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VS快手,誰吃肉?誰喝湯?

2021-0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抖音和快手是現今最熱門的兩個短視頻產品,本文通過行業背景、用戶數據、產品形態,電商來對比抖音和快手的發展,到底誰更勝一籌?

一個商業賽道,有多個產品比拼,但存留下來的卻屈指可數。很多人對此不解,為什麼那個產品能做大做強,而這個產品就會成為歷史塵埃。

2016年以後,短視頻成為最熱門的賽道之一,吸引著無數人入局,但是市場的體制是優勝劣汰,在經歷幾番廝殺後,短視頻領域最終形成以「抖音」和「快手」為首的局勢。

然而增長不是無休止的,根據Fastdata極數給出的數據,自2019年開始,以抖音、快手為首的短視頻軟體的活躍用戶規模已經漸緩,到2019年Q4 ,國內短視頻活躍用戶規模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環比下滑。

看得出來,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迎來「劉易斯拐點」,預計該賽道的馬太效應將會越加顯著。如此一來,抖音與快手之間的競爭面越來越大,最終形成二八分割的局面。

那麼在未來,抖音和快手誰會是那個「八」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究。

一、行業背景

短視頻行業快速崛起,已成為網際網路第三大流量入口、網際網路文娛市場「第一大時間殺手」。

2019年的市場規模已經突破千億,預計2021年破2000億;目前行業呈現兩強爭霸格局,字節系與快手領先優勢明顯,腰部平臺競爭激烈,尾部平臺面臨生存考驗。

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短視頻月活躍用戶數已超8億,滲透率超70% ,已成為網際網路第三大流量入口。2019年6月短視頻行業月均使用時長已達22.3小時。

短視頻行業藉助4G普及紅利,有效滿足用戶碎片化娛樂場景需求,月均使用時長已超手遊、在線視頻等。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

而作為短視頻頭部平臺的抖音和快手,在各自發展過程中,從產品定位、產品體驗到內容分發機制上又形成了怎樣的差異化競爭?

1. 產品定位

1)抖音

抖音,原名A.me,於2016年9月誕生,上線之初的產品定位就是一個專注年輕人音樂短視頻社區平臺,同年12月更名為抖音短視頻。

從產品定位就可以看出,抖音的目標用戶,聚焦在都市年輕人,主打優質的音樂短視頻、內容短視頻。以編排生活內容,頻頻製造各種熱門挑戰、話題、活動以及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特效,建立話題並引起聚眾效應。

不僅如此,抖音頻頻邀請大量短視頻KOL和大腕明星入駐,增加平臺壁壘的同時,提高品牌知名度。

根據抖音日前發布的《2019抖音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突破4億。

以此來看,抖音更善於構建中心化的播主,粉絲向頭部大號聚集,其中人民日報抖音粉絲超五千萬,排名榜首。

2)快手

快手,前身叫 GIF 快手,誕生於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用來製作、分享GIF圖片的手機應用,後來快手從純粹的工具應用轉型為短視頻社區。

快手的用戶定位是普通人的自我表達,通過普通人的視角進行發散傳播,引發大眾的公感,從而獲得更多的用戶關注,而這種接地氣的視頻內容,剛好對應快手的 slogan:「記錄世界,記錄你」。

用快手CEO宿華的話說,我們更在乎生活分享。快手的用戶更像是社會的鏡子和投影,都是用普通人自己的視角去觀察到的世界。

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快手擁有超過 1.6 億日活用戶,3 億月活用戶,每日上傳短視頻超過 1500 萬條,庫存短視頻數量超過 80 億條。

二、平臺數據1.安卓手機下載量對比

數據來源:七麥數據

據七麥數據統計,截止到5月26日,抖音安卓版APP累計下載量270.10億次,近30天每日平均下載量3800多萬次,其中華為手機用戶佔比最大。

快手安卓版APP累計下載量280.79億次,近30天每日平均下載量3700多萬次,其中OPPO手機用戶佔比最大。

快手目前無論是在總量上,還是日均增量上,都還是稍稍領先抖音。

2. 日活躍用戶對比

根據抖音最近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1月,抖音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4億,同比2019年1月增長60% 。

相較之下,快手的日活躍用戶比抖音少一些,在2020年初剛剛突破3億,不過有2.5億人在快手發布作品,整體參與度超八成。

需要注意的,根據CNNIC第45次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而以抖音和快手為主的短視頻APP ,就佔據了網際網路人數的小半。

左抖音 右快手

3. 用戶畫像

就像上述所說,由於抖音與快手內容主題、關注點不同,在用戶分布上也呈現一定的差異性。

具體來看,當下抖音的用戶群體以男性居多,大致佔比為52.2% ,用戶年齡集中在35歲以下,佔比接近70% ,受眾人群也下探到三四線地區。

數據來源:巨量引擎、Questmobile、方正證劵

快手的用戶群體,整體要比抖音年輕化一些,30 歲以下的用戶佔比超過70% ,但同樣是男性居多;不過快手受眾人群還是以三四線城市為主,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數僅佔23%左右。

數據來源:卡思數據、方正證劵

1. 用戶地域分布對比

抖音與快手的用戶地區分布上,還是基本呈現出南北對立的局面,其中廣東、江蘇、四川等地區使用抖音最為廣泛;而快手則是以東北、河北等地的使用頻率最多。

不過根據百度指數顯示,像山東等地,使用抖音的人群已經比快手多了一些,而在河北,抖音與快手之間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儼然一副抖音「北上」的形式。

來源:百度指數(最近30天) 藍色代表抖音,綠色代表快手

這就值得玩味了,從上面的數據得知,快手的用戶參與度是很高的,尤其是人人皆是 KOC 的概念更是極其接地氣。但可以看到,快手原本的地盤正在被抖音蠶食,長期以往,快手的劣勢將會越加明顯。

2. 主流KOL 分析

1)抖音

內容為主,優質的原創作品會獲得更多關注,但是頭部KOL的內容已經演變成話題,流量聚焦依舊顯著。

2)快手

話題為主,主要為創造共感,吸引同類人群關注,內容輸出單一,頭部 KOL 的播放量等容易出現起伏。

三、產品形態1. APP版本更新

抖音

 快手

快手比抖音更早進入短視頻市場,但是從產品迭代來看,抖音的創新能力,製造聚眾效果等方面都是優於快手,而且抖音更願意做自我突破,呈現出來的結果反而是快手一直在追趕抖音。

此外,抖音早期藉助大量熱門 IP ,通過一些綜藝、紅包活動等方式,創造出很好的傳播效果,相較之下快手就反應慢一些,這或許與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在市場傳播方面,有著更多資源和經驗有關。

2. 產品結構

1)抖音APP

2)快手APP

抖音的產品結構相對廣泛,覆蓋的窗口和專欄更多一些,且保證各個產品都有著一定的系統效果。

在使用方面,抖音的模式操作更加更假更加簡潔,上到八十歲的老人,下到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用,用戶只需要盯著首頁不斷往下刷新,即可滿足看短視頻的需求,甚至不用任何思考。

說句不好聽的話,只要會滑屏幕,都可以體驗。

不過,在內容選擇方面,抖音的設定的「搜索」並不直觀,並不能滿足更多用戶的使用習慣。

快手的產品結構相對集中,基本上以視頻、直播兩個窗口為主,內容上以瀑布流的形式排版雖然不如抖音使用方便,但是給予用戶的選擇性更多,不會在一些不感興趣的內容上浪費時間。

不過後來快手為了用戶使用更加方面,參照抖音增加大屏版,同樣無需用戶選擇即可一直瀏覽視頻,但切換到大屏版入口太深,對於不善於探索新功能的用戶來說形同虛設。

再加上只是在產品形態上做出調整,並未改變產品本質,所以得到的市場反響並不強烈。

3. 內容分發機制

抖音和快手的推薦策略,都是向不同的用戶推薦他感興趣的內容,實現千人千面,但是雙方的核心分發機制也有明顯的差異。

抖音是中心化的分發機制,中心化的主要特徵是以少數頭部用戶為中心,以新浪微博為典型代表,流量主要聚集在少數用戶身上。

追求熱度的算法機制塑造了抖音高流量特質。抖音對將短視頻的審核推薦機制分為三個等級。用戶上傳視頻後,抖音通過機器檢測是否為違規、重複內容。若視頻重複,則被歸入低流量推薦池;

未重複視頻則進行第一級「初級推薦」。根據用戶的轉發、評論等反饋數據,若視頻達到系統設定算法的閾值,則進行疊加推薦,即第二級「多級推薦」。若用戶反饋依舊活躍,將該視頻引入更高流量池後經由人工審核,進行第三級「熱門推薦」,該推薦持續 1 天到 1 周不等。

通過算法分發,抖音實現了流量引導,使優質視頻展現在更多用戶面前並持續更長時間,產生爆款熱點視頻。這也意味著大量流量的集中,形成頭部流量。同時,優質的熱點短視頻能進行更大範圍傳播,跳出抖音體系,吸引更多新流量進入。

不過,由於抖音的內容是算法曝光,中心化明顯,管控過強的分發邏輯會讓用戶與內容創造者之間不易深度連結,不利於社交屬性的發展,用戶與用戶之前大多是擦肩而過的一面之交,社交領域屬性極低。

快手是去中心化的分發機制,去中心化的主要特徵是不偏袒頭部用戶,每一個用戶都能平等的得到展示的機會,也可以得到不少的流量和曝光。

快手的推薦策略對用戶來說更為平等,並不代表普通用戶產生的內容上具有很大機率上推薦頁,只不過比抖音會輕鬆。

其次在運營層次上,快手也是使用算法推送,但鮮會對內容進行強幹預,主要基於用戶社交關注和興趣來調控流量分發,更注重人與人、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關係。先社交再興趣,社交屬性更強,「老鐵」文化就是很顯著的體現。

抖音和快手搜索頁面 左:抖音 右:快手

四、抖音與快手的電商對比

抖音和快手的電商內容對比

1. 抖音電商

抖音的電商善於運用自身的內容優勢,通過短視頻進行傳播頗多,用戶往往是在對品牌形成已有認知後的購買,對KOL的關係較弱,內容的推薦只是對品牌的購買起到促進作用。

同時由於抖音的大數據推流模式及刷屏換內容的機制,一些產品很容易爆火,但前提是承載的短視頻內容需要足夠吸引人群。

1)抖音電商發展歷程

2018年3月,抖音開放購物車功能,聯合淘寶試水電商。

2018年5月,抖音在達人主頁內上線自有店鋪入口,用戶可進入達人主頁店鋪內購物。

2018年12月,抖音公布了10家購物車運營服務商,進一步完善電商生態。他們主要連接抖音平臺和具備電商能力的KOL與KOC ,提供抖音購物車功能對接、抖音官方活動對接等服務。

2018年底,抖音開放購物車自助申請,全平臺符合要求的帳號均可申請。

2019年1月,抖音「好物聯盟」測試平臺中電商達人和商家的活躍程度,並根據商品的熱賣程度給予參與者相應排名獎勵。

2019年1月底,抖音接入放心購平臺,在商品櫥窗功能中,達人可以同時接入商品。

2019年4月,抖音上線了「小米商城」「京東好物街」等多款電商小程序,豐富自身電商模式。

2019年6月18日,抖音與第三方電商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將購物車接通京東。

2)電商數據

2018年雙十一期間,抖音購物轉化銷售額達到了2億。

2018年雙12當天,參與抖音購物車的帳號超過7000個,人數破100萬,雙12期間促成淘寶、天貓交易單數超過120萬,前50抖音帳號合併完成1億GMV 。

2018雙12,3000萬粉絲的抖音頭部紅人「七舅腦爺」開啟了直播首秀,並聯合108個品牌贊助商開啟賣貨之旅。這被一些媒體視為「抖音電商的第一槍」。

2018年雙12,抖音達人「藍小爸」抖音購物車視頻播放量超1000萬,雙12累積銷售額達650w。

截至2019年6月25日,開通抖音購物車功能的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100萬,相比去年12月增長了超10倍。

整體來看,抖音的內容帶動了電商業務的整體向上,依靠明星效應及內容傳播,打開了自己的電商規劃。不過由於這種過於聚焦的模式,也導致個人店鋪興起不易,社交屬性限制了發展。

3)抖音的電商渠道

抖音小店:無需跳轉第三方,購買可直接在抖音小店完成。(佔比不如其他兩類)

電商平臺:淘寶、京東、網易考拉(第三方電商):用戶自己擁有淘寶店鋪的,可通過將商品加入淘寶聯盟,以淘寶客淘口令的形式添加商品。(電商業務主要貢獻)

小程序方式接入三方電商:目前京東好物街、小米有品、小米商城等小程序已接入。(電商業務次要貢獻)

2. 快手電商

1)快手電商發展歷程

快手APP於2018年6 月上線快手小店,每個主播達到一定條件均可申請開店;商品來源於合作的有贊商家店鋪;快手和有贊實現用戶帳號打通,快手用戶可直接購買,也為自身電商業務埋下伏筆。

2018年9月,根據魔筷星選的版本更新日誌,魔筷星選與快手APP和快手小店實現直接相連。

2018年11月6日的「快手賣貨節」上,粉絲4000多萬的散打哥3個小時達到5000萬的銷售額,11月6日當天更是完成了1.6億元的銷售額。

2018年12月20日,快手電商發布「麥田計劃」,對快手小店進行了升級改版,並推出了全新的「電商服務市場」,引入優質電商服務商。首批接入的服務商包括如涵、網紅貓、金鏑互動、卡美啦四家,為快手達人提供電商供應鏈資源、電商銷售相關的各項技能培訓和服務、店鋪的代運營等服務。

根據2018年快手數據統計,快手上每天跟商業需求相關的評論量超過190萬,用戶源源不斷的交易需求自然而然促成了快手目前的電商生態。

根據尼爾森在2018年6月至8月對快手上部分賣貨商戶進行了深度定向調研數據顯示,接受調研的商戶中,48%從快手上直接接到了生意,其中42%在快手上年收益超過10 萬,平均每個視頻可以帶來1068元收益。

快手2019年的電商總GMV預估在300至500億區間。

2)快手電商業務模式

1.銷售方式

快手商品:快手提供給商家主播的一站式的商品售賣平臺。

第三方平臺商品:魔筷星選——快手APP直連的電商小程、淘寶——淘寶聯盟、拼多多——多多進寶。今年 7 月 11 日快手小店新接入拼多多平臺,加入多多進寶的商品即可添加至快手小店。

2.傳播方式

直播:直播視頻右下角會有黃色購物車圖標,點擊可直接進入商品列表頁面。短視頻:短視頻左下角顯示黃色購物車圖標,點擊圖標還會有購買提示。快手小店店鋪:用戶個人主頁會有快手小店入口,並有店鋪詳情展示。五、結語

整體來看,抖音的發展趨勢十分迅速,不僅穩固自己年輕化的產品定位,用戶群體也從都市青年越遷至全國青壯年人群,這些有著一定的經濟能力和相對超前的消費觀念,對於品牌推廣、營收增長都有好的影響。

至於後續添加的電商等業務,抖音依託於字節跳動的背景,優質內容的助力以及已經成型的品牌效果,未來註定是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抖音的強勢是明眼可見,隨著該產品不斷對其他競品的降維打擊,抖音日後註定會成為美團、滴滴之流的存在,而其他廠商或許難逃「喝湯」的命運。

 

本文由 @3W深度精選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 | 快手VS抖音,誰將成為最後的贏家?
    背景介紹:2月5日,「中國短視頻第一股」快手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價338港元,較發行價115港元暴漲193.91%,市值達到13886億港元(約合1791億美元)。作為中國短視頻領域的兩大巨頭,快手和抖音誰將成為最後的贏家?
  • 抖音和快手,誰將加冕為王
    有句經典的話大家都知道,「南抖音,北快手」,在大家印象中快手是村裡人玩的,土味是兒十足,抖音是城裡人玩的,高大上是他的代名詞。實際上這兩個截然相反的第一印象,代表著這兩個app的核心用戶人群。   快手大家都玩過吧,裡面什麼類型的視頻都有,我這裡說的什麼類型,指的是你在刷視頻的時候,可以刷出的視頻類型。
  • 抖音快手下沉VS小而美的垂類APP:誰是中老年網際網路的未來? | 超級...
    短視頻平臺競爭白熱化,抖音、快手搶攻網際網路最後的增量 微信對中老年群體的滲透基本完畢,抖音、快手上的中老年用戶佔比仍處在低位,相比於已經飽和的年輕用戶,中老年人是抖音、快手最後的用戶增量。 2020微信公開課PRO透露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9月,微信月活躍帳戶數達到11.51億。
  • 對比張大大猛吃肉,楊冪喝湯真是單純只喝湯
    在節目中楊冪與張大大一起喝湯,從兩人不同的喝湯方式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再喝湯時,一旁的楊冪只是拿著勺子單純喝湯,而張大大卻大口吃肉,邊吃肉邊喝湯。從兩人的不同態度,他們不同的體型就可以看出,誰的方法更好。
  • 抖音快手春節「鬥法」,誰是最大贏家?
    「沒被盜號,又薅了抖音 800 元」,短視頻產品的撒幣大戰並沒有因為春晚而結束。Tech星球發現,抖音、快手的邀請碼,近日出現在許多微信群內,抖音快手紛紛複製拼多多的拉新套路——邀請好友拆紅包,當金額拆到 100 時即可提現。
  • 短視頻競品分析報告:抖音 vs 快手
    3.1 抖音和快手用戶畫像 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以及兩款產品的市場覆蓋率不斷增加,快手和抖音的用戶群也越來越重合。但總體來說,快手用戶相對抖音更下沉、更年輕、消費能力相對更低。
  • 抖音C哩C哩和快手社會搖,誰才是王者
    同事A:你手機裡有快手嗎?同事B:沒有啊,但是我有抖音啊~~~兩人相視一笑,迅速麻溜的湊到一起,從臉上的表情分析,應該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兒。自從迷上了某某APP,大齡單身女青年王二丫,最近上班是越來越晚,面容憔悴甚是疲倦。
  • 淘寶、抖音、快手、視頻號,誰是春節檔的大贏家?
    紅包補貼是各大巨頭互秀肌肉的第一道關卡。春節期間,大家輪番加碼,抖音20億、快手21億、百度22億…充滿誘惑力的數字被直接亮在了APP圖標上。據統計,快手、字節跳動、拼多多、百度、阿里、京東、微博7家公司在春節期間發出的現金紅包總數超過100億,是去年數額的兩倍多。雖然目的都是推廣、拉新、促活,但相較於「紅包雨」的直白示好,「春節活動」則顯得含蓄許多。
  • 流言:喝湯比吃肉更營養
    一般來說,肉湯、雞湯中的蛋白質含量僅有 1%~2%,如果是吃肉,得到的蛋白質為20%左右,如果靠喝湯顯然比吃肉攝入的蛋白質少得多。圖蟲創意很多人相信骨湯補鈣,給孩子喝可以長身高,然而這種想法可不太對。[3]相對的,骨湯中的脂肪和嘌呤倒是不少,總是給孩子喝湯,小心身高沒催起來,反而長胖!想要給孩子補鈣,牛奶是更好的選擇:100g的牛奶就可以提供107mg的鈣[1],每天喝500ml很輕鬆的就能補充535mg的鈣。參考文獻:[1].楊月欣.
  • 抖音快手三年相愛相殺史,誰能坐穩短視頻的「鐵王座」?
    快手和抖音終於「對簿公堂」。日前,快手起訴抖音稱後者商標侵權,起因為在第三方應用商店內輸入「快手」,得到的首條搜索結果卻為「抖音短視頻」App,並且名詞右側顯示有「推廣」標識。誰能最終坐上短視頻的「鐵王座」?交鋒2018年,快抖之間火藥味漸濃。
  • 直播平臺排名公布:淘寶、抖音、快手三分天下,誰更勝一籌?
    618年終大促已經結束,大家都看到淘寶、抖音、快手這三大巨頭賺的盆滿缽滿。下面連蓮老師就為大家盤點最火的平臺的排名,看看究竟哪個更適合新手和小主播加入,大展拳腳?在直播帶貨的風潮中,最積極投入力度論首位的當數淘寶。
  • 抖音、快手、淘寶,究竟是誰在看直播?O'Ratings監測發布三大直播...
    O'Ratings三大平臺(抖音直播、快手直播、淘寶直播)直播用戶畫像報告則從客觀理性的數據切入,打破了這些主觀的固有認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固有認識一:玩直播的都是95後?網友「小小很努力」是一位85後,她自己平時玩抖音,但是比較少看直播購物。
  • 抖音快手微視的「春節大考」成績單
    其中,以社交、短視頻的App的廝殺最為激烈——快手投了6億紅包,微視、抖音、火山次之,各自投入了5億,剛上線不久的多閃也奉獻了1個億。金額吸睛,但規則複雜的紅包大戰只是背後營銷戰的引子,其背後是一場流量、品牌的渠道投入戰。
  • 抖音前10VS快手前10,這些帶貨數據讓人驚訝
    但快手隨後就不甘示弱地將年度GMV目標調整至 2500 億,壓過抖音一頭。抖音電商和快手電商的差距有多少?兩者有什麼區別?小紅特意整理了一份數據做對比,一起來看看吧。在過去 12 個月,快手電商累計訂單總量僅次於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成為電商行業第四極,並且仍在快速增長。「電商行業第四極」的說法,也引起了業內的討論。尤其是快手和抖音之間誰會是「電商直播新巨頭」的說法,更是在各個群裡引起了一番爭議。一個是起步晚但發展迅猛的抖音,一個是帶貨數據不容小覷的快手,到底誰最有可能在雙十一殺出一條血路?
  • 產品與算法:抖音、快手的生態成因_鳳凰網
    不同點:由於2個產品的底層價值觀和出發點的不同(一個「美好」一個「真實」),造成了產品內容分發算法邏輯的差異(重內容質量 vs強調普惠公平)、社區運營的差異(重運營 vs輕運營)、產品形態的差異(單列沉浸式 vs雙列可選擇式),這些差異造就了2個平臺不同的社區內容生態
  • 行業迷思:想在短視頻上做電影宣發,選抖音還是快手?
    緊接著的2月21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也在《2019快手內容報告》中宣稱,快手日活在2020年初已突破3億。抖音與快手,這兩大躋身「國民級應用」的短視頻巨頭,在電影宣發的新戰場上,勢必難逃一場你爭我奪的長線戰役。 問題是,同類型的產品生態,抖音和快手在電影宣發上的玩法到底有何不同?從片方和宣發方的角度出發,抖、快兩家誰更受青睞?
  • 誰在打造抖音紅人?
    業內傳聞,抖音雖然沒有官方承認把這些頭部藝人籤下來,但已經有藝人經紀類似的服務,它自己正在變成一個巨大的MCN機構。對此,抖音官方表示,不予置評。快手把紅人「送給」了抖音因此,快手沒有明星導向,不捧紅人,只做一隻「隱形」的手。恰恰是這種不刻意扶持頭部紅人的產品原則,導致快手上部分大V開始落戶抖音,娛樂資本論也認識幾位。其中一位,早在4年前,在快手上積累了十幾萬粉絲,並且擁有部分收入。那時候快手才剛剛興起,玩兒的人也不多,粉絲最多的是黃文煜,大概50多萬粉絲左右。因此,20萬粉絲左右就可以算中上部紅人。
  • 吃肉喝湯哪個更滋補?因人而宜
    有人說雞湯、肉湯更滋補,可以只喝湯不必吃肉。還有人說喝湯根本不能滋補,蛋白質和鐵都在肉裡。喝湯和吃肉到底哪個更滋補?這兩句話正確與否,要看用在什麼人身上、什麼情況下。
  • 抖音快手rapper到底是什麼來頭?
    說起抖音,這裡也要提名和抖音一起撐起非主流半壁江山的快手。據說世界上分三種人,看抖音和看快手還有這倆都不看的。經常看到有人說抖音快手把好歌都TM給毀了,所以說快速的毀掉一首歌就是讓它在抖音快手上火起來?
  • 抖音走馬男聲是誰唱的原聲是誰 走馬原創完整歌詞分享
    抖音走馬男聲抖音走馬創作的原聲,近期一首男版走馬在抖音中走紅,很多網友都在問抖音走馬男聲是誰唱的呢?抖音走馬原創原聲是誰呢?抖音走馬男聲是誰唱的  這首歌其實是摩登兄弟翻唱的《走馬》。 摩登兄弟,YY組合主播。五個熱愛音樂的大男孩,曾經也因為生活不得不從事與音樂毫無相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