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教育經:一定要避免這四個育兒錯誤,否則毀了孩子一生

2021-03-03 煙臺少先隊

01.

《知否》作為一部古代倫理愛情劇,贏得了不少觀眾的掌聲,知否當中的許多臺詞成了膾炙人口的名句,其實知否劇中還有最值得一提的,那就是教育的問題,要多注意這幾個育兒錯誤,以免影響孩子的一生。

陳鶴琴說過,小孩子生來是無知無識的,不知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他的一舉一動可說一方面受遺傳的影響,一方面受環境的約束,受教育的支配。

小的時候,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養中的最重要因素,恐怕也是父母。

而《知否》中,大娘子對如蘭,林小娘對墨蘭和盛長楓,老太太對明蘭的教育問題決定了她們不同的人生軌道。

那麼,父母在與孩子相處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02.

第一,對孩子不能太過於溺愛

華蘭出嫁後,大娘子對自己的寶貝女兒如蘭是分外的寵愛,因為盛老爺的偏心,大娘子更加關心如蘭的成長。身為嫡女的如蘭沒有墨蘭的風光,但是日子也很不錯,她的性格也隨了她的母親,直來直去,天真活潑,沒有什麼心眼。也正因為此,她對墨蘭的招招式式絲毫招架不住。

被林小娘給寵壞了的盛長楓因為溺愛,仗著父親的偏心就總是譁眾取寵,但是他實則膽小怕事,沒有擔當,妥妥的一個紈絝子弟。在盛華蘭的聘禮快被他輸光後,盛長楓都快嚇哭了,這也顯然很不像一個大戶人家的男兒能幹的出來的,所幸他娶了了一個好娘子才得已善終。

溺愛是中國人傳統的育子方法,但是溺愛對孩子沒有什麼好處,在溺愛培養下的孩子會缺少獨立性格。自古以來就有「慈母多敗子」的說法,所謂的「慈母」就是指過分溺愛孩子的母親。

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愛之,其實仇之。別讓溺愛毀了孩子,對孩子愛的表達有很多種,但不要寵著他們而慣壞了他們。

第二,軟硬兼施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

知否中,盛家老爺對孩子們的管理就是家法,盛家老爺誤判了如蘭和明蘭,讓她們在祠堂跪了很久。

盛長楓惹的禍林小娘用鞭子換來了兒子的平安,三姐妹的闖禍,墨蘭用眼淚換來了父親的寬容和信任,孩子對父母尚且如此,父母對於孩子更加要注意軟硬兼施得辦法才是好辦法。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可能父母讓他向北他便南轅北轍,而這時候,就不能一味的採用硬的手段,如果太過於強硬的話,他們就會選擇離家出走這樣的方式報復大人。小孩子也是一樣,對於不同脾氣的小孩兒,更應該因人而異,採用軟硬兼施的辦法來教育他們,而不是一味的毆打和一味的原諒。

第三,對孩子務必賞罰分明,公平對待

從這部劇的一開始就提到了盛府中的不公平現象,盛家父親對三個女兒的態度截然不同。而教禮儀的嬤嬤也曾說過在一個家中,孩子必須要賞罰分明,公平對待,如若不能公平對待,則孩子心中也不會服氣,姐妹不合,家不合,便財不和氣不和。

這三對父母當中盛家老太太對明蘭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當嬤嬤因為如蘭和墨蘭吵架,而懲罰了三姐妹的時候,老太太固然心疼明蘭,但是還是讓明蘭挨了板子。

就是因為嬤嬤的那句話,也許在我們看來,明蘭沒有錯,但是,明蘭沒有及時阻止兩位姐姐就是錯。這一次的懲罰也讓明蘭一下子成長了,對嬤嬤更是刮目相看。

對於孩子的行為,一定要賞罰分明,做錯事不能一味的體罰,做好了也不能一味的誇獎,一味誇獎使人驕傲,一味的體罰則讓孩子憂懼,使他們信心崩潰。

第四,孩子是父母的翻本,父母更要以身作則

林小娘是一個攻於心計的人,處處提防大娘子還總是耍手段,示弱討同情。而墨蘭就是林小娘的翻本,與林小娘如出一轍。墨蘭雖然不是嫡女,但有這個寵妾有心機的母親,日子是格外的好過。墨蘭和林小娘都精於算計,但人算不如天算,林小娘因為暴露了本性被拋棄最後病死,墨蘭嫁了花花公子梁晗家中寵妾很多,最終被夫家嫌棄。

可見,父母的一言一行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們的一舉一動時刻影響著孩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初的啟蒙老師,而家庭環境是伴隨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

03.

對於父母來說,如何經營好婚姻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培養一個性格健康的孩子的關鍵。

孩子在將來能否取得出色的成就,和父母的行為舉止有著很大的關係,孩子在日常生活,所學到的行為舉止和樹立的價值觀也與父母息息相關。

兩個人的夫妻關係是婚姻裡的大事,同樣的孩子作為家庭的一部分,夫妻關係的樞紐,也是婚姻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作為父母,不僅僅要處理好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更應該重視孩子的教育。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有多少父母因為方法不當實則是害了孩子。墨蘭是一個例子,康姨媽更是一個例子。

教育不能馬虎,必須以身作則,賞罰分明,軟硬兼施,把孩子能夠培養成才才是婚姻最好的結果。

來源:騰訊網

相關焦點

  • 剛滿月嬰兒遊泳窒息死亡:錯誤的育兒方式,毀滅孩子一生
    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異常,將孩子緊急送醫,隨後轉送至湖南省兒童醫院救治。經醫院檢查,女嬰多項指徵異常,因缺氧時間過長,造成不可逆的嚴重腦損傷,女嬰最終不幸離世。醫生提醒:嬰幼兒佩戴脖圈遊泳存在眾多不安全因素,需在專業人員陪同下進行。
  • 戚薇、孫儷的育兒經,讓你告別新手階段
    家長的育兒,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才是各位新手父母該做的。戚薇:與孩子平等對話時尚辣媽戚薇,與自己的4歲孩子Lucky相處,有著自己一套育兒經。1.不能因為你年紀小,就有道理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母親的格局,決定孩子一生的高度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宅鬥為主題,講的是盛家最小的女兒盛明蘭的奇遇。《知否知否》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宅鬥、心計還有溫情,還能看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小看了母親的格局,它能決定孩子一生的高度。明蘭,明哲保身,不爭不搶,從小就避免了招人嫉妒。
  • 一人培養四個「最強大腦」,四寶媽分享獨到育兒經
    她們既要釋放母親的溫柔,還要承擔父親的剛強;既要保持優美,又必須充滿力量;既要有顆強大的內心,還要有穩定的物質保障。有一位單親媽媽,面對婚姻破裂,她沒有傷春悲秋,而是獨自一人,在一線城市撫養起四個娃,並將他們統統培養成「最強大腦」,還開創了自己的家庭教育品牌,完美開啟人生B計劃。相信這樣的靚媽,一定具備獨特的生活態度和育兒理念。
  • 高考填報志願,這3個錯誤一定不能犯,會毀了孩子前程
    大學入學考試馬上就要來了,對高考生來說有兩件大事,一是高考成績,二是填志願,這兩件事直接關係到學生未來的發展和成就,成績只能靠學生了,但是填志願有技巧,接下來給大家介紹:高考填報志願,這3個錯誤一定不能犯,會毀了孩子前程,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1~6歲時,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四個階段教育孩子!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需要制定一些規則來約束孩子的行為,以下四個年齡段是制定兒童規則的黃金時刻,晚了將來會很難管教。但這並不是要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在給予他們自由的同時,必須讓他們知道某些事情是永遠做不能做的,例如不握刀,不能接近欄杆,不隨便吃陌生人的食物等,以提高兒童的危險意識和自我預防。
  • 避免孩子出現心理疾病,媽媽需做好這3點,杜絕失敗教育有奇效
    中國大部分家庭的女性都承擔著教育孩子的責任,大家有必要提高自己的育兒知識,避免對孩子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從小只有媽媽關懷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家長不得不提前預防這種問題出現。小梁婚前是單位裡的骨幹員工,可有了娃後她便對家庭更上心了。
  • 這4種錯誤坐姿,正在毀了你的孩子
    (開學第一天,這位小朋友,你是要上西天取經去嗎?)開學季到來了,家長為了孩子可是操碎了心。有位家長腦洞大開,自製了一個掛滿東西的「護眼神器」,讓孩子背著它去上學。看著這造型,腦裡不禁迴蕩起那嘹亮的歌聲: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哈哈哈哈哈......
  • 「焉知有理」第17篇:一個人一生一定要避免犯的三大錯誤
    多熟悉的場景,從今天起,他開始失去用理念構建生活的能力,此後喜悅要因比別人好而建立,愁苦則要以別人比自己差來緩解。我一直都覺得,做父母的,眼界寬了,以後,孩子的眼界自然就跟著寬了。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咋好意思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做到呢?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父母拔腿就跑,孩子自然會在後面跟著。這是引導的力量!
  •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白眼狼」?培養孝順寶寶,家長要杜絕3個行為
    只不過這樣錯誤的育兒觀念卻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在家裡目無尊長,在外面橫行霸道,堪稱一個小混世魔王。 不過礙於長輩的疼愛,小琴即使回過神來想要教育孩子,也已經回天乏力了,畢竟自己想要教育孩子的時候,周圍的長輩就會跟自己說:孩子還小有什麼關係呢?
  • 熱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說出了這樣的育兒道理!
    最近,追了一部大熱的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講的是盛家一正妻二妾室及幾個子女的事。追著,追著,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兒:盛家的幾個孩子的品性跟他們的撫養者高度一致。簡單率直的正妻大娘子有兩個女兒,小女兒如蘭跟在自己身邊,大女兒華蘭送去給老祖母撫養。明明是一母所生,但性情大不相同。
  • 教育孩子必須要講理,對待孩子應該平等,別做不明事理的父母
    可能每個父母的表現不同,但都會有自己更喜歡的一個孩子,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公平,父母要明確這一點,並有意識的調整自己的行為,不要有太過明顯的偏向,否則就太不明事理了。不少家長從小就偏向,到孩子長大以後表現的就更為明顯,這不是愛孩子,反而會毀了兩個孩子。小涵和老公結婚5年,有個女兒3歲,小涵和婆婆一直沒有什麼往來,老公是婆婆的二兒子,一直不受重視,婆婆從來也不和他們親近。
  • 這4本經典育兒書籍,讓孩子教育更上一層樓,快收藏!
    對於很多孩子來講,原生家庭並不是很完美,甚至還給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就使得很多的人開始反思家庭教育。特別是剛組建的新家庭,在孕育了一個小寶寶後,新手爸媽們便開始思考怎麼樣教好孩子,怎麼樣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怎麼樣讓孩子的心理建設更加的健全,這個時候,不妨看看這四本書,一定會對你有幫助!
  • 李玫瑾:寧願他不上大學,也要活得快樂,錯誤的教育毀了孩子一生
    案例:錯誤的教育,讓孩子患上抑鬱症鄰居柳女士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為了讓兒子有個好的前途,讀初中時就把兒子送到了國外學習,但因為孩子尚未成年,自立能力差,經常被寄宿家庭嫌棄。分析:寧可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要讓他活得快樂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跟柳女士類似,給予孩子的愛與期盼太重,超過孩子能夠承受的極限時,這些愛和期盼,就會變成無形的壓力和枷鎖。
  •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一:避免情緒化育兒父母如果想要利用費斯汀格法則去教育自家孩子,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情緒化育兒,情緒化育兒不僅會對孩子的身心有影響,而且還會加劇親子關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帶著過多的個人情緒,不然這樣對於孩子來說,孩子也會成為父母不良情緒發洩的垃圾桶。
  • 【卉卉育兒精選】黃磊女兒學琴,看明星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讓愛女王詩齡拜師李雲迪的李湘,頻繁在微博上曬女兒李嫣彈琴照的王菲,在美拍上把女兒多多的鋼琴才藝展露無疑的孫莉,……談及孫莉和女兒多多,話題自然少不了她和老公黃磊的育兒經。女兒黃多多具有極強的表演天賦,是個十足的「小演員」。此外,琴藝了得,彈起琴來有模有樣。多媽孫莉常在社交平臺曬女兒的彈琴照片。
  • 經典教育,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如果過了這個時段,孩子的天性記憶力降低,心靈也難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變得叛逆傲慢,再想對他輸入經典將會變得很難,所以經典教育要趁早,把握好時機。關於教育內容方面,我們都知道,給孩子灌入好的知識內容,會引導他一個好的品德和習慣,如果給孩子輸入的都是劣等沒有文化養分的內容,那會汙染孩子的內心,導致孩子錯誤的人生,這是顯而易見的。
  • 在孩子14歲時,請一定要告訴他這7個秘密,否則就會害了孩子一生
    ;還沒^有開始樓主就要放棄了「得手了」這三『個字是重點要這口味『好這是你的?父輩啊想過你父親的感受呃他會叫你^父親爸腦補一,個拜堂畫面嶽父在上請受小弟一拜這嶽父連忙起身:大哥使不得使不得快快請三觀一定要放正要考慮家裡的:感老牛《吃嫩,坐沒《有結婚的話再好好考慮一下個人感覺不合我也覺得得手了會沒有感覺因為暗戀只不過是你自行想像的感覺而已初;戀的悸動單純的喜相差二十四歲也闊以相濡以沫白頭偕老關鍵是你要的是什麼如果要平平安安心無雜念的過日子歲數不是問題如果想生活多點激情多點浪漫這個年齡差距就會是羈絆你哥的父親比他媳婦大二十
  • 李玫瑾的教育方法,網友質疑不認可:育兒經驗不能生搬硬套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道,當孩子三四歲以後,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工作很辛苦,而且不要馬上給孩子買,要延遲一個星期或者更長時間。在這期間,讓孩子幫你捶背,擦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 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錯誤行為
    我們家長教育孩子,應該注意正確的教育方法,避免使用錯誤的做法,尤其是以下的錯誤做法。千萬要避免。 01.當著孩子面吵架 對孩子來說,父親是天,母親是地,而當「天地大碰撞」時,留在孩子心中是永恆的「天塌地陷」般的恐懼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