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第三方支付平臺不能淪為「洗錢工具」

2021-01-18 齊魯網

作者:戴先任

深圳警方近期破獲一起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案,相關涉案團夥在10餘天內騙取700多萬元,而利用第三方支付渠道洗錢,是這個案件的最後一環。記者在廣東、北京、上海等多地調查發現,目前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存在帳戶未實名註冊、管理不規範等問題,致使一些帳號可以在網絡上直接買賣,部分平臺淪為電信詐騙團夥套取、漂白非法資金的「綠色通道」。(4月24日 新華社)

第三方支付平臺成了犯罪團夥的「洗錢工具」,這遠遠不是個案,而是不少詐騙團夥的一慣伎倆。據北京公安局統計顯示,2015年以來,當地成立了打擊防範電信犯罪領導小組,他們發現,有七成被騙資金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移走的。

第三方支付平臺淪為洗錢的「綠色通道」,原因在於目前為數眾多的支付平臺魚龍混雜。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在實名制等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比如詐騙分子通過冒用身份信息就可以申請辦理第三方帳號,在註冊帳戶時沒有做到實名制,平臺方對相關註冊信息、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營業執照等信息沒有做到核查義務,從而增加了監管與追查的難度,這也讓詐騙分子更喜歡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管理漏洞,將第三方支付平臺當成「洗錢工具」。

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了拓展市場,而忽視了自身的管理職責,形成野蠻生長趨勢,給詐騙分子以可乘之機。這擾亂了金融秩序,讓第三方支付平臺間接變成了詐騙分子的幫兇,成了詐騙犯罪得逞的關鍵一環,成了滋長詐騙犯罪的溫床。

對此,要能加強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監管,督促其規範運行,要能建立健全客戶身份識別機制。另外,相較於傳統銀行業,第三方支付的處罰依據多屬於部門規章,這也導致他們的違法成本偏低,如民生銀行違法被處罰1.6億元、平安銀行違法被處以1000萬元罰款,而今年以來的1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分公司被罰總額才不到300萬元。兩相比較,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對第三方支付的處罰依據要能上升到立法層面,通過加大處罰力度、監管力度,提高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違法成本,才能對他們形成強有力的約制,從而走向規範化。同時,公安等相關部門也要提高偵查能力與手段,加大與各相關部門的合作,對詐騙分子的洗錢花招予以及時識破,採取措施予以緊急止付。

在現在這個網絡時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對詐騙犯罪形成合圍之勢。要讓詐騙分子不僅不再有機會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洗錢,更要讓詐騙分子露頭就被打,這樣才能遏制詐騙犯罪的高發態勢,保護好公眾財產安全。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立場,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帳號網上買賣,淪為洗錢「綠色通道」——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亂象調查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帳號網上買賣,淪為洗錢「綠色通道」——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亂象調查新華社記者許晟、周科、桑彤深圳警方近期破獲一起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案,相關涉案團夥在10餘天內騙取700多萬元,而利用第三方支付渠道洗錢,是這個案件的最後一環。
  • 帳號網上買賣 第三方支付平臺成為詐騙洗錢通道
    【PConline資訊】4月24日消息據消息,近日深圳警方破獲一起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案,相關涉案團夥在十餘天內騙取七百多萬元,而利用第三方支付渠道洗錢是該案件的最後一環。根據報導,目前在廣東、北京、上海等多地,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存在帳戶未實名註冊、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導致一些帳號可在網絡上直接買賣,部分平臺淪為電信詐騙團夥套現、洗錢的綠色通道。
  • 第三方支付洗錢風險及監管建議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各種網絡支付、網絡匯款的使用量激增,傳統的銀行業已無法滿足爆發式增長的網絡結算需求,作為網際網路信用中介的第三方支付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並逐漸發展壯大的。第三方支付大大促進了經濟與貿易的發展,但隨著規模的愈發增大,隱藏在其背後的洗錢風險也凸顯出來,第三方支付平臺反洗錢監管已成為當前反洗錢工作中不可迴避的問題。
  • 第三方支付變臉詐騙洗錢池部分平臺已成詐騙溫床
    但現在,詐騙分子先通過銀行卡轉到第三方支付平臺,再從此平臺分轉至多張銀行卡取現。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就像一個龐大的「資金池」,已成為電信詐騙團夥套取、漂白非法資金的「綠色通道」。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指非銀行的第三方機構在消費者、商家和銀行之間建立連接,提供網上支付結算和資金轉移服務的網際網路機構。據統計,僅2016年,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的資金就超過20萬億元。
  • 第三方支付平臺成洗錢工具 電信網絡詐騙打擊難度加大
    今年3月底,深圳警方成功破獲一起詐騙案,相關涉案團夥在10餘天內騙得700多萬元,而這一犯罪連結的最後一個環節,便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快速轉帳取現,以此實現對抗深圳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的緊急止付機制的意圖。而這無疑加大了打擊和追查電信網絡詐騙的難度。
  • 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量身」監管 三方支付洗錢漏洞將遏制
    北京銀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梁玉茹律師認為,加強交易、支付、物流、出行等第三方數據分析比對等相關規定,有效依託了網際網路大數據的優勢,很容易發現各種洗錢行為的蛛絲馬跡,可以有效識別各種異常交易,無疑能夠大大打擊利用網際網路平臺的洗錢行為。第三方數據比對,遏制詐騙8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金融犯罪出現新手法:利用虛擬幣及第三方非法平臺洗錢
    經浦東新區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陳某甲以洗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罰金20萬元。這是在昨天下午上海市檢察院在2019年上海金融檢察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2019年上海市檢察機關懲治金融犯罪典型案例之一。據介紹,從2019年檢察機關辦理的金融犯罪案件來看,非法金融平臺作用凸顯,洗錢、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等後續型、幫助型金融犯罪較為突出。
  • 不看本文,會淪為韓國的洗錢工具
    但我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如果跳過了這篇文章,會讓你淪為韓國的洗錢工具。因為洗錢的手段已經發展到了你的周圍,連你認為不可能騙你的人,都會狠狠的坑你一把。怎麼去避免成為洗錢工具呢?這篇文章,你一定要認真閱讀。郝欣仁是韓國讀書的留學生。前幾天,她在國內的中學同學王狗帶聯繫她,讓她幫忙收一筆欠款。
  • 「網絡消費陷阱」揭秘 失守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視頻截圖  央視網消息:網購過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一般情況下,我們在網上買東西,往往並不是直接把錢付給賣家,而是付款到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我們確認收到商品,第三方支付平臺才會把錢打給賣家如果第三方支付平臺出了「內鬼」,我們的資金還能安全嗎?近日江蘇一位楊女士在給遊戲Q幣充值時,就掉進了「陷阱」。  去年8月22日上午,江蘇鎮江揚中市油坊鎮的張女士來到轄區派出所報案,說自己在「QQ炫舞遊戲群」中買QQ幣,一不小心給騙了。  張女士在電腦上打開對方發來的連結,出現一個顯示為付款一元錢的二維碼。
  •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為什麼需要第三方支付:1.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一系列的應用接口程序,將多種銀行卡支付方式整合到一個界面上,負責交易結算中與銀行的對接,使網上購物更加快捷、便利。第三方支付整合了後端各大銀行的不同支付接口,對外提供統一的接入平臺,方便商戶接入。
  • 一年內被罰近3億元,新形勢下第三方支付如何反洗錢?
    無論是在1月、3月、6月、9月,都陸續有支付機構因反洗錢違規被央行重罰。整體來看,年內第三方支付行業已收到至少59張監管罰單,被罰沒金額合計3.03億元,其中涉及反洗錢罰單的就有近40張,被罰沒金額高達近2.99億元,而這一金額,已經超過了上年度支付罰單的總額。
  • 區塊鏈USDT支付平臺開發區塊鏈第三方支付通道平臺開發
    區塊鏈USDT支付平臺開發區塊鏈第三方支付通道平臺開發[本文由源中瑞塗先生編輯/支付系統開發諮詢:ruiec999]支付,當前依然是一個很成熟的技術商家得到的是數字,而支付服務商得到的是現金流。但近兩年來市面上三方支付、四方聚合通道因為受到政策或銀行因素的影響,通道變得極不穩定。而如今成功率也越來越低,目前除了傳統支付以外新的USDT區塊鏈支付通道模式也隨之誕生,目前USDT支付通道已成為趨勢。
  • 6億「空包」快遞單號被販賣,淪為洗錢工具
    如今,這個普通的物件,卻正在成為一些新型犯罪的工具。近日,江蘇無錫警方破獲了一起網絡販賣快遞單號的案件,兩名犯罪嫌疑人在兩年的時間裡,販賣的快遞單號竟然高達六億條之多。他們所販賣的快遞單號,並沒有實際的發貨包裹,但卻能查到物流信息,這些單號,有的被用來進行網絡詐騙,有的則被用來進行網絡賭博的洗錢活動。
  • 虛假股票交易平臺「割韭菜」 第三方支付為虎作倀兩人獲刑
    網絡薦股「割韭菜」一再上演「殺豬盤」,為非法平臺提供支付通道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也難逃責任。「只有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流轉,被騙走的錢才能『安全』進入騙子口袋,所以說,第三方支付機構掌握『殺豬盤』的命脈,一點也不誇張。」承辦案件的檢察官說。
  • 起底代扣黑洞:上億資金如何被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悄悄盜扣
    犯罪分子持有公司,並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建立代扣業務合作,只需要相關銀行卡號、卡主身份證號等基本信息,便可以完成扣款,事先不必經卡主確認。儘管央行出臺措施整頓代扣業務,但犯罪並未完全消失。此外,一些借款APP惡意收費,甚至討要高利貸,也在借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代扣通道。在這些普通老百姓覺得不可思議的犯罪行為及亂象背後,風控是如何坍塌的?
  • 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APP互認 行動支付期待「一碼通用」
    各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之間的APP互認互掃,能給消費者和商戶帶來更好支付體驗行動支付期待「一碼通用」(財經眼)製圖:張芳曼「掃支付寶還是掃微信?」日常消費用手機支付時,這是常聽到的一句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用上了行動支付,享受非現金支付帶來的便利。
  • 用戶、央行、銀行、第三方支付,從四個角度深入認識DCEP
    不同個體用數字貨幣進行支付時,兩者數字貨幣錢包的餘額會變化,整個過程非常類似於同行轉帳。只不過同行轉帳是支付雙方(假設A和B)在同一家商業銀行開立帳戶,而數字貨幣錢包是支付雙方同時在央行開設的帳戶。央行數字貨幣在支付使用方面類似於超級支付寶。當前支付手段非常豐富但有兩點不足,一是不同平臺之間支付並不兼容,二是不能實現雙離線支付。
  • 四川一犯罪團夥為境外賭博、色情淫穢直播平臺「洗錢」 資金結算量...
    2020年4月,廣安公安機關成功打掉為境外賭博、色情淫穢直播平臺提供「洗錢」服務的一大型第四方支付「跑分」團夥。(所謂跑分,是指在「平臺」註冊帳戶並繳納保證金,「出租」個人收款碼供他人使用,從中獲取「佣金」的行為),抓獲犯罪嫌疑人70名,查獲扣押涉案資金400餘萬元。
  • 某團夥利用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為網賭洗錢超1.2億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覃坤供圖非法搭建「第四方支付平臺」,專為賭博網站提供充值、提現等服務,短短4個月流入資金逾1.2億元。2020年12月23日,陸川法院開庭審理陳某等20名被告人開設賭場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一案。該案由陸川縣人民法院副院長溫永才擔任審判長,陸川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績榮等3名檢察官組成公訴團隊出庭支持公訴。
  • 跳碼、洗錢、信用卡套現 統統說再見?支付受理終端迎最全...
    而行動支付業務量則保持增長態勢,一季度末行動支付業務共225.03億筆,金額90.8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29%和4.84%。其中,作為銀行和第三方支付的下遊外包服務商 ——收單外包服務機構近幾年來數量也逐步攀升。6月8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發布2019年度收單外包服務機構評級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