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雨果獎獲獎作品介紹

2020-11-21 騰訊網

2020年世界科幻大會和雨果獎頒獎典禮,原本定於8月在紐西蘭首都惠靈頓舉辦。但由於眾所周知的疫情原因,所有線下活動全部取消,並改為網上舉辦。

我們為你整理了一份今年雨果獎的獲獎作品介紹,請查收!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

《名為帝國的記憶》阿卡迪·馬丁內

作者擁有博士學位,專攻中世紀拜佔庭帝國的歷史,現在的職業是歷史學家和城市規劃師,這部作品也是她的長篇處女作。阿茲特克文化的太空帝國覬覦一個獨立採礦站,而採礦站駐帝國的大使突然死於非命,由此拉開了本作的序幕。

前任大使之死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陰謀?

小說的女主人公是新任大使,她的大腦裡植入了前任大使「意象」——即帶著個人感情色彩的儲存記憶。本來「意象」是採礦站的獨門科技,但帝國人在解剖前任大使的屍體時發現了這個秘密,便更加有把握吞併採礦站。女主人公一方面對帝國深有好感,但另一方面身為大使的職責便是不讓自己的「祖國」被吞併,加上前任大使的植入「意象」的影響,使得女主人公一直夾於個人與身份與意象的內外衝突之間。之後,她循著線索以及「意象」提供的記憶,小心謹慎地在帝國的政治派系之間遊走,剝繭抽絲來尋找大使身亡的緣故,最終發現前任大使的死竟然與帝國的繼承危機有關,帝國內亂懸於一發。女主人公為了職責,也為了自己,涉入了帝國的內部政治鬥爭。

這部作品的一大特點是將阿茲特克文化嫁接到了作者長期鑽研的拜佔庭帝國歷史上。本書包含大量阿茲特克文化元素,包括取名方式(如『海草三』)、人牲獻祭、納瓦特語,尤其要提到的是詩歌,起到委婉議政和暗藏信息的作用。而根據作者的訪談,本作受11世紀拜佔庭帝國拓張亞美尼亞的歷史啟發。

雨果獎最佳長中篇小說

▲ 註:通常寫作Novella《輸掉時空戰爭的方法》阿邁勒·艾爾-莫塔,麥克斯·格拉德斯通作者之一的阿邁勒·艾爾-莫塔是近兩年異軍突起的作家,「不存在」曾刊登過她的2017年星雲獎、雨果獎、軌跡獎得獎作品《歲月靜如玻璃,年華砥礪如鐵》。作者之二的麥克斯·格拉德斯通是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研究生畢業,方向是禪詩和晚明小說,曾在安徽農村教授兩年英語。故事體裁是西方讀者喜聞樂見的「間諜VS間諜」,只不過稍帶上了另一喜聞樂見的時空穿越的元素。遙遠的未來,時空戰爭摧殘後的世界凋敝,兩大派系各自派出特工穿越時空改變時間線,從而影響自身未來的存亡與興衰。然而,即使未來的戰爭異常殘酷,但作為對頭的特工卻用迥異於殘酷野蠻的詩般語句與對方鴻雁傳書,以筆作劍與對方鬥智鬥勇,期望能影響到對方的判斷和決定,卻不知不覺中互相愛上了對方。未來到底會走向紅色派系推崇的科技還是藍色派系的自然呢?我們尤未得知。

在兩位作者的筆下,一場發生在未來的你死我活的戰爭硬科幻,化為一封封你儂我儂、以愛交鋒的情書。充斥著死亡與毀滅的可悲未來的背景下,映襯著賽博格化的主人公之間活生生的愛情,便是這篇硬科幻愛情小說的基調。

兩位作者分別寫了一方派系的內容。麥克斯寫了「小紅」,阿邁勒寫了「小藍」。

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小說

《緊急皮膚》 N.K. 傑米辛作者是當今影響力最大的科幻作家之一,2017-2019年獲得史無前例的雨果獎最佳長篇三連冠。故事背景是,地球早在千百年前遭受氣候變化的打擊而不適宜居住,富貴階級紛紛飛向外太空殖民別的星球。現在,主人公是一名太空人,肩負重要使命從一個富有白人殖民的遙遠星球回到地球。主人公腦袋裡植入了一個統治階級控制的集體AI,一直在他腦海裡和他對話、下達指示甚至試圖給他洗腦。他們回到地球,本以為見到的會是荒無人煙、十室九空的地球,但實際發生的卻有點出乎意料,本以為被拋棄就活不下去的下層人民仍然頑強地活著。如果主人公成功完成使命,那他會得到一套漂亮的白色皮膚作為獎勵。他的星球上,大多數人的皮膚被剝去,人人都期望有這樣的高科技人工皮膚,代表了最高社會階級。而主人公現有的人工皮膚有一種能力,在緊急時能轉換成人類皮膚,但並不是他期望的那種白色皮膚。

傑米辛一直關注社會問題,無論是雨果獎三連的「破碎的星球」三部曲,還是本作都影射了美國當下的社會問題。

背景設定裡的無皮膚和人工(白色)皮膚是現下美國種族議題的隱喻,傑米辛在文章裡更進一步觸碰到了階級問題,將「社會主義」當作拯救地球及環境的答案,成為建設烏託邦的基礎,並將矛頭指向了那些自私自利的、懷有各類歧視的資本主義的代言人。而植入腦中的集體AI成了另一種隱喻,就是資本主義統治階級無孔不入的難以抵抗的控制。

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

《我最後一個知道》 黃士芬《我最後一個知道》刊登在《科幻世界譯文版》2020年7月刊上,更名為《回聲沒有墓碑》。作者黃士芬是一位美國數學家,同時在好萊塢當過替身演員和槍械專家,曾出演過《太空堡壘卡拉迪加》。這是她首次獲得重要科幻獎項。故事背景是一個架空世界,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擁有核武器,但這個國家受教團的制約,總統只有在殺死一個孩子的前提下才能按下核按鈕。故事即從這名捆綁在核按鈕上的教團孩童的視角講述這場勢均力敵的戰爭。

有核國家被鄰國入侵,軍隊節節敗退,總統無數次地考慮過動用核武器,教團的嚴規卻橫亙在前;總統與孩童相處,試圖找到理由能把活生生的孩童當作工具,但終究過不了人性的一關,無法下手。眼看敵軍就要打進首都,總統掙扎著下定決心,想要殺死孩童來獲得核武的權限,教團長老此時卻想帶著孩童逃出首都。最後孩童下定決心作好犧牲自己的準備,繼續留在一直被軟禁的高塔上,等待命運的降臨。這篇短篇小說探討了權力的掣肘,人性的背叛,以及理性與人性兩難情境下的抉擇。

作者 | Mahat

相關焦點

  • 2019年雨果獎揭曉!盤點獲獎作品改編的電影,我們發現……
    2019年雨果獎獲獎者合影(由成都「申幻」代表團供圖)經過嚴格評比、層層篩選、漫長等待後,最佳長篇小說、最佳長中篇小說、最佳短中篇小說等多類雨果獎作品紛紛突出重圍,摘得了最終的榮譽桂冠。2019年雨果獎都由誰斬獲?這其中是否有讓大家意料之外的作品?頂著「科幻界的諾貝爾獎」光環的科幻IP,這些年由雨果獎獲獎IP影視化的作品都有哪些?
  • 《三體》贏了 盤點歷屆雨果獎獲獎作品
    北京時間8月23日,第73屆雨果獎(Hugo Awards)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得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
  • 2020年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正式頒出
    紅星新聞記者剛剛獲悉:北京時間今天上午,在紐西蘭惠靈頓舉辦的2020年世界科幻大會上正式頒出了今年雨果獎的各個獎項。其中,女作家阿卡迪·馬丁的長篇小說「A Memory Called Empire」(暫譯名《一個被稱為帝國的回憶》)獲得了本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
  • 雨果獎與電影關係緊密,連《臥虎藏龍》都得過獎!這些你知道嗎
    Hugo獎(HugoAward是頒發給科幻幻想作品的獎項這個獎項與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無關,實際上是由不可思議物語雜誌的創始人雨果·根斯帕克於1992年設立的由世界科幻學會主辦1953年第11屆世界科幻年會首次公布,從1955年開始每年都被發表過去一年用英語出版的作品被授予雨果獎的資格沒有明文規定作品是否屬於科幻或幻想,是否有獲獎資格不是由組織委員會決定,而是由投票者決定雨果獎的提名和獲獎作品每年都由世界科幻年會的出席者決定
  • 2019年雨果獎頒布,女性和族裔等社會政治議題介入趨勢明顯
    據悉,「火星女太空人」系列還有另外兩部作品,將分別在2020年和2022年問世。 除長篇小說,雨果獎還分設了許多其他獎項。其中,Martha Wells的Artificial Condition獲得了最佳中篇小說,AlixE.
  • 創造歷史,《三體》英文版獲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
    導讀: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為亞洲首次獲獎的科幻小說。美國當地時間8月22日晚間,2015年雨果獎頒獎儀式在華盛頓州Spokane市舉行,於去年在美國出版的《三體》小說第一部英文版歷史性地拿下今年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
  • 《北京摺疊》獲雨果獎 盤點世界各國文學獎
    中國網新聞8月31日訊 (記者慄衛斌 實習記者高翎家)近日,中國作家郝景芳的科幻小說《北京摺疊》獲得第74屆雨果獎中短篇小說獎,引起網友普遍關注。  雨果獎被稱為「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亞洲首次獲此殊榮的作家是《三體》的作者劉慈欣。除了雨果獎以外,世界各國都有其帶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傳播使命的文學獎。
  • 2020星雲獎公布,PK掉特德·姜的作品居然是它!
    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第55屆美國星雲獎結果公布!星雲獎(Nebula Award)首創於1965年,是美國科幻及奇幻作家協會頒發的科幻及奇幻藝術年度大獎,表彰上一年在美國出版或發表的科幻和奇幻小說,因獎品為嵌在螢光樹脂中的螺旋狀星雲而得名。與雨果獎(Hugo Award)同為科幻、奇幻界最受矚目的年度獎項。
  • 中國80後美女作家斬獲「雨果獎」
    圖片來源:郝景芳微博  北京時間8月21日上午,第74屆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舉行,中國80後女作家郝景芳作品《北京摺疊》榮獲雨果獎「中短篇小說獎」,這是繼2015年劉慈欣《三體》獲獎之後,中國作家再一次獲得雨果獎。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最糟的宇宙和最好的地球
    這部厚重而富有野心的作品用震撼人心的筆觸證明:即使在「快銷品」橫行的年代,對於自身、社會、人類,甚至宇宙的思考,依舊不可或缺。北京時間23日下午1時許,第73屆雨果獎在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正式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劉慈欣本人並未前往美國參加本屆世界科幻大會,作為譯者的劉宇昆代表其上臺領獎。
  • 艾美獎獲獎名單2020片單 《守望者》獲獎的獎項盤點
    艾美獎獲獎名單2020片單 《守望者》獲11個獎項艾美獎獲獎名單2020片單劇情類主要獎項  最佳劇情類劇集:《繼承之戰》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贊達亞《亢奮》  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傑瑞米·斯特朗《繼承之戰》
  • 劉慈欣《三體III·死神永生》無緣2017年雨果獎
    以下是2017年雨果獎獲獎全名單:  最佳業餘藝術家  獲獎者:伊莉莎白·萊格特(Elizabeth Leggett)  最佳同人電影  獲獎作品:《茶話會的危險處境》    獲獎者:艾瑪·紐曼、彼得·紐曼(Emma Newman with
  • 所以2020韓劇演技大賞獲獎作品是什麼?
    所以今天偷偷懶,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2020年度獲獎的韓劇。2020韓劇獲獎作品,看到這幾個字的時候不知道大家腦海裡想到的是什麼劇?我想到的是《愛的迫降》。可惜,獲獎名單並沒有它。再回頭想想,噢,這部劇好像是2019年底的劇吧?這麼一想,突然發現原來時間過去那麼久了呢,人又要老了一歲了。
  • 《銀河護衛隊3》進度正常;《驚奇隊長2》選出新導演;雨果獎喬治·RR·馬丁主持翻車
    這位女導演出道以來只執導過四五部作品,其中還包括了短片,但她剛完成了翻拍的新版《糖果人》電影,也許這一作品是迪士尼看好她的原因? 8,《異星災變》海報 這是一部科幻電視劇,乃是《異形》之父雷德利·斯科特老爺子打造並親自執導前兩集的作品,已被HBO Max預訂了十集。這部劇講述兩個機器人在一個神秘星球撫育人類後代,隨著孩子的成長,在宗教問題上的認知差異開始引發了種種危機……它將在9月3日開播。
  • 20/08/22 《阿松》紀念影像公開,日本星雲獎獲獎作品公開,《彼方的阿斯特拉》獲獎
    《阿松》紀念影像公開根據赤塚不二夫原作改編的TV動畫《阿松》(おそ松さん)公開了第三季的紀念影像「66秒看懂《阿松》第二季」,第三季預計於2020上田燿司達悠:飛田展男 旗坊:斎藤桃子新聞連結:https://natalie.mu/comic/news/393073紀念影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a4y177b7星雲獎獲獎作品公開
  • 《三體》《北京摺疊》獲獎,全靠他!
    2015年8月23日《三體》成為首獲雨果獎的亞洲作品頒獎當天就是他代表劉慈欣上臺領獎因為郝景芳獲獎作品《北京摺疊》也是這個小哥翻譯的啊!怎麼那麼會翻?挑的都是獲獎的種子作品!雨果獎之所以這麼轟動,是因為它相當於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而對國內科幻作品的翻譯,也讓他走進了中國讀者的視野。劉宇昆翻譯的第一部中文科幻作品,是陳楸帆的短篇小說《麗江的魚兒們》。據說他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完成了翻譯。
  • 2020年獲獎作品
    第一屆Sigma獎的參賽入口在2020年2月5日關閉,總共收到了來自66個國家和地區的510件參賽作品。 評審團由24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組成,他們從所有的參賽作品中選出了6個大類的10件優勝作品和2件榮譽作品。這些得獎的作品代表了世界數據新聞的最高水平。
  • 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
    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
  • 【重磅】2017年雨果獎提名名單揭曉,中國代表將集體亮相世界科幻大會
    根據著名科幻極客網站Chaos Horizon對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出版家周刊》、亞馬遜等八大媒體的2016年最佳科幻/奇幻長篇名單的統計,發現只有上面這三部作品在這些最佳長篇名單中各出現四次,領先所有其它的科幻/奇幻長篇。而雨果獎長篇提名中的其它三部作品則各出現兩次。
  • 80後清華女學霸獲雨果獎!想不到她的英文演講也這麼棒!(附視頻&演講稿)
    8月20日晚,在美國堪薩斯城舉行的第74屆雨果獎頒獎典禮上,中國80後科幻作家郝景芳在同組對手有史蒂芬 · 金的情況下,最終憑藉《北京摺疊》摘得最佳中短篇小說獎。這是繼劉慈欣的《三體》後,中國人在世界性科幻大獎上第二次取得這樣驕人的成績,同時郝景芳也成為亞洲首位女性「雨果獎」得主。第73屆雨果獎獲得者劉慈欣評價說:「我一直很喜歡郝景芳的作品。我感覺她的作品和其他的科幻作品相比,她有一個別的科幻作品沒有的特點,她把我們主流的科幻題材,常見的科幻題材灑上了一層很詩意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