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日記:後勤保障有我在,你們放心

2020-12-25 看看新聞Knews

今天是3月3號,我到武漢的第29天,想和大家聊聊華山醫院醫療隊的「哆啦王夢」。第一次見到她是在武昌方艙醫院,聽到她正在打電話:「我們的隊員一定要補充蛋白質,你們酒店要給我們隊員準備兩個雞蛋,讓他們早上能夠多攝入一點蛋白質,增強抵抗力。」正是這幾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是醫療隊的後勤主管王兵,也是醫療隊副領隊。「哆啦王夢」是隊員們對「大管家」王兵老師的親切稱呼,形容她就像哆啦A夢一樣,能為隊員們打點和安排一切生活必需品。王兵每天的日程安排滿滿的,早上7點準時出門,到晚上11點左右才結束,整個人的狀態是幹勁十足。她說,一定要讓醫療隊的隊員們吃得好。她每天跟酒店負責人去溝通協商,盡最大可能為上海隊的隊員們提供一些合胃口的飯菜。她每天還會處理大量的事務,去機場、去火車站,去搬運和清點一箱一箱的物資。對於缺少的物資和遇到的問題,她都細心地做了筆記,然後再一件一件去落實。我在方艙裡發現了一個小小的暖櫃,裡面盛放了飯菜、牛奶。這也是王兵老師的貼心之舉,隨時為奮戰在一線的醫療隊隊員補充能量。她在大堂裡面開設了一個小吧檯叫「逆行者加油站」,放置一些食品和報刊,不定期還會補充一些新品。據我了解,王兵以前是護理組的組長,她有非常強的業務能力跟經驗。在方艙裡面,醫療隊是各個團隊工種一起合作共事的,有時候需要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這個時候王斌老師就會去主動承擔一些工作,把最難解決的事情溝通協調好。這次支援抗疫前線的華山醫療隊是一支全能部隊,它能夠建制接管方艙,建制接管ICU重症病房,需要發揮團隊合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每一個隊員在前面衝鋒的時候,身後有像王兵老師那樣的一群後勤人員在默默支撐著他們。王兵老師的兒子袁飛今天跟我取得了聯繫,他發來的一段話讓我非常感動。他對自己的母親說:「我們各自堅守好各自的崗位,你在(武漢)那邊做醫務人員的後勤保障,我在這邊保障上海的航運,我做好你們的後勤保障,媽媽,你是英雄。」向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後勤工作人員致敬!黃伊罕2020年3月3日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黃伊罕 陳瑞 編輯:邢維 實習生:毛雪妮)

相關焦點

  • 戰「疫」家書:「我在武漢很好,請你們放心!」
    受訪者供圖「病毒無情人有情,疫情就是命令,醫院就是戰場。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責任……」1月27日,由137名醫務人員組成的廣西首批醫療隊正式馳援湖北,吳美姬是隊員之一。當晚,醫療隊乘機奔赴湖北,林其材都沒來得及趕去送妻子,只能在微信裡將千言萬語彙成簡單的一句:「注意安全!放心,家裡有我。」
  • 「你們救治病人,我們做好保障」
    「你們救治病人,我們做好保障」——社會各界愛心匯聚新疆支援湖北醫療隊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新疆共派出3批386名「白衣戰士」組成醫療隊飛越2700公裡,從天山腳下來到江城武漢。  在保證醫療隊物資供應的基礎上,1月31日,自治區財政向首批醫療隊緊急撥付100萬元,加強醫療隊救治工作的資金保障。同時,按相關要求,明確了對不同風險級別參與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給予臨時補助,一些保險公司也免費為醫療隊隊員提供了專屬保險保障。  各醫療隊都有專人組成的後勤保障組,充分做好醫療隊物資、後勤生活方面的保障。
  • 「你們是來幫我們大忙的」!武漢店主讓我倍感溫暖
    我一下子懵了,怎麼辦啊!換成以前只要找家眼鏡店修下即可,可在武漢,人生地不熟,加上出入不便,我的眼睛視網膜脫落做過手術,視力沒完全恢復,沒了眼鏡沒法工作,生活也會極大不便。
  • 放心,有我!江漢市場監管部門黨員戰「疫」的晝與夜
    「天氣這麼涼,您先回家等我消息,我去給您買藥。」姚洵說,「有我在,您就放心吧。」一名老人接過姚洵遞過來的藥,向她鞠躬表示感謝老人需要的藥不好買,姚洵跑了社區附近幾家藥店都缺貨。「隔離點不僅要提供各項保障,更重要的是走進隔離對象心裡,及時給予關心,讓他們放心。」克服重重困難從海南返回武漢主動投入抗疫工作的陶鑫深有體會。「小姑娘很懂事,才7歲,爸爸媽媽不在身邊,自己一個人來隔離。」王曉亮對在隔離點未成年人的生活格外上心,「她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
  • SAA吉諾救援為2019中國汽車摩託車運動大會提供後勤保障!
    12月12-15日,為期四天的2019「東風風神」中國汽車摩託車運動大會在武漢體育中心順利舉辦。來自美、英、法、日、比利時、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30多名車手參會。本次大會共產生17個車手冠軍、13個車隊冠軍,吸引超過10萬名觀眾現場觀賽。
  • 《金剛川》只是志願軍後勤保障的縮影
    從5月20日開始架橋到7月27日,張振智和他的工兵連連續7次修復被美軍炸毀的巖裡橋,保證了金剛川交通暢通,為大部隊後勤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所有這些,都只是志願軍後勤保障工作的縮影。高炮兵防空,工程兵修橋修路,正是在這些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志願軍的後勤保障水平不斷提升,與戰爭初期相比有了極大提升。
  • 武漢女婿拍百集紀錄片《武漢日記》真實還原武漢抗疫精神 作品無償...
    在昨日的捐贈儀式上,這位有著「少年白頭」的80後導演,第一次完整觀看片子後激動地說:「我們叫它《武漢日記》,日記是形式,拍下的卻是武漢精神!作為武漢女婿,我只想用自己擅長的方式為『熱乾麵』加油!」活動間隙,楚天都市報記者對程逸飛進行了專訪。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大小屏同步播出的紀錄片
    2月3日起,央視紀錄片頻道全天滾動播出的《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紀錄片中,不僅有馳援武漢的醫生護士,還有為戰「疫」出力的民眾。因處於疫情特殊時期,所有紀錄片素材均為「主角」們自行拍攝提供,其中有不少來自快手用戶上傳的視頻。在昨天的紀錄片中,展示的就是「憨豆先生」唯一欽定模仿者「Mr.Pea逗逗先生」(快手ID:1102285661)的戰「疫」日記。
  • ...四川能投王小強:我們是抗疫的後勤保障|致敬蜀地英雄
    「我們沒有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但是作為後勤保障隊伍,在疫情最洶湧的時候,我們一天也沒有休息過。」四川能投量力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倉儲物流部副部長王小強回憶。火神山、雷神山建設期間,他所在部門為兩所醫院送去了建設緊缺材料--鍍鋅卷材和近200床篷布。  抗疫期間,四川能投集團利用自有供應鏈體系,從世界各地徵購口罩,馳援國內一線抗疫人員。
  • 央視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記錄著真實的「武漢時刻」
    2月22日,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第二季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開播,並在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出,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和點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自2月3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以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一個"回形針"就解決問題 南京後勤保障志願者自創小妙招助力基層...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新聞專欄 > 抗擊「新冠」 守護南京 > 一個"回形針"就解決問題 南京後勤保障志願者自創小妙招助力基層"防疫"
  • 「央視紀錄」聯合快手推出Vlog《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2 月 3 日起,央視紀錄片頻道全天滾動播出的《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紀錄片中,不僅有馳援武漢的醫生護士,還有為戰「疫」出力的民眾。因處於疫情特殊時期,所有紀錄片素材均為「主角」們自行拍攝提供,其中有不少來自快手用戶上傳的視頻。
  • 戰地日記
    3月18日開始廣西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陸續返程但仍有許多醫護人員奮戰第一線在武漢的他們又有哪些精彩故事?還記得那個心系孫女入黨的86歲的黨員老奶奶嗎?3月21日她的孫女陳柏吉入黨了這下奶奶可以放心啦!從今起,我有了一個新身份——中共預備黨員。武漢人民請放心,我們一直在,共迎櫻花爛漫下的車水馬龍!講述人:龐武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我是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龐武成,我現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來武漢一個月了,這幾天,看著其他醫療隊陸續撤離,心裡更加想家了。
  • 大學生志願者陳海倫:一天站三崗 全力做好後勤保障
    陳海倫是武漢學院大三學生,原本打算結束寒假實習,就回老家海南過年。在1月22日那天,她被「白衣天使」們義無反顧奔赴抗疫前線的故事所打動,毅然決定:退掉車票,放棄休假,在實習公司進行志願服務。陳海倫所在的實習企業主要從事方便麵等食品生產。武漢「封城」後,方便麵這類民生物資需求量較大,企業生產壓力倍增。
  • 勤儉自建 供管結合 提高野外駐訓後勤保障能力
    為進一步抓好野外駐訓期間後勤保障工作,確保指戰員全身心投入到野外駐訓工作中去,伊犁森林消防支隊針對野外駐訓特點,探索了野外駐訓條件下後勤保障的方法路子,隊伍的「走、吃、住、用、訓、醫」能力得到全方位檢驗,實戰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 武漢日記:武漢江夏方艙醫院的最後一天|豆瓣|於莉|武漢江夏方艙...
    3月10日 武漢 周二 晴今天是我來武漢的第44天。在同事的辛苦聯繫下,今天我們終於走出了北京醫療隊的「勢力範圍」,去往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採訪。這是江夏方艙醫院運行的最後一天,也是武漢市最後的兩個方艙關停的日子,從首家方艙醫院投用至今已過去35天,這是一個可以載入歷史的日子。
  • 臨沂市婦幼保健院後勤服務保障明星劉超:為夢奔騰,不負芳華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馮善鵬 通訊員 劉海清 夏立紅 臨沂報導有一種力量,叫奮鬥;有一種追求,叫守護;有一種熱愛,叫堅持。提到醫院,大家或許首先想到的是醫生、護士,應該很少有人知道還有這麼一群人--後勤保障人員。
  • 五一獎章獲得者李玫:疫情之下高質量的"後勤保障"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李玫帶領連鎖超市全體員工逆流而上,舍小利,顧大義,不懼疫情,堅守崗位,全力保障沈城百姓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她曾說:「取之於社會,回報於社會,這是方大集團的企業宗旨,也同樣指引我一路前行,做好顧客的後勤保障。」
  • 武漢大學師生「抗疫日記」(上):家國有難,當挺身而出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取得武漢大學同意,刊載這十五篇日記,上篇刊載前七篇。日記一:從恐懼、焦急到平靜、慶幸、心安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2018級本科生 古麗米然過去30天,我的心情隨著突如其來的封城,歷經恐懼、焦急、平靜、慶幸,直到今天的心安。
  • 武漢日記:搬運氧氣瓶 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她第一時間寫下《決心書》,主動請纓前往武漢抗擊疫情。大年初二,她告別親人和朋友,奔赴武漢投入抗疫第一線的戰鬥 。  鄭秀雲的抗疫日記(二)  2月14日(馳援武漢的第20天)武漢暴雨  和往常一樣,我們提早1小時出發,到醫院穿戴好防護用品後,八點鐘準時交接。  沒想到,今天我們遭遇了自馳援以來最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