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壇回放——中篇彈詞《大生堂》

2021-02-13 寧波聯誼評彈

百聽不厭《大生堂》

蘇州評彈《大生堂》是傳統長篇《白蛇》裡的一個名段,講的是許仙到蘇州阿叔王永昌藥材店謀職的一段故事,以彈詞名家蔣月泉、朱慧珍、楊仁麟、張振華的表演最為精彩。我把它存放在電腦裡,過一段時間過過癮,真乃百聽不厭。

蘇州評彈有其天然魅力,蘇州話軟糯優雅,聽起來非常悅耳,語速不緊不慢,說表絲絲入扣。蔣老的嗓音老辣富有滄桑感,說表細膩,開口就有磁石般吸引力,朱慧珍的嗓音甜美,高亢清脆,吐詞幹淨,開唱時可以把調子拉得很高很高,蔣朱雙檔堪稱當代評彈界絕配。

評彈情節交代脈絡清楚,邏輯性強,刻劃人物性格鮮明,細節生動,心理活動真實,合情合理。

「九九歸元八十一,只進不出為第一。一錢如命從古說,二個銅鈿換我一。」藥材店老闆王永昌是個見錢眼開的勢利小人,只重衣衫不重人。許仙初次上門拿根青竹竿,討飯籃,王永昌聽說「門口來個小叫花子」,非常冷淡,後來見進來的許仙衣冠端正,行頭畢挺,不像是小叫花子,立馬來個180度大轉變,一面板起面孔呵斥阿顯,一面滿臉堆笑與許仙打招呼,前後判若二人。一歇扮哭臉,一歇扮笑臉,「面孔上格肉一歇松,一歇緊,一歇緊,一歇松,松——緊——松——緊,肉變得蕩下來」。

王永昌刻薄成性,剝削學徒阿顯,幫三年、學三年,還要看三年,所以阿顯心裡有氣,與王永昌有矛盾,言語中時有衝撞,他們的對話饒有趣味。王永昌要請許仙吃點心,把阿顯拉到邊上「有樁事體要搭儂商量」,阿顯曉得王永昌不懷好意,「生病人搭鬼商量,唔啥好事體」,存心觸觸伊。阿顯說「要麼蝦仁面」,王永昌「蝦仁面白湯有啥吃頭」,「要麼蝦肉餛飩」,王永昌「阿顯我又要講儂哉,蝦肉餛飩蝦肉在裡面又看不出,有啥吃頭」,要麼「魚肉雙澆」,王永昌面孔一板,訓斥阿顯「儂阿是要俏脫我一家人家」,阿顯不賣帳,回敬他「儂家人家難道只值兩碗魚肉雙澆?」

後來還是阿顯提出兩碗肉餛飩,王永昌唯恐餛飩店老闆「打花手心」,要一隻只數過明白。怎麼數呢?許仙吃三隻,王永昌吃兩隻,並在一起五隻,許仙吃四隻,王永昌吃一隻,,並在一起十隻,許仙餓極,一口氣吃五隻,王永昌只好喝一勺湯。。。。。。,餛飩吃完,一共五十隻,一隻不少,王永昌方始鬆了一口氣。

   噱頭是評彈的一大特色,沒有噱頭就不成其為評彈,一回書放幾隻噱頭可以大大提增聽客精神,活躍氣氛。蔣老放噱可謂恰到好處,爐火純青。書開頭許仙一派叫花子打扮,王永昌推說不在,不想見他,阿顯說他硬要進來怎麼辦?蠻討厭。阿顯出個主意,好讓他永世不來,說,我對伊講「你來得晚仔一點,昨天來還可以見到他,今朝來就見不到了——老闆擺進棺材裡去了。」觸觸王永昌格黴頭,氣得王永昌直罵「奈個小鬼阿有好閒話」。杭州阿哥給王永昌來信,別人拆信都是直拆,王永昌拆信卻與眾不同——橫拆,取口彩——「橫財」。請許仙吃餛飩時,王永昌只管專心數餛飩,許仙問:「嬸母大人今年幾歲?」王永昌脫口而出:「十五歲」,許仙驚異:「嬸母大人今年只有十五歲!」

老聽客對名段情有獨鍾,上海評彈團赴香港、臺灣演出,節目單中常有《大生堂》,只是不知其味道可有當年蔣老表演時濃?

(此文轉載於新浪網「閔行阿囡的博客」)

相關焦點

  • 紀念彈詞藝術家陳希安先生
    2019年10月24日蘇州彈詞藝術家陳希安先生逝世,評彈「七煞檔」、上海評彈團開天闢地創始人「十八藝人」時代降下了帷幕。幕雖落下,但書桌上三弦琵琶依舊, 必有後者繼往開來。陳希安(1927-2019)江蘇常熟人。十四歲拜彈詞名家沈儉安為師,學長篇彈詞《珍珠塔》,不久登臺。後與師兄周雲瑞拚檔,以彈唱《珍珠塔》馳譽書壇。
  • 老派人,端午怎能不聽彈詞《白蛇》
    長篇彈詞《白蛇》,一直是彈詞迷的所愛。特別是到了端午節,白娘娘吃雄黃酒,現出原形嚇死許仙的傳奇場景,總是人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情節。歷代傳唱《白蛇》的藝人很多,而當代聽眾比較熟悉的,以有「蛇王」著稱的楊仁麟,評彈大家蔣月泉、朱慧珍以及金月庵、金鳳娟、曹嘯君、高雪芳等,較為著名。
  • 追思彈詞名家周希明先生
    追思彈詞名家周希明先生 ——殷德泉(周希明先生在蘇州電視臺錄製《蘇州第一家
  • 新民晚報數字報-彈詞書目及流派
    曹正文  評彈,分為彈詞與評話。前者稱為「小書」,後者稱為「大書」。  彈詞講究說、噱、彈、唱。
  • 獨樹一幟的蘇州彈詞大師劉天韻
    他參與創作的新書,有中篇彈詞《一定要把淮河治好》《海上英雄》《雪裡紅梅》《羅漢錢》《王孝和》《小二黑結婚》等,短篇有《學旺似旺》《營業時間》《孟廣泰老頭》等。他發現《小二黑結婚》中的三仙姑、二諸葛等角色非常適合自己表演彩旦與丑角的擅長,就努力把它改編為長篇,與其徒謝毓菁搭檔演出,其幽默的風格大獲聽眾喜歡,摘得上海市首次舉辦的春節戲曲競賽一等獎。再說整理舊書。
  • 風月戀牽出母子情:彈詞《玉蜻蜓》賞析
    蘇州彈詞經典《玉蜻蜓》分金家書與沈家書。金家書最早稱《芙蓉洞》,清代藝人陳遇乾編,道光十六年重刊本,今藏於蘇州圖書館。但筆者在上世紀80年代訪譚正璧教授時,他說《玉蜻蜓》在乾嘉時已有刊本,詳見《彈詞敘錄》。《玉蜻蜓》悽婉曲折。
  • 民國彈詞開篇的調侃尺度
    春節期間翻看一本民國時代的老書,1949年1月份由上海市評話彈詞研究會出版、顧玉笙主編的《聯合彈詞開篇全集》(影印版),其中收錄各種彈詞開篇兩百多隻,幾乎將人們耳熟能詳的傳統開篇一網打盡。還有64位彈詞名家的照片和小傳,堪稱研究民國評彈的一部寶典。研讀此書之際,亦不免為當年蘇州彈詞開篇唱詞的尺度所嘆服,當年的作者真敢寫、真敢唱。對社會、對人生……還有對同行和對自己。
  • 1048主持人萬鳴30年巨製《書壇至尊:嚴雪亭傳》 深度解讀50萬字,300張圖背後的萬老闆!
    吳頭楚尾水鄉情  江左文採出評彈彈詞流派「嚴調」創始人;「評彈皇帝」嚴雪亭(1913~1983)彈詞演員。原名鑑初。江蘇蘇州人。無論怎樣評價他,都不能否定這樣的事實,嚴雪亭使彈詞單檔藝術走向了真正的成熟,他是評彈發展史上劃時代的巨擘。
  • 賞析 彈詞選段 蔣月泉、朱慧珍:白蛇-賞中秋
    彈詞選曲「賞中秋」是長篇彈詞《白蛇》中的著名唱段。上海評彈團的《白蛇》本子來自被稱為「蛇王」的楊仁麟。但是蔣月泉、朱慧珍的演出本是根據自身藝術特色來進行定製的,包括所有的唱詞,都由陳靈犀重新寫就。隨後,他們在情節鋪排、關子設置、藝術側重等方面揚長避短,發揮了擅長演唱的優勢,同時對許仙和白素貞這兩個人物加強描摹,讓這部書目呈現出一番全新而又同樣吸引人的面貌。
  • 「長沙彈詞」非遺研究中心在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成立了
    「長沙彈詞」非遺研究中心在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正式成立。紅網時刻長沙9月19日訊(通訊員 董飛 李曉峰 記者 賀衛玲)長沙彈詞曾是老長沙酒肆茶樓、橋邊柳下最常見的一道風景,也是傳播湖湘民俗文化最地道的一種藝術形式。
  • 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長沙彈詞」非遺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9月18日下午,「長沙彈詞」非遺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德樂樓順利舉行。  廖勇表示,音樂學院一定要在「長沙彈詞」傳承與研究方面深入民族、民間,要在傳統文化基地建設的豐富經驗基礎上,發揮高校的思想高地、學術高地、人才高地優勢,整合學科建設、社團建設、科學研究等各方資源,秉承其客觀發展規律,從科研、教學、表演等多個維度加強交流、帶動和輻射,有效搶救和傳承「長沙彈詞」這一長沙土生土長的曲種,形成具有區域性特色的研究,真正實現「長沙彈詞」研究與傳承的有效對接,使之煥發出更閃亮的光彩
  • 賈寶玉過生日時,姊妹們為什麼不讓女先兒彈詞上壽?
    宴會擺開後,兩個女先兒說要給賈寶玉彈詞上壽,姊妹們連商量都沒商量,就異口同聲地說:「我們這裡沒人要聽那些野話,你廳上去說給姨太太解悶兒去罷。」以往,薛寶釵、王熙鳳等人過生日都要演戲唱曲,彈詞是邊彈邊唱的一種曲藝,在宴會上表演這個節目,可以活躍下歡樂氣氛。姑娘丫鬟們什麼不讓女先兒唱彈詞呢?她們是生來就不喜歡彈詞這個節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