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匠VS徠卡 50/0.95 ,價格差19倍的「夜神」會香嗎?| 原來這麼毒

2021-01-21 左手plus
下面這幾組照片,是分別用徠卡和銘匠的50mmf0.95asph鏡頭拍攝的。你能全部猜對嗎?先跟大家透漏一下今天的粉絲福利:2支銘匠50mmf0.95asph鏡頭!!具體回到文首視頻,可直接快進至 13:00 處進行了解。

今天這條視頻,我們的主要內容是對比一下這支賣4000多塊錢的國產夜神和行貨賣9萬塊錢的徠卡原廠的50/0.95夜神之間,到底有多少差異。


真的有19倍價格這麼大的差異嗎?



先聲明一下,我拿到的這支銘匠是全球只有2支的限量版,不過它是最早期的工程版鏡頭,與正式商品版的差別據廠家說光學方面是一樣的。



只是沒有聯動測距,所以在徠卡M機身上是沒有辦法測黃斑對焦的。這一點,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拿到鏡頭後測試。





這兩支鏡頭放在一起看起來外觀非常接近,以至於我以前在網上曬圖的時候,很多人以為是徠卡的夜神。



對焦環的手感也非常順滑,這方面和徠卡旗鼓相當。對焦行程差不多是90度,轉動時前鏡組會向前伸出,與徠卡的工作方式一致。


不過銘匠這支的最近對焦距離時0.7米,而徠卡是1米,在近攝能力上銘匠會更加佔優勢一點。



鏡頭口徑外觀與徠卡的非常接近,但內徑不一樣,銘匠為67mm,徠卡為60mm,銘匠配uv鏡是方便多了。



徠卡採用了內置伸縮式遮光罩,這一點相對來說會比較貼心。而銘匠沒有搭配遮光罩,如果要搭配的話應該也是通過螺紋這種方式旋轉上去。



另外有一點,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注意到,這支徠卡夜神的光圈環要比銘匠的突出更明顯一些,雖然只是一點點的量,在盲操作的時候會更容易摸到光圈環。



這個感覺非常細微,慢節奏在拍攝時無所謂它突不突出,但如果你希望用比較告訴的節奏不斷拍攝的時候,這一個突出來的一點點手感,會給你比較好的感受,比較容易找到光圈環在哪。


也許銘匠的光圈環做的外徑大1-2mm就能達到類似的操作體驗,當然,高節奏的拍攝速度,對於夜神來說有多少人能做得到,我也不太敢打包票。這是我個人的一個觀點,供大家討論。



室內部分我一開始單獨拍過一組銘匠的各光圈檔位下的成像表現。



有人問,為什麼不拿徠卡拍?


真的抱歉,徠卡M系列的像素太低了,用來討論成像細節可能不太夠資格。徠卡還是趕緊把4000萬像素的M11推出來吧!


為了對比這兩支鏡頭,我又重新拍了一組對比照片。



使用6100萬像素的索尼a7R4機身,光源使用Profoto的B10閃光燈。



天工自動對焦環,使用手動對焦,放大確認每一張對焦沒有偏移,保證光線穩定,色彩準確。



這組的結果如下:


最大光圈:兩支鏡頭都有暈開的情況,銳度和反差都是徠卡要略好一些。



尤其是反差的控制我覺得徠卡確實要更加老道一些。


全開的銳度在我的眼光裡,這兩支都屬於剛剛堪用。大家可以看到當光圈收到F1.4之後,畫面表現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



F2已經非常好了,F2.8以後都是銳不可擋的效果,這裡就不多說了。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掃碼下載這些原圖仔細研究。



在虛化方面,兩支鏡頭的表現非常接近。另外,徠卡的色彩要略微渾厚一些,不過相差不大。



這一局,徠卡略勝銘匠一籌,在情理之中。我們接下來看看室外部分的拍攝。




這一組我拍了光圈F0.95和F1.4兩檔來做對比,機身依然是6100萬像素的索尼a7R4。



由於有風,葉子飄動會讓構圖和焦點有些不一樣,所以畫質看看就好,不做嚴謹對比。


我覺得紫邊兩支都很明顯,暈開程度和焦點以及當時葉子的姿態,尤其是風吹過之後的彎曲程度有關,這點不做評論了。



銳度方面都不錯,葉子的經脈看著很清晰。感觀上面,徠卡在F1.4下很銳:



銘匠在同檔位下弱一點點,但非常接近:



光圈全開時,徠卡也是以微弱優勢領先。



我們也提供了RAW不調色直接輸出的原圖下載,大家有興趣可以掃碼下來下來慢慢研究。



也許有人會說,M卡口的鏡頭不應該裝在徠卡機身上才能發揮出徠卡獨有的德味嗎?你說的對!


那我們就來看看在索尼和徠卡機身上原圖直出的差異。



這裡的機身設置是:索尼標準色彩,徠卡柔和色彩,色溫都是5000k。是不是看起來徠卡反而清淡一些?那麼德味去哪裡了呢?


其實作為一個每一張照片都要嚴謹做後期的攝影師來說,我不是很在乎機身的差異帶來的色彩不同,色彩是比較容易在後期去做統一的。


當然,如果你不懂後期,這個就~~你會很依賴機身的直出色彩。



有一些在徠卡機身上分別用這兩支鏡頭拍攝的效果,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同樣,在剛才的下載連結裡,這些圖也有。





其實我個人更喜歡,什麼卡口的鏡頭就使用在什麼機身上,畢竟原生卡口,門當戶對嘛!更主要的原因是使用效率會比轉接高,但凡事總有例外。


像50/0.95這樣的鏡頭,光圈全開的景深是非常淺,徠卡M機身的聯動測距和黃斑對焦不足以支撐這麼高精度的對焦要求。


如果你希望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依然非常精準對焦,我會建議使用電子取景器。



上圖的電子取景器只有在徠卡M240及以後的數碼機型才可以使用,之前的M8、M9等就沒辦法用電子取景器,以至於很多夜神用戶不太追求銳度,而更加對氛圍津津樂道。


所以,轉接可能反而是讓夜神更好地發揮作用的方式。



比如轉接到索尼機身上,可以自動對焦

轉接到哈蘇x1d機身上,還有更強的虛化效果

轉到適馬fp上,就是史上最小的全畫幅50/0.95的組合

......

聽起來都是很有意思的玩法。


那麼這支鏡頭能否覆蓋44X33的中畫幅?我在哈蘇X1DII上進行了測試。



這支鏡頭在哈蘇上相當於40mmF0.76,光圈更大了,景深也就更淺,像場基本能覆蓋,但有時還是會有一些暗角和紅移的情況。



我覺得,轉接中畫幅不是它的主要任務,但能用也算是額外收穫,更何況如果用對了,還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正式商品版是帶聯動測距功能的,所以最終在中畫幅上的暗角表現,可能還會有所不同。



我也嘗試著在傍晚時分拍攝了一些人像,來看看這支鏡頭的表現。



由於虛化強烈,光圈全開景深又非常淺,要拍一個會動的主體,確實挑戰非常高。通常情況我們拍出來的效果是這樣的,這樣的......(很尷尬



但為什麼我們依然樂此不疲地用0.95的光圈去拍人像呢?因為...它是0.95呀!!



這種虛化與氛圍感確實讓人印象深刻,當照片拍不出新意的時候,換一個器材也許能給你帶來不同的觀感。






這支鏡頭的抗眩光能力一般,這幾乎是國產鏡頭的通病,應該是鍍膜技術還與日本歐洲的大廠存在著差距。



我們可以看到這組對比。




如果我有50F1.4這樣的鏡頭,那還有沒有必要用一支50F0.95呢?



這個問題就好像你的V6車開得好好的,要不要搞臺V8開開呢?雖然後者有種種缺點,但帶來的樂趣也是不同的。


哪怕是這樣一張沒對上焦的廢片,好像也挺有感覺的。



雖然更大的指標我可能用不上,但有機會用到,並且用好了之後,也會讓你的50mm視角照片和別人有所不同。



當你覺得右邊這張照片已經挺柔和挺有前後層次感的時候,左邊0.95拍攝的則給予更強的虛化和層次感。



這場對比,輸贏似乎都在預料之中。


9萬塊的徠卡夜神獲勝是應該的,4000多塊的國產夜神看起來好像也沒輸太多,畢竟這19倍的差價放在那裡。


如果單純從想體驗一下50mmF0.95的夜神是什麼感覺,那麼你可以在銘匠50mmF0.95ASPH上,體會到徠卡夜神90%以上的感受,我們也很高興看到國產攝影器材變得越來越強。



大家如果需要的話,可以通過上圖的二維碼直接進行購買,當然我們視頻開頭也說要給大家送上福利,接下來就要送出2支銘匠50mmf0.95asph鏡頭啦!




2支銘匠50mmf0.95asph鏡頭送送送!!!


參與方法,請回到文首視頻,可直接快進至 13:00 處進行了解!


我們將在公眾號、微博兩個平臺同時進行,各抽取1名同學,送出銘匠50mmf0.95asph鏡頭,一周後開獎!* 本集視頻小破站(b站)上4k版本啦!








相關焦點

  • 該怎麼去形容你最貼切——徠卡夜神 M 50mm/0.95
    徠卡 Noctilux-M 50mm f/0.95 ASPH.鏡頭擁有著F/0.95的最大光圈,和最大光圈下卓異的極端短淺的景深,是第三代夜神。在自然環境光拍攝條件下,它具有優於肉眼的細節分辨能力。即使在夜間拍攝,美輪美奐的畫質與焦外成像依舊讓人嘆服,是不少徠友的「夢中情人」。
  • 徠卡毒物 | 一波「夜神」的毒,來吸
    要說徠卡「鏡皇」一定非以下這兩支鏡頭莫屬Leica Noctilux 50mm f/0.95 ASPH>與Noctilux 75mm f/1.25 ASPH它們在徠友心目中的地位絕對是神的存在恐怕「夜神」的美稱就是這麼來的最近徠友群又炸起一波「夜神」話題大家紛紛要求一睹這兩款毒物的夢幻大片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放一波夜神的毒
  • 「徠卡之毒,夜神就佔了四分之一」——你的最愛,是哪支鏡頭?
    款M鏡頭,其中經典無數,像已經被推上神壇的「八妹」,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的夜神一代,還有現代的幾支50鏡頭,都讓人蠢蠢欲動。如果只留下一支,你又會留下哪支?我們來看看卡粉們是怎麼說的吧。以下文字均來自君峰粉絲留言我曾經擁有50/0.95這個鏡頭,每月出差都帶著它,拍了不少非常漂亮的照片。可是這個鏡頭太重、用到0.95光圈的時候不多,後來就賣了,改用50/1.4的鏡頭。有很多錢時可以買個50/0.95鏡頭,但這是很奢侈的選擇。
  • 徠卡M系列50mm鏡頭的選擇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50mm焦段的鏡頭。目前徠卡現有在售型號的50mm鏡頭有4枚,分別是50mm/0.95、50mm/1.4、50mm/2、50mm/2AA,其中50mm/2不是非球面鏡頭,其他都是。夜神的毒,你懂幾分?對於徠卡迷,若被問「最想擁有的徠卡鏡頭」,十有八九會答「夜神」—Leica NOCTILUX-M 50/0.95,更有人稱,「毒德的毒,夜神就佔了四分之一」。
  • 夜神的毒,你是否懂?淺說Leica M 75/1.25
    」,十有七八會答 「夜神」——Leica NOCTILUX 50/0.95,用咱粉絲@黑貓警長的話來說,「毒德的毒,夜神就佔了四分之一」。M-P+50/0.95,by AKIRA LIU(flickr)NOCTILUX。夜神。
  • 超大光圈夜神和APO黑科技鏡頭,徠卡新品不遠了!
    專業徠卡八卦網站 Leica Rumors 前些天又放出消息,說徠卡可能會在十月份搞一個發布會,到時候會發布一些新品。不過根據此網站一貫的風格,也沒有透露具體新發布的產品型號,只是提出了作者的幾個猜想(雖然基本八九不離十):一款新相機和兩款新鏡頭。
  • 千元首選「國產夜神」七工匠 50mm f/1.1簡評
    業界對於這支鏡頭口碑也是不錯的,測評一下這款國產七工匠的50mm F1.1鏡頭~徠卡M240+50mm F1.1組合。這次入手的七工匠 50mm F1.1是黑色的,上手就感到接近400克的重量,做工挺實在的,沉甸甸的金屬質感,0.7米的最近對焦距離,鏡頭結構是銅芯鋁殼,松納結構,國產做工裡算是比較紮實的,加上徠卡M240機身,分量十足。
  • 聽,這是心動的聲音:徠卡Leica Summilux 50 f/1.4 ASPH
    因為,其實徠卡鏡頭中除了聲名在外的11663/11675,呼聲第二高的,便是他了。有粉絲說,11663麼,很全能,但就因為太全面了,有時就讓人覺得沒太有意思,反倒是喜歡那些味道獨特的鏡頭,就比如說11891/11892 。
  • 單評 | 銘匠APS-C畫幅50mm F1.2
    好吧,非常感謝銘匠為我們定製的這2支逼格滿滿的鏡頭。銘匠35mm F1.4的外形復古,性價比高,掛機拍攝相當給力。不過,今天的主角不是它,而是同樣為APS-C畫幅的50mm F1.2。我們拿到手的是富士卡口,正好將其裝在X-PRO3上,頗有徠卡風範!銘匠50mm F1.2採用了復古設計,鏡筒全長60mm,僅重約336g,輕巧小巧,攜帶非常方便。它的外鏡筒採用了鋁合金CNC切割陽極氧化工藝,表面使用雷射雕刻完成全部標識。
  • 趣味體驗測評|千元首選「國產夜神」七工匠M50mm F1.1
    (徠卡M240+七工匠M50mm F1.1)「夜神開箱」這次入手的七工匠 50mm F1.1是黑色的,上手就感到接近400克的重量。做工挺實在的,沉甸甸的金屬質感,0.7米的最近對焦距離,鏡頭結構是銅芯鋁殼,松納結構,在國產做工裡算是比較紮實的,加上徠卡M240機身,分量十足。
  • 夜神模擬器V6.0.0.0全新體驗 引領「吃雞」熱潮
    那麼在遊戲中的表現如何,我們以最近熱門的「吃雞」遊戲為例,看夜神模擬器V6.0.0.0究竟會為玩家帶來哪些驚喜體驗。  首先,來看一下近期熱度較高的幾款「吃雞」手遊在夜神模擬器V6.0.0.0上的視覺效果及操作感受。
  • 不常見焦段的國產夜神
    習慣於單反的用戶,對於標準50mm焦段和人像85mm焦段,一定不會陌生,但是提到75mm和90mm,那就是旁軸徠卡用戶的領域了,而其中的75mm,簡直就是個無比尷尬又備受冷落的存在。M機配鏡頭,95%以上無非就是配35mm或是50mm,其他焦段基本都是第二支,先不說想要往風光發力的廣角鏡頭,考慮要拍人像用中長焦,則首選必然是90mm,非常少會有人推薦75mm焦段。
  • 聽說你要入手徠卡M10-P
    50/0.9550/0.9550/0.9550/0.95」的毒世界上經典的「腳」馬格南大師關於狗的記憶 了解估焦和盲拍這是一個、兩個、三個.一群·喜歡用徠卡相機來攝影表達的朋友們的自組織交流平臺,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徠卡相機核心用戶社群,我們一起
  • 國產「夜神」領銜 國產廠商推多支M口鏡頭
    以銘匠為例,目前其已經推出了11mm f/2.8、21mm f/1.5與35mm f/1.4鏡頭,除此之外,其還將推出一支50mm f/1.4與35mm f/0.95鏡頭。近日,媒體還曝光了銘匠將在近期發布一支50mm f/0.95鏡頭。
  • LEICA現役M卡口鏡頭轉接SONY A7系列微單測試(三)丨放毒
    mm/f2.5SUMMICRON-M 50 mm/f2Apo-Summicron-M 50mm/F2.0 ASPHSUMMILUX-M 50 mm/f1.4 ASPHNOCTILUX-M 50 f/0.95 ASPH第二期的轉接測試也得到了不少網友的反饋,一個是覺得看著很過癮,另一個是覺得毒性略強,畢竟徠卡鏡頭很貴。
  • 窮玩徠卡?
    徠卡於我一直是可望而不可得,因為太多人的追捧,以及保值率,他的價格一直高高在上。最早相中的是c-lux,可是它就是臺換了標的松下,價格還貴了一倍,覺得完全沒有必要。之後看到了leica T,又種草了,一體式流水型的機身設計,真香。那本來可能是我第一臺擁有的Leica,本想臨走臺灣前購入,可惜找了幾家相機店都沒貨,也就作罷。
  • 為什麼你的夜神總會拍虛?試試焦距微調技巧吧!
    其實我對此表示不解,因為徠卡對焦是利用焦平面原理的,理論上你用50/0.95對焦和用50/1.4A對焦是一樣的,只要黃斑重合了,那就合焦了。同時我也理解攝友們想表達的意思,那就是用最大光圈出片很難得到一張焦內銳利同時又擁有那夢幻焦外的片子,說白了:就是片子很容易糊!
  • 中國製造TTArtisan 50mm F1.4外國攝影師評測
    TTArtisan (銘匠)光學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他們在2009年發布了第一支徠卡M口鏡頭35mm F1.4。從那時起,這家公司就開始為徠卡M用戶提供很有意思的選擇,人們不用花費大價錢就能買到不同焦距的鏡頭,特別是當50mm F0.95發布後還引起了很大轟動。
  • 揭開夜神面紗 尼克爾Z 58mm f/0.95 S Noct
    尼克爾Z 58mm f/0.95 S Noct尼克爾Z 58mm f/0.95 S Noct官方樣張尼克爾Z 58mm f/0.95 S Noct官方樣張品質,與歷史相伴新一代「夜神」上市預售能獲得如此高的關注,與Noct系列鏡頭深受用戶信賴的歷史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