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版的絲綢之路是新竹青年國樂團的演出。
之前第一次聽是中央民族樂團的現場演出,之後幾天前的天津歌舞劇院民樂團的現場演出。指揮不同給這個曲子的情感把握也是不同的,所以寫一點感想。
曲名《絲綢之路》 作曲 姜瑩
說實話,一開始以為是一位男作曲家,因為音樂聽著真的是大氣,有一種很曠然的感覺,所以百度了一下這個作曲家之後發現時女的時候還是微詫異了一下。因為實在是沒有找到《空城計》的音頻,所以不知道她其他的曲子是不是同樣的風格路數。
聽曲子的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有著西域風格的曲子,開場的橫簫的引子和古箏掃弦以及嗩吶奠定了曲子的主音,一下子將大家帶進了新疆風格裡。我自己的畫面感非常強,有沙漠有駱駝有包頭巾。之後的板胡進入將曲子引入主旋,一進主旋強有力的切分音給人帶來的節奏感非常強。
之後的揚琴帶著進入了第二段,節奏也依舊是新疆曲子的特有的節奏。目前所有的樂團交響化的趨勢特別明顯,但是就是恰巧在這一段開始和中間的 時候彈撥樂器的作用非常明顯,是有多少二胡有沒辦法代替的。所以,我還是覺得交響化有必要,但是沒有必要縮減彈撥樂器的人數。
快板,二胡快板,嗩吶的長音主旋,笛子的漸弱。不知道是我自己的問題還是什麼,總覺得所有這一個曲風類型的快板都是一樣的,不管從曲子還是感覺,都是用音調不停升高,強度不停加大在一個 高音區挺住之後再次進入瘋拉得快板再現,最後收尾。其實在看演出的時候這樣的結尾給大家的感覺是很過癮的,非常過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