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童得疝氣,小兒推拿、中藥、疝氣帶都用了一遍,結果……

2022-01-01 西安天佑兒童醫院

幾天前,6歲女孩蕊蕊(化名)在我院做了疝氣手術,蕊蕊的媽媽很高興,感嘆蕊蕊再也不用受罪了。要知道在手術前,為了治療疝氣,女兒可沒少吃苦頭。

據蕊蕊媽媽介紹,從去年9月開始,蕊蕊每次運動後,左腹股溝就會有一個核桃大的腫塊鼓起來。當地醫院檢查確診為疝氣,醫生建議手術根治。但當時蕊蕊媽媽擔心孩子小,手術和麻醉有風險,且沒有出現其他的不適症狀,因此家長決定先採用保守治療。

在朋友的介紹下,蕊蕊先進行了一個月的中醫推拿,一天一次,連續一個月,可絲毫沒有效果。

接著,又連續吃了一個月的中藥,仍然不見效果。

不放棄的蕊蕊媽媽又買了一套疝氣帶,整天給孩子綁在身上,不但沒有效果,還對孩子的行動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前一陣子,蕊蕊媽媽考慮到蕊蕊下半年要讀小學,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運動量增大,疝氣如果不根治的話,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所以蕊蕊媽媽決定找我院兒外科任清付主任進行手術治療。

小兒疝氣要儘量早治,一個小手術就能解決的事情,不要拖出大問題。」任清付主任介紹,小兒疝氣是小兒外科最常見的疾病,較為常見的是腹股溝斜疝,主要是由睪丸或子宮圓韌帶下降而形成的鞘狀突未關閉所致。也就是說寶寶出生後,遺留在腹膜上的小孔未完全閉合,一旦孩子過度用力哭鬧、便秘、咳嗽等,就會出現腹內壓增高的情況,男孩的腸道和女孩的腸道或卵巢極易通過這個缺口進入腹股溝。

「腹股溝斜疝嵌頓是後果嚴重的,如果不手術解決,容易引起腸管缺血壞死,並可能繼發睪丸或卵巢缺血,嚴重的甚至需要腸切除。」任清付主任說,疝氣雖然是個小問題,但以前也發生過悲劇,因病情拖延造成睪丸、卵巢、腸道壞死

任主任還說,在臨床中,小兒疝氣在一歲前部分孩子可以自愈,但是僅佔極少數,絕大多數孩子需要手術修復。大部分孩子即便一時間可自行復位,但過不了多久會再次復發,最終還是要通過手術治療才能治癒。這就給家長們提了醒,既然遲早都是要做手術的,那麼在孩子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儘早到醫院手術。

「一般來說,孩子10個月大沒有自愈的話,就可接受疝氣手術,儘早手術可以防止在等待過程中對其他器官造成損害。手術的過程只需要3至5分鐘,不到1釐米創口,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的創傷,而且復發率很低。」任主任建議。

此外,家長平時要注意觀察,特別是對嬰兒。嬰兒表達不適的方式主要是哭鬧,家長不能忽視孩子無故的哭鬧。如果孩子哭鬧不止,並伴有嘔吐、腹脹的症狀,一定要仔細檢查孩子的腹股溝和陰囊的位置有沒有出現包塊,一旦發現有包塊,很可能就是疝氣,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目前常見的疝氣手術有三種:1、傳統手術。2、腹腔鏡手術。3、微創小切口高位結紮手術。我院針對10歲以下兒童,一般採用微創小切口疝囊高位結紮手術。

小兒疝氣方面還存在疑惑的家長,完全可放下所有的顧慮,我院的小兒外科微創團隊目的只有一個:讓疝氣孩子健康,家長安心、放心!

如果還有疑問,可以添加任清付疝氣工作室微信:renqingfuzs進行諮詢預約。或者撥打電話:18192601056

● 編輯:許建光
● 圖片:任清付工作室

● 審稿:任清付

相關焦點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疝氣莫煩惱,腹股溝疝氣小兒推拿調理穴位手法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疝氣莫煩惱,腹股溝疝氣小兒推拿調理穴位手法 腹股溝的一側有光滑整齊和稍帶彈性的可復性腫物(能用手扶回去的腫物)。當小孩哭鬧站立或用勁時,腫物出現並增大,且有膨脹性衝擊感,平臥後逐漸縮小,直至完全消失。也可用手指向下、向上輕壓腫物,協助腫物回入腹腔。復位時可聽到有氣通過的水聲。如果復位時小孩咳嗽,並有衝擊感,手離開後,腫物往往又重新出現。
  • 科學 給寶寶用「疝氣帶」靠譜嗎?
    寶寶出生後一年內,如果看到或摸到男寶寶的陰囊明顯增大有腫物,或者女寶寶的腹股溝多出來一塊,用手指輕壓腫物可以使它回到腹腔,這就是新生兒疝氣(許洪斌,2008)。如何治療新生兒疝氣?醫院一般推薦手術治療,而各種廣告則大肆宣稱療效顯著的疝氣帶和注射療法。這幾種方法究竟效果如何呢?
  • 專家告誡:女孩得了小兒疝氣,治療耽誤不得
    但患兒家長對小兒疝氣並沒放在心上,認為疝氣男孩才得,女孩哪兒來的疝氣?而且疝氣有啥好治的?只要用手輕輕一推,或者平躺一會,也就消失了。長長自已就好了,決定回家觀察」。門診醫生心裡一驚,表示: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並向患兒家長介紹了小兒疝氣會產生大問題。疝氣,學名是腹股溝斜疝,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之一。
  • 小兒疝氣不用怕,我科微創手術從入院到出院只需一天
    因為孩子生下來就愛哭,萱萱1歲時爸爸媽媽就發現其左側大腿根部有一個小包塊,時有時無,曾多處問診,得知是小兒疝氣。萱萱爸媽礙於各種顧慮一直未下定決心手術治療。最近萱萱總是說自己的肚子疼,玩耍或哭鬧後下腹就有個小包,疼痛更明顯。於是爸爸媽媽帶萱萱來到瞭望江縣中醫院外一科就診,經過醫生的耐心詢問和查體,抓到了這個愛鼓起的小包,就是疝氣。
  • 小兒包皮,隨做隨走!小兒疝氣,盡「疝」盡美!蓮花醫院為孩子健康保駕護航!
    ,原因是洗澡時發現小朋友包皮下面有白色的東西,經醫生檢查發現,孩子患有包皮粘連,孩子父母回憶,從2歲時就發現孩子的包皮紅腫,經常用手抓。廈門蓮花醫院後埔院區可開展小兒包皮門診手術治療,無需辦理住院就可解決孩子們的包皮小問題,即方便又安全的解決後顧之憂。近日,2歲小患者「宇宇」因小兒疝氣來外科門診複查,醫生通過詢問手術後病情查體、及複查,告訴家長小宇宇的疝氣已經被治癒了,家長可以放心了。
  • 小兒疝氣什麼時候做手術最佳?手術風險大嗎
    疝氣是兒童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於腹股溝管發育沒有完全,內環口沒有閉合,會導致腹腔內容物進入陰囊,當患兒哭鬧時可加重,平臥後又可消失的,可復性包塊。一般來說一歲以內,內環口都有閉合的機會,但是對於患兒一歲以後如果仍反覆出現這樣的狀況,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手術處理了。
  • 疝氣詳解
    疝是人體內某些器官或組織,如小腸、結腸,通過人體內先天或後天形成的異常缺損或薄弱部位,從正常位置到另一位置的狀態。腹股溝區位於人體腹部和大腿根部交界處,疝氣則是指部分腸管或膀胱經人體腹股溝區的薄弱位置穿出、突出於腹部皮下的狀態,所以疝氣又叫腹股溝疝。​疾病名稱/定義的演變:無疝氣如何分類/分型/分期?
  • 男童腹股溝脹痛兩年,一查是疝氣
    小手術解決大煩惱小宇(化名)今年3歲,近兩年,他兩側的腹股溝一直不舒服,經常出現包塊,時有時無。包塊出現時很脹很痛,他哭鬧不止,但輕揉後又會消失。他的父母並沒有足夠重視,這樣的症狀持續了兩年。近日,父母帶著他來到東莞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普濟一區就醫,經檢查,醫生診斷他患了「雙側腹股溝斜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疝氣。經充分的術前準備後,在全麻下,普外科普濟一區主任醫師孫宏武為小宇施行了「單孔腹腔鏡雙側小兒疝高位結紮術」。術中,僅在他的肚臍眼開一個5毫米的小孔,通過小孔伸入手術器械,在他腹腔內進行疝囊結紮。
  •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_搜狗立知_媒體合作_太平洋親子網
    日常生活中,小兒疝氣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而且小兒疝氣對於寶寶的身體是會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需要及時的治療,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在寶寶出現疝氣的時候會通過微創的手術進行治療,那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小兒疝(shàn)氣俗稱"脫腸"、"小腸氣",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
  • 小兒腹股溝疝氣,家長絕不可掉以輕心!
    如果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腹腔),就會出現腹痛加劇,哭鬧不止,繼而出現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症狀,在腹股溝或陰囊內可見橢圓形腫物,質地硬,觸痛明顯;嵌頓時間久者皮膚可見紅腫,若長時間腸管不能回納則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我院普外科,這類疾病治療方法相當成熟,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給予小切口或腹腔鏡治療等微創治療。
  • 寶寶得了疝氣怎麼辦?日間手術刀口小,恢復快!
    5歲兒童患疝氣,四處求醫今年5歲的王小小(化名),家人偶然間發現右側腹部突出來一個小疙瘩,用手碰它也沒有疼痛感,小小也沒有感冒、發燒等不良反應。到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為」右側腹股溝斜疝「,需要手術治療,但因為手術費高、住院時間長等問題,輾轉了多家醫院都沒能進行手術。
  • 董氏奇穴:治療疝氣的經驗方
    疝氣,即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位置
  • 醫生:別大意,很有可能是疝氣
    清遠市人民醫院普外二區主任醫師曾軍解釋,手術是唯一可以治癒疝氣的方法。 「手術是唯一可以治癒疝氣的方法。」曾軍說,1歲以內的部分患兒有自己癒合的可能性,但自愈率低。這一階段的患兒可暫時觀察保守治療,但平時注意觀察腹股溝包塊的變化,避免哭鬧,若包塊不能回納,及時就醫。「大家一定注意,成年人得了小腸氣是不能自愈的。」
  • 不要忽視小小的疝氣
    身體哪些地方會出現疝氣呢?我們身體裡面的組織只要出現薄弱或者缺損,都有可能得疝氣。常見的疝氣包括腦疝、臍疝,腹股溝疝、切口疝、腰疝、造口疝、食管裂孔疝、盆底疝、坐骨結節孔疝、會陰疝、膀胱滑疝等。疝氣的症狀有哪些?疝氣分四期,第一期一般無症狀,第二期開始有提示性症狀:●隆起的包塊。它和腫瘤的主要區別是:無論是站著還是躺著,都是能感覺到有鼓包存在的。
  • 三歲女童因一場疝氣手術意外去世!家人悲痛萬分!主治醫生卻這麼說......
    蚌埠市的小海迪,今年3歲,原本活潑可愛的她,因為12月11號的一場疝氣手術而意外去世,家人悲痛不已,那麼,一場小小的疝氣手術怎麼成了小海迪的「奪命」手術呢?詳情戳視頻今年3歲的小海笛,在家人眼中非常懂事、活潑。然而12月11號的一場疝氣手術,卻奪走了她的生命。
  • 疝氣就醫指南,看完這篇總結就夠了
    一、初步判斷得了什麼病肚皮上突然出現一個鼓包,如果換一個動作,尤其是躺下得時候這個鼓包消失了,就初步懷疑是疝氣了。疝氣得好發部位在肚皮、腹股溝、大腿根部、大陰唇、陰囊等部位,尤其是腹股溝區,如圖所示。而且疝氣的這個鼓包時大時小,但如果肚皮上的包塊大小一直不變,或者逐漸變大,可能只是脂肪瘤、纖維瘤,不管平不平躺,包塊不會消失。
  • 在沒有現代醫學的古代,得了疝氣的男性甚至要被切掉睪丸
    疝氣從命名上就能感受到它的歷史,所謂「疝」指的是人的體表(主要是腹部和腹股溝)鼓起小包,形似山頭,因此用病字頭下一個山字來指代。西方歷史上對疝氣(Hernia)的定義要寬泛一些,可以指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了其正常的位置,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
  • 腹腔鏡下治療疝氣的四大優勢
    並且因為時間長,疝氣加重明顯,現在已經發生了疝氣嵌頓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否則將會有腸管壞死的風險。經過科室商討,決定為張先生全麻下行「腹腔鏡下左側腹股溝斜疝無張力修補術」。在腹腔鏡直視下,在腹部打三個孔,便完成了打開腹膜、游離疝囊、補片修補、壁層腹膜縫合關閉等操作,由於患者治療前反覆手推腫塊復位,導致疝囊大且與周圍組織粘連嚴重,分離有一定難度。
  • 與一個鼓脹的疝氣戰鬥 不要忽略你的腹股溝疼痛
    但是,如果有一個弱點,腸道可以通過並形成疝氣。一個人可能天生就有弱點,或者這個弱點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發展。「就像當你看一輛汽車上的舊輪胎,你看到輪胎側壁上有一個凸起。那是因為輪胎的壁面有缺陷。NIH疝氣專家Dana K. Andersen博士說:「空氣正在向外推動輪胎的壁面,造成凸起。在腹部發展的疝是非常普遍的。嬰兒,小孩和大人得到它們。
  • 「疝氣」雖小,也能要命!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疝氣」雖小,也能要命!01「疝氣」為什麼會發生「嵌頓」?疝的急性發作臨床稱作嵌頓,腹股溝疝、股疝和臍疝均易發生嵌頓。嵌頓的主要原因是腹腔內壓力的突然增加,使得比平時更多的小腸突出到腹壁外。通常放生於患者劇烈咳嗽、用力排便、高強度體力勞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