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龍是一款典型的法式甜點,願意是少女的酥胸。為什麼會有這個名字呢,可能從外觀到口感都給人以這樣的感覺吧。
完美的馬卡龍,表面光滑細膩,且飽滿,下面還有一層裙邊,外殼酥脆且脆弱。內裡卻是口感酥軟,So, 為什麼叫少女的酥胸,可見一斑了吧?
比如樓主製作的下面這一款馬卡龍,從外形到口感都很類似,你想嘗嘗嗎?--馬卡龍不利久存,已經吃完了。(小編說:人至賤則…)
小編特意叮囑:不要刻意模仿,馬卡龍的製作材料杏仁粉價格不菲,用糖量也超大,隨意模仿幾次不成功就會導致成本太高昂。
據稱法國頂級的馬卡龍在中國只開有一家小店面售賣,一枚賣到30元(道聽途說,不知道準確不準確,上圖我製作的更加標準的馬卡龍,估計賣個35是可以的哈)
馬卡龍的製作,確實需要非常小心。看了下現在還沒有馬卡龍的曬單教學嘛,看來馬卡龍的難度果然是比較大。目前網上的大多數教學不知為何,總讓人烤不出完美的馬卡龍。在下經過仔細研究,終於發現了成功製作馬卡龍的方法。
本方介紹的是難度更大的法式馬卡龍的做法。通常還有意式的做法,製作過程的主要區別是蛋白霜的打發手法不同,會使蛋白霜更加穩定。
如果你做過戚風蛋糕,做起馬卡龍來應該是不在話下:但這只是從分步手法的層面上說的,從火候上來講,卻是要從零開始。
做馬卡龍,最最需要關注的,就是火候。
前面只是一點提示,下面來開始我們的正式製作過程吧?
做馬卡龍,同屬蛋糕甜點的類別,So,這個東西不用麵粉,不用發酵的。所以相對的,時間會短很多。只需要用雞蛋裡的蛋清,加杏仁粉,加糖。所有這些,就是馬卡龍的材料了,所以看起來,馬卡龍真的就是一個杏仁小甜餅。當然我說的只是它的外殼,至於它的餡,又有多種流派了。只要你願意,用什麼都可以。
下面我們著重來介紹外殼的製作。
總體來說,馬卡龍的外殼組成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固形物,一是蛋白霜。
固形物就是杏仁粉與糖粉的混合物,而蛋白霜,那就是蛋白霜,無它也。
首先就是固形物:TPT,就是杏仁粉與糖粉的一比一混合物。
在此大家要注意兩點:
一是杏仁粉要用美國大杏仁粉,不是中國杏仁,兩者香味不一樣的。二是請儘量選用超細的杏仁粉。
糖粉可以用白砂糖在攪拌機裡打磨一下,就可以得到非常優質的糖粉,但杏仁粉就不一樣了。如果你買了比較粗的杏仁粉,自己打磨的話,它會出油,粘成一塊。使用起來將會非常麻煩。所以儘量直接選用超級細的,淘寶上往往稱之為免過篩的杏仁粉吧。本PO親身的體驗,超細的粉確實可能做了某種處理,以致於你可以自己再打磨打磨,它也不會出多少油。
另外友情提示:杏仁粉是生的,不是那種熟的可以直接衝水喝的。製作馬卡龍的杏仁粉,是烘焙用的生粉。如果你在超市裡買點袋裝的美國大杏仁零食,自已研磨可以嗎?不可以,這是熟的,磨出來很多油,而且黃色很重。或許你可以買點生的美國大杏仁,想辦法去皮磨成粉,這個倒是可以嘗試。
接下來是 蛋白霜,需要多少呢?大約50克杏仁粉和50克糖粉的混合物,需要的是35克蛋白打出來的蛋白霜。也就是一個半雞蛋到兩個雞蛋所含有的蛋白重量。
那麼照此配方,我們來開始吧:
配方:50克杏仁粉,50克糖粉,35克蛋白,三小勺糖,色素少許。
第一步:將50克白砂糖在攪拌機裡打成糖粉,大約需要15秒。
第二步:將50克杏仁粉與糖粉混合,就放攪拌機的瓶子裡,手搖搖就好了。如果願意也可以將混合物研磨一下。
第三步:開始打發蛋白。加入三小勺白糖,這個是白糖,用不著糖粉。你也可以分三次慢慢加,為了避免麻煩,就一起加了吧。打到乾性發泡的狀態。我必須得說,乾性發泡還是很重要的。它能保證氣泡的數量。
第四步:開始混合蛋白霜與TPT。
如何混合呢?先挖三分之一的霜,和到TPT裡,這個時候大致可以成團,就象和麵團一樣。
接下來再挖三分之一到TPT裡,這個時候混合物就柔軟多了,攪拌起來不太費勁了。其實前三分之二的攪拌是一個非常需要使勁的活兒,樓主的一個矽膠刮刀就被我生生地攪拌斷了。
用矽膠刮刀挖出一塊出來,看它會不會落下,以我的配方當中的量,我很清楚的知道,這個時候是肯定不會滴落下來的。那麼你就加點蛋白霜,拌勻了,再試試。直到你挖出一塊來,它的稠厚程度讓它可以滴落下了。注意,這裡是關鍵,恰好能滴落下來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很隨意地可以一直往下落。如果它象流水一樣,很流暢的流下來,即便是呈帶狀,即便它好一會也不會消失,它其實是太稀了。如果是這樣,本次製作馬卡龍基本上註定就是要失敗的了。
如圖中的狀態,就差不多了。再加蛋白霜的話,只需要加一點點。此時的狀態要尤其注意加蛋白霜不可加多了,一般每次加半個雞蛋大小的蛋白霜來調試就好了。如果加多了,麵糊稀了,那可就麻煩了,難道你再去稱點粉來添進去?
在第二個三分之一的蛋白霜加入好後,如果你需要添加色素的話,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添加色素了。第三個三分之一的蛋白霜是一部分一部分添加的,如果一次性全部添加進去,往往會讓麵糊過稀。到了正常的粘稠程度,蛋白霜一般還會有所剩餘。那麼問題來了,剩餘的這一點點蛋白霜要做何用?告訴你一個秘訣,你可以自己吃了!哈哈,味道挺好的,甜而不膩,就跟鮮奶油一樣嘿嘿。(樓主只吃過一次,一小塊,如果你真的全吃了,之後記得告訴我會不會拉肚子,因為我記得這個蛋白霜似乎是生的蛋清打發出來的,樓主還沒有嘗試過,其實也很想知道結果的。)
等你攪拌完畢,熟練的話,這兩步功夫花費不到半小時,那麼你就可以把麵糊裝裱花袋了。
注意上圖僅是示範如何裝袋用的,其中的麵糊粘稠程度已經是太稀了,不要以此作為參考。
裝完了,開擠。擠成一坨一坨的,大小相等的圓形,推薦擠成直徑2.5,或者3釐米的。這樣,就擠好了。
完了,震幾下,震出氣泡。
好了,我們的手工勞作到此結束。其實做馬卡龍,工作量相比做吐司要小多了。前後手快的話只要20分鐘。接下來要幹活的就是烤箱了。
此時,你就可以晾乾了。晾乾是很重要的一步,一定要,足夠幹。幹到什麼程度?表面有點類似橡皮的質感了,你用手基本上可以隨意地按幾下,它也不會破,也不會塌這樣的。感覺就象蒙了一層2毫米厚的橡皮套這樣的,這種感覺。
如果你的馬卡龍胚晾到了這個程度,就勝利在望了。
本po曾經嘗試過自然晾乾,結果兩小時後依然不可。最終發現一個最佳的方法:開到30度發酵檔,放烤箱裡,開門晾50分鐘,就可以了。效果非常好。或者也可以50度,晾20分鐘,或者100度晾3分鐘?如果大家願意,可以去嘗試。本po覺得30度晾50分鐘是比較類似自然的條件,所以就用這個方法了。
一切準備完畢後,預熱烤箱,注意火候上160度,下140度,定時15分鐘。
預熱完畢後,把馬卡龍放入中層,開始烘焙。此時你最好守在旁邊,以後等你熟悉了溫度與流程,就可以不用守在旁邊了。一般在5分鐘之後會出現裙邊。
3-6分鐘就會起裙邊了。
最終裙邊還會縮一些。
另一盤粉色的。
如果一切正常的話,這裡的正常包括:你的表皮晾得足夠幹,你的麵糊粘稠程度恰到好處,那麼在最後的5分鐘之內,上火會把馬卡龍烤變色。而這時通常你的馬卡龍已經定型了,所以最後看見馬卡龍快變色的時候,要很快速地關閉上火。時間跨度就在一分鐘左右,一不注意,馬卡龍就會變成土黃色。精心調製的顏色就會這樣沒了,所以快烤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如果麵糊太稀,你一關上火,馬卡龍就會坍塌。所以,此時要小心了!
烤完了,放涼,再把小馬揭起來。注意一定要等到室溫,熱的時候不可以拿的,以免馬卡龍的底面未結殼。
製作完成後可以觀察下底面,如果是縮進的,說明底火大了。如果是溼的,說明時間短了。如果外圈幹了,內圈還是溼的,也是時間短了。這個時候你可以把它再放進去,只開底火170,放烤箱上層,烤個5分鐘,一般就會完全乾了。此時不會影響小馬的造型和顏色了,可以放心烤之。
粉色的馬卡龍:
之後附上一個最簡單的巧克力餡的製作方法:
奶油與黑巧克力一比一的比例配製。把黑巧克力放在奶油裡,隔水加熱,等巧克力融化了,就攪拌均勻。這時你的巧克力餡就做好了。
裝入裱花袋,擠在馬卡龍面胚上,然後兩片一夾,一枚成功的馬卡龍就製作完成了~~~
成功製作的要點:
馬卡龍的製作與麵糊的稀稠程度,和火候,乃至氣溫都是有很大的關係。本PO已經烤了不少盤了,也難以保證每次都完美無瑕。還得每次守候著這烤制的十幾分鐘,該關火的時候關火,該提前撤的時候就提前撤。總體來說最需要關注的就是下面這幾點:
麵糊不可以太稀,很多失敗都是由於麵糊太稀造成的。麵糊太稀會導致多種後果:表面開裂,空心,塌陷,氣泡過多,等等等等。如果你實在沒有把握,寧可幹一點,一步一步來。
在麵糊不是太稀的前提下,表面一定要晾到足夠幹,如果自然條件不合適,那就用烤箱吧。最終的效果是,手指按上去,似乎是按上一個表面蒙了二毫米厚的蒙皮一樣。注意是二毫米的感覺,不是一毫米這種很薄的感覺。
最後祝大家都可以成功製作出美麗的馬卡龍~
獲取連結 請點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