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之毒,夜神就佔了四分之一」——你的最愛,是哪支鏡頭?

2021-02-28 君峰影像

自 1954 年開始,第一臺M系相機 M3 推出以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前前後後也推出了超過50款M鏡頭,其中經典無數,像已經被推上神壇的「八妹」,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的夜神一代,還有現代的幾支50鏡頭,都讓人蠢蠢欲動。

圖片by 君峰粉絲 貝殼

你最心心念念的是哪支鏡頭呢?如果只留下一支,你又會留下哪支?我們來看看卡粉們是怎麼說的吧。

以下文字均來自君峰粉絲留言

我曾經擁有50/0.95這個鏡頭,每月出差都帶著它,拍了不少非常漂亮的照片。可是這個鏡頭太重、用到0.95光圈的時候不多,後來就賣了,改用50/1.4的鏡頭。

有很多錢時可以買個50/0.95鏡頭,但這是很奢侈的選擇。

感覺毒德大學中的「毒」,夜神就佔了四分之一,其他就是502aa、八妹七妹、M機。雨天夜景全開0.95無鏡頭可媲美,就是對焦炸裂,脫焦紫邊?不存在的。

M-P+50/0.95,by AKIRA LIU(flickr)

我還是覺得50焦段最適合,而且沒必要強烈追求大光圈,掃街用太誇張的景深不是特別好,除非拍一些關注比較強的題材,其實F2就足夠可以了,再加上像M10這種高ISO都不含糊的機身,快門速度依然可以保證安全,所以50/2的性價比最高。

50/2 APO ASPH鏡頭

徠卡 50/2 AA,感動牌跟鞋廠加一起都做不出來這麼好的50頭,徠卡頂級鏡頭中都是最好,沒有之一。

50/2 AA LHSA 版

我是一支50/1.4一拍到底……適應了它的忠實、不誇張,現在看到一些超廣角拍的片子,不適應。風景廣角21已經夠廣,人文28-35-50都可以,50頭恰恰是最難拍好的。

M10+50/1.4

我把35 1.4換成了35 2,這個焦距最大光圈用的少,而且0.7m對焦距離,35焦段收光圈用的多,而且體積小巧了不少,出門旅遊很方便。

35/2

這支五版銀色35/2是我反覆權衡之後入手的第一支恐怕也會是唯一一支徠卡原頭。就像娶老婆,準備相守一輩子的伴侶,當然要選擇最經典的。

精巧的造型,裡外全銅的用料,沉甸甸的手感,緊緻又順滑的操控,無可挑剔的素質,越用越覺得,嗯,這輩子就是她了。

35的視場已經足夠經典,與其整天惦記著入新頭,不如把手頭這支用好。

28、35、50這三個鏡頭我都有,平時掃街還是35定用的多,原因是可進可退,近距離畫面更有張力,遠攝會更全面。

35/2 與35/1.4,聖光、七妹,我都有,並且都在用,我個人認為,現行版的2和1.4沒有可比性,2.0像大匠,1.4像藝術家,如果方便2.0的體積和重量有絕對的優勢,至於沒有ASPH的前些代,他們適合的其實是膠片機,強調的是色彩層次而不是銳度。

補充一句:現行版的兩個頭最大光圈就是可用光圈,唯一有點不足的就是有些桶形畸變,其他方面個人覺得都非常完美。

復刻版35/2

現行版35/1.4

最喜歡11663,F1.4 和 F8.0 光圈成像質量一樣,太恐怖了。35mm之神!

35/1.4與50/1.4

35mm與人的視角基本一致,所以看起來很舒適,自然。它沒有大廣角的視覺衝擊,也沒有長焦鏡頭拍攝的壓縮感,不必轉動眼球就看到全視野,而且也很開闊,並不侷促。

手持35mm定焦鏡頭的相機拍攝,有一種心靜如水的從容,看到,拍到的都是最親切的景物。過於寬闊的景物,過於遙遠的景物,都被我自動濾過。街景人文,靜物小品,人物肖像,得心應手。35mm,一個陶冶心性的焦段。

為輕裝計,一機一鏡的話,配35頭是最佳的。人文、風光皆適合。1.4頭頂尖級,但35/2頭一點不差,性價比高,且更輕便。

想當年,頭一回去歐洲七國旅遊,一臺M9P,一支90/2一支50/1.4一支35/2一支21/1.4全帶齊。重量也不輕哦。結果,十多天的行攝,用得最多的,最實用的還是35頭。此後,凡非以拍攝創作為目的的旅行,只帶35頭。可應付大多數的需要了。

拍攝人像,90/2頭是不二之選。當然,50/1.4或者35/2也是表現突出。但90這焦段對拍攝減小人像的畸變,是最佳的。

徠卡 90/2 AA

28mm的超近距離盲拍衝擊力是35和50不可比擬的,而且體積小巧。自從進了一支再也不想35/1.4了。

我嘗試過用28mm拍鈴木達夫風格照片,距離路人一米,多刺激! 激情的攝影就選28。

圖片©鈴木達夫

徠卡復刻28/5.6的重要意義在於手機拍攝的普及,手機攝像頭的焦段普遍為28mm,我們在用手機記錄事物的同時,深深的感知到那些照片在表達我們情感的同時卻無法展現出我們想要的細節。

28 5.6這隻鏡頭的體積和質量既適合悄無聲息的掃街,又適合嚴肅的紀實,非常完美的一隻鏡頭,除了那個超違和感的遮光罩,我想我會犧牲一些畫質而不使用遮光罩。

● 互動話題 ●

你的最愛,是哪支鏡頭?

(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參與互動)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買徠卡裝備

----

  輕戳查看君峰實體店地址  

相關焦點

  • 徠卡M系列50mm鏡頭的選擇
    夜神的毒,你懂幾分?對於徠卡迷,若被問「最想擁有的徠卡鏡頭」,十有八九會答「夜神」—Leica NOCTILUX-M 50/0.95,更有人稱,「毒德的毒,夜神就佔了四分之一」。作為徠卡夜之眼系列的代表,這隻鏡頭融合了精密工藝、至臻品質及永恆價值,廣受爭議。by Mark Strachan
  • 徠卡毒物 | 一波「夜神」的毒,來吸
    要說徠卡「鏡皇」一定非以下這兩支鏡頭莫屬Leica Noctilux 50mm f/0.95 ASPH>與Noctilux 75mm f/1.25 ASPH它們在徠友心目中的地位絕對是神的存在恐怕「夜神」的美稱就是這麼來的最近徠友群又炸起一波「夜神」話題大家紛紛要求一睹這兩款毒物的夢幻大片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放一波夜神的毒
  • 銘匠VS徠卡 50/0.95 ,價格差19倍的「夜神」會香嗎?| 原來這麼毒
    先聲明一下,我拿到的這支銘匠是全球只有2支的限量版,不過它是最早期的工程版鏡頭,與正式商品版的差別據廠家說光學方面是一樣的。只是沒有聯動測距,所以在徠卡M機身上是沒有辦法測黃斑對焦的。這一點,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拿到鏡頭後測試。
  • 夜神的毒,你是否懂?淺說Leica M 75/1.25
    我們知道,徠卡有支鏡頭一直是許多攝影愛好者心中的夢幻逸品,若問「最想擁有的徠卡鏡頭
  • 超大光圈夜神和APO黑科技鏡頭,徠卡新品不遠了!
    專業徠卡八卦網站 Leica Rumors 前些天又放出消息,說徠卡可能會在十月份搞一個發布會,到時候會發布一些新品。不過根據此網站一貫的風格,也沒有透露具體新發布的產品型號,只是提出了作者的幾個猜想(雖然基本八九不離十):一款新相機和兩款新鏡頭。
  • 該怎麼去形容你最貼切——徠卡夜神 M 50mm/0.95
    徠卡 Noctilux-M 50mm f/0.95 ASPH.鏡頭擁有著F/0.95的最大光圈,和最大光圈下卓異的極端短淺的景深,是第三代夜神。在自然環境光拍攝條件下,它具有優於肉眼的細節分辨能力。即使在夜間拍攝,美輪美奐的畫質與焦外成像依舊讓人嘆服,是不少徠友的「夢中情人」。
  • 徠卡鏡頭中的不得不提的焦段——90mm鏡頭
    說到徠卡90mm鏡頭,我們首當其衝要提的就是這一款全新的大光圈人像鏡頭—— Summilux-M 90 mm f/1.5 ASPH。這款長焦鏡頭可以更好地壓縮背景,突出主體,提供足夠淺的景深效果,為攝影師拍攝更加別致的特寫提供了幫助。
  • 新夜神75/1.25鏡頭髮布前,先來看看臥虎藏龍的75mm家族
    ,F1.25的大光圈,可以稱得上新款「夜神」了,想想看,在光圈開到最大的時候,那如夢似幻的焦外,再加上 75mm 中長焦本身就有淺景深優勢,用於拍攝人像必定會令人心醉神迷。從另一個方面講,一直以來被人們忽視的 75mm 焦段鏡頭,也終於要揚眉吐氣一把了。
  • LEICA現役M卡口鏡頭轉接SONY A7系列微單測試(三)丨放毒
    專門為了玩轉接去搞一堆徠卡鏡頭似乎有點本末倒置。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想在SONY A7系列的全幅微單上體驗一下徠卡鏡頭的魅力,那麼那些入門級的徠卡鏡頭就足夠了。如果,你已經有一套徠卡M系統的器材,也慢慢添置了一些壕頭,那麼再配合A7系統,說不定能揚長避短,發揮更大的優勢。今天,我們再來聊聊28-50mm這個焦距段。
  • 買徠卡M10的人,都配了什麼鏡頭?
    小編整理了最近店裡的實拍花絮,主要是大家購買 M10 時的鏡頭選擇哪些鏡頭,最後果然不出所料,最受歡迎的鏡頭是TA. 猜猜看,是哪支鏡頭呢?像是 28/5.6,其實也很受掃街愛好者歡迎,一度快賣斷了貨;而風光愛好者就更偏向於 18mm、21mm 這樣的焦段,你還別說,其實 18/3.8 這支鏡頭也挺火,超廣的視角,加上不錯的畸變控制、比較平和的售價,整體來說性價比也不錯。
  • iPhone 12十月銷量數據:約四分之一佔比
    iPhone 12銷售火爆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數據表示,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兩款機型佔據了10月份所售的5G智慧型手機總和約四分之一,佔比達到24%。
  • 趣味體驗測評|千元首選「國產夜神」七工匠M50mm F1.1
    ,但也有很多身邊的朋友好奇來問七工匠這支夜神鏡頭,都說出片銳利。業界對於這支鏡頭口碑也是不錯的,所以我來分享一下這款國產七工匠的M50mm F1.1鏡頭的使用體驗。(徠卡M240+七工匠M50mm F1.1)「夜神開箱」這次入手的七工匠 50mm F1.1是黑色的,上手就感到接近400克的重量。
  • 不常見焦段的國產夜神
    習慣於單反的用戶,對於標準50mm焦段和人像85mm焦段,一定不會陌生,但是提到75mm和90mm,那就是旁軸徠卡用戶的領域了,而其中的75mm,簡直就是個無比尷尬又備受冷落的存在。M機配鏡頭,95%以上無非就是配35mm或是50mm,其他焦段基本都是第二支,先不說想要往風光發力的廣角鏡頭,考慮要拍人像用中長焦,則首選必然是90mm,非常少會有人推薦75mm焦段。
  • 千元首選「國產夜神」七工匠 50mm f/1.1簡評
    diss,但是也聽了身邊很多朋友問七工匠這支夜神鏡頭,都說出片銳利,我拿到50mm F1.1有一段時間了,用起來真心還不錯,也給身邊的朋友推薦了,都入手了。業界對於這支鏡頭口碑也是不錯的,測評一下這款國產七工匠的50mm F1.1鏡頭~徠卡M240+50mm F1.1組合。
  • 聽說你要入手徠卡M10-P
    如果你是一名近視眼,可能黃斑對焦有一點點困難。不過不要緊,M10-P具備實時取景峰值對焦,我們可以通過峰值對焦來獲得更加精準的對焦。再有,玩徠卡M怎能不學一學估焦和盲拍,掌握了這項技能,你距離攝影大師又近了一步~
  • 以不變應萬變,為什麼說定焦鏡才是街拍最理想鏡頭
    很多街頭攝影師說最理想的鏡頭焦距為35mm,因為這種廣角焦距能在擁擠的街頭給攝影師足夠的構圖空間,涵蓋的範圍較廣,能將人物及大部分的周邊環境拍進去。Leica MM與50/1.4 21/2.8大光圈通常定焦鏡頭的光圈都比較大,最常見的像是F/1.4,F/2,F/2.8等,當然我們的大徠卡還有出到F/0.95的(大名鼎鼎的夜神
  • 徠卡M鏡頭選購指南
    這支在徠友圈被譽為「夜神」的鏡頭是許多人的夢幻之物,一隻蠟燭的光線足以讓它為我們捕捉到精彩畫面,這支鏡頭非常適合在夜景中抓拍夢幻光影。透過這支鏡頭看世界,黑暗與光明唯美相伴。除了「夜神」,這支Noctilux-M 75 mm f/1.25 ASPH.也是一支擁有「暗夜之眼」美稱,拍攝人像時能夠將被攝主體與背景畫面巧妙分離,呈現具有立體視覺效果的畫面成像。
  • 關於徠卡50mm f/1.4,你了解多少?
    而每款50mm在不同光圈上的分段也是非常豐富的,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50mm f / 1.4這款鏡頭。那麼,每一款鏡頭都有Ta背後的故事,要想透徹了解這款鏡頭,我們要先了解下50mm f / 1.4這些背後的經歷。以下文字和圖片資料結合網絡以及作者:Thorsten Overgaard,由Leica 徠卡相機和他的朋友們翻譯整理,如有更詳細信息,歡迎徠友補充糾正。
  • Leica 徠卡 R 系列鏡頭回顧
    這支鏡頭跟Elmarit-R 15mm f / 2.8 ASPH一樣,都內置了四片濾鏡,包含了一片NDx1濾鏡(注一)、一片KB12色溫轉換濾鏡,以及供黑白攝影使用的黃綠色與橙色濾鏡,黃綠色的濾鏡能在黑白攝影中增加山巒的層次,以及強化人物攝影中皮膚的立體感。注一:NDx1濾鏡並不會影響曝光數據ELMARIT-R 28mm f/2.8
  • 徠卡最好的35mm焦段鏡頭,你會頒給誰?
    在徠卡無弱頭的理論下,單看顏值你就會長草無數,不知該從哪支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