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評彈作為最溫柔的漢族說唱藝術,數百年來流傳於江浙滬地區。在雅俗共賞的蘇州評彈中,琵琶抑揚頓挫,吳語纏綿悱惻,詞曲引人入勝。
吳頭楚尾水鄉情 江左文採出評彈
彈詞流派「嚴調」創始人;「評彈皇帝」嚴雪亭(1913~1983)彈詞演員。原名鑑初。江蘇蘇州人。一代名家嚴雪亭以單檔說唱《楊乃武》、《三笑》等書目蜚聲書壇。崑曲前輩徐凌雲曾說:「梅蘭芳是唱念做打,齊頭並進,有美不勝收之感;嚴雪亭是說噱彈唱,全面發展,使聽眾無懈可擊。他們二者的表演都給人以整體的完美感,達到了一般演員難以達到的高水平。」
嚴雪亭這個響亮的名字,在評彈界就意味著成功的藝術創造和真正的藝術魅力。無論怎樣評價他,都不能否定這樣的事實,嚴雪亭使彈詞單檔藝術走向了真正的成熟,他是評彈發展史上劃時代的巨擘。
他創造的「嚴派」單檔藝術,既保留了傳統藝術的精粹,又包含了體現新時代審美情趣的成功開拓,並深深地影響著評彈後輩,因而無可爭辯地成為蘇州評彈史上一座巍峨的豐碑!
在當代研究評彈藝術的文字中,論述嚴雪亭其人其藝的很少,這與他擁有的藝術成就是不相稱的。這部長篇傳記通過大量翔實生動的資料,描述了嚴雪亭從一個普通彈詞藝人成長為「書壇至尊」、「評彈皇帝」和「嚴派」藝術創始人的坎坷歷程。本書在記敘嚴雪亭一生奮鬥史的同時,也記錄了一段評彈鼎盛輝煌的歷史。
為紀念「評彈皇帝」嚴雪亭,《阿萬茶樓》萬鳴萬老闆,經過30年的堅韌不拔專心致志,不避艱苦,全心貫注寫了一部50萬字300張圖片的鴻篇巨製——《書壇至尊:嚴雪亭傳》
這本書描述了嚴雪亭從一個普通彈詞藝人成長為「書壇至尊」,「評彈皇帝」和「嚴派」藝術創始人的坎坷歷程。
十四年前我出版了蘇州評彈界第一部人物傳記《嚴雪亭評傳》,儘管我平生喜愛評彈各派各家,但要挖井,專掘一口。
今年我己屆知命之年,回顧人生五十年,二十多年廣電生涯,編輯主持了《萬鳴書場》、《光裕書會》、《阿萬茶樓》,無數節目在電波、螢屏中展現,對本職工作盡心盡責,也贏得了廣大聽眾和觀眾的厚愛。業餘時間收藏評彈音響資料、收藏連環畫、收藏各類材質的青蛙千餘只,「千蛙萬鳴」展覽將擇時布展。
然而我這大半輩子做的最痴迷、最認真、最專注、最執著的一件事,那就是鑽研嚴雪亭和他的「嚴派」彈詞藝術。
這部書的寫作,可以追溯到1986年1月,在參加了蘇州市文聯舉辦的評彈理論講習班後,我試寫了一篇題為《說噱彈唱 渾為一體——淺談嚴雪亭其人其藝》的結業文章,得到了原江蘇省曲協秘書長、蘇州戲曲研究所副所長楊作銘老師的肯定,他希望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鑽研,以評傳的形式來全面系統地論述嚴雪亭的生平和藝術。
從1988年到1993年,我為此進行了將近五年的搜集、採訪和整理工作,並完成了部分章節,分別在《蘇州文史》、《評彈藝術》和《蘇州雜誌》等刊物上發表。1993年進入了新聞單位,在電臺擔任評彈節目的編輯、主持人工作,使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評彈界一些著名演員,從中了解到不少嚴雪亭的生平事跡。
多年來對評彈藝術的鑽研,也使我對「嚴派」彈詞藝術有了更多、更深的認識。於是,從1999年開始,我又鼓足勇氣,重新投入到這一寫作中去。2002年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嚴雪亭評傳》,出版後在評彈界引起了一陣「嚴雪亭熱」。
很多師友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多年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菊壇名家叢書·評彈系列》,我又埋下頭、沉下心、積攢精力,不斷修正,不斷補充,不斷完善,這部新版《書壇至尊:嚴雪亭傳》將再一次以新的面貌呈現給評彈知音們。
面對付梓在即的厚厚書稿,我內心有些惶恐不安,也有點沾沾自喜,但更多的是坦然!眼前仿佛看見自己的身影在時間長廊裡跳動。
12歲拿著掃帚當三弦,天天跑同學家代做作業,為的是可以聽他家的唱片,學唱嚴調開篇《一粒米》;18歲怕錯過上海電臺早晨廣播書場的重播時間,在錄音機旁守候一夜,坐等到天明,為的是錄下一回嚴雪亭說唱的《楊乃武•翻案》。
20歲在蘇州圖書館啃著饅頭,坐了三個月的冷板凳,翻了二十多年的《新民晚報》,為的是抄錄嚴雪亭的三篇文章和幾十條嚴氏演出信息;25歲去鳳凰公墓,在成千上萬的墓穴中苦苦尋找,為的是拜謁嚴墓和拍一張嚴公墓碑照片;28歲騎著自行車,拎著雞蛋糕,一家一家拜訪評彈老前輩,為的是了解、搜集嚴雪亭的生平資料。
30歲煞費苦心搜集了嚴雪亭全部的音響資料,用壞三臺錄音機,為的是將音響全部整理成文字;40歲聽上海朋友打來電話說,要寄給我嚴雪亭的十三回長篇《十五貫》錄音,連夜冒雨趕去上海,為的是怕有閃失,要先聽為快。
50歲通過各種渠道,根據各種線索,打了一百多個電話,為的是得到幾張之前沒有的嚴雪亭照片;翻閱四五十年代幾乎所有的《上海書壇》、《彈詞畫報》,為的是充實評彈界有史以來最詳實的一份嚴雪亭年表;有朋友寄給我一張早就淘汰的電腦軟盤,說裡面以前存有三張嚴雪亭照片,尋尋覓覓好不容易找到一臺有軟盤驅動的老電腦,只讀出兩張,其中一張只讀出一半,我不死心,推出推進幾十次,每次都求天神佑我,為的是能讀出這半張嚴雪亭照片……
三十年的堅韌不拔,專心致志,不避艱苦,全心貫注,才有了這部新版的《書壇至尊:嚴雪亭傳》。傳嚴氏其人,評嚴氏其藝,真是談何容易!以往評彈界對嚴雪亭和他所創的「嚴派」藝術,在他生前死後,一直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
在我所翻閱較多的評彈史料和有關評彈藝術的論著中,評述他的文字很少發現或寥寥數語。他的音響資料也是碩果僅存。再加上我個人的學力淺薄,因此,從事這一寫作,實在有些力所不及。而我之所以能夠完稿,主觀上因為有一種強烈的感情始終驅使著我去知難而進,這種動力就是出於對嚴雪亭為人的由衷敬仰和對「嚴派」藝術的痴迷酷愛。客觀上是因為得到了許多師友們的鼎力相助,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我是難以完成此書的。
寫作伊始,嚴雪亭的夫人、兄弟、子女為我追憶了很多嚴雪亭的生平軼事;朱一鳴、周智鳴、陳麗鳴、胡鹿鳴、朱傳鳴等嚴門弟子為我介紹了其師各個時期的演出情形,對於他們的熱情幫助在此深表謝意。在寫作過程中,曾接受過多次訪問的黃異庵、姚蔭梅、朱惡紫、張少伯、劉宗英等評彈前輩相繼去世,所幸《嚴雪亭傳》即將出版,謹以此書慰藉他們的在天之靈!
年逾九旬的蘇州評彈研究專家周良、楊作銘兩位在百忙中仔細審閱了書稿,並欣然命筆作序作跋,文中頗多獎掖之辭,愧不敢當。我雖深深喜愛蘇州評彈,也總想為她的繁榮發展做點工作,可惜熱情有餘而能力不足。拙作涉及面較廣,以我有限的水平,書中還會有不少錯漏和不當之處,真誠地希望專家和讀者朋友不吝指教!
我還將用無限的熱情,繼續鑽研評彈,鑽研嚴雪亭,永不放棄。成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
作者
2015年12月26日子夜
萬鳴
《阿萬茶樓》主持人
書壇至尊(篆刻:楊文濤)
這本書在記敘嚴雪亭一生奮鬥史的同時,也記錄了一段評彈鼎盛輝煌的歷史。所以這本書,喜歡評彈的朋友們,一定不能錯過。
帶你去看萬老闆
萬老闆現場籤售
歷時卅載,增刪數次,10月22 日下午2點,萬鳴與您相約鳳凰書城,現場進行《嚴雪亭傳》籤售分享。 同時,萬老闆還將聯手數位擅唱「嚴調」的評彈大咖,現場為觀眾彈唱「嚴調」開篇選曲,重溫經典!
10月22日(周六)下午兩點
地址:蘇州大道西158號鳳凰書城一樓中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