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國樂資訊,關注華音網
民族交響詩《穆桂英掛帥》是根據傳統戲曲《穆桂英掛帥》的故事,以京劇音樂為基本材料寫成。樂曲內容描寫古代女英雄穆桂英奮勇掛帥抗敵,保家衛國的歷史故事。說起這部作品的創作來由,曾擔任中央樂團指揮的胡炳旭感慨萬千。「1960年,中央樂團在廣州舉行音樂會,曲目是西洋的作品,結果遭遇票房滑鐵盧。樂團的團員們在坐火車回北京的路上,討論起為什麼這次音樂會不受觀眾歡迎。後來,他們覺得中國的觀眾對於西方的古典音樂不了解,所以很難對他們進行交響樂的普及。需要用觀眾們熟悉的中國音樂元素來創作交響樂,這樣或許可以有所突破。於是,這首以京劇音樂為素材的交響樂作品就在這趟「京廣線」列車上開始孕育了。回到北京後,四位樂團的樂手楊鄧宗安、劉玉寶、張孔凡、楊牧雲埋頭苦幹,終於創作出這部感人至深的《穆桂英掛帥》,同年《穆桂英掛帥》在廣州中山紀念堂首演,受到了廣州觀眾熱情的歡迎。廖 元 鈺
中西合璧新生代指揮家,24歲即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2017年榮獲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ducting Competition For Chinese Music)冠軍,同時獲頒臺灣優秀青年指揮獎。廖元鈺的音樂受媒體讚譽:「既能掌握西方管弦樂團的精準節奏與細膩的聲部層次,又能發揮華人民族樂器的獨特音色與自在彈性的流動」。不設限中西、沒有絕對的分野,生於1993年的廖元鈺是樂評人筆下「中西通吃的指揮世代」,站在宏觀的角度,自由悠遊於兩者,是他的自我期許,亦是國際樂壇的期許。
2019年擔任【臺中・大中國樂節〈音樂無國界〉】的策展人暨首席指揮,在臺中盛大舉辦第一次國樂團與國際打擊樂團接軌的音樂盛事,其中包括邀請瑞士巴塞爾管弦樂團的團隊,Decibells 打擊樂團的演奏家以及許多年輕一輩留學海外的傑出音樂家。廖元鈺畢業於臺灣臺北藝術大學指揮研究所、臺灣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嚴謹而完整的音樂教育,使他兼具東西方音樂底蘊;指揮先後師事顧寶文、張佳韻教授,學習期間亦接受丁嘉種、葉聰、閻惠昌、Fusao Kajima、Jason Lai、Johannes Wildner等指揮家指導。
現任大中國樂團暨大中青少年國樂團首席指揮、中興大學弦樂團指揮、臺中女中國樂團指揮、中國醫藥大學國樂團指導教師。 近年多次受邀指揮演出,包含亞洲作曲家聯盟、許亞芬歌仔戲團、臺北市立國樂團附設學院國樂團、新竹青年國樂團、金成愛樂國樂團、臺大國樂團、臺南藝術大學民族管絃樂團、臺北藝術大學美聲音樂劇、臺灣音樂館專輯錄製等,除此之外,多次受聘擔任臺灣國樂團專場演出客席指揮。
「新竹青年國樂團」
成立於2011年1月1日,團員主要以成軍十九年的「新竹市立青少年國樂團」團員,再網羅臺灣各著名音樂學院大學生精英組成,目前團員80人,不僅具高水平的演奏技巧及豐富的演出經驗,樂團更因獨特音色及團員絕佳默契被譽為臺灣『最具活力、實力的國樂團』。
在藝術總監劉江濱的帶領下,已在海內外成功舉辦數百場音樂會,場場音樂會都震撼當地樂界,各地樂評也都對樂團賦予極高的評價。樂團並成功執行多屆「竹塹國樂節」且與眾多世界著名指揮家、獨奏家於國樂節合作演出。
2016受邀參加中國文化部主辦之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演出,而在新竹都城隍廟特別贊助下,自2011年起舉辦「華夏樂揚 兩岸情」大陸巡演音樂會,於2017包頭大劇院、山西大劇院;2016北京音樂廳、天津音樂廳;2013於北京國家大劇院、中央民族樂團音樂廳、上海音樂廳;2012廣東四城市;2010北京國家大劇院、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天津音樂廳;2009西安、太原。並於2018受邀參與「香港國際青年中樂節」及獲邀參加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藝術節臺灣周《島嶼島》系列活動專場演出,2014臺灣巡演,2011日本岡山、大阪、京都,2008年臺灣國家音樂廳等一系列海內外巡演。場場演出皆獲得當地專業人士的重視及好評。
「新竹青年國樂團」當以日新又新、精益求精的態度繼續藉由每一次展演與音樂文化交流的經驗,致力提升樂團專業素養,拓展樂團的能度與視野,傳承並推廣中國音樂之美。
民 樂 錄 制 | 宣 傳 | 出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