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站在本來沒有妄想的角度來對治妄想,生死煩惱亦然

2020-12-27 文眼看世界

1

角度

做事要找對角度。理解佛法亦如此。

站在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業障,站在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脫死!

2

正念

前五識所依止的根是眼、耳、鼻、舌、身,都是色法;而第六識的根是第七末那識,是一種心法。前五識會隨著色身(肉體)的敗壞而消失,但第六識卻不會,因此臨終的正念是可以做到的。

兩種「正念」,一種是蕅祖、印祖的正念,「萬裡晴空,一輪明月」,完全沒有妄想;一種則是凡夫的正念,叫作「不隨妄轉」,不是沒有妄想,而是不受它幹擾。人生的幻相和妄想對我們的身心毒害很深,一定要糾正和去除。

破除妄念

透過我們各自的人生經驗,對照佛法中處理妄想的方法,我們可以問妄想一句:你從哪裡來?對妄想說一聲:你不是真實的!然後不受其左右,微笑著迎接佛陀的光明。

3

真心

極樂世界在我們心裡,只是這個心到底是什麼心呢?是真心還是我們長久以來習慣向外攀緣的妄心?自然應該是真心,因為我們與阿彌陀佛的真如自性無二無別,故佛心即是眾生心,眾生心即是佛心。所以當我們找到我們的本來面目,那個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真如自性時,我們與阿彌陀佛的感應道交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問題是我們的心已經向外攀緣太久,我們已經分不清哪一個是主人,哪一個是賊了,正如《楞嚴經》中如來在七處破妄之初即點出重點所在「將何所見?誰為愛樂?」眾生執著有一個能見的眼根,有一個能愛樂的妄識,殊不知這正是我們輪迴的根本,若能了知能緣所緣皆是虛妄,從而覓心了不可得,然後消除能所的對立,則真心即得現前。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應該如何實踐呢?

首先,當一個念頭生起時,我們應該分別它到底是出於真心還是出於妄心。

淨界法師說如果這個念頭是由於外在感受的刺激而產生的就是妄心,如果是出於內心對道理的思維而產生的就是真心。分清真妄之後,我們接下來就要觀察妄想是緣起性空的,從而做到不隨妄轉。因為妄想無自體,它以真如為體,所以如果你不能斷妄想,只要不隨它轉就可以了,這是解決我們念佛時妄想紛飛的一個好方法。

所以面對妄想,我們要做兩件事,首先我們要憶念自己的清淨本性,找到本心,明了自己本來是沒有妄想的;第二要覺知妄想的存在,從而不隨妄轉,不受它左右,也就是師父常說的「要站在本來沒有妄想的角度來對治妄想」,這樣修行才會究竟堅固,這樣的佛號也就更容易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相關焦點

  • 楞嚴經釋疑:淨界法師楞嚴經修行法要
    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掉以後,你的罪業就開始改變了。我講實在話,你要懺悔業障,你要對治煩惱,你一個一個對治,你一輩子對治不完。蕅益大師說:你今天用念佛的法門要對治煩惱,每天念佛十萬聲佛號,念一百年,念佛一聲能夠消你很多很多…的罪障,就這樣念了一百年,每天念十萬聲,這樣子一百年下來。蕅益大師說:你消的業障如爪中土,你沒有消的業障如大地土。
  • 淨界法師講解《楞嚴經》第26集
    你眼睛有一層薄膜,所以可以看到五色的圓影,你把眼睛治好了它就自然的消失掉了,你就是不要去管它外面是怎麼樣,你把眼睛治好了它自然消失掉。這地方講出修行的認清路頭,就是我們一生當中遇到所有環境,跟別人完全沒有關係。你今天會遇到快樂的果報,遇到痛苦的果報跟別人都沒有關係,完全是我們每一個人自作自受,沒有一個例外的,沒有一個東西說你沒有那個業而出現的,你有那回事情!
  • 佛教:我們為什麼會有妄想?
    妄想是什麼呢?妄想是我們累劫以來的煩惱習氣。百千萬劫以來,財色名食睡,被我們貪戀,這些業障就像是灰塵一樣蒙蔽了我們的心性,我們本來的清淨自性被這些外在的東西所迷惑,讓我們的菩提心生不起來。輕妄想是我們修行人、學佛人經常犯的,我們信佛就想通過一些善事來成全自己的功德,想通過念佛、參禪、誦經、持咒、懺悔、吃素、放生、戒殺、盜、妄、淫減少自己的罪孽,甚至把心粘在這上面,這其實就是一種妄想,我們修行就是要找到自性,就是要成佛,如果執著上述行為就是著相了,執著這種行為,可以得福報,但是不能成佛啊!切記!這是真實的!這些行為動機是好的,但是與成佛沒有關係啊!
  • 淨界法師:對淨土的六種信心
    有一種信行人,他在念佛的時候的一個思考是說,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我這一念明了的心性什麼功德都沒有,那麼就是一種煩惱障、業障、報障的境界,無量無邊的煩惱、罪業,這一念明了的心攝持無量無邊的煩惱、攝持無量無邊的罪業。怎麼辦呢?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決定能夠救撥我。好,我對彌陀名號通身靠倒,就是這樣的一個思考。
  • 自然法師:覺心若只知道清淨,不知道煩惱,叫覺心嗎?
    自然法師視頻文字稿初稿 《宗鏡錄》的序最後,這次講課的後面幾節課也會講到這裡。因為根本就是你的大覺心體,那是你根本的,本來不失的本來面目嘛,所以叫宗,叫達本。覺心只知道清淨,不知道煩惱,叫覺心嗎?現在講這句話你們會有疑惑:「覺心知道煩惱不就是煩惱嗎?」,誰跟你講覺心知道煩惱就是煩惱?那鏡子照黑時,鏡子是黑嗎?那沒有鏡子,鏡子能有現出黑來嗎?現出鏡色的黑嗎?
  • 淨界法師講解《楞嚴經》第11集
    淨界法師講解的《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共132集連載,視頻與文字同時刊出,歡迎同步學習,共沾法喜。一個是雜染生死的根本,第二是清淨涅盤的根本。舉過出由   先指出三種人的過失前面佛陀講了七處破妄的經文以後,62佛陀正式要開顯真心的時候,佛陀前面是放光現瑞,從六根門頭放出光明,來表示妄想即將破壞,真性即將開顯。所以前面是一种放光現瑞的方式來表法,這以下佛陀就正式說法。佛陀正式以法說來告訴阿難。
  • 虛雲老和尚:存此妄想,非邪即魔 !
    不逢治世。所遇的不是炸彈就是飛機。真屬不幸。但不幸中還是幸福。何也。佛子的本來勾當。所謂『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裡遊。』可是現在亦有些行不通了。我們此時祗好放下一切。檢點身心。以身為苦本。心為罪源。若不及今力自修持。更待何時。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放下妄想。心本如如。不從外得。能精勤修持。何患生死不了。所以儒家亦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 《妄想代理人》超現實妄想的血腥暴走
    》於2004年播出,作為動畫鬼才今敏唯一一部電視動畫作品,《妄想代理人》承載了他對講述方式的理解——通過切換立場,從變換的視角來解讀危險人物「少年球棍」對不同角色產生的影響,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所有人都被圈在裡面無法動彈。
  • 《妄想代理人》妄想代理人(不完全影評)
    如果有些動漫是專門做給成年人看的,那麼《妄想代理人》就是。我竟然看完了。這是看完之後的第一感覺。一共十三話,從球棒少年登場到撒由那拉,先是襲擊被新作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鷺月子,然後是被賠償金困擾的津平,牛山,被同學誤解誹謗的優一,大家都被什麼困擾著,煩惱著,球棒少年的襲擊恰好給他們提供一個休息的藉口,於是每個人被襲擊之後都如釋重負。在這個錯的時代裡,一定有一些正確的東西。
  • 不要放縱自己,了生死不是一件容易事
    答:對治懈怠很簡單:第一,每天你要定功課。第二,儘量去團體,過團體的生活。比如說:我們有法華寺,由法華寺為主,常常去那個道場,請法師們慈悲,一個禮拜有多少天的佛教的活動,常常去做義工。什麼也沒有啊!就是人我、是非:哪個法師長得比較莊嚴;哪個道場吃得比較好;哪個道場不如法;哪個道場很亂;這些居士怎麼樣。講來講去沒有一句營養。 所有眾生的毛病就是放縱自己,不懂得約束自己的身、口、意,然後在家裡始終認為念了兩三句佛叫做了生死,談何容易呢?對不對?把這個了生死看得太簡單了,放縱自己的習氣,以為是灑脫自在,這個就是錯認修行了,錯認修行。
  • 懺雲法師:修行著魔的時候可以用這些方法對治
    修行著魔時可以用這些方法對治(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不修行,有著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著魔的時候。著魔的時候怎麼對治呢? 1.發心真誠——現在是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和命濁,精神病太多。我們修行要發真誠心,如果是「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就不會著魔。 2. 精神寧靜——世俗所謂「精神分裂」,大多是這樣的:愛其人以至於屋上之鳥,恨其人以至於他屋上之鳥,恨得那麼厲害。一時愛、一時恨,精神就會分裂。要是能保持精神集中,就是戒定慧,寧靜安定,就沒有這些事。
  • 補番推薦——《妄想代理人》
    《妄想代理人》是一部比較典型的超現實主義作品【1】,講述了人氣設計師鷺月子在回家途中被馬路暴徒襲擊,而她聲稱馬路暴徒是一位穿著金色旱冰鞋,手持金色棒球棍的小學生,引起了輿論熱議。在此之後,一個又一個相關或無關的人相繼被「球棒少年」襲擊,而受害者的共同點似乎是在被襲擊之前他們都陷入了某些煩惱之中。連續四人受襲之後,「球棒少年」意外落網,然而卻身死看守所中。
  • 打禪七時,怎樣處理妄想來和妄想走,數息、觀息法門有用嗎
    因為自己剛到山上,所以一開始打坐不是妄想紛飛就是昏沉現前,經由主七法師的開示後,用主七法師教的法門用功,慢慢地把心念專注,進而開示也可以聽進去,妄想也慢慢減少。主七法師所說的法門是:數息、觀息和中道實相觀。數息和觀息是方便法門;而中道實相觀是究竟法門。
  • 賦妄想以有形——《妄想代理人》
    賦妄想以有形,這是08年電影導演押井守NHK紀錄片標題,雖然今天我們說的這部動畫和押井守沒有關係,但是本著拿來主義的精神傳承,我覺得用這個開頭有那麼點兒合適
  • 盤點動漫中那些妄想的妹子!
    枯葉《Shuffle!》對佐菜來雖然是先輩,不過,卻讓佐菜經常忘記此事 ……很不可靠。是個可怕的讀書家,知識淵博,在討論有關書的話題時候看上去象才女。家務很拿手,料理和縫紉等,相當擅長。學業很一般。因為某些原因,本來應該前往平行世界協助另一個甘草奏的她卻被送到這個世界。在剛抵達時失去了記憶,裘可拉這個名字也是從巧克力的法語發音臨時取的名字。
  • 《妄想代理人》妄想?你又能逃到哪裡去呢
    面對痛苦,面對沒有辦法去解決去面對的事情,第一反應就是逃避吧。但是逃避的話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呢,所以妄想有一個人出現,是他,都是他的錯,妄想代理人就這樣出現了。最近也很痛苦,可能是看完人間失格後遺症,覺得自己怎麼也過不好這一生,快樂都是短暫的,痛苦是永恆的。
  • 《妄想代理人》妄想代理人其實是「人」代理妄想
    我們每個人都在逃避什麼的路上,他們只是其中比較「成功」的幾個;逃避的武器,便是叢生的妄想,而妄想的「代理人」,便是被自己或他人的同情和安慰(麻露美)保護而得以繼續的那份「荒唐」。從「總有人會理解我的痛苦的」,「請讓我逃離這個悲慘的世界吧」到「你沒有這種體驗嗎?」再到「你真是個冷血無趣的人」……逃避不可恥,他只是刻奇。
  • 專訪 | ATF&妄想物語 in Bilibili macro link!妄想?理想?夢想?會「想」就對了!
    這次的Bilibili world出演也是妄想物語五位美少女第一次來到上海,對於來之前的上海印象,妹子們覺得上海是中國排名第一的都市,除此之外就是大閘蟹啦、西瓜很便宜啦之類的和吃有關的內容,當然這次來中國能夠如願以償吃到許多西瓜,而且還喝到了西瓜汁,當被問及最喜歡的菜式時,脫口而出韭菜餅,空心菜,小籠包,蘋果汁,扇貝,生煎包,芝麻湯糰,最後還有ATF的妹子們推薦的港式甜品楊枝甘露。
  • 《妄想代理人》兩種妄想糾纏不休的輪迴
    在我看,所謂妄想,是以下兩種。1.如果發生了什麼意外,那麼一切都會不同……2.如果有人能時刻體諒我、保護我……兩種妄想一明一暗,穿插在故事裡。它們也分別有自己的「妄想代理人」▲球棒少年,是第一個妄想的代理人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