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真正入道修行之後,卻發現想獲得真正的道法,也許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師父,「寧可道術不傳,不願所授非人。」正因為如此,道教師父收徒,必定以其品德為重,如此方能厚德載物,方能駕馭道術。因而,道教師父不會隨便收徒授道,一般會經過一段時間考驗,不僅看弟子的人品,還得看其仙根是否厚重,否則即使從師學道多年,若不得真傳,也只能成為皈依弟子或記名弟子,還不能算真正的玄門弟子。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此話一點不假。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孝順雙親之人多逢坎坷,只可惜很多人尚不明理,卻將父母視為拖累,父母者,天也,不敬天則遭天遣,唯有愚痴之人為之。孝順師父同理。道教中講究事師如父母,因而,作為弟子必當謹言慎行、恭敬有加,不可猜忌、戲謔甚至誣衊師父,否則即是不尊。師父在側,則弟子當恭恭敬敬。
作為弟子,你須明白一個道理:師父真的不欠你什麼,就像父母不欠你什麼一樣。從入道之初的信誓旦旦到對師父的不聞不問,甚至嫉賢妒能、反目成仇,其實,這一路走來,是你虧欠了師父,不僅虧欠師父,還虧了德行。作為道教弟子,這一點不可不知,否則悔之晚矣。
同時,日後如果發現師父不如自己心中所想,或者所做之事,自己不贊同,甚至覺得師父不如自己,大可當師父面提出自己的疑惑,此乃君子所為。也大可不必背後指責、詆毀。如若,師父的修行理念或授徒方式方法,自己實在接受不了,可當面提出退道申請。道門不是邪教會用極端手段控制個人自由,道門講究緣法,既然如此,說明已然沒了師徒情分,緣分已了。不必強行留在門內。
無論是道觀中道教派別,還是民間道教流派,都有其獨特的法脈傳承,傳法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無論傳承何種法脈,不僅要將各種神咒背得滾瓜爛熟,而且還得學會各種手訣並熟練運用。可見要學習道法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須常年累月練習方能熟練使用。此外,道教師父傳法也有各自的規矩,道門有「法不傳六耳」的說法,即符、咒、訣、步等均由師父單獨傳授,故而師父一般不會在眾人在場時向多人傳法訣。講道、論修行、修習經文等則無此禁忌。大部份法訣的傳授有時辰方面的要求,還有的師父傳法全憑神靈指示,若有仙師指點傳法時機已到,則師父必當傳授,因此,有時在與師父聊天時突然被要求焚香迎接天尊駕臨,然後便開始傳法。
傳法之時,師父多會採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弟子的道性和根基。有的弟子當下愚頑但道根深重,也可能得到師父真傳;有的弟子則品行不端,雖多番懇求,亦未得師父真傳者。因為道法玄妙無窮,人品是道教師父傳授道術最重要的考慮指標,落在品德高尚的弟子手中可造福蒼生,而若落入心術不正者手中,則不僅行法者會遭受天譴,且連師父也難逃干係。正因為如此,師父不得不擇徒而傳,即使不傳也不亂傳。因而,同一門派之中,有學有所成者,也有一無所獲者,實屬正常。所以,有心學法須先修德行、端正品行、心無邪念、看透錢財名利,大義凜然、慈悲為懷,若能如此,即使根基稍淺,也是可造之材。否則,最好別接觸道法,以免自損福報。
道法並非師父所創,是通過門派中歷代師祖一代代傳承下來,故而,得到傳承說明肩上多了一重使命,要麼振興玄門道派,要麼替天行道、普度眾生,而且需要經歷大劫小劫無數、方能有所成就、不負上天。
作為修行人,不必急於學法,先以修德為重,修好人道,再悟仙道,以道御術,以術弘道,以善養德,以德培道。如此方可窺天道,得以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