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 孩子總愛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2020-12-22 澎湃新聞

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 孩子總愛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2020-12-17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幫助家庭建立起高質量的親子關係,

構建和諧家庭,提升家庭整體幸福感,

營造全市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動局面。

「巴中婦聯」微信公眾號特別推出

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為全市兒童家庭送上科學家庭教育大禮包~

我家孩子在學校裡總是錯拿別人的東西,

這該怎麼辦?

我家大寶總是搶二寶東西,

又哭又鬧的,怎麼說都不聽。

今天我們將走進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讓你更懂孩子↓↓↓

案例呈現

小凱是某小學二年級的男生,一直以來,小凱都是個聽話乖巧的孩子,對學習很認真,也很熱心做老師的小幫手。但最近老師和同學們發現了小凱有個很不好的習慣:總是把不屬於自己的物品帶回家,比如同學的鉛筆、橡皮、尺子等,他都會自己裝進書包裡帶回家。

根據小凱的這個情況,老師多次與小凱聊過,小凱每次都點頭說知道了,但過後很快又忘記了,又再次重複。於是老師邀請小凱的母親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小凱的母親每天都檢查小凱帶回家的書包,一旦發現不屬於小凱的物品,就進行嚴肅的批評甚至為此打過小凱,但每次教育完後,小凱會好一陣,過段時間又會重複出現。

小凱的家是個四口之家,父母、小凱和他的弟弟,弟弟比小凱只小一歲,兩兄弟從小一起長大,同住一個房間,經常因為玩具等物品產生搶奪和打鬧,母親也難以平衡他們之間的關係,現在小凱又出現這樣的壞習慣,家長很著急,也很苦惱。

案例分析

根據小凱的家庭結構情況和在校表現,可以總結出他在校隨意拿他人物品的行為主要原因有三點:

1、界限不清

小凱從小與弟弟一起長大,他對於自己的物品和弟弟的物品通常界限不清,加上兄弟倆經常因為玩具的歸屬問題搶奪和打鬧,兄弟倆之間物品混搭使用。

2、被尊重感缺失

由於小凱比弟弟大,在與弟弟搶奪玩具或使用物品的時候,家長都要求小凱讓著弟弟,於是小凱被迫忍讓,心有不甘但又無可奈何,導致小凱的被尊重感未被滿足。

3、渴望關注

由於家裡有兩個一般大的孩子,父母的關照都同時進行,而小凱的內心渴望父母對自己的關注是唯一的,當自己的行為出現偏差時,父母才把「唯一」的眼光放到了自己的身上。於是「拿別人東西,被關注的就多,父母就只看我一人」成為了小凱的慣用模式。

解決孩子界限不清的方法

JIE JUE

1.標籤法

將孩子的物品進行劃分和歸屬,並且貼上名字標籤,同時建立規則:自己的物品屬於自己,他人如果想要,需要借,並且過後要求對方歸還;同理,自己想要他人物品,也需要有借有還。

2.孩子之間的矛盾自己處理

父母不再做孩子之間的裁判官,他們的矛盾交給孩子自己處理,磨合彼此之間的合作共處,同時父母給予愛的引導,給孩子建立兄弟姐妹情誼的機會。

3.給予每個孩子愛的關注

父母定期輪流只帶一個孩子出去遊玩,讓每個孩子都充分享受過父母唯一的愛和關注。

· END ·

原標題:《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 孩子總愛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孩子總喜歡搶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所以,孩子喜歡搶東西,絕不是家長們擔心的品質問題,而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自然發生的情況。只不過,身為父母的我們都知道,搶東西是不對的,不管孩子有怎樣的初衷,我們都得糾正他們的這種行為。 下面就與家長們分享一下如何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下,幫助孩子克制這個不受歡迎的行為。
  • 家教微課堂 | 一個普通孩子被無條件愛的18個瞬間
    家教微課堂 | 一個普通孩子被無條件愛的18個瞬間 2020-12-10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歲孩子總愛亂拿別人東西?別罵孩子小偷,很可能是物權敏感期
    隨便拿東西,是2歲左右孩子最常見的壞毛病其實,2歲左右的孩子,剛剛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在他們的意識中,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都可以隨便拿。囯外教育專家也說過,孩子二歲的哲學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比如把他手裡的東西拿起來,然後說道:「這不是你的。」接著拿出自己孩子的東西,然後告訴他:「這才是你的。」如果孩子特別喜歡一個東西,而且這個東西你剛好需要買,那就可以在孩子面前演示購買這個過程,跟孩子說:「媽媽要付錢買下來,它才能屬於我們哦。」讓孩子理解這世上不是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也並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隨便拿。
  • 孩子愛「拿」別人的東西,就是壞孩子嗎?
    文/果兒媽1 8歲女兒愛「拿」別人東西女兒上小學以後,我發現她經常丟三落四。每次周末回家,不是鉛筆、橡皮、尺子丟了,就是校服、水杯丟了。那些憑空多出的東西,又是哪來的?在我的追問下,女兒說是她拿自己的文具和別人換來的。昨天,班級群裡有一位爸爸,吐槽自己8歲的女兒,老愛拿別人的東西。看見喜歡的東西,不管別人同不同意,都強行佔為己有。為此,人家孩子家長還專門找過這位爸爸,讓他好好教育自己的女兒。
  • 亂翻別人東西的孩子,容易被說成「沒家教」,家長要幫忙糾正
    孩子亂扔別人家的東西,會被認為沒有家教很多家長帶孩子出門做客,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到別人家裡,行為舉止完全不受控制,家長一沒留神,他就在人家家裡亂折騰,把箱子、柜子、抽屜全都打開,然後亂扔、亂翻,嚴重的情況下,會把別人的東西打破、撕碎、弄髒。當然,有的人會顧忌面子,不好意思表示自己的不快。但是,人家在心裡就會認為「這孩子沒有家教」。
  • 「萱姐姐家教課堂」線上家教知識普及講座第一期開講啦!
    「萱姐姐家教課堂」線上家教知識普及講座第一期開講啦! 為傳播家庭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共同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宣城市婦聯邀請省、市級家庭教育專家,通過網絡進行系統的家教知識普及講座。
  • 孩子喜歡拿別人東西怎麼辦?別再說他是「偷」,睿智的父母這樣做
    玲玲今年三歲,剛上幼兒園沒多久,最近玲玲媽媽發現玲玲書包裡總有一些不是自己的玩具,媽媽問玲玲這些玩具是哪來的,玲玲回答說是幼兒園的,因為很喜歡,所以拿回家來玩。媽媽問玲玲有沒有經過老師的允許,玲玲就開始吱吱唔唔起來,媽媽告訴玲玲,如果不經過別人允許就拿別人的東西,那這種行為就叫「偷」,偷東西是非常不好的事情,明天去把玩具還給老師,以後不要再拿了。玲玲答應了。
  •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為什麼孩子會偷東西?家長如何引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偷東西可不是好行為,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染上這樣的「惡習」,第一次發現孩子偷東西時家長們的態度對孩子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 紫薇花課堂丨「科學家教走進田園農家」第十一集
    紫薇花課堂丨「科學家教走進田園農家」第十一集 2020-12-22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現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父母該怎麼辦?6種方法不可缺
    無獨有偶,還有一個12歲的男孩小明,因父母發現錢包裡少了錢所以懷疑到了小明頭上,在小明拒不承認後其父親惱羞成怒,將孩子綁在床上打,而當他第二天過來想繼續追問時發現孩子已經停止了呼吸。「偷」在我們成人的世界裡是一種非常可恥的行為,所以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教育絕對不能偷東西,甚至我們被家長教育「三歲偷針,長大偷金」,所以即使很小的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也經常會被父母嚴厲斥責。
  • 當孩子出現「偷拿」別人物品時,父母該怎麼辦,做好這3點
    如果你家孩子出現以上現象,那麼基本就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可別把這種行為認為是「自私」喲!當然這個時期的有些寶寶也會出現大人眼中「偷拿」別人東西的現象,別上火,別介意,孩子真的只是「誤拿」並不是「偷拿」,因為他真的沒有「偷」的概念。其實就這個5歲的小女孩來說,她真的只是因為喜歡才把同學的手錶,偷偷藏起來的。
  • 家教雲課堂|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指導》出版,電子書免費閱讀
    家教雲課堂|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指導》出版,電子書免費閱讀 2020-02-20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把孩子教得很乖,但被搶玩具、總吃虧,怎麼辦?
    幼兒園裡孩子發生矛盾時,經常有家長說理,對方怎樣教育孩子才對……道理是這麼說,但問題是,現實裡,我們管不了別人的家教,最重要的是,管不了矛盾發生的當下。但是,上了幼兒園,就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孩子,家長都不在身邊,沒人約束,老師也未必能次次及時管教,發生了矛盾怎麼辦?有了危險怎麼辦?全憑孩子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去判斷。慫恿孩子去爭去搶,真的會更好嗎?這就像我們成年人走在街上,遇到特別兇悍的人是一個道理。
  • 教育爭議:孩子拿別人東西算不算偷?瑞士教育專家早已指明答案
    有了孩子的家長就喜歡在網上分享自己的育兒過程中的開心和難題,而最近一位家長就在網上說了自己最近所煩惱的一件事:孩子現在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總喜歡拿別人的東西,如果遇到感興趣的還會放在自己的兜裡,雖然矯正過幾次,可是孩子還是會犯,不知道該怎麼辦,想向網友求助。
  • 【家教小故事】偷摘鄰居家的番茄之後……
    【編者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了樹立良好家風,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江蘇省教育廳教育宣傳中心(江蘇教育報刊總社)、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合策劃推出家教小故事系列。
  • 孩子迷上了網絡,怎麼辦?| 『讓愛留守』
    孩子迷上了網絡,怎麼辦?| 『讓愛留守』 2020-12-30 0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歲的孩子不聽話該怎麼教育?巴小象課堂教你只要這麼做!
    三歲的孩子不聽話該怎麼教育?巴小象課堂教你只要這麼做!2018-07-20 20:47:0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我是二婚,我也是那個孩子的後媽。我老公和他前妻的孩子今年都上六年級了,是女孩,還是特別的不懂事。
  • 「別拿別人的東西」,還在大聲指責自己的孩子?正確的方法是這樣
    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兩個孩子有爭搶一個玩具的時候,當然,其中一個孩子才是物品的主人,而另外一個孩子的行為,就是不對的。大多數的父母在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首先就會指責自己的孩子,並且直接說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 智慧家教策略——不要拿孩子與別人比,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
    你為什麼總是拿孩子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呢?你知道這樣做的弊端與後果嗎?你知道你的這種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有多麼的嚴重嗎?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絕大多數的父母總是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家長自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出息,不是把父母氣得半死,就是把孩子逼的走投無路。
  • 家風家教微課堂 | 幸福一家人:友善助人 孝親敬老
    家風家教微課堂 | 幸福一家人:友善助人 孝親敬老 2020-11-17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