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上街的運河南創意市集上,穿著制服的城管員擺起「地攤」

2021-01-0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徐坤

杭州拱墅區運河上街有一處「地攤夜市」,讓城市有了煙火氣,隨之也產生一些「地攤病」:垃圾亂丟亂放,餐飲攤位地面及周邊區域油汙滿地,電子廣告聲的噪音汙染等問題比較突出,煙火氣中透著不文明的味道。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拱墅區城管局拱宸橋執法中隊圍繞杭州市「美麗杭州」創建暨「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集中攻堅行動,全力開展「地攤」整治工作,注重教育引導,提高文明「擺攤」意識,因此,狠抓「地攤」整治中,他們沒有一罰了之,而是拿出了一項絕招——「地攤」宣傳。

拱宸橋執法中隊在運河上街的運河南創意市集「設攤」,賣力「兜售」垃圾分類宣傳知識,勸導周邊攤位不要佔道經營、製造噪音汙染等,不僅讓夜市更「火爆」,而且文明擺攤更是集市裡的一道靚麗風景。

聽聞城管蜀黎也來「擺地攤」,附近居民紛紛跑來「圍觀」。只見拱宸橋執法中隊隊長盛徽一邊遞給群眾垃圾分類宣傳冊,一邊列舉哪些垃圾分類不正確,如「大骨頭」、「乾電池」、「榴槤殼」等容易丟進其他垃圾桶;並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解有害垃圾「紐扣電池」、「過期藥品」等的危害性。新穎的宣傳方式,有效解決了「地攤病」。

「經過差不多半年的環境攻堅,現在全市大整治行動已進入到長效階段,比起管理,重點還是要以提高商戶和居民的自主自覺意識為主,所以才會想到了這麼一個擺攤的形式。」盛徽說。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常州鐘樓:以運河為紐帶,連接起老城與運河
    今天的鐘樓,千年的大運河依然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南市河文化歷史街區擁有豐富的文物資源,現有各級各類文保點27處,包括全國重點、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一般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主打運河文化、工業遺存的保護、創意文化,是藝術、設計、工業文明的集散地,「常州工業旅遊示範點」「國家AA級景區」。
  • 運河風光帶地攤點亮泗陽夜經濟
    夜幕低垂,車水馬龍的泗陽縣運河大道,燈火璀璨,泗陽大大小小的夜市熱鬧起來了。各色各樣的美食香氣讓人垂涎欲滴,食客都能在此體驗到不尋常的味道;地攤小商品琳琅滿目,每位遊客都能淘到稱心的物件;兒童遊樂場,歡聲笑語陣陣……入夏以來,隨著人們夜生活的日漸豐富,泗陽火熱的夜間經濟開始釋放巨大的潛能。6月3日傍晚,華燈初上,走近城區運河風光帶上的夜市,霓虹燈將運河風光映照得分外璀璨炫目。
  • 運河,等你!
    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的版圖上與長城形成了縱橫相向的兩大人工奇蹟▲大運河無錫段航拍圖無錫古運河是隋唐大運河與元代京杭大運河的一段北接長江,南達太湖這被視為中國古代歷史上人工開鑿的第一條人工運河,也成為學界溯源中國運河「第一撬」的由來。
  • 攜手《江南百景圖》團隊打造運河南宣傳片,其中藏了哪些運河元素?
    作為今年現象級的一款遊戲,《江南百景圖》在今年10月份更新杭州府地圖後,遊戲中的運河元素給玩家們留下深刻印象。近日,拱墅區攜手《江南百景圖》製作公司再推《運河南端是江南》宣傳片,便於玩家們更深入地了解運河文化。
  • 你知道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什麼運河嗎?
    根據河流是否最終注入海洋,可以分為外流河和內流河;根據河流是否常年流動,可以分為季節性河流和非季節性河流(常年性河流);根據河流是否是自然形成的,可以分為自然河流和人工運河。運河是指人工開鑿的水道,通常與自然河流相連接,可以發揮多方面的作用,包括灌溉、供水、排澇、分洪等作用。
  • 運河研究 | 「三言二拍」運河商賈文化探析
    關鍵詞:三言二拍;京杭運河;商賈文化「三言二拍」所收明代擬話本小說,尤其是馮、凌二人的自創小說,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明代運河流域的商賈文化。這既得益於他們運河流域的生活經歷,馮夢龍是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凌濛初是湖州府烏程縣人,他們較多地接觸到運河流域的商賈生活;又得力於他們獨特的俗文學見解和執著。
  • 「沉默的爆破」在無錫運河外灘藝術中心開幕
    2020年7月11日,由共青團無錫市委員會、萬科運河外灘和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聯合舉辦的「運河外灘青年文化節」—好消息列車系列活動在運河外灘開幕,正式開啟2020「運河外灘 · 青年扶持計劃」的旅程。裝滿人才政策和青年福利的好消息販賣機空降運河外灘,通過這個創意裝置,現場抽取驚喜盲盒,將會收穫諸如這樣的人才政策好消息。搭配具有無錫元素的手繪文創周邊,500份好禮免費放送。運河外灘作為無錫文青打卡地,招募了時下流行的「戀攤市集」,20+優質青年商家驚喜亮相,文創、手作、潮品、酷玩,吸引了「錫潮」青年們的駐足體驗。
  • 復工啦~江陰錫澄運河公園樣板段!古老運河演繹新傳說~
    圍繞錫澄運河城區段的建設發展一直是江陰人關注的焦點!前幾日,3座跨錫澄運河橋梁全面復工,本周,錫澄運河公園樣板段(五星橋—西門橋)西岸建設也恢復施工啦~▲項目效果圖全景根據政府投資計劃,錫澄運河公園項目分期建設。首先啟動的是錫澄運河公園樣板段(五星橋—西門橋)西岸建設。該項目於去年7月底開工。
  • 北京文博丨《運河之上》節目回顧:大運河的文化
    大運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橫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和安徽八個省市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漕運通道和經濟命脈大運河北京段縱貫千年,途經七區在北京城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見證了城市的滄桑巨變已經納入了全國統一的運河系統中可以說北京與大運河的關係始於曹操京杭大運河在中國運河發展史和北京運河史上元王朝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朝代我們今日稱為「京杭運河」的大運河就完成於這一代京杭大運河是在隋代南北大運河的基礎上修建而成元初首先在山東境內
  • 用地圖描繪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山東運河光緒年間《山東運河全圖》
    《山東運河全圖》圖文並茂地展現了清代光緒年間山東運河錯綜複雜的水道狀況。圖幅繪製精美、註記豐富,地圖中能清晰的看到脈絡貫通的運道、支渠、河流、湖泊、閘壩以及詳細文字註記。
  • 運河大家談|胡夢飛:解讀廟宇中的運河民俗文化
    胡夢飛:明清兩代,由於運河漕運的現實需要,聊城歷史上有很多與運河有關水神廟宇。乾隆《東昌府志》中記載,聊城有兩座金龍四大王廟,一座在東關館驛前河岸,一座在山陝會館內。乾隆《臨清州志》則記載,當時的臨清城內有金龍四大王廟、晏公廟、漳神廟等廟宇。當時的張秋鎮水神廟宇則更為眾多,有金龍四大王廟、顯惠廟、大河神祠、感應祠等。
  • 國家文創實驗區「創意點亮通惠河」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大賽...
    近日,「創意點亮通惠河」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大賽評審會在北京設計之都大廈舉辦,圍繞通惠河沿線與運河有關的文化遺產,11個參賽設計團隊分享了平面創意設計、文創產品及包裝設計產品。活動將評選出成系列的、有針對性的、可實施、可量化生產的設計方案,對設計作品進行實物打樣,並進行展出。
  • 百年運河 生機勃勃
    基爾運河上往來的船舶。,溝通大西洋與印度洋,是世界上最重要和繁忙的海運通道之一。2014年,埃及提出「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發展戰略,次年設立蘇伊士運河經濟區,旨在全面發揮運河的通航能力,並計劃用10至20年時間在運河沿岸地區打造出集製造業、物流和商貿等經濟活動於一體的產業集群。得益於新運河的帶動作用,過去5年間,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內6個港口總收入約為6億美元,吸引超過170億美元的投資。
  • 運河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古今交融韻味濃
    雨薇 新聞女生:除了剪影橋,在運河三灣風景區內還有一座凌波橋,這座橋全長223米,它設計的靈感來源是咱們揚州的水,應該說這座橋非常靈動的設計,和我們波光粼粼的運河水是交相輝映,也是體現了咱們揚州與運河,城河同生的這樣一種歷史文化底蘊。
  • 榆林莊:大運河上的「中國運河第一莊」
    是歷史故事,可不是傳說喲當榆林莊還是個無名的小村莊時,曾六次下江南的乾隆帝,其中一次是沿運河行船南下的。在行駛的途中,他忽然看見運河西岸上樹木蔥蘢,鮮亮的串串榆錢樹綴滿枝頭。於是,「帝興大發」的乾隆帝命人停船靠岸,登上岸邊的榆林樹中漫步。在行走中,乾隆帝發現樹林南不遠處有一座小村莊,於是便問隨行的劉墉道:卿可知此村何名?劉墉略思答曰北樹林。
  • 決勝國考斷面水質全面穩定達標①|東引運河以戰時狀態推進東引運河...
    即日起,將推出決勝國考斷面水質全面穩定達標系列報導,聚焦斷面達標攻堅行動,展示治水風貌。寮步鎮良邊上圍排渠清淤整治5月9日上午,在東引運河流域寮步鎮良邊上圍排渠,挖掘機正在河裡作業,挖出的淤泥用卡車運往底泥固化廠固化。而在不遠處的寮步鎮東莞盛林家具公司正在開展汙水接駁工作。
  • 執湖筆繪山河,聽運河傳經典,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
    湖州——它是南太湖上的一顆明珠。大運河流經湖州南潯,在這裡留下了關於湖筆的傳說。相傳,秦代的蒙恬將軍改造毛筆後,將制筆工藝傳授給了湖州南潯善璉的民女卜香蓮,湖筆從此誕生並在中國的書畫史上留下了無數經典。9月28日晚,第十屆湖州·湖筆文化節開幕式暨大運河名家經典詩歌朗誦會在湖州南潯舉行。
  • 「活動預告」我們把維羅納的舞會,搬到運河遊船上了!
    她面頰上的光暈會掩蓋星星的明亮,如同燈火在白晝下黯然失色。舞會中,青年男女們關注著風度、穿著、禮儀、人品和交際,是上流社會見微知著的重要途徑。肆 意 搖 擺 ,盡 情 交 流教學日程8-2215:00~16:30
  • 江南運河|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開挖「陵水道」
    作為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的挖掘,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從春秋戰國起,歷代封建王朝基於政治、軍事、經濟的考慮,就開始不斷開挖大運河,至隋煬帝時,經過三次大規模的修整和開鑿,一條水運走廊方才成型。嘉興運河的形成同樣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在這個過程中,大運河形成了絢麗多彩的嘉興運河文化,留下了諸多歷史人文景觀。
  • 惠山泥人、楊柳青年畫…中國文旅博覽會一展看盡運河文化帶風情
    當前,山東省正深挖山東運河沿線豐厚的歷史文化和濃鬱的民俗風情,以運河為廊道,以城市為節點,以點帶面,構建江北都江堰、魯運河體驗、舌尖上的運河等帶狀遺產旅遊目的地產品集群,打造「魯風運河」文化旅遊品牌。傳承至今,這些文化歷久彌新,烙印在一件件獨具匠心的文創產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