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推薦|《編舟記》:字裡人間,編舟渡海.

2021-02-21 霍格沃茨放映室

究竟要怎樣做,才能熱衷於某件事呢?

才能打心底認定非此不可,並在這條路上勇往直前呢?

西岡想不明白。

                                             ——《編舟記》

日本人有一個很神奇的一點,他們總能把很邊緣的職業渲染的很偉大。像只有一個《鐵道員》的車站;終其一生都在恪守堅持的《壽司之神》;從死亡中感悟生命的《入殮師》。他們甘於寂寞,帶著信念,傾注一生。

今天,讓我們去看看那些靜默的,平常而又不平凡的主人公們的另類人生。

導演: 石井裕也

主演: 松田龍平 / 宮崎葵 / 小田切讓

上映日期: 2013-04-13(日本)
片長: 134分鐘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編舟記》是石井裕也執導、三浦紫苑和渡邊謙作執筆的電影。由松田龍平、宮崎葵、小田切讓聯袂主演。該片講述了在一家出版社的辭典編輯部裡,在完成辭典《大渡海》編輯工作中發生的故事。

影片榮獲第37屆日本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共計12項大獎。

電影的主人公是由松田龍平飾演的馬締光也,馬締這個姓相當少見,在日文的讀音中和「認真」一樣。名字正巧也印證了馬締這個人,作為一名編輯,他認真、謹慎、持之以恆,卻也木訥、內向、不善言辭。『認真君』是馬締的外號,更是他被最終選中擔任「大渡海」辭典編纂人的理由。

馬締剛入職的時候,問過荒木部長,『一本活在當下的辭典』究竟是怎樣的?』

一如荒木所言:

「詞語的海洋浩瀚無邊,辭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葉扁舟,人類靠著這葉名為辭典的扁舟渡海,找尋最能表達自己心情的言語,那是找到獨一無二言語的奇蹟,獻給想與人關聯,期望渡過浩淼大海人們的辭典,那便是《大渡海》。」

「編辭典,尤其是編一本似乎永遠不可能完成的辭典,到底有什麼意思呢?正因此,正志向光也發問:「你怎麼那麼有幹勁?拼上20年都不一定完成的哦。」

然而,光也的回答是什麼呢?在與房東竹奶奶吃飯時,光也這樣說道:

「我要為辭典奉獻一生。」竹奶奶如此開心:「能在年輕的時候就找到自己這輩子想做的工作,你真是幸福。之後只要一路走到底就行了。」

是呀,「之後只要一路走到底就行了!」然而,詞語是人與人交流的工具,編辭典不是一個人單槍匹馬能夠完成的,光也作為一個編辭典的人,卻完全沒有與人共同的能力。為了熱愛的事業,光也開始嘗試與人共同溝通,一點點學會表達情感。

電影裡的主人公們,傾盡十幾年的時間去編撰一本字典,旁人看去枯燥至極,只有他們自己甘之如飴。所以我無法把這部影片當做勵志故事,因為這樣的人始終太少了。就像電影裡那位主編說的,能找到這麼幾個執著於編字典的怪咖,是他人生的幸運。

   如果你知道什麼有意思的電影

   可以評論區聊一聊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更多新電影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信號 :Expelliarmus_ly

小紅書:動物電影分享社

新浪微博:@動物電影分享社

相關焦點

  • 《編舟記》:字裡人生,編舟渡海
    1飽含深情,節制平淡如果讓我用一個詞形容這部電影的風格,我會用「節制」。人間的大喜大悲是如此節制,主人公用一種木訥而遲緩的表情接受著這一切,和很多日劇一樣,寡淡的故事並不影響影片飽含深情2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導演石井裕說:「如果說拍電影就是要讓人們關注到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太會關注的事物的話,那麼這次這個題材一定會燃起人們的熱情。」
  • 編舟記 | 一場字裡人間
    >|一場 字 裡 人 間2013年的電影。一個關於編辭典的故事。距離現在不遠,但看過它的人提起它來總有一種古典沉定的感覺。大約是《編舟記》的故事、製作、影像等都呈現了一種「慢節奏」的「逆潮流而行」的質感。
  • 《編舟記》丨編詞典之舟,渡語言之海
    《編舟記》是部了不起的電影。但是,它並非蓋茨比的那種了不起,而是叫人心生佩服的那種。看完不免感慨,在這樣一個時代,無論在日本本土還是放眼國際,居然還有人拍攝如此老土的一部電影——拿生命在編字典。《編舟記》繼承了日本影視劇裡深深的職人情結。所謂職人,是掌握著頻臨失傳的技藝又秉承著瀕臨絕跡的精神,在個人領域奉獻終生的人。無論是一升庵的半田仙,滿月堂的梅吉,還是皆空窯、森時計、地下室壽司店的各路師傅們,他們以大眾不解的守舊甚至固執,完成一件遠觀始覺意義重大的事情。初初以怪咖形象出現,最終春風化雨,刷新周圍人的三觀。
  • 《編舟記》:渡海,渡人,渡己 小編談書
    五年後,當電影《編舟記》成為「申奧」片時,「職人精神」一詞對大眾來說已不那麼陌生。  說實話,看小說《編舟記》前,並沒有太高的期望,倒是作者三浦紫苑令人好奇:這位出生於1976年的女作家,寫作涉及多個專業領域,可以說是寫「職人」的高手。
  • 《編舟記》:字裡行間的無窮魅力(圖)
    本周推介的電影是以《廣辭苑》和《大辭林》這兩本辭典為靈感,拍攝的世界上第一部講述如何編纂辭典的劇情長片──《編舟記》。該片背景設定在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講述了辭典編輯部為編纂辭典《大渡海》堅守奮鬥的故事。  《編舟記》由同名小說改編。
  • 愛崗敬業--電影《編舟記》觀後感
    愛崗敬業--電影《編舟記》觀後感 2020-12-10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漁夫與舟
    之前改名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通過,後面在徵集名稱中,有一個我比較中意的,是一位看官朋友推薦的【渡知書館】投稿原文是這樣的:「渡知書館」 「渡」取自日本動漫番劇《編舟記》(已拍成真人電影)。這部片概括起來就是主角在一家出版社裡編輯一本叫《大渡海》的辭典中所發生的故事。。
  • 豆瓣8.6《編舟記》:一生很短暫,怎樣規劃職業才最有意義
    2014年3月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編舟記》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共計12項大獎,代表日本角逐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34;。《編舟記》的故事很簡單,講述了在一家出版社的辭典編輯部裡,編纂《大渡海》中發生的事情,一群堅持者的故事。
  • 強烈推薦《編舟記》
    強烈推薦《編舟記》!!!大渡海,辭海,打造一葉扁舟渡過辭海,片名起得好生動 什麼是右,數字10中,0的方向是右,太智慧了,松本老師即使年邁也依舊為汲取新詞和詞條例句不停地向年輕人們學習著 為辭典付出自己的一生15年,那隻橘貓都已經離去,用15年為大渡海打造一葉扁舟,「不管怎麼說不能出版有疏漏的辭典」,編舟記這群人的堅持和執著好感動人能和你們一起編纂辭典是我的幸運,如果有另一個世界我會繼續收集比感謝更貼切的詞彙
  • 《編舟記》改編電影獲獎 動畫化也是頂配
    但有一部與眾不同的慢節奏作品,又是改編電影又是改編動畫,還票房口碑評分一個不落,這次就來介紹這部《編舟記》。 《起航吧!編舟計劃》是作者三浦紫苑在2009年於光文社發表的一部原著小說,講述了一個關於辭典編撰的故事。2013年,該小說被改編為電影;2016年,改編為動畫,也就是《編舟記》。說到三浦紫苑,這位神人可是真·業界大佬,作為編劇,她的名字就代表著口碑。多部電影作品在豆瓣的評分都是8分以上,票房號召力也不容小覷。同名電影作品《編舟記》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當年狂砍各項大獎。
  • 《編舟記》渡
    人類以詞彙為舟在大海上漂浮,能找得到能把自己的心意精準表達的詞彙,也就是獨一無二的語言的奇蹟。」編舟記這名字可能會讓人疑惑,編舟?編什麼舟?但當明白詞典編輯部這一設定便會明了,詞典便是那渡人的舟。全劇貫穿著一個人為自己所熱愛的職業奉獻一生的態度,松本如此,荒木如此,馬締如此,香具矢亦如此。一份職業可以改變一個人,馬締從一個無法正常交流的人變得逐漸開朗,是詞典編纂工作的功勞。
  • 何以餘生寄江海——電影《編舟記》推薦
    驀然想起從前小同桌推的《編舟記》了——就如同人們在炎炎夏上日總是不免想起甜兮兮的冰鎮梨子似的,便挑了個無事的晚上完成了二刷。這是一部經典的日本電影了。影片裡以平鋪直敘的敘事方式和輕鬆寫意、帶有上世紀末色彩的鏡頭(導演為達到這一效果,特地使用35mm膠捲拍攝而非數碼鏡頭)造就了它那令人舒適的安靜,電影所講述的故事也偏冷門:是一部字典由立項到編寫、校對以及最後出版的故事。
  • 編舟記——成都三記之三
    戴老師帖中有言,「編字典難,編大字典尤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枯燥近乎機械的勞作」一字不安,即須「反覆斟酌,冥思苦想」。並引語言學家陳原的話,「編辭典不是人幹的,但是聖人幹的。」帖中記李格非先生答問,先生說:「同樣解釋一個『把』字,林語堂的例子是『把人殺死,把錢搶走』,我的例子是『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先生又說,「潛移默化,著書立說者豈可輕忽!」
  • 那些關於字典的電影:《詞典》《編舟記》《教授和瘋子》-福利吧
    >不少人藉此機會吐槽,字典沒啥好拍的,其實不然,2015年的時候我們曾經向大家推薦過一部日本電影《編舟記》,周末薦片:日本文藝大片《編舟記》《哪啊哪啊神去村》《編舟記》(2013):豆瓣電影magnet:?
  • 日本電影札記:《編舟記》/ 制心一處,無所不辦
    《編舟記》這部電影,就講幾個人,為了編一部辭典,數十年如一日地做,最後成功了。主線就是這樣,很簡單。有人說,這部電影「沒覺得特別好看,為什麼這個評分是8.5」。他說的沒錯。電影本身不好看,沒有噱頭(臺灣的名字叫《宅男的戀愛字典》就有誘惑欺騙人的意思。大陸叫《編舟記》,香港叫《字裡行間》)——沒有。就只是講一些人在編字典,認真到有點「痴」的勁頭。
  • 《編舟記》動畫版來了|他們用15年時間,只為編撰一部字典!
    《編舟記》動畫版在日本,人氣小說被改編為動畫、電視、電影已經是家常便飯。而最近,三浦紫苑於2012年獲得日本書店大賞的《編舟記》也終於被動畫化。2013年公映的影片《編舟記》(由松田龍平、小田切讓、宮崎葵主演),由於改編的成功,已經獲獎無數,拿下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12項大獎,併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聚集了不少人氣。
  • 微篩電影 |《詞典》:又一部講述「編詞典」的電影
    《詞典》導演:嚴宥娜編劇:嚴宥娜主演:柳海真 / 尹啟相 / 金弘波 / 禹賢 / 金太勳推薦程度:推薦一句話評價:影片的人物設置相當聰明,使這個可能會有些枯燥的編詞典的故事變得觀賞性十足。又一部講述「編詞典」的電影——評《詞典》文/電影篩子說起以編寫詞典為題材的影片,最有名的可以說就是日本電影《編舟記》了。而這部《詞典》同樣和日本相關,但這回日本站在了文化傳播的對立面,而故事中的正面人物,是在二戰中被日本佔領之下的朝鮮編輯們。
  • 《編舟記》要改編成TV動畫啦~人設完美!
    三浦:真正的編辭典的人曾說過。辭典編輯雖喜歡詞彙,針對語言學研究的人的能力又是不同。那詞彙在眾人之中如何使用,必須要有這樣的思考視點。給詞彙的深意加點香料松田:高級編輯荒木與主編原大學教授松本先生指出《大渡海》的編輯意圖時說的那番話太棒了。
  • 《編舟記》十五年編舟
    今天看了電影之後,才明白,啊,原來都是人自己從一個一個詞語收集,分類,解釋,排版,到最後一遍遍校正完成的,要花上十五年的時間。這樣看來,本來做書的盜版的人就是可惡的,那麼做詞典的盜版的人就更不能原諒了,因為這其中不知廢了多少個編者的心血,有的人可能不等到詞典面世就撒手人寰了。裡面的老者說世間語言就像浩瀚的文字之海,詞典就是載著人們徜徉在海裡的一葉扁舟。這使命多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