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作慈悲人

2021-02-18 布諦森

暮春的黃昏,
經行在大殿兩旁的長廊。
三寶殿的大佛不論喧靜,
面容依然沉著、淡定、無憂。
歸巢的燕子啾啾,
走著走著,
一走三十年。

月在編輯、出版,在搬動文字磚塊間無聲地流逝。這個美好的教團,和我有同樣懷有寫作夢的同參不少,比如前輩的永芸法師,她的著作《夢回天台遠》文字清麗,滿觀法師的《我從世間來》精採的長篇小說、妙熙法師的《人間菩提味》書寫佛法與世間的至情、妙蘊法師的《福報禪師系列》教授佛學並為人解惑。

佛光教團文化工作的隊伍,一代一代的接續,啟發我們對文學的熱情,源於家師星公上人,他的《釋迦牟尼佛傳》刷次破百,印量破千萬冊,發行遍全球五大洲;大師的《玉琳國師》改編的電視劇,十多年前臺灣中視有《再世情緣》,近期大陸啟動《塵世情緣》專案拍攝。星雲大師是一位佛學家、教育家、改革家,他更是一位文學家,他的創作思路如大海浩瀚。

近年為國史館口述佛教史的逾百萬字的鉅冊《百年佛緣》、在佛教存亡之際,以《貧僧有話要說》,要世人還佛教一個公道、《慈悲思路》為兩岸和平而發聲,期許人人都是趙無任。

佛光出版社,祈願「用書點亮世界」,這是根源於創辦人星雲大師對文化人的期許,也是我們徒眾一直努力的方向、目標。夢土在何處?也許不在十萬億國土的彌陀世界,而是從我們存好心、做好事、相互讚美,點點滴注入善美,齊心把塵世轉為淨土。


文化人以筆為耕地,佛教的僧侶更期望筆下散開出去的思想,讓讀到的人們返觀自心,懂得惜緣、惜福,更樂意成為有力量幫助弱勢朋友的貴人。近期在《商業周刊》讀到「孩子的書屋」,報導為臺東偏鄉的孩子「陳爸」,十三年來照顧上千位中小學學童,書屋成為守謢孩童的避風港。為幫助這些孩童,緣於他請一位小孩共餐,孩子連吃二碗面後卻嘔吐不已,原來,這個小孩已三年不曾吃過晚餐。

一個念頭翻轉他的一生,他為小孩散盡家財、賠上婚姻;為募款奔走,他曾經六個月以泡麵充飢。他的書屋有書可讀、有老師指導課業,屋裡供應的是溫暖、希望、陪伴。無數的菩薩化身千百億,在人間的角落「點燈」,盼望終結寒冷、黑暗與絕望。

陳爸的書屋、佛光山的雲水書車,都是透過讀書產生的思想力,讓孩子的人生有攀越高峰的機會。全省五十部雲水書車,像海鷗展開雙翼,為山區偏遠的孩童無條件送來知識的寶藏。慈悲是一種「感動」的穿透力,陳爸為三年沒吃飯的小孩感動建了書屋;大師渡海來臺因貧困煎迫,設立全世界二百多個道場,讓每一處的人們到寺院享用熱熱的飯食、有信仰做為心靈的依靠。

「共懷慈悲種,同作慈悲人」,這世間會因為有您,更美更好,帶來溫暖、光明與希望。


相關焦點

  • 人以慈悲為懷
    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這美好的清晨,讓鳥語花香叫醒我們的心靈,迎接這美好的一天。接下來,跟隨雲谷禪師,開啟美好的早晨!具有慈悲心,就是大福報,慈悲能夠破除怨妒心、憎恨心、互相殺害的心,就是讓我們生起福報的一種心。經常有人問:「人怎麼會來到世間上的呢?」人是從情愛而來的!
  • 《慈悲串經》
    【聖母經】  萬福瑪利亞,你充滿聖寵,主與你同在,你在婦女中受讚頌,你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  天主聖母瑪利亞,求你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阿們!「我們」包括誦念串經的人,我們為其奉獻祈檮的人,或是我們應該為其祈禱的人;「普世」包括所有世人和煉獄中的靈魂。我們誦念串經時,是在對近人實施愛德行為。這些行為,加上信靠天主之心,是求得恩寵不可或缺的條件。一九三五年,聖傅天娜看到一神視:天主打發一天使去責罰某一城市。她開始為慈悲而祈禱,但是她的祈禱沒有力量。她忽然間看到天主聖三,並感覺到耶穌聖寵的力量在她內心。
  • 慈悲串經
    聖母經萬福瑪利亞,妳充滿聖寵,主與妳同在,妳在婦女中受讚頌,妳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天主聖母瑪利亞,求妳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阿們。(三遍)主耶穌,慈悲的君王,我們信賴禰。(三遍)一九三五年,耶穌在維爾紐斯(Vilnius)向傅天娜修女親授慈悲串經。耶穌向她透露禱文的價值和效力,也告訴她附隨禱文而來的許諾。      我們以這個祈禱向天主聖父奉獻耶穌基督的聖體、聖血、靈魂和天主性。我們把自己和祂在十字架上的祭獻結合起來,為拯救世界。
  • 心靈漫步 | 慈悲待人 慈悲愛人 (6.20)
    一個人最大的美德,不是長得多麼漂亮,也不是擁有很多的財富和才能,人生最大的美德之一就是慈悲。寧可沒有才幹、沒有學問,也不能沒有從神而來的慈悲。具有一顆慈悲心,才能具有真正的美德。因為「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不輕易發怒,大有慈愛。耶和華善待萬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
  • 《慈悲串經》視頻歌詠版,不要錯過!
    你在婦女中受讚頌,你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天主聖母瑪利亞,求你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阿們!【信經】 我信唯一的天主,全能的聖父,天地萬物,無論有形無形,都是他所創造的。我信唯一的主、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他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他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
  • 慈悲梁皇寶懺 卷一
    又此慈悲諸善中王,一切眾生所皈依處,如日照晝如月照夜,為人眼目為人導師。為人父母,為人兄弟,同皈道場,為真知識。慈悲之親重於血肉,世世相隨雖死不離,故目等心,標號如上。今日道場,幽顯大眾,立此懺法並發大心,有十二大因緣,何等十二?一者願化六道,心無限齊。二者為報慈恩,功無限齊。三者願以此善力,令諸眾生受佛禁戒,不起犯心。四者以此善力,令諸眾生於諸尊長不起慢心。
  • 西藏生死書|第十二章 慈悲:如意寶珠|慈悲的邏輯
    當我們終於知道自己正在邁向死亡,其他眾生也跟著我們一起邁向死亡時,我們開始產生一種燃燒的、幾乎心碎的脆弱感,感受到每一個時刻、每一個眾生都是那麼珍貴,從而對一切眾生產生深刻、清晰與無限的慈悲。我聽說,湯姆斯·摩爾爵士就在他被斬首之前寫下這一句話:「我們都在同一輛車上,即將被處死,我怎麼可以怨恨任何人或希望任何人受到傷害呢?」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消極面是已作之惡要改過,未作之惡令不起;積極面是已作之善要增長,未作之善要開發。修定,可以用打坐的方法。打坐能使人在平常生活中經常保持情緒的穩定、人格的健全。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打坐,也可以念佛安心。前一陣子我在臺北時,有一位國大代表見我,他說剛才在陽明山中山樓開會時吵了一架,甚至有人說粗話罵『三字經』。我勸他:『下次別人罵你們三字經,你就改念「阿彌陀佛」的四字經,架就吵不成了。
  • 肯恩·威爾伯:愚蠢的慈悲
    學生們提出了許多問題,包括「慈悲」和「愚蠢的慈悲」有何不同,「前」與「超」的誤謬、冥想和神經官能症以及提出整合觀點時引起某些論者的憤怒?以下是其中的片斷:學生:有一回我和其他同學討論整合學的觀點,他們認為我是在批評,一點都不慈悲,我卻不認為如此。威爾伯:在靈修圈子裡,這大概是最令人困惑的議題了。
  • 慈悲的近敵
    沒有真正的同理心。沒有真正認識到對方的痛苦。只是我們自己的痛苦,我們想要擺脫痛苦。因此,這是非常自我聚焦的,本質上是自我中心的偽慈悲。除非我們對自己的苦難生起共情,否則我們不會共情他人,因此我們需要與自己的脆弱連接起來,這也是在慈悲和慈愛方面需要談論的話題。我不建議在「冰冷」時進行慈悲冥想。我們應該始終從承認自己遭受痛苦開始。
  • 總有剎那的慈悲讓人淚流滿面
    對人、對物、對畜,愛無差,只要歲月深。愛就是慈悲,總有一種慈悲讓人淚流滿面。作者:林景新 一我常去一個醫生朋友家喝茶,聽他講生與死的故事。 「有一個四歲的孩子,腦死亡。醫生知道孩子已經無法救回,但還是動用一切技術去延長孩子的生命。」他說。
  • 真正慈悲的人,可能會讓你嘗到油炸屁股的滋味 秋陽創巴仁波切
    也就是說,當我們不作任何好壞是非的論斷,我們就能彰顯我們眾生平等的慈悲。偽善與真正的慈悲毫無關係,那只是一種愚蠢的慈悲。愚蠢的慈悲以為自己是在行善,其本質卻非常殘酷。如果你有一位酗酒的朋友,你知道再多喝一杯酒會令他喪命,而這時他卻向你討酒喝,那麼真正的慈悲是否意味著你該把酒拿給他?
  • 慈悲的真義
    「佛教以慈悲為懷」,這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口頭禪。
  • 忍辱,慈悲的念心保持如如不動,讓毀謗你的人減少造業的機會
    動中守道,身、口、意三業必須以慈悲為根本。所說出來的話,必定是佛法;心裡所想的只有如何度化眾生。佛法中提到,「觀眾生苦,發菩提心」,眾生在生老病死苦海中頭出頭沒,因此當觀眾生如一子、視眾生如親眷,發度眾生之悲願,這就是以大慈悲心行大仁慈。
  • 溫柔的慈悲-阿桑
    《寂寞在唱歌》、《一直很安靜》、《溫柔的慈悲》、《葉子》、《受了點傷》、《瘋了》、《讓我愛》、《你要離開一些時候》、《如果愛你只有這一次》、《我不想》、《保管》、《開車》、《野百合也有春天》、《看透》。《受了點傷》大碟文案一張在秋天時聽的專輯,宣洩與慰藉,48分鐘情傷新耳燭療法。
  • 慈悲是一柄降伏魔障的利劍!
    慈悲是一柄降伏魔障的利劍,慈悲是諸佛菩薩力量與智慧的源泉!慈悲可以化解萬世的仇怨,而仇怨是萬千苦痛產生的根源!仇怨也可以是被人詛咒後的怪病——在今世的展現。 為何仇怨會於今世障礙於你?為何詛咒偏偏與你碰面?為何你的生存如此艱難?為何你的前途看不到期盼? 因果不虛輪迴萬千,生死定業不可逆轉!
  • 上主慈悲敬禮-傅天娜修女交待的形式
    每一個向上主慈悲作敬禮的人,應該每天至少有一次仁慈的作為。必須實踐仁慈作為的這種條件表示,由傅天娜修女自耶穌傳話給我們的上主慈悲敬禮,不能只是一種虔誠的風俗習慣,但須是一種「基督徒神修生活深刻體驗的形式」。3.
  • 《學佛三要》:五、慈悲的長養
    〉(一)慈悲是人類同有;慈悲的修習,重在擴充、淨化,不為狹隘自我所歪曲  慈悲心,是人類所同有的,只是不能擴充,不能離開自私與狹隘的立場而已。※還只是擴充自我的情愛,雖能長養慈悲,而不能淨化完成 一、自他互易觀:淺顯些說:這是設身處地,假使自己是對方,而對方是自己,那應該怎樣?對於這一件事,應怎樣的處理? 誰都知道,人是沒有不愛自己的,沒有不為自己盡心的。我如此,他人也是如此。
  • 大寶法王:展露真實的慈悲心!
    其實,至目前為止,我們尚未展露真正的慈悲心,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執著凡事皆以「我」為重,皆以「我」為先。直到真正去除了對「自我」的執著,不再以「己」為重為止,真實的菩提心、慈悲心才可如實發展,因此,慈悲心、菩提心的長養是必須的。我們均應了知:不僅僅是一己,無一例外之眾生皆希望離苦得樂。
  • 2021心懷慈悲,遇見美好
    過去的一年裡,艱辛的我們一路挺過來真的不容易,一路跌跌撞撞,跌宕起伏,人在旅途、堅持不懈,努力拼搏、人在路上,選擇堅強,微笑面對生活,讓煩惱隨風而去,讓憂愁換個歡喜的模樣,讓煩惱切換快樂的狀態,讓我們帶上平安健康邁向嶄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