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步翻手摔,招法和功法,武術優劣的四個層次-附視頻

2021-02-12 阿福太極

本文系阿福原創,如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阿福太極。(微信公眾號:阿福太極)」。以免被追究法律責任。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真正的練武之人骨子裡都有幾分傲氣,都認為自己所學武功天下無雙,自己的功夫超過其它人。

 

那麼,怎樣區分武術的真偽優劣呢?什麼樣的武功才是真功夫或高級的功法呢?

 

阿福從功法和招法的角度把武術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既沒有招法,也沒有功法。

 

這是武術中的假貨和次品。比如當今流行的太極操和武術套路中的花架子等。你一定要擦亮眼睛,決不能把這些劣質產品當作寶貝拿來學習和訓練,那是在浪費生命,毫無意義,除非你已經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老人家只要能活動一下身體,對健康還是有一定作用的,不過與真正的高級武功比起來,健身養生的效果就相差十萬八千裡了。

 

第二個層次:有技法無功法。

 

俗話說,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有些門派有很多搏擊招法,但缺少功力訓練,對付一般的人沒有問題,可是一旦遇到有些實力的對手自己招術就不好用了,就沒有辦法了。因為只要是招法就有破解方法,對方一旦熟悉了你的技法就會找到破解和反擊的方法。

 

中國功夫有招法,但最終是靠功力贏人的。所謂功大欺人,你明明知道他要用什麼招,但你就是擋不住。

 

第三個層次:有功法無技法。

 

雖然通過各種功法練出了功力,但是沒有對應的招法,不會應用,也就無法實戰了。

 

第四個層次:既有功法又有招法。

 

不但兩者皆有而且招法中就含有功法,功法中也含有招法。這就是各個武術門派所謂的秘不外傳的高級功法。現在這樣的功法有很多已經失傳或正在面臨失傳。

 

今天阿福要談的這個上步翻手摔,就是這類高級功法中的一個很好的代表。

 

先說一下這個功法的具體用法。

 

對方右手進攻,我左手捋帶並抓住對方的手腕,同時右腳上步進到對方腳跟後方,腳尖內扣,擋住對方的退路。右手上挑,手背朝外並貼到對方的胸口。右手進去時可有三個選擇:

上-面部;中-胸部;下;腹部。

 

如果進攻對方的面部,人家肯定要躲閃或格擋,所以要用摔法的話,最好選中部,從這裡進攻容易破壞對方的重心。其次是腹部。

 

身、手、腳全部到位後,就到了最關鍵的一步。

 

右手背緊貼對方的胸口,身體以後胯和脊椎為軸微向右轉。同時,手背大指領勁,先向內再向外翻轉約180度。手的翻轉不是整個巴掌一道翻,而是要以指指領勁,逐個手指擰轉從而再動手掌的翻轉。這就是陳氏太極拳的核心功法-纏絲勁,上面的翻轉方法就逆纏絲。此為手和手臂的自轉。

 

這個動作還要有公轉。即在手和手臂自轉的同時,還要有向前向外的旋轉力。自轉和公轉要同時進行,缺一不可。這個公轉即外旋的動作比較隱蔽,旁觀的人只看見我的手掌一翻,對方就倒下去了,看不到我在翻掌的同時,整條手臂還在向外伸展和旋轉,這就是公轉。

 

這個動作的另一個要點是我的左手。

 

它要抓住對方的左手腕,略加一些回拉力,目的是不讓對方擺脫後退,否則這個摔法就無效了,因為沒有拉住他的話對方可以後退躲開了。所以這個回拉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正好使他能輕易地擺脫。我要等到對方已經開始倒下去時再鬆開手。

 

視頻中我的學員向下倒時,我反而加大了拉力,以使他不會摔倒。因為場地沒有墊子,學員也不是小年輕的。安全起見沒有讓他摔倒。

 

這個摔法能否成功的關鍵是手掌的翻力(纏絲勁的六個訓練功法),和由腳而手的節節貫穿力(上步翻手摔定步訓練功法和進退步訓練)。這些就要靠平時的功力訓練了。任何一項沒有過關的話就很難成功的完成這個上步扣腳番掌摔。這就是高級功法的特點,即有招式用法,又有功力訓練。

 

當學員摔我時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也是大部分拳友在學拳時常犯的錯誤。雖然他的纏絲勁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全身的力還不能貫穿到手上,即節節貫穿這一重要關卡。它需要各種功法和拳架的綜合功力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後才能實現。

 

我在太極拳入門和進階的八個階段中,把節節貫穿列在了第七個階段,僅先於最後一個階段-以神意行拳。可見這一階段的難度之大,層次之高了。

 

很多人在沒有進行對抗的時候,動作還是可以的,看不出多大問題,但一遇阻力問題就出來了。主要有兩個兩個常見問題:

 

第一,平時的功法訓練沒有真正做對,對細節的理解和掌握還遠遠不夠。

比如我所學的陳氏太極拳。我先後向十多位前輩老師學習,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東西,都有各自的特長。在吸收他們的動作之中所隱含的秘密之後,自己就慢慢地將它們融會貫通,就最終形成了自己的拳理和訓練體系。

 

這個時候我只要看一下拳手打的一個金剛搗碓,就基本能判斷出他練的是對還是錯,大致水平和功夫如何了。

 

陳氏一路拳法傳承不同,套路雖然大致相似,但練法和勁路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陳氏拳現在也已經步了楊氏的後塵,或走上太極操的道路,或走上了外家拳的道路。可以說現在99%的陳氏拳習練者都練偏了,是很難練出功夫來的,對健身養生的效果也打了很大折扣。

 

第二,訓練的時間和強度還不夠,還沒有形成條件反射或說肌肉記憶。

 

平常自己訓練時看起來不錯,但真正用起來時就毛病多多了。比如,學員在用這招摔我的時候,出現了下面這些問題:

 

1、手掌沒有放在我的胸口,而是放在了胸側,這樣就偏離了我的身體中線。他發力時,我只要一側身就容易化解他的來力,就不能破壞我的重心了。

 

2、當他的手發力受阻時肩就向上架起來了,手上的力就從肩膀這裡與脊椎和身體斷開了。其實我在他發力時不自覺地在他的發力點即胸的右側做了一個下沉和外旋的動作,同時右手有一個輕微的回拉,破壞了他的身體平衡,這樣就把他的來力返回到他自己身上了,他的力就發不出來了。

 

3、當他發力受阻時,整個身體明顯地上浮了,這等於自己把自己拔根了,力就散了,也沒有了支撐的後援。

 

4、右手和左腳的力沒有貫穿,因此手上發出的力太小、太短。起肘、架肩、身浮等問題都是與這個問題互為因果的。

 

上面四點,第一點是技術問題,可以很快地解決。其餘三點都是功力問題,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要回過頭去把所學的功法重新校正,改進,再反覆練習,逐步改造身體,這也是一個換勁的過程。

 

等身體改造到了一定程度後,內勁也就同時練出來了。再用這一招摔法時,才能做到翻手即倒。

 

需要練的功法很多,但是直接相關的配套功法就是「上步扣腳翻掌摔」的訓練功法。它既包含了技法,更主要的是全身的功力訓練。它就是由手而腳(出去的力)和由腳而手(回來的力)的節節貫穿的訓練手段和實現方法之一。

 

下面我把這個功法的一些要點簡要地列明一下。

 

1、手上的發力方式--纏絲勁。

2、手和手臂的自轉和公轉的具體練法。

3、兩手發力的協作關係。

4、撐襠和拱橋力。

5、前襠和後襠的發力與手之力的對應關係。

6、前後腳的力和手發力時的關係。

7、轉軸而不晃動的區別,以胯的旋轉脊椎和頭的上拔實現軸轉而重心不動。

 

我畫了兩張勁路示意圖,分別是出去發力的路線和回來發力的路線,及身體各主要部位的配合。它們比較清楚地顯示了發力時以梢節領勁和以根帶梢的勁路。

 

上面是定步訓練的方法,同時再配合其它功法,練到一定程度就能練出內家拳習練者夢寐以求的節節貫穿的內勁了。



 另外還有活步,即進退步訓練方法,這就更接近實用了。

 

註:

一年制的內部學員可以微信聯繫我免費索取這兩個功法的完整教學視頻。

很高興很多學員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比如阿春同學,他學習基礎和一年制新意拳總共才10個月,身體和頭腦已經發生很多可喜的變化。祝同學們堅持學下去,練下去,你們一定會受益無窮的!

==========================

我們的內家拳網絡輔導2020正在招生了! 教學內容已經全面升級,點擊這裡了解詳細情況。練真功,強體魄,抗病毒!練真功,強體魄,抗病毒!

 

阿福老師一對一輔導,歡迎報名。從頭開始,明竅要,得真傳,走對路。老師根據自己三十多年內家拳習練的經驗教訓,給學員有針對性的指導,抻筋拔骨,校正站樁和拳架,指明方向,告別太極操和花架子,儘快獲得內勁,邁入真傳內家拳的大門。

 

通過現代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並充分利用遠程視頻時代的便利,老師可以隨時幫助學員校正和指導,已經和當面教拳相差不多了。

請閱讀我的微信號上的歷史消息了解詳細情況。或加我的微信號:afutaiji(加號時註明:「學拳」)具體諮詢。




相關焦點

  • 視頻:臺灣專業武術團體資深愛好者詳解現代複合材質大槍
    視頻:臺灣專業武術團體資深愛好者詳解現代複合材質大槍中國槍法真傳 -《手臂錄》增訂-節選-勁槍、
  • 讓十幾億中國人汗顏的武術視頻
    任何拳架子,絕對不是每天周而復始的練習就行的,除非是單式架子,典型的比如形意拳的五行拳,心意六合的四把捶等等,然而,每個單式絕對不是你看看視頻,或者老師教你就能學會的,我說的學會是能用,確切說是能打,或者防身之類。因為,確實許多老師也不知道五行拳和四把捶的奧妙,不然的話就簡單了,全世界都練五行拳和四把捶就好了,個個都可以得到武術的勁道,還折騰什麼?
  • 中華武術外家拳的三個層次
    中華武功之外家拳分有三個層次。即:外功層次,內功層次和神功層次。而內家拳分二個層次,即:內功層次及神功層次。需要說明的是內家拳為什麼沒有外功層次,不是內家拳沒有外功,也有。上面講的這三個層次,每一層次上升到另一個層次,都是質的飛躍,低一個層次和高一個層次在技擊上是無法對抗的,不是數點的問題,是以卵擊石。這種質的飛躍是非常難的,非常不容易的,而且每一個層次之內還有高低之分。高一個層次的低手就足以對抗低一個層次的高手。那麼什麼是外功、內功和神功呢。以下論述只做概念性簡介論述。
  • 傳統武術基本功法,第一節常用手型,圖文詳解!
    傳統武術基本功法古人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合抱之木起於毫末。中國 武術亦然如此。無論是傳統技擊還是現代格鬥術都非常注重 對基本功法的掌握。故此本章則以基本功法闡述於下第一節常用手型我國傳統武術流派繁多,技法各具特色。故各門派所強 調的手型種類也分呈不一,然而在技擊實用中的常見通用手 型大致可分如下七種 1.拳型:在傳統武術中由於技擊時的需要不同,故常用拳型有如下三種。
  • 一個研究生武痴在傳統武術的低谷中談希望在哪裡
    因此我成為太極的忠實粉絲和各種活動的活躍分子,時不時參加個套路比賽,拿個金牌,然後擺個POSE,發到朋友圈,總是引來點讚無數,這讓我自信滿滿,感覺良好。促使我有心深入研究太極的時間是在2015年10月,我參加了師傅組織的太極尋根問祖之旅,第一次激動的來到了陳家溝。這次旅程我收穫巨大,我被人打了一個肩靠,我當時莫名其妙的被彈出去兩三米遠,正是這一肩,成了我傳統武術之旅的裡程碑。
  • GIF圖文武警經典擒敵,夾抱擒摔,輕鬆摔敵、猛擊要害、一招制敵
    」為大家介紹經典的武警擒敵的夾抱擒摔招式。GIF圖文武警經典擒敵,4組接腿摔擒招式,對付腿法的格鬥絕招的續篇。四、抱腿跪襠敵方以右擺拳擊打我方頭部;我方立即以左手擋抓敵右小臂,隨即右腳迅速向敵右腳前上步,腳尖內扣,同時右臂從敵右腋下穿過上挑,左腳向後背步,背摔敵;趁敵下蹲之際,我方右腿迅速向敵兩腿間插步,同時兩手抱緊敵右腿,用力向上提拉敵腿,同時身體猛向左轉體,用力將敵摔倒;我方隨即右膝迅速跪擊敵襠部,
  • 記六合拳拳師安慶和及他的《六合門武術總論》
    5000年文明史中,武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古老的運河,孕育著滄州一帶的武林志士,他們對武術的痴迷、堅韌,使武術得以代代相傳。有著悠久歷史的六合拳(義六合門)明萬曆年間興起,400多年來英豪輩出,俠士雲集。一代又一代拳師在對六合拳的研究、探索、繼承、發揚中精雕細琢,使其成為中華武林中的一支奇葩。在泊頭的六合拳拳師中,有一位老前輩名叫安慶和,值得我們懷念,值得我們褒揚。
  • 免費武術培訓、自製武術視頻……他用各種方式弘揚武術 演繹「鐵漢...
    他是中國武術段位制指導員、考評員,一級武術裁判員、江津區武術協會副主席,多次代表重慶市和江津區參加國際國內武術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2010年至今,他一直以各樣形式公益開展送武術健身志願活動,疫情期間,捐款捐物不說,還在家錄製了十幾集居家健身視頻,讓大家跟著練習,以此增強免疫力。
  • 形意拳保健功法
    又四梢要齊,即舌為肉梢,舌舐上顎齒根,則津液上注,氣血流通。齒為骨梢,口閉齒叩,則氣貫於骨髓。手指、腳趾為筋梢,手指要扣,腳趾扣地,則氣注於筋。毛髮為血梢,發豎,毛孔緊,則周身之氣聚而堅。因此練拳必須提肛收陰,驚起四梢,上下相對而完整如一,則丹田氣聚,才能鞏固。    3、周身運氣,丹田充盈。    形意拳以丹田所聚之氣,由腰背脊椎往上,衝於腦頂。衝破橫膈膜,充於五臟。
  • 少林傳統武術-小洪拳
    在對方進攻的時候,抓住他的手,勾住他的腳,小腿同時也拌住他的腿,讓他無法進退,完全置於自己的反擊範圍之內。下一步是推掌,把反擊的力量完全打在對方身上,正所謂一招制敵。當然,一個上步推掌並不那麼簡單,它還可以應付腹背受敵,因為右腿是半曲狀態,一旦受到攻擊可以單腿跪地。也可以在推掌沒有制服對方的時候,順勢起腳攻擊對方下盤。而右手在對方的手腕逃脫時,可以立即發起進攻,向前猛攻對方肋部。
  • 傳說中最剛猛的傳統武術,八方極遠八極拳的技擊特點
    技擊,是我國武術諸門各派共同的技術特點。八極拳在攻守方法和用勁發力上具獨特之處,表現在「崩、撼、突、擊」的勁力特點和頂、纏、撞、抱、砸、橫、闖、掖等實用招法上。崩。發力短脆快,如八極技法的「頂時」「橫擊」「闖進」等都體現出別具一格的「崩」勁。
  • 少林武功的23個招式
    2、地躺拳:是少林功夫拳的主要套路,素有就地十八滾之稱,此拳動作反常,招法無形,跌如山倒,起若驚鴻,撲跌翻滾,變化自如。 3、象形拳:是模仿動物的形態,動作特長,結合武術技法特點而組成的一種象形拳。象形取意似形非形,在有意而無意之中,可以培養武僧們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靈活性。
  • 唐手拳,乃中國傳統武術!
    很多崇尚「跆拳道」、「空手道」的孩子們,只知道「唐手道」是「空手道」的「前身」、「別稱」,但是他們絕不會想到,「唐手」其實指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武術門類之一!稱為「唐手拳」!唐手的技術也包括踢、打、摔、拿諸技,但主要以拳打腳踢為主。其中手的用途最為突出。唐手和其他日本武道一樣,是非常注重實用性的。但其和其他日本武術不同的是,有型(套路)的訓練。唐手是一種非常霸氣的武道,非常講究快速乾脆,及攻擊的殺傷性,往往有一擊必殺之說。故常人被唐手專家重擊一拳,往往會受到嚴重的傷害。
  • 中國傳統武術五大門派
    中國傳統武術五大門派金庸、古龍、溫瑞安,每個男孩子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小說中的江湖門派和各色的武功秘籍讓人心馳神往。
  • 渾圓正一功的三重境界和四個階段
    渾圓正一功的三重境界和四個階段由河北金剛武館張恩平先生在優秀武術拳種:意拳(大成拳)和渾圓內功基礎上創立的渾圓正一功,多年來已經幫助成千上萬的病患者減輕或減除了痛苦,為全民健身與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 津門八極拳師口述:如何傳授武術格鬥系列 5
    三個月教會格鬥,肯定是不教拳法的。三個月的時間,擱在多數人身上,連兩個拳術動作都練不到位,何談動手。  我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比如說,像林偉偉、張順、趙博這些什麼都沒練過的白紙,我要求他們一年之內學會四個動作:直拳、摜耳、掃踢、側踹(或穿樁腿)。
  • 武術套路到底有沒有用?|武術套路|傳統武術|中國武術|格鬥
    這種觀點我們可以稱之為「套路無用論」,它和視傳統武術為糟粕的「歷史虛無主義」一樣充滿了對武術偏見和的無知。把現代搏擊作為傳統武術的試金石,依此來全盤否定傳統武術未免過於以偏概全了,僅僅因為實戰中對手不可能按照套路出招就認為套路無用同樣也是膚淺得可憐。試想,就算從有據可查的明代算起,武術套路存在肯定超過600年了,難道幾百年間那麼多先賢竟沒有人連這麼淺顯的道理都看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