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詳解

2022-01-17 泊醫外二科醫患之家

收錄於話題 #疝氣 1個

什麼是疝氣?疝是人體內某些器官或組織,如小腸、結腸,通過人體內先天或後天形成的異常缺損或薄弱部位,從正常位置到另一位置的狀態。腹股溝區位於人體腹部和大腿根部交界處,疝氣則是指部分腸管或膀胱經人體腹股溝區的薄弱位置穿出、突出於腹部皮下的狀態,所以疝氣又叫腹股溝疝。​疾病名稱/定義的演變:疝氣如何分類/分型/分期?根據疝氣發生的位置可分為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對患者而言,腹股溝斜疝容易發生腸管嵌頓、卡壓,故需要積極治療。根據疝的特點可分為易復性疝、難復性疝、嵌頓性疝以及絞窄性疝。對患者而言,易復性疝可選擇保守治療,而其餘三種均建議手術治療。會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一般出現移位的器官可受到累及,如腸道、膀胱等。   會傳染嗎?不會。能治癒嗎?會復發嗎?大多數患者可手術後可治癒;若引起疝氣的誘因或病因不解除,仍可能會復發。會遺傳嗎?部分疝氣與遺傳因素有關,如小兒腹股溝疝。疝很常見嗎?疝氣常見於腹壁薄弱或腹壓增高的人群,如老年人、營養不良、肥胖、慢性咳嗽、慢性便秘、前列腺增生、經常搬運重物、懷孕、腹壁發育不良的嬰幼兒、手術切口癒合不良。症狀最常見的表現是無意中發現腹部或腹部與大腿交界處突出體表的包塊,以及腹痛、腹脹、噁心、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
常見症狀有哪些?無痛性突出體表包塊:無意中發現腹部或腹部與大腿交界處突出體表的包塊,包塊大小可隨體位變化而變化或不變化,按壓無痛。腹痛、腹脹:腸管疝入異常位置後,會出現腹部脹痛不適感。噁心、嘔吐:部分疝發生嵌頓後,可出現噁心、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當腸管疝入發生嵌頓後,可出現肛門不能排氣排便。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本病的病因包括:正常或病理情況下,組織結構薄弱或缺失。

為什麼會得疝氣?正常組織結構薄弱或缺失:某些組織穿過腹壁的部位結構薄弱,如精索及子宮圓韌帶穿過腹壁的位置、食管穿過胸腔到達腹腔的位置;腹壁正中腹白線發育不良;嬰幼兒腹壁薄弱。病理因素導致的結構薄弱:手術切口癒合不良。哪些人容易得疝氣?

有如下危險因素或誘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可以預防的因素:

導致腹內壓增加的慢性因素:慢性咳嗽、慢性便秘、前列腺增生、經常搬運重物等。導致結構薄弱的因素:營養不良、肥胖、腹壁薄弱的老年人或嬰幼兒、嬰幼兒啼哭、腹部手術切口癒合不良等。

很難預防的因素:

發現腹部與大腿交界處體表突出包塊等症狀,應積極就醫,由醫生診斷並判斷疝氣類型,以制定不同的醫療方案。

哪些情況要立即就醫:

腫塊在平臥或用手推不能還納的,甚至出現腹痛、腹脹、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的病人應立即就診。

可以這樣做:

禁食禁飲,記錄大小便或嘔吐的次數,觀察大小便或嘔吐物的顏色及性質,記錄腹痛的持續時間。

不能這樣做,有可能影響疾病診治:

不能服用止痛藥,以免影響醫生進行病情判斷;不要進行劇烈活動;不要強行將腫塊推回腹腔,以免造成疝氣內的組織損傷,比如:腸管破裂。應該看哪個科?普外科​需要做哪些檢查?體格檢查:醫生會對患者做一些身體方面的檢查(醫學上稱為體格檢查),包括視、觸、聽。視診:主要作用是觀察包塊的大小、形態。觸診:主要作用是評估包塊的質地,有無壓痛,咳嗽時觸診是否有衝擊感,包塊推回腹腔後按壓腹股溝管皮下開口是否能阻止包塊突出,包塊有無波動,腹部有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聽診:主要聽包塊局部有無腸鳴音、有無血管雜音。這些檢查非常重要,主要作用是幫助醫生判斷是否存在疝氣,以及初步判斷疝氣的類型和病情的嚴重程度。當然,這些檢查結果陽性,也不能準確說明一定存在疝氣,需要結合症狀和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包括 B 超、腹部 CT 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影像學檢查。B 超:B 超可見突出的腫塊為腸管,按壓探頭可將疝氣內容物部分推回腹腔。目的是判斷疝氣內容物的種類。腹部 CT:可清楚的看到腸管或膀胱跨過疝氣出口的位置,也可看見腸管的血供。目的是清楚的了解疝氣的解剖結構,以及了解腸管的血供情況,便於指導治療。醫生會問患者哪些問題?包塊出現的時間?包塊出現時是否會因平躺或按壓時而消失?包塊是否在用力或咳嗽時出現?有無腹痛、腹脹、發熱,噁心、嘔吐等不適。目前的症狀是持續性加重還是間歇性發作?上一次肛門排氣、排便的時間,大便的量及性質、顏色?從第一次發現包塊到本次就診期間有沒有到醫療機構就診和治療?治療方式如何?治療效果怎麼樣?做過哪些檢查?​

相關焦點

  • 不要忽視小小的疝氣
    身體哪些地方會出現疝氣呢?我們身體裡面的組織只要出現薄弱或者缺損,都有可能得疝氣。常見的疝氣包括腦疝、臍疝,腹股溝疝、切口疝、腰疝、造口疝、食管裂孔疝、盆底疝、坐骨結節孔疝、會陰疝、膀胱滑疝等。但肌肉和肌肉之間的連接處,即腱膜或肌腱的位置通過鍛鍊不一定會增強,而且劇烈運動會增加腹壓,腹壓增高是疝氣的一個高危因素。對於已經得了疝氣的朋友來講,建議在完成治療後再健身,因為舉槓鈴、啞鈴等運動會使腹壓增加,一個猛勁會使疝氣擠出來,甚至造成腸道嵌頓等緊急情況。另外,在平時的運動中或勞動中,一旦出現劇烈疼痛或者有些地方凸出來,千萬不要耽誤,立即去醫院檢查,以防延誤病情。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疝氣莫煩惱,腹股溝疝氣小兒推拿調理穴位手法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疝氣莫煩惱,腹股溝疝氣小兒推拿調理穴位手法 小兒疝氣 小兒疝氣是指小腹疼痛牽引睪丸腫痛而言。
  • 6歲女童得疝氣,小兒推拿、中藥、疝氣帶都用了一遍,結果……
    不放棄的蕊蕊媽媽又買了一套疝氣帶,整天給孩子綁在身上,不但沒有效果,還對孩子的行動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前一陣子,蕊蕊媽媽考慮到蕊蕊下半年要讀小學,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運動量增大,疝氣如果不根治的話,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所以蕊蕊媽媽決定找我院兒外科任清付主任進行手術治療。
  • 董氏奇穴:治療疝氣的經驗方
    疝氣,即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位置
  • 科學 給寶寶用「疝氣帶」靠譜嗎?
    歡迎各位媽媽來稿分享交流自己在養教方面的育兒經,或者向萌媽直接提問!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使用請聯繫郵箱 mengmaclassroom@163.com萌媽說:大約一個月以前,後臺有個媽媽說自己的寶寶得了疝氣,需要做手術。她說,儘管知道疝氣是一種很常見的新生兒疾病,但看著寶寶躺在手術臺上,還是忍不住難過,於是點名讓萌媽寫一篇介紹疝氣的文章,供各位爸媽參考,目的是早發現早治療。
  • 男童腹股溝脹痛兩年,一查是疝氣
    兒童哭鬧不止、腹部有突起,家長們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腹股溝疝氣,長期下去會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近日,父母帶著他來到東莞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普濟一區就醫,經檢查,醫生診斷他患了「雙側腹股溝斜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疝氣。經充分的術前準備後,在全麻下,普外科普濟一區主任醫師孫宏武為小宇施行了「單孔腹腔鏡雙側小兒疝高位結紮術」。術中,僅在他的肚臍眼開一個5毫米的小孔,通過小孔伸入手術器械,在他腹腔內進行疝囊結紮。
  • 腹腔鏡下治療疝氣的四大優勢
    並且因為時間長,疝氣加重明顯,現在已經發生了疝氣嵌頓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否則將會有腸管壞死的風險。經過科室商討,決定為張先生全麻下行「腹腔鏡下左側腹股溝斜疝無張力修補術」。在腹腔鏡直視下,在腹部打三個孔,便完成了打開腹膜、游離疝囊、補片修補、壁層腹膜縫合關閉等操作,由於患者治療前反覆手推腫塊復位,導致疝囊大且與周圍組織粘連嚴重,分離有一定難度。
  • 專家告誡:女孩得了小兒疝氣,治療耽誤不得
    但患兒家長對小兒疝氣並沒放在心上,認為疝氣男孩才得,女孩哪兒來的疝氣?而且疝氣有啥好治的?只要用手輕輕一推,或者平躺一會,也就消失了。長長自已就好了,決定回家觀察」。門診醫生心裡一驚,表示: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並向患兒家長介紹了小兒疝氣會產生大問題。疝氣,學名是腹股溝斜疝,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之一。
  • 「疝氣」雖小,也能要命!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疝氣」雖小,也能要命!01「疝氣」為什麼會發生「嵌頓」?疝的急性發作臨床稱作嵌頓,腹股溝疝、股疝和臍疝均易發生嵌頓。嵌頓的主要原因是腹腔內壓力的突然增加,使得比平時更多的小腸突出到腹壁外。通常放生於患者劇烈咳嗽、用力排便、高強度體力勞動時。
  • 與一個鼓脹的疝氣戰鬥 不要忽略你的腹股溝疼痛
    但是,如果有一個弱點,腸道可以通過並形成疝氣。一個人可能天生就有弱點,或者這個弱點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發展。「就像當你看一輛汽車上的舊輪胎,你看到輪胎側壁上有一個凸起。那是因為輪胎的壁面有缺陷。NIH疝氣專家Dana K. Andersen博士說:「空氣正在向外推動輪胎的壁面,造成凸起。在腹部發展的疝是非常普遍的。嬰兒,小孩和大人得到它們。
  • 在沒有現代醫學的古代,得了疝氣的男性甚至要被切掉睪丸
    因為人體的特殊原因,男性患疝氣的概率遠遠超過女性,這也就意味著疝氣總是糾纏著農業社會中最重要的男性勞動力,它可以輕而易舉地拖垮一個務農家庭。顯然,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人們都對疝氣這種疾病有一定的認識,但並不全面。疝氣類型多種多樣,我們體內的小腸、盲腸、大網膜、膀胱、卵巢、輸卵管等臟器都有可能通過薄弱點形成疝氣。
  •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_搜狗立知_媒體合作_太平洋親子網
    日常生活中,小兒疝氣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而且小兒疝氣對於寶寶的身體是會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需要及時的治療,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在寶寶出現疝氣的時候會通過微創的手術進行治療,那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小兒疝(shàn)氣俗稱"脫腸"、"小腸氣",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
  • 寶寶得了疝氣怎麼辦?日間手術刀口小,恢復快!
    近日,兗礦新裡程總醫院胃腸外科為一位患者小朋友成功切除了」疝氣「,並且手術當天就出院啦!疝氣是什麼?通俗地講疝氣就腹壁(肚皮)上有個空「窟窿」,醫學上稱為腹壁上存在缺損,小腸或網膜可以鑽進這個窟窿」或缺損中,這樣從外面看,在大腿根部或陰囊就表現為有一個腫塊,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小腸氣」。小兒為什麼會出現疝氣?
  • 小兒疝氣什麼時候做手術最佳?手術風險大嗎
    疝氣是兒童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於腹股溝管發育沒有完全,內環口沒有閉合,會導致腹腔內容物進入陰囊,當患兒哭鬧時可加重,平臥後又可消失的,可復性包塊。一般來說一歲以內,內環口都有閉合的機會,但是對於患兒一歲以後如果仍反覆出現這樣的狀況,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手術處理了。
  • 小兒疝氣不用怕,我科微創手術從入院到出院只需一天
    因為孩子生下來就愛哭,萱萱1歲時爸爸媽媽就發現其左側大腿根部有一個小包塊,時有時無,曾多處問診,得知是小兒疝氣。萱萱爸媽礙於各種顧慮一直未下定決心手術治療。最近萱萱總是說自己的肚子疼,玩耍或哭鬧後下腹就有個小包,疼痛更明顯。於是爸爸媽媽帶萱萱來到瞭望江縣中醫院外一科就診,經過醫生的耐心詢問和查體,抓到了這個愛鼓起的小包,就是疝氣。
  • 小兒腹股溝疝氣,家長絕不可掉以輕心!
    如果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腹腔),就會出現腹痛加劇,哭鬧不止,繼而出現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症狀,在腹股溝或陰囊內可見橢圓形腫物,質地硬,觸痛明顯;嵌頓時間久者皮膚可見紅腫,若長時間腸管不能回納則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我院普外科,這類疾病治療方法相當成熟,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給予小切口或腹腔鏡治療等微創治療。
  • 老人腹股溝長6釐米包塊,微創手術2個小孔解決疝氣困擾!
    老年疝氣,是老年人群體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它是由於老年人身體機能改變或慢性疾病所引起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患上疝氣,但是並未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給患者們帶來了嚴重危害,而董大媽就是其中一位。案例重現來自商河縣的董大媽,患有左側疝氣3年多了,一直沒有治療是因為董大媽擔心開刀手術創傷大,恢復時間長、還有術後的疼痛和瘢痕。
  • 疝氣就醫指南,看完這篇總結就夠了
    雙醫生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出自己專業範圍內疾病的就醫指南:如何初步判斷疝氣?疝氣重點預防措施是什麼?疝氣高發人群?疝氣發生嵌頓時該掛哪個科?手術治療全過程...為患者朋友減少就醫彎路,配合好醫生完成最佳的診療方案,以求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 三歲女童因一場疝氣手術意外去世!家人悲痛萬分!主治醫生卻這麼說......
    蚌埠市的小海迪,今年3歲,原本活潑可愛的她,因為12月11號的一場疝氣手術而意外去世,家人悲痛不已,那麼,一場小小的疝氣手術怎麼成了小海迪的「奪命」手術呢?詳情戳視頻今年3歲的小海笛,在家人眼中非常懂事、活潑。然而12月11號的一場疝氣手術,卻奪走了她的生命。
  • 醫生:別大意,很有可能是疝氣
    清遠市人民醫院普外二區主任醫師曾軍解釋,手術是唯一可以治癒疝氣的方法。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疝氣嵌頓或腸穿孔,更嚴重的可以導致一側睪丸或卵巢發育不良,影響生殖系統功能。 小孩和老人多見 曾軍介紹,腹外疝,俗稱「疝氣」,是指腹部裡面的臟器或者組織,通過腹壁薄弱的區域或者孔洞向體表突出形成的包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