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佛教音樂的「五大好處」

2021-01-13 由佛共修

第一:佛教的音樂作品都非常柔和悠揚,比較容易打動人心。

第二:經常聽佛教音樂可以驅逐心中的一些不必要的煩惱,使心慢慢的能夠清淨。

第三:可以種善根,結善緣,使自己心有所安。

第四:家宅平安。

第五:對於失眠的人來講有驅邪集神安眠之用。

注重治心的佛教音樂,在以往漫長的歲月中,對世人起到過巨大的心理安慰、心理治療、心理養生等作用。社會、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使人們身心疲憊。人們渴望著輕鬆,平靜、快樂、自在的生活。而佛教音樂寧靜、清新、淡雅、自然的韻律恰似一劑提神醒腦的「清涼散」,能撫慰和淨化人們浮躁、煩惱的心靈。佛教音樂使人煩惱頓消,內心平靜,以一顆平靜安寧的心態來處事待人,得到的一定是理性智慧和歡悅的結果。

在當今社會,佛樂應當發揮對佛教徒的心理訓練、心理治療的功能。德國音樂家奧爾夫說過:「在音樂教育中,音樂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實際上,佛法才是真正淨化心靈的妙方,佛教音樂只是一種工具,能引導眾生得聞佛法,感染心靈,依法修學,從而得證菩提。眾生唱誦梵唄不僅淨化自心,同時也獲無量功德。因此現代人也更需要佛教音樂,而佛教音樂也能幫助現代人們清心靜氣,更從容、平和的去生活和工作。

相關焦點

  • 佛教靜心音樂有哪些,養生音樂
    佛教音樂是一種養生靜心適宜修生養性,佛樂的治療功用是很大的,它可以陶;臺性情,修養身心,佛教音樂、歌曲是屬於情感交流,它能直接融入人們的感情,使人們生起好感,引起共鳴。佛教音樂的好處佛教音樂可以融入人心,靜心養身,消除煩惱。
  • 全世界最好聽的八大佛教音樂
    佛教當中,不只是有「枯燥」的經文,還有空靈婉轉、繞梁三日不絕的梵音,即便不是作為信仰,只是安靜自己的情緒,都會讓人驚訝於佛教音樂的神奇!一、《大悲咒》如果你敢去搜索,「大悲咒」這三個字,必然會出現無數的描述,很多人都講述了念誦《大悲咒》的功德、效果、好處等等。
  • 聽古典音樂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焦元溥坦言要聽的音樂太多,沒時間聽妹妹張懸的歌,不過自己對任何音樂都不排斥,也不主張在古典與流行之間劃分太過明確的界線,甚至認為麥可•傑克遜都可以是古典音樂。最有意思的是,作為古典音樂推廣人,焦元溥告訴你:聽古典音樂對你沒有任何好處,那我們為什麼要聽古典音樂呢?聽聽焦元溥怎麼說。
  • 佛教:步擲金剛明王、五大力吼明王
    01開篇語佛經之中,不僅有著救苦救難的菩薩們、佛法高深的多位佛祖,其實還有許多代表人物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我們去了解他們所代表的佛學真諦,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極少人所知的佛教:步擲金剛明王、五大力吼明王02步擲金剛明王步擲金剛明王,乃佛教八大明王之一,又被稱作「步擲金剛」。
  • 孕婦吃無花果的五大好處及注意事項!
    孕婦吃無花果的五大好處及注意事項!孕婦可以吃無花果嗎?  無花果非常適合孕婦吃。營養豐富,食用方便,孕婦吃既可以補鈣,還能促進消化,潤腸通便。  孕婦吃無花果有何益處?  1、無花果不僅營養價值非常高,且性甘味酸平,有清熱解毒、止瀉通乳的功效。
  • 佛教音樂:大悲咒 (印能法師)
    或許您還想聽:佛教音樂:觀音贊(印能法師)佛教音樂:觀音大士贊偈(好聽)佛教音樂:南無觀世音菩薩(超讚)佛教音樂:香雲供養(印能法師)2017年7月12日(農曆六月十九)
  • 佛曲對中國音樂藝術的影響,佛教音樂的十大功德
    很多人都喜歡聽佛教音樂,曲調悠揚,意境幽遠,現代流行歌曲中也有加入了佛教音樂的成分,比如王菲演唱的《心經》就很受大眾歡迎。這也說明佛教音樂對中國藝術的影響。佛教音樂最早來自西域胡人或直接由天竺僧人傳授的梵唄。
  • 焦元溥:聽古典音樂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聽古典音樂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我要跟大家強調,雖然我們一直在說的是古典音樂,但你可以去聽各式各樣不同的音樂,耳朵不要封閉起來,持一個開放的心去聽各式各樣的作品,你才會聽懂古典。在我的書裡也有提到,就是聽古典音樂有什麼好處,我從以前到現在答案都是只有一個,就是沒有。
  • 浙江的私藏景點,不僅是彌勒佛的道場,還是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說起中國的五大佛教名山,除了雪竇山,我都去過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無論是信徒的身份,還是喜歡爬山的愛好者,雪竇山都是我這次遊戲的目的地,中國地大物博,登上千山,遊萬河,走幾個城市,恐怕是我這輩子難以實現的目標,先把自己想去的東西全部遊完,再考慮其他的東西,中國的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 對佛教音樂傳承與發展的思考
    一、佛教音樂在我圍傳承與發展中的興衰融合   作為中國民族音樂中的特色音樂,佛教音樂歷經了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的興衰融合過程:佛教音樂最早由於印度的「梵唄」與中原的語言及音樂傳統不適應而妨礙了傳播,後來經僧人們不斷摸索和實踐,逐漸地熔宮廷音樂、民間音樂、宗教音樂於一爐,形成了以「遠、虛、淡、靜」為特徵的中國佛教音樂,並成為中國民族音樂的一部分。
  • 清涼視角 佛教音樂:觀音菩薩在心中
    張鶴(廣音居士):蒙古族,中國著名青年作曲家,華人女作曲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資深佛教音樂作曲家。創作理念:用至善至美的音樂喚醒人們心底最真的愛。2.應「峨眉山」永壽法師邀請,與歌唱家廖昌永、韓磊、騰格爾共同合作,為峨眉山——「大佛禪院」獨立創作了現代佛教音樂專輯《行願峨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 佛教: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
    學佛的人都知道,《心經》的全名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之中,最經典的佛經之一,也是一部文字最短少,卻能夠把佛法的深奧微妙詮釋得最清楚的書,實在不可多得。那麼,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呢?其實《心經》跟其它的經書有很大的不同,儘管每一部經書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但是對於《心經》來說,按照高僧大德們的教導現歸納,常誦《心經》,可以破三障,即報障、業障、煩惱障。
  •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這座被古人傳誦的5A景區,為何有些冷清
    在中國歷史上,佛教進入中國後,在漢朝開始修建寺廟和首都場,至今已延續2000多年歷史,形成了山西五臺山、浙江普塔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雪竇山和中國五大佛教名山。這不僅成為中國佛教的聖地,還作為著名的旅遊景點,吸引著國內外遊客。
  • 日本僧人用音樂藝術打開佛教的另一扇門
    佛教和音樂,這兩者平常難以聯想到一塊的事物,竟然有僧侶把它們融合得讓人別開生面,以音樂藝術為紐帶,把莊嚴肅靜的佛教一下變得平易近人。天籟在線小編一姐介紹兩位日本的僧侶——藥師寺寬邦和朝倉行宣,他們用音樂的藝術力量向芸芸眾生傳播佛教思想,傳遞佛教的精神力量,用音樂藝術打開佛教的另一扇門。
  • 常聽大悲咒的好處
    ●佛門人經常聽大悲咒,猶如見到了佛菩薩,能接受到佛菩薩的加持,內心的善根、慈悲心馬上激發出來,會利益一切眾生。  ●修行人或與佛有緣者,特別喜歡佛經、咒語,希望能修出成就或圓滿菩提。  ●知佛者人常聽、常念大悲咒,是對以前傷害了無辜的生命表示誠心懺悔,為冤親債主祈禱,祈求它們的原諒,請佛菩薩幫忙減輕罪孽。
  • 走近中國首所佛教音樂學院「音樂僧人」
    中新社武漢5月27日電 題:走近中國首所佛教音樂學院「音樂僧人」  作者 曹旭峰 孝聰 劉黨生  坐落於鄂豫交界處天台山的紅安天台寺,隋唐時就有了廟宇建築。2014年5月,中國首所佛教音樂學院——紅安天台寺佛教音樂學院在這裡成立。  近日,記者走進天台寺佛教音樂學院,去感受和了解「音樂僧人」的真實生活。
  • 汴梁藝術|佛教音樂與民間音樂的深刻關係
    佛教音樂神健闥婆本是人間靠賣藝為生的藝人,往往設樂求食自活,她們鼓節弦管,擅長雜技,其樂器有絲竹箏蕭、管弦鼓磬,其音樂有散樂、歌唱和器樂。因為在城中聞香而來,故名「尋香」,又被稱為「美音健闥婆王」或「天帝俗樂神」。
  • 汴梁藝術|絲綢之路上的佛教音樂文化
    眾所周知,「絲綢之路」上的音樂交流在歷史上曾極大地促進了沿線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的繁榮,構建了歐亞大陸的音樂版圖。中原漢文化與以西域為主的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直接促成了唐代文化的高度發達,並深刻影響了東亞的許多民族的音樂文化。
  • 佛教音樂:「梵唄」本土化的由來
    佛像正是由於這種唱咒的方式,造就了佛教音樂的興起,即「梵唄」。所謂的「梵唄」,最初是以一種「短偈」的形式出現,用來禮讚唱佛或菩薩的頌歌,並配有樂器伴奏,是古印度講唱佛經的原始形態。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梵唄」也隨佛教一起傳入中土,進而開始逐漸走上了本土化道路,也就是說,「梵唄」除了形式發生了本土化外,其曲調也附上了中原文化的傳統特色。到了三國時期,以曹植為首的「魚山梵唄」的出現,「梵唄」已經成為了真正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音樂,即「轉贊七聲」,而將「七聲」融入佛教「梵唄」的人,正是曹植。
  • 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屹立山西百年不變!暮名吸引無數國外遊人
    這裡的佛教文化更加耀眼,有很多影響深遠的千年古寺。這是山西的名山,居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有「清涼山」的美稱。此外,這裡還沉澱著千年的歷史基礎,來這裡的人絡繹不絕,世界各地的佛教教徒將來到不遠的地方,只目睹這座山的真正用途。這究竟是哪座山?讓小編帶你去認個究竟!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這四座山中第一座就是五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