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演員的自我修養》:演員面具下的父子情深

2020-12-23 心情解語

一、作品簡介

電影《演員的自我修養》是由美國著名演員傑瑞米.艾恩斯、傑克.休斯頓出演的一部精彩絕倫的公路片。傑瑞米.艾恩斯飾演的父親是一名演技十分高超的演員,傑克.休斯頓則飾演性格怪異的兒子。父親阿迪克斯,將從美國的洛杉磯趕往紐約去參加女兒的婚禮。身體不適的父親,在兒子的一路陪伴下開始了一段特殊的行程。著名小說家龍應臺曾說:「父母和子女的陪伴,就是在一次次的目送中告別。」父親阿迪達斯目送自己的一對兒女事業有成,生活幸福後,便開始了自己的下半場人生。

電影中的男主人公阿迪克斯,有著雙重的身份。他既是一位技藝高超的職業演員,又是兒子阿達姆心目中無情和狠心的父親。因為演員的身份,阿迪克斯對於自己的家庭關懷很少,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演藝事業。以精湛的演藝贏得了觀眾和演藝圈的好評。可是,這一切榮譽的背後是他對於自己家庭的冷漠。作為結果便是換來了自己一對兒女的不理解和埋怨。成功事業的背後是親人的遠離和親情的流失,逐漸步入老年的阿迪克斯終於在大病一場後明白了親情的可貴,最後在事業和親情中實現了演藝和親情的完美平衡。

二、演員的面具

戲裡是人生,戲外同樣也是人生。在舞臺上的演員出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可是戲外的角色對於他們來說卻是唯一的也是可貴的。他們或許是妻子眼裡工作負責的丈夫,也或許是孩子眼中敬愛的父親,又或許是父母眼中孝順的孩子。放下面具後的演員,他們的生活場景的設定是唯一的和單純的。

電影中的演員阿迪克斯是一位資深的演員,獲得無數的大獎,也籤約了許多大牌的經紀人。但是對於演藝事業的追求並沒有讓他止步不前,相反的是,他選擇了在自己大病時依然拍攝有關《聖經》題材的電影。他將自己的演藝事業看得比生命還貴重,即使在得知生命已經奄奄一息的時刻,他還是選擇了用自己的餘生去陪伴子女。

阿迪克斯是一位敬業的演員,同時他也盡力用自己的餘生去彌補自己對於家庭的關懷。他選擇了與自己的兒子阿達姆一起踏上了前往婚禮現場的行程。一路上,父子倆發生了一系列的趣聞,由最初的相互不理解到最後的接納,我們看到的是面具下的演員,竭儘自己的全力去扮演好自己話本裡面的角色的同時,也在生活中承擔起了一位父親對於子女關懷應有的責任。演員是可貴的,他們的職業操守讓我們對他們肅然起敬。無論是戴上面具後的他們還是放下面具後的他們,我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一種敬業。他們的面具可以是劇本裡面各式的人物,也可以是劇本外真實的生活。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演員的面具是他們獨特個性的標籤,也是他們存在的感知。

三、生命的陪跑

要想成為主角,必須要承受常人難以承受的訓練;要想奪得桂冠,必須忍受諸多的冷嘲熱諷。不是人人生來便是人生的主角,人生舞臺上註定會有一路的陪跑者。電影中的阿迪克斯一開始也不是註定的主角,也有著自己作為陪跑者的一段時光。與此同時,阿迪克斯也是兒子生命中陪跑者。因為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他便開始明白自己陪伴孩子們的日子只會是越來越少。因此,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他依然堅持去參加自己女兒的婚禮,去陪伴自己兒子去追求女友。也許在阿迪克斯看來,他一身成就的背後,隱藏著的是一顆對於自己子女無微不至的關懷,只是自己作為一名資深的演員,從不在自己的兒女面前表露。

一個人的生命總是會顯得十分的短暫,但是也不是那麼地蒼白無力。都說陪伴永遠走在路上,電影中的阿迪克斯對於子女的陪伴也是走在了路上。行路漫漫,沒有終點。可是,阿迪克斯的生命是有著終點的。但是,即使未知是不可預測的,阿迪克斯也選擇了陪伴在自己一對兒女的身邊的同時,一邊守衛著自己的演藝事業。作為兒子成長的陪跑者,他陪伴自己的兒女走上人生的重要軌道。作為演藝事業的陪跑者,他選擇了用自己的餘生演繹出一部帶有聖經色彩的電影。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阿迪克斯的陪跑是極具意義的,因為事業和親情讓他成為了一名成功的陪跑者。

四、父子的情深

這一世是父子,也許來世的我們便只是各自生命中的過路人,所以這一世的父子情彌足珍貴。電影《演員的自我修養》中作為父親的阿迪克斯起初由於事業上的追求忽視了對於兒子的關懷,以致於影片剛開始時,父子間在醫院發生的言語衝突。可是,隨著雙方對於彼此的了解的深入,父子間難捨難分的情感躍然紙上,讓我們看到的是演員生活中的情真意切。

人世間總是有著平凡人的煙火味的,演員阿迪克斯在暮年的幡然悔悟,讓我們看到親情的力量和父子間的情深可以打破一切橫亙在人們之間的堅冰。

影片最後,父子含淚告別。因為彼此了解各自身上的責任和使命,作為彼此生命中的陪跑者,父親阿迪克斯和兒子阿達姆的深情的短暫告別後,兩人各自走上了屬於彼此的人生軌道。父親在繼續自己的演藝事業的同時開始對家庭有了一份應有的關懷,兒子在生活中前行摸索的同時對於父親的所作所為多了一份理解。對於彼此的理解和支持,阿迪克斯和阿達姆讓我們看到了父子間永存的親情。

影片《演員的自我修養》,帶領我們看到演員的職業素養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人世間的親情。劇本裡外的人生,往往才是對一個演員專業素質的考核。一個合格的演員,面對的往往是:劇情,角色的扮演;劇外,生活的柔情。

相關焦點

  • 從《金剛川》看演員張譯的自我修養
    ;其二就是看在三位導演的調度下,演員張譯怎樣用自己的表演徵服觀眾,帶領觀眾進入角色,進入劇情,達到共情!在這裡,我最想聊的就是演員張譯在電影《金剛川》裡那些不太容易被人注意到的細節演繹,以及在這些表演細節裡,體現出的作為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和把演員作為終生職業與理想的信念感!
  • 7號放映廳 | 演員的自我修養vol.1:論演員的自我修養
    電影《大腕》中,演員李誠儒的一段風格化自白表演節奏相當穩或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明星太多,而演員太少,但凡出現一位演技尚可的表演者,觀眾和媒體就會視作珍寶,瞬間讚譽一片。然而演員會演戲,這本就應該是一件無比正常的事,不是嗎?放映菌記得第一次接觸到表演體系的理論,是在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中,尹天仇和朋友們示範如何演好「痛感」。
  •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觀影必讀好書之演員自我修養
    ▲當然這本演員的自我修養才是關鍵這其中尤其以喜劇之王中周星馳扮演的演員尹天仇的經歷最具有代表性。尹天仇(周星馳飾)一直想成為一名演員,平時除了做跑龍套以外,還會在街坊福利會裡開設演員訓練班。同時,在業餘時間都會努力提升自己的修養,閱讀一本叫做《演員的修養的一本書》,片中多次出現周星馳閱讀這本書的鏡頭,也許你也好奇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才會讓周星馳如此專注,並且當做學習表演的專業圖書呢。
  • 「巴瑞」也熟讀《演員的自我修養》?
    在比爾·哈德爾的成長之路中,總能感覺到《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的縮影。是巧合?還是他也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要點?我們來盤點《巴瑞》中比爾·哈德爾的表現,一探究竟。在哭幹最後一滴眼淚的時候,他做出改變自己一生的決定:要成為一名電影製作人。在那個暑假,他輟學來到了洛杉磯,希望能在電影行業找份工作來幹。
  • 窮的只剩下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的周星馳
    夢想的意義就在於你為之努力奮鬥過,窮的只剩下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的周星馳,讀這本書背後的意義,仍然不放棄「我是一個演員」的夢想!在周星馳經典電影《喜劇之王》中有一本書用來表現主角精神追求的重要道具,您知道是什麼書嗎?
  • [大家]演員的自我修養: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1898年,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出由契詞夫(Anton Chekhov)創作的《海鷗》(The Sea Gull),獲得空前成功,這亦奠定了莫斯科藝術劇院在俄國戲劇界的重要地位。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不僅是一位出色的導演、演員,也是一位著名的戲劇理論家,他十分關注演員的表演方法,他認為演員必須精於觀察事實,揣摩真實生活中的行動,同時應有相當的心理學訓練,能想像角色的心理狀態,並邂通過頻繁的排演,從而在舞臺上投射出真實生活。
  • 張栢芝: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如果,愛》乍一看劇名,你可能會以為是陳可辛的電影《如果·愛》2.0版本?不要太天真了。這其實是部標準的國產家庭倫理劇,主打都市已婚女性,通過不懈努力最後成功逆襲人生、進行涅槃重生的故事。然而豪門惡婆婆、先出軌後患絕症的老公、狠毒小三秘書、不幸喪生的兒子…這些並不新穎的爛劇梗,才是這部劇中的核心。隨便播放一段畫面,濃濃的瑪麗蘇就撲面而來。
  • 演員的自我修養:像角色一樣去感受和思考
    後來,周星馳成為導演,拍了很多賣座的電影,如《唐伯虎點秋香》《大話西遊》《長江7號》《食神》《逃學威龍》《功夫》《天下足球》等等,周星馳因此成了一代笑神。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周星馳在電影 《喜劇之王》和 《新喜劇之王》中反覆給了一本書好幾個鏡頭,這本書就是《演員的自我修養》。
  •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教育論壇成功舉辦,眾明星探尋演員的自我修養
    2019年11月23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電影家協會、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廈門泰洋川禾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承辦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體教育論壇「演員的自我修養」在廈門成功舉辦。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饒曙光,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徐粵春,中國電影家協會副秘書長畢文宇,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宣傳處處長於雪峰,廈門市思明區副區長顏躍喜出席活動。
  • 周星馳在電影裡反覆提到《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原來大有深意
    後來才知道原來真的有這本《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後來也因為周星馳的電影而熱銷。曾有人這樣評價周星馳的電影:小時候,看他的電影,哪怕哭得再兇,也能破涕為笑;長大後,再看他的電影,往往笑著笑著,就哭了。說到表演,楊老師說:我相信在座各位都看過一本書就是《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 周星馳在電影裡反覆提到《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原來大有深意!
    年少無知的時候我看星爺的電影只是覺得好笑,當時以為他只是為了增加喜劇效果才隨便亂湊的一本書。後來才知道原來真的有這本《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後來也因為周星馳的電影而熱銷。只是成年的我,再看這部電影,卻再也笑不出來了。曾有人這樣評價周星馳的電影:小時候,看他的電影,哪怕哭得再兇,也能破涕為笑;長大後,再看他的電影,往往笑著笑著,就哭了。
  • 金·凱瑞:喜劇演員的自我修養(上)
    ,這三部電影或許沒有這麼好的成績。 ▲《阿呆與阿瓜》 《變相怪傑》裡的「面具」在金.凱瑞臉上玩得出神入化,他本人的那張「像皮面」,能做出各種奇形怪狀的表情,據說他這個能力為製作公司省下不少特效的費用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員自我修養》讀書筆記
    《演員自我修養》是斯坦尼知名的代表作,一本寫了三十多年的書,為了完善、修改它,斯坦尼幾乎用了一輩子;《演員自我修養》以日記體的敘事方式,戲劇學校師生課堂對話的視角寫就,詳細闡述了演員在形體、發聲、性格、思維邏輯等方面所應具備的素養;其中涉及的各個方面經無數表演工作者成功檢驗,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小二樓|《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季節,可我們還沒學會告別
    每天花天酒地,財色酒氣賭博一樣不少,做盡荒唐事,不僅將賺來的10萬美金揮霍一空,還刷爆信用卡,欠下高利貸,債臺高築,最後灰溜溜地逃回香港。被公司雪藏,銀行宣布他破產,債主找上門,跌入谷底的達叔甚至一度想要自殺。痛定思痛後,他戒掉賭博,翻出訓練班時的教材《演員的自我修養》,每日研讀。
  • 《鼠膽英雄》:一個相聲演員的自我修養和電影夢想值得青睞
    貓眼開分8.6,作為一部商業喜劇電影口碑也還是不錯的。《鼠膽英雄》是嶽雲鵬出演的男一號電影裡進步最大的一次。這次小嶽嶽在經歷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和柳巖的苦情戲以及《煎餅俠》被袁姍姍暴打戲之後終於和「女神」佟麗婭來了一次「人魚之吻」這真的是很讓人羨慕了。嶽雲鵬此前出演的多部電影都成為話題,此次的演技得到了觀眾的好評。
  • 生日榜|麥可·基頓:論一個「過氣」演員的自我修養
    蒂姆·波頓說,在《蝙蝠俠》選角色的時候,我已經試鏡過一些很結實的動作演員,基頓一來,完全呈現出和甲殼蟲汁不同的狀態,看到他從橡膠面具後透出的那雙瘋狂的藍色眼珠子,我才明白為什麼有男人會裝扮成蝙蝠俠。當一個好演員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基頓用眼神就做到了。
  • 【公考面試熱點】致敬達叔,一位演員的自我修養
    各位考官:      吳孟達與周星馳在喜劇中的合作代表香港喜劇電影的巔峰,他的離去讓我們扼腕嘆息,但他永遠活在了喜劇世界裡,將一位優秀演員的自我修養做出了最好的詮釋。達叔被稱為甘草演員,調和,襯託,一生中的經典作品都是扮演星爺的配角,但正是有了他的襯託才將星爺無釐頭式的幽默襯託的恰到好處。而作為公職人員,在開展基層工作時,找準定位,擺正心態,全力以赴,就算是被埋進土裡,不為人知,也能為同胞打好根基,讓萬丈高樓,拔地而起。      三、堅守原則。
  • 「我做不了明星,只能做個演員。」張譯——論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論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其實,我是一個演員,最早接觸到這些臺詞,都免不了會笑,因為這是周星馳電影裡的精髓所在,搞笑所在,又是淚點所在。我個人認為,一個明星不一定是一個好的演員,但一個被大眾廣泛認可的好演員,則可以稱之為明星。張譯的一言一行,其實一直都是在實踐著那句話,我做不了明星,只能做個演員。當一個演員踏踏實實用演技徵服觀眾之後,那麼他自然而然就成為明星了。當然這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套用《師說》的一句話就是流量明星常有,而好演員不常有,即使好演員不乏,伯樂導演也不是隨處可見。
  • 《演員請就位2》:一檔「綜2代」的「自我修養」
    很多「綜N代」突破自我的方式,是改變賽制、改變卡司。《演員請就位2》試圖還原的,卻是整個行業生態。 比起第一季,《演員請就位2》勇敢地向前走出了一大步,這是一個綜2代特別的「自我修養」。從「不可能」到「可能」在郭敬明執導的《天才槍手》中,出現了4次時鐘的鏡頭。
  • 失去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脫口秀大會與喜劇之王不可調和的衝突
    然而令人比較遺憾的是,節目中充斥著爆梗、金句、「燃炸」和現場效果,就是沒有提過作為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例如一句話說順溜不帶不自覺的發語詞,避免不受控制的氣音和笑場,說啥裝啥還有點像啥的情操。新喜劇之王2019年的星爺重溫他自己演員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