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猴。對於每個80後而言,周星馳的電影伴隨了我們的青春,搞怪無釐頭的特點以及經典的臺詞都讓我們記憶猶新。同時,大話西遊中朱茵扮演的紫霞仙子,喜劇之王中的張栢芝都是一代人心目中的女神。有人說星爺的電影只有無釐頭而毫無內涵,其實是你沒有看懂星爺的電影。他主演的電影都是通過對小人物的演繹對社會不公進行諷刺,同時讓我們在哈哈一笑之後產生對於小人物命運的共鳴。
▲喜劇之王中星爺憂鬱的表情
▲努力試圖成為一名演員不斷照鏡子尋找自我
▲當然這本演員的自我修養才是關鍵
這其中尤其以喜劇之王中周星馳扮演的演員尹天仇的經歷最具有代表性。尹天仇(周星馳飾)一直想成為一名演員,平時除了做跑龍套以外,還會在街坊福利會裡開設演員訓練班。同時,在業餘時間都會努力提升自己的修養,閱讀一本叫做《演員的修養的一本書》,片中多次出現周星馳閱讀這本書的鏡頭,也許你也好奇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才會讓周星馳如此專注,並且當做學習表演的專業圖書呢。
抱著一解十幾年心中疑問以及對於星爺電影致敬的心態,閒來無事趁著京東圖書打5折,入手了這本演員的修養圖書,想要揭開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圖書能讓星爺點燈夜讀呢,本文將為你揭開答案。
斯坦尼拉夫斯基介紹
斯坦尼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y)(1863~1938年),莫斯科人。父為商人。母為法國人。父母與莫斯科文藝界過往甚密。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從小對戲劇感興趣。14歲成為一個家庭業餘劇團的演員。1888年,與人合作組織文藝協會和附屬的業餘劇團。1891年,演託爾斯泰的劇本《啟蒙之果》成功。1898年,與聶米羅維奇一丹欽科合作,創辦莫斯科藝術一普及劇院(1903年起稱莫斯科藝術劇院)。同年,與聶米羅維奇一丹欽科共同執導原在彼得堡亞歷山大劇院演出失敗的契訶夫劇本《海鷗》,轟動了當時的戲劇界,開始成為蜚聲世界的戲劇藝術革新家。
這本由果麥文化發行,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演員自我修養採用了黑黃配色,帶有質感的書皮與以往該書的風格形成強烈對比。正面梯形的黃色區域猶如一塊射燈照亮舞臺的中央,等待演員的登場。
▲正面黑黃配色十分嚴肅
▲60萬字的書厚度
▲由葉紅老師翻譯
▲側面可以看到果麥的logo以及圖書名稱
▲做為一本裝飾和閱讀的書,這本書都是十分不錯的
▲作為表演著名作品,演員必讀本書哦
▲卸掉書皮後就可以看到裡面是白色圖書俄文封面,這是原書籍的封面哦
▲俄文版演員的修養標題
▲打開圖書
▲普通人讀起來如何呢
▲本書是由斯坦尼拉夫斯基的助手協作完成的
▲記錄了斯坦尼拉夫斯基做為學生時代學習表演的一些心得
▲目錄是按照學習表演的過程所設置的
▲書中的專業術語也都是表演專業所專用
▲第一部分體驗過程中的演員自我修養
▲本文是按照日記體來進行記錄的
▲按照不同課程進行記錄
▲文中大量人物對話,是你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當時人物的心理變化
▲書中還會針對重點關鍵詞進行加粗標註
▲書中不少名句在我們之後的不少演員訪談中都能夠聽到
▲真實自然和信仰感,是斯坦尼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兩大關鍵詞。
斯坦尼拉夫斯基用類似小說的寫作方式來描繪表演藝術,大大增強了可讀性,每一章節的理論全都基於自己的真情實感。
▲本書中斯坦尼拉夫斯基不僅僅談論了表演這門藝術,更是擴展到了藝術的範疇,談到了劇作對于于演員這個獨立人的影響,更可以書中教導我們如何做人的真諦。
▲由於本書存在大量大段文字,建議閱讀的時候每天讀一點就好。
▲文末結束語為我們揭示了什麼是斯坦尼拉夫斯基表演體系
這是一本原本以為更偏向表演藝術理論的書籍,沒想到是斯坦尼拉夫斯基是從自己學生的視角出發,把表演過程中的不同訓練目標和方式,常見錯誤都為學習表演的人們交代得明明白白。文中有太多地方十分精彩值得反覆推敲,作為觀眾而言,可以讓我們從演員的角度認識表演的關鍵是努力觀察生活,觀察自己的情感,理解角色,使自己與角色的共鳴。讀了本書之後在看電影,感覺都會完全不一樣哦。
如果你是一名電影愛好者,看看這本書會讓你評價電影表演水平有不一樣的改變。
如果你是一名表演愛好者,看完這本書會讓你對於表演的認知醍醐灌頂,從新認識表演。
如果你只是想買來作為裝飾,那麼這本書的格調同樣不會讓你失望,畢竟一本60萬字的圖書,能夠講出一二的人還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