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瑞文:請放下《演員的自我修養》

2021-01-09 新京報

在香港,「詹瑞文」的名字一度跟「周星馳」是連在一起的,兩個人在不同領域展現著各自的喜劇天賦。

這位香港話劇舞臺的「喜劇之王」最近出現在內地觀眾視野,是去年的《歡樂喜劇人》,他沒能引發現場觀眾共鳴而被淘汰,也有人為他鳴不平,認為他在節目上的表演時間太短,只能演繹一些作品片段。今年5月中旬,詹瑞文的新作《意亂情謎》將在北京上演。改名詹昊宸後,他的喜劇風格是否被內地觀眾所接受?

1改名字希望有一個新的開始

如果來內地發展,詹瑞文三個字也算一塊招牌,為何偏要把名字改成詹昊宸?他說:「大家叫我詹瑞文、詹昊宸或者詹sir都可以,我覺得每個人的名字是每個人在某一時期內的願望,小時候的名字是父母給我們的一個願望,而現在我希望有一個新的開始。」

為了改名,詹瑞文專門找了一個很有名的姓名學博士,「我來北京工作、生活,開啟了人生另外一個階段。改了這個名字,可以讓我更輕鬆地發揮我的本色,可以做很多更好玩的事兒。」

2來北京25年前就準備了

這次決定來北京發展,除了和精英娛樂推出新作《意亂情謎》外,詹瑞文還會當演員拍影視劇,做一些網劇的監製,更重要的是培訓演員。他說:「15歲時我第一次去英國,就發現歐洲這個表演的世界對我衝擊蠻大的。後來在英、法學習時吸收了很多表演的東西,其實我的法語不太好,但我會很好地理解老師的要求,他也覺得我是個很特別的學生。」

在法國學習時,詹瑞文展示出很好的喜劇天賦,在當地演出深受歡迎,身邊的朋友也建議他留下來。「當時我清醒地知道,要把我學到的東西帶回到我的文化裡面,所以26歲的時候,我回到香港開始我的工作。香港是一個階段,我以後肯定會把我學到的東西帶回內地,所以來北京是我25年前的準備。」

詹瑞文透露,在北京等地培訓職業演員是一方面,他還想走進一些機構、企業,進行非職業演員的培訓,「我的方法更有實用性,在香港也做了很多非職業演員訓練。我想教大家怎麼去學習表演裡面的溝通能力,這在生活裡很重要,但是我們在學校裡學不到。」

3幽默感來自生命本身

去年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詹瑞文沒能徵服內地的觀眾,前兩年在北京演出喜劇《男人之虎》時,也有觀眾稱get不到這位香港喜劇之王的笑點,特別是拗口的普通話聽著也很吃力。他的喜劇理念及表演方式,以及這次的《意亂情謎》是否會遭遇水土不服?

詹瑞文對此並不擔心,一方面這些演員來自內地,都是從幾百名報名者中挑選而來的,另一方面,他覺得喜劇的內核是共通的,「我用同一種方式來呈現人的幽默感,不是說來北京就做北京的喜劇、去上海就做上海的喜劇,這樣做我肯定是失敗的。我的作品裡要有一種共同的幽默感,比起接地氣,我更注重接人氣。詹氏喜劇裡的幽默感來自生命本身,是我們對愛情、生活的體驗和思考。」

4做演員暫時「告別」斯坦尼

在訓練演員中,詹瑞文最核心的藝術理念就是「PIP」概念:第一個「P」是pleasure,演員必須找到快樂的狀態;「I」是imagination,學會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第二個「P」則是play,告訴他們怎麼去玩。這個理念的核心就是「玩兒」,他說:「通過教會學生怎麼玩,讓他們找回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並且保持一種開心的狀態。」

這次排演的《意亂情謎》是根據法國戲劇家喬治·費多的《自由貿易旅館》改編,演員大多來自專業藝術院校,詹瑞文首先讓他們做的就是忘掉學校裡學的東西。「他們有個習慣,讀一個臺詞的時候,要做很多不需要做的東西。這不是我的戲的風格,也不是喬治·費多要的。有一次,我跟一個演員說,你回去把家裡書架上那本斯坦尼的《演員的自我修養》拿出來,對著他的頭像說,斯坦尼啊,謝謝你這些年教了我那麼多的東西,但是現在,我不做你要我做的東西了,然後把它放進書櫃,起碼三個月不要再動它了。」

詹瑞文的這套理念,最初在香港也不被認同。「當時我做戲的時候,感覺所有的路前人都走過了,而我嘗試去做一些新東西時,甚至很多內行人覺得這個不是戲劇的東西。其實,在我年輕的時候,我也以為戲劇就是某一種形式,只有某一類人才會去看。後來我發現,戲劇有太多的可能性了,它有很強的幽默感在裡面,但為什麼有些人看完戲離場時不是很開心呢?所以我就用一種很特別的狀態來做戲,打破了大家對戲劇的固有認識。在香港,慢慢有些從來沒有進過劇場的人來看戲,我覺得很好。」

【談新戲】

這次在北京上演的《意亂情謎》講述了情感破裂的已婚男子楊光磊,與好友的老婆賈白蓮一拍即合,準備前往一個不用實名登記的酒店共度良宵,巧合的是好友也要前往酒店修理空調。一系列錯綜複雜,歡樂搞笑的事件接連上演。

喬治·費多是一位敢於挑戰傳統的戲劇人,當他的滑稽劇受到社會歡迎時,他卻拋棄了以往的寫作風格,開始了更大膽的寫作嘗試,創作出了一系列的「婚姻鬧劇」。這些劇作以犀利諷刺的筆觸,揭示了當時社會家庭的各種矛盾現象。詹瑞文說:「他在法國的地位非常高,如果法國的喜劇演員,一生能演到費多的戲,那對他來說是個極大的榮譽。他誰都不像,他就是他自己,他的戲是給普羅大眾的,而不是寫給所謂的文青、有學問、高素質的人群,這跟我三十年前在香港做戲時的概念是一樣的。」

這個戲並不是要給大家在婚姻上的指導,或者上一堂愛情課,他說:「戲裡面的故事是我們很多人都會經歷的。戲裡的人物也好,臺下的觀眾也好,對婚姻、戀愛都有很私人的看法,生活裡也有私人的做法,每個人的戀愛和婚姻都是獨立的故事。大家知道看戲是一件好玩、開心的事就好。」

採寫/新京報記者田超

相關焦點

  • 詹瑞文:貨真價實的香港喜劇教父
    攝影|劉浚 人 物 52歲,詹瑞文放下了自己廣為人知的名號,改名「詹昊宸」,來到北京,在一片不那麼熟悉的土地上開啟了人生新階段。(文末有獨家視頻:-D)文|燕玉涵喜劇教父不好笑?《意亂情謎》北京首演結束,詹瑞文跟演員們開了個短會後,便一起前往簋街吃夜宵。
  • 電影《演員的自我修養》:演員面具下的父子情深
    一、作品簡介電影《演員的自我修養》是由美國著名演員傑瑞米.艾恩斯、傑克.休斯頓出演的一部精彩絕倫的公路片。傑瑞米.艾恩斯飾演的父親是一名演技十分高超的演員,傑克.休斯頓則飾演性格怪異的兒子。二、演員的面具戲裡是人生,戲外同樣也是人生。在舞臺上的演員出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可是戲外的角色對於他們來說卻是唯一的也是可貴的。他們或許是妻子眼裡工作負責的丈夫,也或許是孩子眼中敬愛的父親,又或許是父母眼中孝順的孩子。放下面具後的演員,他們的生活場景的設定是唯一的和單純的。
  • 《演員請就位2》:一檔「綜2代」的「自我修養」
    「大家提到表演類節目總覺得是在比演技,但《演員請就位》從頭到尾就不是比拼演技的節目,而是反映真實演員行業生態的節目。」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群總經理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節目監製邱越說。很多「綜N代」突破自我的方式,是改變賽制、改變卡司。《演員請就位2》試圖還原的,卻是整個行業生態。 比起第一季,《演員請就位2》勇敢地向前走出了一大步,這是一個綜2代特別的「自我修養」。從「不可能」到「可能」在郭敬明執導的《天才槍手》中,出現了4次時鐘的鏡頭。
  • 7號放映廳 | 演員的自我修養vol.1:論演員的自我修養
    就在所有人都擔心醜事即將敗露的時候,一個神奇天才的出現拯救了大家,然而誰能料到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本書是俄國著名演員、導演、戲劇理論家阿列克塞耶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理論最重要的巨著《演員的自我修養》中的第二卷。該卷的小標題為《「體驗創作」過程中的自我修養》,表明了該卷裡,作者主要論述的是表演藝術核心之一的「體驗」過程。
  • 詹瑞文,你好hea
    近兩年,詹瑞文還涉足了電影工作中的Acting coach(表演指導)。電影《萬物生長》便邀請詹瑞文為演員進行培訓。他說:我很喜歡,也很擅長做這種事,幫演員們打開一些表演的可能性,哪怕是沒有經驗的演員,只要你想做就可以了。我很開心能透過我的表演方式去幫演員找到表演的自由和樂趣。不久後即將上映的徐崢的《港囧》,詹瑞文也參與其中。除了客串,我還為這部戲的演員們做培訓,讓他們不緊張,打開他們的表演,讓他們用新的感覺去拍戲,連徐崢也來上過我的課,我覺得這是一種很積極的電影生態。
  • 窮的只剩下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的周星馳
    夢想的意義就在於你為之努力奮鬥過,窮的只剩下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的周星馳,讀這本書背後的意義,仍然不放棄「我是一個演員」的夢想!在周星馳經典電影《喜劇之王》中有一本書用來表現主角精神追求的重要道具,您知道是什麼書嗎?
  • 詹瑞文 給中國戲劇界
    (資料圖片)深圳商報記者 於 雪詹瑞文是香港劇場界的「戲王之王」、「千面笑匠」。他不僅是出色的演員,還是香港藝人爭相拜入門下的「靈魂工程師」,跟他學過表演的明星數不勝數。他獨創的「形體棟篤笑」成為獨當一面的舞臺現象,他的單部作品《男人之虎》在香港創下159場的上演紀錄,迄今無人超越。
  • [大家]演員的自我修養: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1898年,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出由契詞夫(Anton Chekhov)創作的《海鷗》(The Sea Gull),獲得空前成功,這亦奠定了莫斯科藝術劇院在俄國戲劇界的重要地位。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不僅是一位出色的導演、演員,也是一位著名的戲劇理論家,他十分關注演員的表演方法,他認為演員必須精於觀察事實,揣摩真實生活中的行動,同時應有相當的心理學訓練,能想像角色的心理狀態,並邂通過頻繁的排演,從而在舞臺上投射出真實生活。
  • 「巴瑞」也熟讀《演員的自我修養》?
    在比爾·哈德爾的成長之路中,總能感覺到《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的縮影。是巧合?作為過渡,他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不會演戲的演員,而在演員的周圍則都是你創造的搶眼配角們。在巴瑞對未來迷茫的時候,Monroe Fuches和NoHo Hank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
  • 演員的自我修養:像角色一樣去感受和思考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周星馳在電影 《喜劇之王》和 《新喜劇之王》中反覆給了一本書好幾個鏡頭,這本書就是《演員的自我修養》。今天我就與大家分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的《演員的自我修養》,作者是世界著名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家和理論家,他所創立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堅持以「心理體驗分析方法」為創作核心,後期又以「形體言語動作分析方法」豐富了以內心體驗為核心的戲劇理論。
  • 詹瑞文+孟京輝=先鋒喜劇
    「讓觀眾坐起來看戲,而不是無精打採地靠在椅背上」這次合作,詹瑞文依舊擔任導演,孟京輝任監製,並由孟京輝工作室的演員出演。詹瑞文透露,「桃色」這個名字是孟京輝取的。「港版當中的『潮性』二字是香港俚語,『潮』是時尚,『性』代表個性、性別、性愛,隱含很豐富的信息。而用對應的『桃色』,在內地同樣有很多想像在裡面。」
  •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觀影必讀好書之演員自我修養
    ▲當然這本演員的自我修養才是關鍵這其中尤其以喜劇之王中周星馳扮演的演員尹天仇的經歷最具有代表性。尹天仇(周星馳飾)一直想成為一名演員,平時除了做跑龍套以外,還會在街坊福利會裡開設演員訓練班。同時,在業餘時間都會努力提升自己的修養,閱讀一本叫做《演員的修養的一本書》,片中多次出現周星馳閱讀這本書的鏡頭,也許你也好奇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才會讓周星馳如此專注,並且當做學習表演的專業圖書呢。
  • 從《金剛川》看演員張譯的自我修養
    在這裡,我最想聊的就是演員張譯在電影《金剛川》裡那些不太容易被人注意到的細節演繹,以及在這些表演細節裡,體現出的作為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和把演員作為終生職業與理想的信念感!他不斷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質疑,但是他從未動搖過把演員做為終生的職業理想,潛心鑽研演技,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吸取營養,這才有了厚積薄發的,屬於張譯的時代來臨。
  • 詹瑞文:內地學員表演太用力
    演員培訓班 昨日公開授課———本報訊 昨日,「小馬奔騰·寧浩」演員培訓班對媒體開放一堂公開課,十幾位學員接受了張頌文和詹瑞文兩位老師不同風格的聯手教學,他們不僅臨場排演了「夫妻離婚」、「安樂死」、「冤家路窄」等小品,還參與了詹瑞文獨特的「打耳光」、「搶臭襪子」等課程。
  • 張栢芝: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在《演員的誕生》中,面對鄭爽頻頻笑場不在狀態的表演,章子怡提出了一個詞:信念感。 一個演員最可怕的就是沒有信念感,他壓根兒不相信自己演的那個人物,又從何談起揣摩人物的心理,再去演活這個人呢? 《演員的自我修養》不是《喜劇之王》裡的一個梗,它本是匠人精神。但對於深受資本漩渦侵害的影視娛樂業來說,匠人精神已經快成了天方夜譚。現實中的娛樂圈更像《東方華爾街》中展現的騙術,不花一分錢就能拍出一部大爛片。
  • 詹瑞文一個優秀的香港演員,用自己的實力成功完成自己的作品
    所以很多演員為了能夠將這樣的表演風格繼續下去,所以他們在為舞臺作者很多的貢獻。詹瑞文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默劇表演,家憑藉自己的能力,詹瑞文成功的讓很多人看到了默劇的藝術。詹瑞文是一個香港非常厲害的男演員。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1991年詹瑞文就在外國獲得了獎學金,並憑藉自己的能力。
  • 詹瑞文:「喜劇教父」怎麼了?
    觀眾看著這兩個角色從年輕到年老,從健康到體弱,前面幾幕笑得很痛快,最後一幕即使你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還是會被打動。這種感動不是單純靠舒緩音樂的響起引發的,而是靠情節的推動水到渠成帶來的。又有人說,詹瑞文的表演之所以沒有獲得認可,主要是表演時間太短,其實他演繹的都是自己在香港大型演出的片段,情節無法展開效果當然不好。
  • 香港喜劇「教父」詹瑞文出山!專業+敬業是這樣的!
    其實,真正能通吃香港喜劇界的是詹瑞文。據悉,有一大半的香港人是因為他才開始看喜劇,並回歸劇場。頭型酷似葛優的他,在香港堪稱「喜劇教父」,被大家親切的稱為「詹sir」。知名導演徐崢就曾被其「一個人飾演三十八個角色」而深深震撼,著名喜劇演員陳佩斯更是對詹瑞文讚不絕口,稱他的表演「太漂亮了」。此次參加《歡樂喜劇人》第二季競演,詹瑞文表示這是自我的一次挑戰,一個全新的開始。
  • 參加《歡樂喜劇人》遭淘汰 詹瑞文:我不在乎名次
    比賽失利:港式喜劇遭遇水土不服 詹瑞文有「香港喜劇教父」之稱,很多喜劇演員現實生活中反而是個沉悶的人,但詹瑞文並不是。在採訪中,他與他的表演一樣充滿活力。對詹瑞文而言,喜劇已經成為他與其他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我用喜劇打開觀眾的笑穴,打開之後,我就可以進入他們的世界」。
  • 喜劇"教父"詹瑞文加盟 曾一人飾演三十八個角色
    尤其是香港喜劇「教父」級人物詹瑞文的加盟,使得這個舞臺競爭更加激烈。提起香港的「喜劇之王」,很多人都會想到周星馳。其實,真正能通吃香港喜劇界的是詹瑞文。據悉,有一大半的香港人是因為他才開始看喜劇,並回歸劇場。髮型酷似葛優的他,在香港堪稱「喜劇教父」,被大家親切的稱為「詹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