深圳買房:「我來自普通家庭,上哪兒拿出幾百萬給我買深圳房子?唯有靠自己。」
在深圳,小鄭從沒想過離開。每逢過年,親戚朋友都勸過他回老家;眼見初中同學在老家過起了閒適的公務員生活,小鄭不是沒有動搖過。
但他不想重複父輩的日復一日的生活軌跡。並且,自己所學的專業,只有在深圳這種高科技之都才能發光發熱。
所幸,小鄭娶了個願與他同甘共苦的好妻子。做媒體運營的妻子,陪著小鄭一起省吃儉用。工作幾年後,小兩口陸陸續續存了60萬的收入。這已經比很多同齡人都優秀了。
揣著這60萬,小兩口把目光投向了深圳東邊的惠陽。
第一次去惠陽考察時,其實小鄭內心是拒絕的。坐著21塊錢一程的高鐵,沿廈深高鐵從深圳北至惠州南,一路上的景色並不十分美觀,主要是隨處可見的建築工地。
興致降下來的他,本想小睡一會兒,可是不久廣播就說,惠州南站到了。他看了眼手機,整個行程只有26分鐘。
下來以後,小兩口四處轉了轉,發現惠陽的城市面貌確實跟深圳不太一樣:街道更寬敞,人流更少,相比深圳來說,少了幾分匆忙,多了幾分閒適。
到了售樓處,置業顧問的一句話直接觸動了小鄭的神經:「咱們這裡1.3一平,你去坪山看看,坪山新房至少4萬,離這兒也就15分鐘車程。」
小鄭自己查了查,還真就是這麼回事。回家後,鄭太太拿出計算器算了起來:
三房建築面積102平;
單價¥13000左右;
總價約¥1326000;
首付3成,39萬,外加裝修約9萬,各種稅費相加3萬,一共51萬左右;
貸款30年,月供約¥5400。
這麼算下來,兩人的積蓄還剩9萬,留有一定空間日後買車;月供只有5千多,可以在背上貸款之後不必降低太多生活質量。
思前想後之下,小鄭終於在去年8月份籤下了購房合同,交房時間在21年6月份。
小鄭說,到交房的時候,深圳地鐵14號線差不多就要開通了。因為深圳14號線是一條快線,平均3公裡一個站,時速最快,達到120公裡/小時,屆時從深惠邊界的沙田站到深圳終點站福田的崗廈北只需40分鐘。
又因為小鄭買的項目離地鐵站特別近,所以滿打滿算,每天上班通勤的時間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個小時左右。
這個通勤時間,小鄭說,比很多住在深圳的同事都要短,並且還能免去早高峰的擁擠。
貳
無奈下的必然
我相信,如果買得起,沒人願意在兩座城市間來回顛簸。
俗語有句,有頭髮,誰想做癩痢?近年來「雙城生活」這一概念的興起,不得不說是大城市資產價格暴漲,房屋可負擔性降低的背景下的無奈選擇。
最新公布的全國人均收入排行榜,北上廣深位居榜首(只有廣州被蘇州超過),上海的人均收入達到全國第一的¥64183元。
但這個數字跟上海的房價相比如何呢?我們可以看到,上海核心的區域單價很多已經超過了這一數字,比如徐匯、黃浦,以及靜安。也就是說,很多上海工作的年輕人一年辛辛苦苦幹一年所賺的工資,然後不吃不喝一分錢不花,也買不起徐匯、黃浦的一平方米房子。
上海被人稱為「魔都」,其高不可攀的房價絕對是「魔幻」第一大原因。現實生活中,不吃不喝是不可能的,日漸高昂的房租、物價又將本不充裕的年輕人「扒了一層皮」。
「帝都」北京也不例外,¥62361的人均收入同樣買不到三環內的一個平方。
這裡邊只有廣州稍好,除開核心四區外,郊區房價還是挺溫和的。
但不得不說,廣州房價較低,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西部佛山的臨廣片區承接了大量購房需求。自廣佛線開通以來,大量廣州客在南海區買房,過起了「雙城生活」。而南海相比不少廣州的遠郊區距市中心還近,因此南海東的房價也比從化、增城高。
以家庭為單位來看,深圳以34.2的房價收入比居全國第一(這個數字在全世界也數一數二),上海、北京也不甘示弱,一個家庭平均需要25年不吃不喝才能全款買房;只有廣州房價收入比稍低,排名第8。
一線城市的繁榮,是中國繁榮的象徵,也是這個偉大時代的最好例證。然而,時代光環下,也必然有很多小人物的無奈與辛酸。
可以說,「雙城生活」會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高房價的重壓下,跨市甚至跨省流動將無法避免。
叄
雙城生活,怎樣才可行?
當初小鄭在惠陽買房的時候,老家的父母聽說後不以為然:「隔這麼遠,每天這麼跑,多辛苦啊。」
相信這也是很多朋友最直接的疑慮。去到房價更低的地方,自然有更充足的預算,可以買更大的戶型、配套更好的小區。然而交通始終是最大的問題。
這裡,給大家提供三點判斷標準:
第一,距離不能太遠,不能超過60公裡。為什麼是60公裡,因為在中央在19年2月頒布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都市圈是「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
也就是說,1小時通勤就是都市圈輻射範圍的上限,折合通勤距離大概就是60公裡左右,注意是到市中心距離,不是到城市邊界距離。
因此,很多市面上打著「雙城生活」旗號在賣的項目,其實根本就是噱頭。
這些地方包括但不限於:京城邊的張家口(距離164公裡)、廊坊的永清縣(65公裡)、環滬的嘉興(最近的嘉善縣68公裡)、廣州邊的清遠(65公裡)、肇慶(82公裡)。
而真正符合標準的,環京只有廊坊香河(53km)、大廠(50km)、三河(58km),固安(53km)其中燕郊鎮只有35km,但價格相對在高點,相比之下固安的價格還算性價比較高,而且近期還開放了落戶政策。
環滬的只有崑山(50km)、太倉(41km)。
廣州旁邊則是佛山南海區的裡水、大瀝、桂城等鎮(約20km),以及順德區(36km)。
以及環深的東莞濱海片區(約40km)、臨深片區(約30km),和惠州的惠陽、大亞灣(約49km)。
因此,小鄭買在惠陽,到深圳上班,從距離上是可行的。
第二,必須有便捷的軌道交通,並且地鐵優於高鐵。很多城市的高鐵站都距離市中心有一定距離,比如深圳北站、廣州南站。你即便坐高鐵到了深圳北,那距離你上班的南山、福田也得有40分鐘的地鐵或公交路程。
同理,廣州南站坐落番禺,距離市中心也有近30分鐘地鐵,不比直接坐廣佛線去市區近多少啊。
因此有地鐵對於雙城生活來說尤為重要。比如崑山,早在2013年就接駁上了上海軌交11號線,目前又有S1線正在施工中。
東莞目前有1號線正在建設,並且在未來有多條線路計劃與深圳地鐵接駁。而臨深的惠陽片區,除了上文提到的深圳地鐵14號線,還有通向大亞灣的16號線正在施工中;這些地鐵規劃都是深莞、深惠雙城生活的重要保障。
相比之下,環京的北三縣只有燕郊及固安有地鐵規劃,並且地鐵平谷線已經在建,所以燕郊、固安與北京的交通連接是最緊密的。
第三,最現實的,價格門檻不能過高。這方面,環深的東莞的優勢就不如惠陽。東莞因為自身經濟實力強,房價已經偏高了,鳳崗達到3萬/平,塘廈2.4萬/平,長安2.5萬/平,虎門2.3萬/平。
而惠陽和大亞灣片區的房價是1.3萬/平,是明顯的相對價格窪地,並且距離適中,有地鐵規劃,對於年輕剛需而言是不錯的選擇。
環廣的南海東部和順德房價都是1.7萬/平,這已經比很多廣州郊區高了,但距離、配套,甚至地鐵都比一些郊區強,因此綜合來看,廣州的雙城生活相對不是無奈的選擇。
環京方面,目前房價最高的是燕郊2萬/平,最低的是固安牛駝9500元/平。環北京的燕郊算是被政策打壓的很厲害的房價相對窪地。綜合交通、距離,燕郊、固安應該是北京剛需的好選擇。
環滬,房價最高的是崑山1.8萬/平,其次是太倉1.5萬/平,這相比上海市區要低得多。因為有地鐵的便利,崑山相對來說會是剛需們的好去處。
肆
籤下買房合同那一刻,小鄭的妻子哭了。這是她夢寐以求的港灣,這是她心心念念的家。
對於許許多多90後來說,房子是揮之不去的陰雲,是肩上沉重的負擔。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難處,60後、70後、80後也經歷過各自的困難,只不過當下90後需要面對的是剛好是房子而已。
只想對90後說:生活再難,也要奔跑著向前!
★ 入群邀請 ★
貶值已成常態
資產配置刻不容緩
愛旅居邀你即刻加入
[財富避險投資學院]
分享最前沿的房地產投資理論
傳遞最勁爆的行業動態
每天用實戰案例的形式
教你如何破限購,加槓桿
用最少資金配置最多資產
深度解剖開發商不願說
中介不肯說的行業內幕
並有精美禮品免費送、海量紅包等你領
邀您一起打響財富保衛戰
進群方式:添加客服微信:wilvju888
或識別下方二維碼,並回復「進群」
旅居lady
打入地產圈內部的85後自媒體達人,夢想篇篇文章10w+的公眾號寫手,心懷詩和遠方。現已積累2萬多忠實購房投資粉絲。堅信房產投資最大的風險是不投資!
[財富避險投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