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龍:它的由來可追溯至19世紀是法國西邊維埃納省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所謂經典必有其絕佳之處,不僅其選料上乘製作考究,就連其外形也十分精巧。帶來的味蕾的享受!今天給大家看一下法式馬卡龍和意式馬卡龍的區別!
馬卡龍(Macarons,又稱作瑪卡龍、杏仁小圓餅),是一種用蛋白、杏仁粉、白砂糖和糖霜所做的法國甜點,通常在兩塊餅乾之間夾有水果醬或奶油等內餡。出爐後以一個圓形平底的殼作基礎,上面塗上調合蛋白,最後加上一個半球狀的上殼,形成一個圓形小巧甜點,呈現出豐富的口感,是法國西邊維埃納省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
二十世紀初期,巴黎的烘焙師 Ladurée發明一種方法來呈現馬卡龍,利用三明治夾法將甜美的稠膏狀餡料夾於傳統的兩個蓋子層,成為新的小圓餅,更由於香料和色素的使用、溼度控制,使得馬卡龍性質改良。相較於更早之前的小圓餅的甜、幹、易碎的特性,新的圓餅具備外殼酥脆的口感!
品質頂級的馬卡龍,各項材料、口味的協調、對比極為講究,同時融合各種味覺,產生豐富的層次,在光線照射下亦會映出光澤。這種來自法國的甜點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和土生土長的法國人,製作小圓餅最出色的數家甜點店會出現排隊購買的情況。
意式馬卡龍和法式馬卡龍的區別:
意式馬卡龍
法式馬卡龍
口感
薄脆,粘韌,甜度適中
酥脆、軟糯,比較甜
外觀
飽滿,空心的現象不多
輕盈,空心的可能性極大
品質
一旦之稱,出品比較穩定
出品不穩定,空心,凹地較多
製作難度
難度較大,程序繁瑣
難度較小,程序簡要明了
蛋白打發質量
不確定,需要看糖漿熬製的融合程度,而且因為打發難度較大,確定其打發狀態難度也較大,極其容易打發過度
較穩定
曬乾難度
較大,杏仁吸收蛋白的水分,教難晾乾和結成硬殼
晾乾的難度較小
烘烤難度
較大,由於較難結成硬殼,竟能結成薄薄的膜,所以烘烤的時候狀況較多,比如開裂,頂部凹陷。成品質量較高
烘烤難度較小,穩定性教高,但成品質量不高
意式馬卡龍要從意式蛋白霜說起,意式蛋白需要把砂糖和水一起燒烤到116-120度左右的糖漿水,慢慢倒入初打發的蛋白中,打到溫度微微下降。意式馬卡龍的做法就是把一半蛋白混入杏仁和糖粉的混合物中(TPT)混合攪拌成杏仁泥,另一半則是製作意式蛋白霜,然後把蛋白霜和杏仁泥混合成杏仁霜,再擠出馬胚進行烤制。
法式馬卡龍的做法是直接把TPT混合法式蛋白霜製作出杏仁霜,然後擠出馬胚進行烤制。法式蛋白不需要熬製糖漿,細砂糖直接加入蛋白中打發。
文章來源於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