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筒獨奏《楚風》
導聆、監製:歐光勲編配:姚廣
演奏:蔡霞
指揮:劉江濱
伴奏:臺灣國樂團化妝造型:張晶晶
大筒獨奏曲《楚風》是湖南胡琴演奏家蔡霞於2013年應臺灣國樂團邀約,赴臺北參演音樂地圖裡的「」胡琴世界」音樂會而精心編配的一首地域特色鮮明的器樂作品。樂曲聯綴演繹湖南花鼓戲傳統正調所包含的三種不同曲類「川調」「洞腔」「打鑼腔」的代表曲調,既保持了湖南音樂風格韻味的濃鬱地道,又打破了傳統花鼓戲曲調的結構單一,作品層次分明、細膩動人,感染力強。全曲共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取材於花鼓戲「」洞腔」類的《過江調》。作為全曲的開篇,引子部分的散板長音引人入勝,隨後進入正板節奏採用了誇張的對比演奏手法,體現歡快詼諧、樂觀的情緒特點,展現了人民大眾的聰明才智、生活情趣。第二樂章取材於花鼓戲「打鑼腔」類的《嫂子調》。這段的速度處理較原曲略為放慢,風格鮮明,尤其演奏者獨到的特指運用,極富地方特色。第三樂章取材於花鼓戲「」川調」類最富盛名的曲調《比古調》。旋律活波輕快,人物形象生動,深入人心,是湖南花鼓戲經典劇目《劉海砍樵》中男女主角的核心唱段。其旋律的靈動跳躍體現了追求愛情和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結尾的鏗鏘有力、動感十足,巧妙地體現了人物難以抑制的幸福感,將湖南人智趣豪放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將全曲的情緒推向了高潮。樂曲由湖南青年教師姚廣擔任配器,臺灣著名指揮家劉江濱擔綱指揮,胡琴演奏家蔡霞演奏,臺灣國樂團伴奏,於2013年5月成功首演臺北音樂廳。演出當晚得到現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著名音樂家閻惠昌先生的高度評價,隨後首演的視頻多次被媒體平臺轉載播出,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指揮家介紹
劉江濱, 現任新竹青年國樂團藝術總監。
1997年至2006年擔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嗩吶演奏員,期間多次擔當臺灣著名作曲家嗩吶協奏曲的首演,演奏足跡遍及歐、亞、美、非三十餘國。
自2011年起創辦並策劃的「竹塹國樂節」現已成為每年國樂界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
2010年獲新竹市長榮頒「績效卓著優秀指揮」,併入選新竹市「百大藝術家」名錄;2012年獲頒「績優臺灣藝術社教有功人員」;2016年榮獲第五十七屆「中國文藝章」音樂指揮獎。自2009年起多次率領樂團赴日本、大陸、香港及馬來西亞等地巡演,獲得極大的迴響。
近年來活躍於華人國樂圈,指揮臺北市立國樂團、臺灣國樂團、高雄市立國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央民族樂團、天津民族樂團等海內外知名樂團合作多場成功的音樂會。
演奏家介紹
蔡霞,國家一級演奏員、全國婦代會代表、農工黨中央文體委副主任、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副主任、南昌航空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與客座教授、中國音協二胡學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音協理事、湖南省劇協理事、湖南省音協二胡學會副會長、大筒學會會長。
湖南省首位在國家大劇院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的器樂演奏家。三歲隨父習琴,18歲畢業留校擔任湖南省藝術學校器樂專業教師。二胡先後師從周家澧、王羅生、劉長福、宋飛等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並得到曹德維和劉光宇二位大師的悉心指導;大筒先後師從胡仕章、卜再庭、楊天福、陳耀等知名大筒演奏家、教育家。此外,還曾拜墜琴名家馬光陸、雷琴名家傅定遠、知名作曲家肖雅瑜為師。2014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導師為我國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宋飛教授,2017年獲二胡碩士學位。
作為湖南省胡琴界領軍人物之一,曾多次受到中國弓弦藝術節、中澳文化交流年、希臘國際民間藝術節、文化和旅遊部「春雨工程」、臺灣胡琴世界音樂會、首屆弦樂藝術周、央視音樂頻道、華人華僑春晚、湖南衛視春晚、湖南戲曲春晚等多類音樂活動和欄目的邀請演出交流,其足跡遍及美國、英國、希臘、奧地利、韓國、突尼西亞等多個國家和港臺地區,其以獨奏家的身份在維也納金色大廳、伊莉莎白女皇劇場、國家大劇院等世界頂級音樂殿堂演奏二胡獨奏或舉辦音樂會。曾多次與中央民族樂團、澳大利亞先鋒爵士樂隊、臺灣國樂團等樂團合作,協奏和獨奏曲目曾得到鄭小瑛、王甫建、劉江濱、肖鳴等多位著名指揮家揮棒,亦與李谷一、宋飛、于魁智、李勝素、雷佳、王麗達、金玥等著名藝術家聯袂演出合作。2011年之後於北京、湖南等地成功舉辦四場個人獨奏音樂會;2019年3月至5月受邀走進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浙江音樂學院、湖南師範大學等九所高校舉辦教學專題講座。
兩次擔任國家級精品課程與科研項目的核心骨幹成員,三次立項省級項目資助支持,兩次主持課題申報並結項,四套DvD專輯出版在全國發行,十多篇學術論文在刊物發表,主編《大筒經典獨奏曲選集》由國家一級出版社出版,策劃監製拍攝多部音樂MV,演奏多首二胡名曲接受英國著名BBC電臺專訪面向全球播放。曾獲2016中國「金胡琴」胡琴小型作品展演優秀演奏獎(演奏最高獎項),「我的祖國」全球二胡大賽優秀指導獎,「青樂杯」香港國際青少年二胡大賽特殊拉弦組第一名,全國教育教學優秀論文一等獎,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工作者,湖南省藝術節群星獎作曲「金獎」、湖南省「魅力湘女」評選活動總冠軍,瀟湘風尚大典「風尚文藝人」年度人物獎,農工黨中央「先進個人」等榮譽獎項。受邀擔任各大文藝晚會、音樂會的藝術總監,全國藝術考級評委,多次指導學生在各類比賽中屢獲優異成績,2013年入選湖南省「三百工程」首批扶持青年文藝人才,被推選為省級藝術評委庫專家。
蔡霞集演奏、教學、創作、編導、策劃於一身,主要致力於湖南本土樂器大筒的推廣和傳承,不斷研究與嘗試拓展大筒的表現力,並加強各類胡琴新作品演奏的探索。首演了《瀏陽河畔》《天山湘女》《瀟湘花鼓》《楚風》《陽雀兒飛》《花鼓戲韻》《瀏陽河變奏曲》《瀟湘樂》《月圓同慶》《湘中往事》等十多首大筒獨奏、齊奏、重奏、協奏作品。另外,在以精湛技法展示藝術境界的同時,創作和移植了多首器樂作品,如:作曲的琵琶與二胡曲《微山回想》和音詩畫《思光行》,移植的京胡與高胡《梨花頌蝶戀》、中胡與曲笛《崑曲牡丹亭.驚夢》等。成功策劃推出了《弦舞》《水火湘融》《戲與樂的對話》音樂會以及大筒史上首臺專場音樂會,並執行組織演出大型民族管弦樂《夢聆湖湘》,編排器樂合奏《東方茉莉》《盛世中國》等。2019年創建「蔡霞音樂工作室」,創新編排30位青年二胡演奏家齊奏二胡名曲《戰馬奔騰》在建軍晚會成功上演,反響熱烈;2020年疫情特殊時期,領銜湖南二胡演奏家聯袂拍攝二胡MV《都是英雄兒女》全球首發,海內外各主流媒體爭相報導。
多次赴三沙、南海以及敬老院慰問演出,多次下鄉扶貧演出,積極熱心參與各類公益活動,2015年蔡霞被世界和平聯合總會授予「世界公益和文化和平和諧大使」稱號。2017年在中國音樂學院舉行的「從湘水到京城--大筒如何借鑑二胡登上胡琴獨奏舞臺」學術研討會上,其藝術經歷被專家喻為「中國培養地方高級藝術人才的典型案例」。文化和旅遊部大型文化類核心期刊《文化月刊》2019年刊登人物專訪《大筒音樂發展坐標上的蔡霞》。
編配者介紹
姚廣,藝術碩士,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國家二級演奏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湖南省音協竹笛學會副會長,湖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竹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長沙市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音樂學院社會考級委員會評委,湖南省民管學會高校委員會會員,星海音樂學院湖南校友分會副會長。湖南藝術職業學院竹笛、合奏課專業教師,湖藝民樂團常任指揮。
多次出訪歐洲、澳洲、非洲及港澳臺地區。2001年代表湖南省青年藝術團赴希臘參加國際民間藝術節全國巡迴演出活動;2006年代表星海音樂學院赴香港演藝學院進行廣東音樂的學術交流;2007年受邀赴澳大利亞參加「昆士蘭」藝術節演出;2017年受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委派赴突尼西亞參加「歡樂春節」的文化交流演出。
潛心創作,多次為重大演出活動與音樂會作曲、配器和指揮。2013年曾為臺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胡琴世界」音樂會邀約大筒演奏作品《楚風》配器;2017年曾為外交部主辦的第十五屆東亞論壇「瀟湘水雲」20周年紀念音樂會花鼓戲與樂隊《劉海砍樵》配器;2018年曾為中國弓弦藝術節受邀表演曲目《金堤柳林披薄紗》配器;2017年曾擔任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花鼓戲聲腔表演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成果匯報》音樂會指揮;2018年曾擔任湖南省文化綜合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藝術精品創作項目大型民族管弦樂《夢聆湖湘》常任指揮,得到著名指揮家王甫建老師的指導,獲得業內人士高度評價和肯定。
獨著出版《簡易少兒竹笛教程》《簡易少兒葫蘆絲教程》兩部教材,參與編寫湖南省文藝人才扶持「三百工程」系列叢書《大筒經典獨奏曲選集》以及《中國音樂劇經典唱段選編1》,有多篇論文在省級刊物發表,為專業院團和音樂院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音樂表演人才。
2017年創作和排練的阮鹹重奏曲《老城印象》獲長沙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器樂比賽「一等獎」;2019年創編新民樂作品《盛世中國》獲湖南省教育廳「文明風採展演」一等獎,個人榮獲「優秀指導獎」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