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喪志不會錯,沒有志向沒目標,不可能有成就基本生活都困難

2021-01-18 知心大叔鄒純武

我家孫子現在三歲。孩子從小到大,我是比較用心觀察孩子的變化,比當年我自己養孩子還要仔細。我發現,自從孩子學會爬行,他的人生就主要做三件事情:睡覺、吃東西、玩樂。當然,我們看到孩子無論睡覺、吃飯、玩樂都是全神貫注,似乎感覺不到他的三心二意,於是我也說孩子是愛睡、愛吃、愛玩,這應該是所有孩子共有的天性。

一位朋友的兒子在大學裡讀書,上課總坐最後排,偷偷低頭玩手機,聊天、刷視頻、追劇、遊戲都很在行,唯有功課總是掛科。他的人生也主要是愛睡、愛吃、愛玩是三件事。

兩三歲孩子的愛玩和大學生的愛玩是一樣的嗎?一樣之處:都是耗費大量的時候和精力。

不一樣之處:玩的內容不同。小朋友就需要在無憂無慮的玩樂中成長,這種成長對孩子長遠的發展至關重要。大學生就只能是在有憂有慮中玩樂退步了(退步是指別的同學都在通過學習進步),這種退步對他未來的長遠發展損害極大。

德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國家,這與他們的教育有直接的關係。其中,幼兒教育不進行讀、寫、算等基礎知識的教學,而是聽故事、唱歌、做手工、學會話和讓小朋友在戶外自由玩樂等。他們這樣的教育理念是否更符合孩子的天性呢?我的答案當然是。

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厲害之處也是眾所周知。他們的大學生多是服兵役後,國家給錢讓他們去旅遊考察自己,尋找自己未來的方向與目標,自己究竟想上怎樣的大學和學什麼專業,一旦選定後,他們會主動拼命努力學習。

對比下來,我把這個大學生的這種生活狀態稱為愛的迷失。理由是:人生每個階段就是有每個階段的主要任務,都應該帶著愛去認真做好。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就認真學習,天經地義。大學生就是應該愛上自己的學習,而且是為學習肯吃些苦頭,包括鍛鍊自己的身體。

大學是什麼?是學好一個專業,讓所學專業成為自己未來用於養家餬口、安身立命、成就自我的核心競爭力的理論基礎。如果一個大學生,把學業之外的東西作為主要任務,甚至是愛上了遊戲,讓成績掛科,這就是愛的迷失。

好好去看看我們的大學生,他們對學業的愛有多少?好好看看我們一些打工中的年輕人,他們對職業的愛有多少?您的結論可能會是很多。當學生的厭學,當員工的厭做,他們怎麼啦?人生目標的迷失,當然也是愛的迷失。

為什麼會出現大面積的愛迷失呢?

1、 愛本身是無界限,可物質可精神,無具體形態東西。即大愛無疆,大愛無垠,大愛無相。具體說:沒有固定具體的某個人要去喜歡什麼,愛什麼,則容易讓人迷失了愛。

2、 一個人的人生,不同的年齡、處境、背景、時代、環境、文化、物質基礎條件等不同,人生的主要任務不同,需要面對的主要任務不同。於是,人的角色變化,處境變化,體內荷爾蒙激素的變化等,很容易讓人找不到自己的主要需求。比如,一個成年人上班的時候就應該愛工作、做好工作,回家後就應該愛老婆、孩子,愛到自己在家庭中應該承擔的責任。

3、 一個人本能的一些屬性,如睡覺、吃喝、自私、怕苦怕累、性等,很容易被自己的愛所助力。相反,對這些本能需求的克制的自律精神則很容易繳械投降敗下陣來。

愛的迷失,會帶來怎樣的問題呢?

就這個大學生來說,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招聘他嗎?如果成天打發工作的員工,你有條件的情況下第一個想解聘的是誰?

大自然讓植物該長葉的時候長葉,該開花的時候開花,該結果的時候結果。如果該果樹不開花結果,可能就是被砍伐掉。人是否被大自然安排有相應的階段性任務?如果有是什麼?如果有而不被執行會如何?是否也如同果園裡的果樹會被「砍伐」掉呢?

古人說的玩物喪志不會錯。而一個人沒有了志向,即沒有了目標,當然不可能有什麼成就,甚至是基本生活都困難。

一個人如果為社會做出貢獻,得到社會的認可,心理當然是自信的、踏實的、有自我實現感、幸福感,人生不就是追求這樣的最終感覺嗎。相反,得不到這些,人的內心感覺一定很糟糕,人生活著有多少意思,跟一個行屍走肉有多少區別?

一個人,好不容易來人世間一趟,搞半天,把自己的心理搞糟糕,甚至也把自己的身體搞糟糕,這是迷失了人本應該有的正常狀態,這也算是違背天理了。這樣的人不病、不窮困潦倒、不難受,天理不容。為什麼?大自然說:好不容易進化給了你愛這個人性要素,不好好運用,讓你給迷失了,收回。也許一個人內心變壞,就從愛的缺失開始。

相關焦點

  • 這些星座有野心有志向,鴻鵠之志,哪怕別人不理解,依然無畏前行
    但是有些人他們無論經歷如何,無論成長環境如何,都會嚮往高處爬,他們不安於現狀,更不甘心局限如此,可以說他們有野心有志向,從不會因為困難和坎坷退縮,只為了達成心中所想,無論付出什麼犧牲什麼都會心甘情願。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那些有野心有志向,哪怕不被人理解依然無畏前行的星座們。
  • 玩物喪志
    【成語】         玩物喪志【拼音】       wán wù sàng zhì【釋義】       意指醉心於玩賞某些事物或沉迷、貪戀於一些小的興趣愛好,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和高瞻遠矚的志向【出處】      《書·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解釋:不被耳朵和眼睛等感官欲望所役使,百事的處理就會適當。把心思放在戲弄人上就會喪失道德,把心思放在玩弄器物上就會喪失大志。
  • 人為什麼要樹立遠大的志向?
    所以志向就好比一個人人生的動力一樣,他有動力去邁向這個目標,每一步都走的明白、踏實,走的無怨無悔。那我們思考一下,我們自己有沒有堅定的志向,我們的孩子有沒有從小立志呢?一個人一生成就的大小,一定跟他的志向有關。
  • 王陽明:一個人的成就高低,要看他內心的志向,而並非只是能力
    王陽明的一生,可謂是坎坷不斷,他經歷過的人生低谷,數也數不過來,每一次遭遇坎坷,他都會陷入無盡的沉思,同時也會痛苦不已,即便如此,他也從來沒有被打敗過,王陽明唯一的目標就是讀懂心學,很顯然,最後他做到了。一個人的理想往往決定了自身的高度。
  • 人生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想做,再大的困難都不再是困難
    同樣的,失敗的人也有很多,那些失敗者之所以會失敗,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拼搏,僅僅只是做了,而沒有做得最好。當我們想去做的時候,必然是積極地,將自己所有的熱情都花在這件事上,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拼搏,所以我們能夠做到。我們既然有了目標,就應該全力去爭取,完成制定的每一個計劃,當計劃一個一個落實下來的時候,我們之前的那個目標也就不遠了。
  • 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心有多大,你的天地就有多大,錯不了
    鴻鵠坦然地一笑,回答說:「你們安樂於蓬草之間,而我的目標卻是在遠方更為廣闊的天地。安於享樂,沒有高遠的志向,只會讓自己放棄遠大的前程,失去追求的目標,狹促在蓬草之間,難道你們就不知道,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道理嗎?」 心理學家指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志有多高,路就有多遠!
  • 人生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沒有目標的人生,就像無頭蒼蠅四處打轉
    我不好說這樣的思想是對是錯,個人認為投資並不代表你有錢了才可以去投資,可以把工資的一小部分拿出來作為投資資金,有小錢投小錢,就算失敗了也可以賺點經驗權當試試風險,對自己的生活還有沒有太大影響的。如果真的把自己辛苦幾年賺的錢一下投進去,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成功了什麼都好說,不成功自己便會後悔投錯了商機。
  • 頂級聰明,但成就不會太大的三個星座,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沒興趣
    說白了,原因也無非就在於這樣一點,那便是這從來不是他們能力的問題,而更多的時候,只是他們對那種爾虞我詐的世俗沒有多大興趣而已,於是也只會在半山腰上看風景。而之後,不妨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
  • 成語典故之玩物喪志:周武王逗獒
    玩物喪志出自《尚書·旅獒篇》「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玩物喪志用來比如人因沉湎於所愛的事物,所以就喪失了積極進取的志向。典故出自周朝,自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后,開始分封諸侯,並且派出大量的使臣去向偏遠地帶的小國家宣揚自己的事跡,並且希望他們能夠歸順周朝。
  • 有膽識,也有志向的摩羯座,不懼艱辛,能腳踏實地邁向成功
    ,也要有志向,這樣遇到困難,也不會輕易放棄,面對岔路口,也能堅定自己。,十分費心的那種類型,所以說,為了自己的事業前途,哪怕是冒一點風險,他們也有可能會去做,摩羯是很擅長抓住周身的機會的,畢竟只有積極嘗試,才會有成功的可能,不去行動,就不會成功。
  • 高考滿分作文:釣魚會不會「玩物喪志」?
    ,大作是不可能的,只能籠統說幾句跟大家交流! 本次作文題:「釣魚會不會玩物喪志」!這個話題,可能在以前也有人講過,每個人思想觀念不同,理解可能也會不一樣,每個人的性格,教育,家庭,親朋好友,身邊的人和事各有不同!
  • 飯局上愛說3句話的人,大多是窮人沒啥錢,基本不會錯
    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中,我們總免不了參加各種飯局,出席各種應酬。畢竟飯局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最快捷高效的方法。有些平時不好說的話,借點酒意,大家暢所欲言,解開困惑。有些談不攏的生意,飯局上賓主盡歡之時,也是拉近彼此感情之時,有些生意不可能也成了可能。
  • 總是失敗的人,都缺乏這三樣東西,人生註定沒有出息
    但如果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總是失敗,就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否則只會將生活越過越糟糕。事實上,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相應的能力。當能力不夠的時候,自然就會得到一個大概率失敗的結果。而決定以個人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事實證明,總是失敗的人,大都缺乏這三樣東西,所以能力越來越差,人生註定沒有出息。
  • 有目標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規劃的人生才更出色
    生活上的壓力反而成為一種動力,壓力或失敗並沒有什麼,要經得住生活上的考驗,才能達到成功的頂峰。一旦做出決定就不要拖延。任何事情想到就去做!立即行動!有非凡志向,才有非凡成就。成功開始於想法,但是,只有這樣的想法,卻沒有付出行動,還是不可能成功的。
  • 德韋克的成就目標理論
    另一方面,能力增長觀則認為能力是不穩定的,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隨著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培養而加強的。 持有能力實體觀的學生傾向於建立表現目標,從而避免被別人看不起。他們選擇適宜的工作,比如不需花費太多精力而且成功可能性很大的工作,以最好的成績表現他們聰明的一面,因為拼命工作換取的成功還不足以證明自己天資聰顆。
  • 男生有沒有女朋友,看這三個表現就知道,基本錯不了
    其實男生有沒有女朋友,看他這三個表現就能知道,基本錯不了生活單調規律一個沒有女朋友的男人,生活基本上非常的單調或者說有規律。因為一個有女朋友的男人需要花費精力陪女朋友,生活基本沒有規律,通常需要隨傳隨到。所以沒有女朋友的男人平時的活動比較少,不需要花時間陪女朋友,大部分的時間都可以自己安排。
  • 有目標和沒目標差別有多大?
    一年前的我,一直認為沒有目標地活著是最自在的生活。
  • 為什麼你的學習困難,成長慢?因為沒有喚醒大腦的《無限可能》
    做別人不會做的事情,才能過上別人無法過上的生活。學習如何學習成了吉姆探尋成長的出路。他把自己升級大腦,快速學習,實現人生突破的系統方法寫成了一本書——《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吉姆告訴我們,我們都可以像他那樣完成突破,成功逆襲,創造人生的無限可能。
  • 第三講 沒有目標的生活,就像沒有舵的船
    到1985年,戈達德在經歷了18次死裡逃生的冒險和無數個難以想像的困難後,已經達到了其中的106個目標。他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享有探險家的崇高榮譽,成為英國皇家地理協會會員和紐約探險家俱樂部的成員。戈達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少年時代的目標。他說:「我制定了這張奮鬥的藍圖,心中有了目標,就會感到時刻都有事做。」
  • 人生不能沒有目標,生活不能沒有嚮導
    一家研究成功學的權威機構曾經長期追蹤100個年輕人直到65歲,結果發現:在這100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很富有,5個人有經濟保障,其餘的人情況都不太好,晚年他們無論在家庭還是事業上都是失敗者。這94個人為什麼會成為失敗者呢?調查者說,很大程度上並非這些人努力不夠,主要是因為他們做事情沒有確立目標,不知自己想成就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