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的種類和專業術語介紹|榴彈炮|火箭炮|迫擊炮|加農炮|炮彈...

2021-01-15 網易

  用方向盤觀測計算盤彈道尺

  大炮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大炮是真理的載體,大炮是民族的脊梁,大炮是國防的基石。

  

  火炮的種類:

  加農炮:身管長,彈道低伸的火炮。最大射角45°,適用於對裝甲目標、垂直目標和遠距離目標射擊。加農炮的身管長一般為口徑的40倍以上。

  

  130加農炮射擊

  榴彈炮:身管較短,彈道較彎曲的火炮。射角可以達到70°,適於對水平目標射擊,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種。榴彈炮的身管長一般為口徑的20-30倍。

  

  122榴彈炮射擊

  實際上,加農炮和榴彈炮沒有本質的區別,所謂身管長和口徑之比也並非一成不變,而且一直在變。

  加農榴彈炮:兼有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彈道特性的火炮。一般認為這種火炮的身管長為口徑的30-40倍。當今各國,包括我國生產的新型榴彈炮,身管長和口徑之比都已經超過了加榴炮,然而都不再叫加榴炮。

  

  152加榴炮射擊

  火箭炮:發射火箭彈的火炮,通常為多發聯裝,有多軌式、多管式和框架式。火箭炮射速快,火力猛,突襲性好,但精度差,散布大,主要用於對面積目標射擊。現在的火箭炮射程可達三、四百千米以上,彈丸精確制導,精度相當於飛彈。

  

  火箭炮射擊

  迫擊炮:用座鈑承受後坐力,主要行高射界射擊的火炮。迫擊炮射角大(一般為45度--85度),彈道彎曲,落角大,破片殺傷效果優於其它火炮,主要用於壓制遮蔽物後、反斜面目標和水平目標。由於其結構簡單,重量輕,體積小,通常作為隨伴火炮使用。迫擊炮分為滑膛式(前裝)和線膛式(後裝)兩種。

  

  滑膛炮:無膛線的火炮。目前滑膛炮主要用於反坦克,這是由於滑膛炮初速大,使用穿甲彈效果好。我國生產的100毫米、120毫米滑膛炮均配有超速脫殼穿甲彈。

  無坐力炮(亦稱無後坐力炮):發射時利用後噴物質的動量抵消後坐力,使炮身不產生後坐的火炮。無坐力炮體積小,重量輕,操作方便,適於隨伴步兵作戰。但其噴火時火光大,易暴露目標,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無坐力炮射擊

  自行火炮:同車輛地盤構成一體自身能運動的火炮。自行火炮越野性能好,佔領和撤出陣地快,戰場生存能力強,有利於不間斷實施火力支援。使炮兵和裝甲兵、機械化步兵的協同更加密切。

  

  自行火炮射擊

  以上火炮種類是根據其結構特點和彈道特性來區分的,如果從火力特點和戰術使用來區分,還可區分為壓制火炮和反坦克火炮。大口徑加農炮、榴彈炮、加榴炮、火箭炮、迫擊炮歸類於壓制火炮;小口徑加農炮(如85加農炮、57戰防炮等)、滑膛炮、無坐力炮等歸類於反坦克火炮。另外,壓制火炮在必要時可以進行反坦克射擊(除火箭炮和迫擊炮),反坦克炮在必要時可進行壓制射擊。

  炮和槍原理一樣,也可以說炮是放大了的槍,槍是縮小了的炮,在東北過去土匪們的神槍手叫「炮手。」駁殼槍也叫「盒子炮。」可見過去槍炮區分並不明顯,現在槍炮的區別在口徑,口徑20mm以上的叫「炮」,20mm以下的叫「槍。」

  火炮在戰場上執行火力打擊任務,其性質概括講,可以分為:壓制、殲滅、破壞、妨害射擊。

  

  根據其射擊目標種類,射擊方法又可細分為:集中射擊、攔阻射擊、重迭射擊、分段射擊、計劃內射擊、計劃外射擊、急襲射擊、監視射擊。

  壓制射擊:是給目標以部分毀傷,使其暫時喪失戰鬥力或指揮能力,也可以叫「覆蓋目標。」炮兵在多數情況下,執行的是壓制射擊。

  譬如對敵人火力群射擊,炮彈覆蓋敵人工事,敵人必須躲避炮火,沒法進入射擊位置,不能夠對我軍進攻的步兵構成威脅,所以叫:「目標被壓制。」

  殲滅射擊:嚴重毀傷目標,使其全部或大部喪失戰鬥力,一般只對特別重要的或易於殲滅的目標進行殲滅射擊。

  譬如對暴露步兵,行進中的敵人車隊,敵指揮部,殲滅射擊需要密集的炮火,在極短的時間內給敵人以殲滅性的打擊。

  

  破壞射擊:是摧毀敵工事,工程設施或建築物,使其不能利用。

  譬如對敵人火力點,碉堡,橋梁、交通、通訊樞紐進行精確打擊,用信息化時代的戰法,叫「外科式手術。」其實在過去也有此種方法,只是叫法不一樣,精確度差一些。必須進行火炮試射。破壞射擊對炮陣地的操作水平和射擊指揮員的軍事素質要求很高。

  妨害射擊:也叫「監視射擊」,是指擾亂、妨礙、遲滯敵人的行動。以削弱敵人戰鬥力或者封鎖交通要道。

  譬如對敵人的必經之路、火力群進行妨害射擊,是敵人不敢利用道路進行運動,不敢進入射擊位置,也可以叫:「建立炮火封鎖線。」這種射擊用炮較少,但是持續時間較長。

  舉例:1979年2月20日,在越南復和縣戰鬥中,廣州軍區炮一師26團一連13時40分開始,對「弄雞」(越南地名)之敵行監視射擊,直到17時57分止,消耗彈藥252發。用時4小時17分。

  

  炮兵部分專業術語:

  炮火準備:在步兵、坦克衝擊前,集中使用炮兵對敵進行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火力突擊。

  炮彈基數:所謂彈藥基數是彈藥供應的一種計算單位,而基數量是對單項裝備規定的一個基數的物資數量或重量。152加榴炮的一個基數是60發。

  炮標準:一個炮彈基數是十個炮標準,152加榴炮的一個炮標準是6發。

  主觀:主要觀察所,也叫基本觀察所,一般作為炮兵指揮所使用。

  側觀:側方觀察所,主要彌補主觀的觀察不足,交會目標,當主觀被摧毀後,代替主觀指揮戰鬥。

  交會目標:利用三角函數的原理,主、側觀測出目標方位角,計算出觀目距離,從而計算出目標坐標。

  炮兵試射方法:求得目標的效力射開始諸元或試射點的射擊成果諸元而用少量炮彈進行的射擊。試射區分為對目標試射和對試射點試射。對目標試射,由射擊單位指定少數火炮實施;對試射點試射,通常由炮兵群在每一炮種中指定一門火炮實施。

  對目標試射是決定效力射開始諸元最精確的方法。只有在火力突然性要求不高,以及所決定的目標射擊開始諸元精度不夠時,才對目標進行試射。但是試射可能暴露行動意圖,給具有機動能力的目標以規避時間而降低毀傷效果,還可能過早暴露炮陣地位置,招致敵方火力襲擊。試射的基本方法是偏差法,不可能使用偏差法時可採用夾叉法。採用偏差法試射時,需要測定炸點對目標的方向偏差量、距離偏差量或高低偏差量。炮兵連通常指定一兩門炮各發射一發,依據測得的偏差量修正後轉為全連效力射。採用夾叉法試射時,需判定炸點對目標的方向偏差量和遠近關係。炮兵連通常指定一門炮擔任試射,裝定射擊開始諸元發射一發,獲得遠彈或近彈後,再向目標方向變換射擊諸元繼續發射,以期獲得相反的結果(近彈或遠彈),對目標構成夾叉,然後取中間的射擊諸元繼續發射,直至夾叉目標的寬度不大於規定值(通常為100米)時,取適當的射擊諸元轉為全連效力射。炮兵營對目標試射時,可以指定中央連按上述要領試射,其餘炮兵連跟隨操作,將中央連的炸點修正量修入本連的射擊諸元。也可指定各連基準炮發射1~2發,視情況進行全營共同修正或各連分別修正後,全營轉為效力射。

  對試射點試射在預先計劃利用射擊成果時實施。試射點有以現地地物為標誌的實有試射點,也可建立以炸點群中心為標誌的地面或空中的虛設試射點,對試射點試射要達到很高精度。對實有試射點實施偏差法試射時,通常要進行數次發射與修正,只有當彈群中的炸點達到規定數目,並且平均修正量小於一定值時,才能結束試射。對實有試射點實施夾叉法試射時,要進行到夾叉試射點的寬度小於更小的規定值(通常為50米),並且遠彈和近彈各有2發以上時,才能結束試射。建立虛設試射點時,要用同一射擊諸元發射4發或6發以上的炮彈,並且精確測定每發炸點的坐標,才能結束試射。試射成果諸元供同炮種的火炮決定目標效力射開始諸元時使用。

  為什麼炮兵技術含量那麼高?看看間接瞄準的複雜程度就知道了!

  榴彈炮是遠程火炮,通常要打擊幾公裡到幾十公裡之外的目標。這時候肉眼已經看不到目標,不能像坦克炮、加農炮那樣直接瞄準,只能用間接瞄準了。

  

  間接瞄準時,火炮的瞄準鏡並不是指向目標,而是瞄向一個人工設定的瞄準點,可以是標杆、標定器,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選擇明顯的地面參照物,如孤樹、煙囪等。

  此時有兩根連線,一根是火炮與參照物的連線(瞄準線),一根是火炮與目標的連線(炮目線)。測量瞄準線、炮目線之間的夾角,調整瞄準鏡,使其與炮管也呈相同角度。再用瞄準參照物時,炮口就指向目標了。

  

  除了射向,還需要射角。可以用距離、彈種從射表上直接查出來,以此調節炮口俯仰,再確定裝藥號,引信種類,就可以射擊了。

  現在有雷射測距儀、雷達、計算機、無人機等先進電子設備,獲得目標方位、距離、高程等數據很方便。可以前人工觀測就困難多了,只有方向盤、炮隊鏡、指北針、地圖、望遠鏡等,需要很多人協作。這其中偵察兵、計算兵功不可沒,前者是火炮的眼睛,後者是火炮的大腦。

  

  接到命令後,連長帶著偵察、通信、計算人員出發,選擇便於觀察,便於疏散隱蔽,便於構工偽裝,便於對敵坦克防禦,又避開獨立明顯物體和透空地帶的地形建立基本觀察所。

  基本觀察所旁邊300~500米距離上設側方觀察所,如果需要還有前進觀察所、敵後觀察所等等。有線、無線通信兵保障主、側觀察所以及後方炮陣地之間的通信聯繫。

  

  主、側觀察所建好後,就用方向盤、炮隊鏡、標杆等測量角度,計算距離,根據上級給定的地形參照點,計算出觀察所自身的準確坐標,再計算炮陣地的坐標。

  發現敵情後,主、側觀察所交會作業,測量目標的方位、距離、高程,將數據通報給計算組,同時向上級匯報。計算兵用計算盤、炮兵計算器等專用工具計算出火炮需要的方位角、射角等射擊諸元。算出的數據要互相印證一致後才能上報使用。

  

  通信班將射擊諸元、射擊命令回傳炮陣地,副連長組織射擊,將射擊諸元下達各炮班。和風漫談原創,嚴禁抄襲。

  各炮班長依據自己火炮與基準炮的個別差異,計算單獨修正量。然後一炮手瞄準,裝填手裝炮彈,設定引信,火炮就可以發射了。

  

  基準炮是全連性能最好,精度最高的,所以由它來試射。試射後,觀察所觀察炸點偏差量,計算組校正諸元,一般兩發試射後,就進入效力射了。此時全連火炮集火射擊,才是大開殺戒的時候。整個過程需要協調默契,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才能準確覆蓋幾十公裡外的敵人。

  

  現在比以前先進多了,炮兵進入了數位化時代。指揮車、計算機的普及解放了人力,射擊速度、精度大大提高。新的火炮信息終端機,能讓指揮所直接將射擊命令和諸元下達到每一個炮班,指揮環節減少,火力反應速度大幅提高。但傳統的射擊方法,仍是炮兵的基本功,畢竟儀器失效的時候,還得由人工彌補。

  總之,炮兵是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兵種,需要大量的數學幾何知識支撐。射擊方式更是多種多樣,只有經過炮兵學院的專業學習才能精通,我們只能仰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都是火炮,為什麼有的叫加農炮,有的叫榴彈炮,有的叫迫擊炮
    彈道分類按彈道特性分為加農炮、榴彈炮、迫榴炮和迫擊炮。火炮加農炮加農炮彈道低伸,身管長,初速大,射角一般小於45°,用定裝式或分裝式炮彈,變裝藥號數少,適於對裝甲目標、垂直目標和遠距離目標射擊。高射炮、反坦克炮、坦克炮、航空機關炮、艦炮和海岸炮都具有加農炮的彈道特性。
  • 中蘇之間炮兵的對比,1969年,蘇聯大炮兵群有多大優勢?
    總計下轄了2個加農炮旅(144門130毫米加農炮)、1個榴彈炮旅(72門152毫米榴彈炮)、1個加榴炮旅(72門152毫米加榴炮)、1個火箭炮團(72門40管122毫米火箭炮)。請注意,有的火箭炮團,已經換發了16管260毫米遠程火箭炮。把這種火炮合計,總計為360門火炮,而且基本上清一色的大口徑重炮。
  • 加農榴彈迫擊炮,山炮野炮步兵炮,到底啥區別?
    2、17世紀,隨著火炮技術的發展,一種射角很大,彈道彎曲的火炮出現在歐洲,被稱為榴彈炮,成為炮兵的主力炮種之一。榴彈炮與加農炮不同,它炮管短,管壁較薄,彈道彎曲,倍徑在20~30倍之間,主要打擊遠程地面水平目標和隱蔽目標。射角通常在45度以上,現代榴彈炮能達70度。榴彈炮成本低廉,發射藥號多,減變裝藥靈活多變,再配合炮管俯仰,能攻擊不同距離的目標。
  • 迫擊炮為什麼能把炮彈飛出去那麼遠
    而加農炮和榴彈炮基本上沒有幾十千米的射程都不敢出來見人,比如韓國賣的最好的155毫米口徑K9自行榴彈炮,基本射程18千米,使用火箭增程彈可以打到50千米,就連我們已經服役半個世紀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最遠射程也接近18千米。如果要是跟動不動就上百千米射程的大口徑遠程火箭炮比,那迫擊炮的射程就更沒法看了,所以在射程方面,迫擊炮只能算是個弟弟!
  • 80年代,中國下轄了6個炮兵師,一個師擁有多少人和炮?
    到了40年代後期,各個野戰軍先後後繳獲了各種口徑的美式火炮,其中包括155毫米榴彈炮。李雲龍和政委趙剛表示:當年,咱們就知道小鬼子的92式步兵炮。現在比比看,92式算個啥啊。在各個野戰軍中,東北野戰軍的兵力最多,堪稱是兵強馬壯。截止1949年春天,東北野戰軍除了下轄普通的步兵縱隊之外,還下轄了炮兵縱隊和鐵道縱隊。
  • 我空降兵的60迫擊炮,曝光了一個奇怪設備,讓各國炮兵驚呆了!
    據環球網軍事頻道報導,近日,空降兵某部的炮兵分隊在鄂北某山區組織了一場跨晝夜實彈戰術演練。他們採取跨晝夜連貫實施的方式,對火箭炮、迫擊炮、榴彈炮等多型火炮進行精研深訓,錘鍊部隊全天候火力打擊能力。
  • 印度將部署155毫米榴彈炮,射程36千米,曾是我們渴望的裝備
    除了FH-77B榴彈炮之外,採購自韓國的K-9自行火炮,美國的M-777超輕型榴彈炮,都有部署到中印邊界地區的計劃。印度軍方的此舉,完全是想盡最大的可能去彌補邊界印軍戰力不足的問題。和外界想像的不同,印軍在邊界部署的軍隊,裝備其實非常差,尤其是山地打擊部隊,缺乏班排級的火力打擊能力,連一級的部隊雖然裝備了無後坐力炮和迫擊炮,但是數量少,彈藥少,射程不遠,威力也不足。
  • 二戰日本生產出世界最大火箭炮:400毫米口徑重型火箭炮襲擊美軍
    主要包括100毫米91式榴彈炮,105毫米92式野戰加農炮,150毫米96式榴彈炮,240毫米96式榴彈炮,300毫米超重型榴彈炮和150毫米重型加農炮。日本陸軍最大的大炮口徑是410毫米,還是比不了德國800毫米口徑的多拉大炮。而且同樣是1941年,德國陸軍的100-240毫米口徑陸軍大炮的產量是2136門,數量是日本陸軍重炮產量的4倍。
  • 讓美軍誤認為是原子彈的喀秋莎,洪學智:步兵見了火箭炮立刻讓路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和美軍的火力懸殊非常大,美軍當時一個陸軍師編制有各類車輛3800多輛,擁有各種火炮959門,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330餘門,包括榴彈炮72門,各種直射炮(山炮、野炮、無坐力炮)120門,各種迫擊炮160門、高射炮64門、火箭筒543具,每個師還有有坦克140餘輛、裝甲車35輛,所有的火炮全部由汽車牽引,機動性很強。
  • 抗戰時中日炮兵火力差距懸殊
    榴彈炮採用具有較高仰角的炮架,可以靈活的調整彈道,身管相對加農炮來說較短,炮口初速低,發射藥有多個號數,配合仰角變化可以靈活調整射程。榴彈炮的彈道彎曲,可以在山地有效使用,也便於轟擊掩蔽物和戰壕內的敵軍。榴彈炮的彈丸口徑大,彈壁薄,爆炸威力大,如75毫米山地榴彈炮的炸藥裝填量可以達到75毫米野戰炮的3倍。
  • 俄製成自動「要」炮彈的車載迫擊炮
    新華社莫斯科6月9日電(記者欒海)無論是人扛還是車載的迫擊炮在調整射角和擊發時,炮兵都是露天操作。為使整個過程自動完成並保護炮兵,俄羅斯製造出一種遙控車載迫擊炮,其最大特點是炮筒自動「俯身」向車內人員「要」炮彈。這種遙控迫擊炮的型號為「山民」MZ-204,由位於俄西部彼爾姆市的「莫託維利哈」兵工廠研製。
  • 日軍步兵聯隊沒有裝備迫擊炮只因「窮」?炮小隊編制出現較晚而已
    早在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日軍就對迫擊炮的戰場效能印象深刻,作為對侵略中國蓄謀已久的一支軍隊,怎麼可能忽視迫擊炮的研製和裝備呢?「再窮不能窮武器」嘛。中國軍隊精銳師旅的輕武器並不輸於日軍,戰場上最吃虧的其實就是炮兵火力,因為日本陸軍形成了完善的火炮體系並且炮彈充足。
  • 20式82毫米迫擊炮——志願軍「個小力大」的「英雄炮」
    那些讓班裡戰友頭痛不已的「彈道」「密位」「三角」等課程和炮兵術語,他基本上一聽就明白。即使一時不明白,他也能比別人更快地背記下來。一本炮兵射擊諸元表,他沒過多久就背得滾瓜爛熟。實際操作時,他愛動腦筋想辦法。誰要問個啥,他張口就能答出。第一次實彈打靶,他挽挽袖子走上前去,發射命中目標。
  • M1式155榴彈炮:美式重炮的開山之作,志願軍取之於敵,用之於敵
    前言前面我們先後講了二戰中美軍裝備使用的M1A1式75毫米榴彈炮和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本篇將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大哥,M1式155毫米榴彈炮。投入了16個榴彈炮營,共280門大口徑火炮、一個高炮營、一個火箭炮營、一個重迫擊炮連和兩個坦克連,這個火力密度遠遠超過二戰的標準,再加上「範弗裡特彈藥量」,美軍認為,憑藉強大的壓制火力,只需動用兩個營的兵力,五天內就可以拿下這兩個高地,傷亡不會超過200人。
  • 美國陸軍炮兵又進化!看不到的目標也能靠衛星直接瞄準摧毀
    據美國《大眾機械師》網站7月7日報導,美國陸軍的炮兵將能夠利用衛星來進行瞄準。美陸軍的M777榴彈炮和M270多管火箭炮能夠利用衛星來瞄準超視距目標。重點:美國陸軍正在大力改進炮兵並使其射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遠。
  • 關於155mm榴彈炮:彈丸的爆炸威力,以及殺傷半徑數據
    155mm榴彈炮,是許多國家陸軍超過火箭炮的炮兵裝備中的絕對主力,畢竟世界上仍然有些軍隊就是不願裝備火箭炮,認為其射擊精度太低,只適合用來打面目標,對重要點狀目標的打擊,除了戰機以外,仍然依靠155mm遠射程的大口徑榴彈炮。
  • 迫擊炮作為步兵重要伴侶,火力壓制利器,為何沒有退出軍事舞臺?
    迫擊炮還是八路軍在抗日戰爭時期能夠自行生產的支援型武器之一,整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我軍裝備最普遍的武器,在戰爭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即便是在現在的解放軍中,迫擊炮也佔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60mm迫擊炮裝備到連,82mm速射迫擊炮、120mm迫榴炮裝備到營。時至今日,迫擊炮還是各國軍隊中重要的曲射型支援武器。
  • 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火炮對比|迫擊炮|炮彈|陸軍|擲彈筒_網易...
    日本軍隊主要使用的火炮  侵華日軍的火炮種類很多,分別依據作戰規模、攻擊距離投入使用,其中使用較多的是:九七式迫擊炮、九二式步兵炮及四一式山炮、九十式野炮等。  九七式迫擊炮  九七式迫擊炮全稱為「九七式曲射步兵炮」,並且有個廣為人知的諢名——小鋼炮。
  • 重迫擊炮朝鮮戰場發威,深受部隊喜愛,但進口炮彈庫存不足
    為紀念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抗美援朝戰爭,我們不定期推出系列文章,介紹有關於志願軍和抗美援朝的方方面面。這一部分我們來講講志願軍用過的大口徑迫擊炮,指口徑超過100毫米的大傢伙。100毫米以上口徑的重迫擊炮,通常是團一級部隊的重要支援武器,火炮本身重量大不易移動,通常會用車輛拖帶;炮彈威力大,殺傷效果堪比榴彈炮的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