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延緩繳納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在緩繳期限內是否有滯納金?

2020-12-26 騰訊網

01

我是一家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者,取得的經營所得是否能適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0號規定的延緩繳納個人所得稅政策?

答:不可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0號)規定,個人所得稅延緩繳納政策僅適用於個體工商戶。

02

我是一家個體工商戶,選擇延緩繳納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在緩繳期限內是否有滯納金?

答:在政策規定的延緩繳納期限內沒有滯納金。

03

我們是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全額退還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是否需要計入企業收入繳納企業所得稅?

答:退還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不需要計入收入總額,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04

如果屬於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3號第一條和第二條規定的情形,是否必須按照該規定計稅?

答:《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3號)第一條和第二條均非強制性規定,納稅人仍可選擇原有方法計稅。

05

因疫情緊急,有些企業或個人向定點醫院捐贈時,醫院開具的接收函有的未註明捐贈物品的金額,請問,可否憑這樣的接收函在企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所得稅稅前扣除?

答:《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9號)規定,企業和個人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用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物品,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對於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接收捐贈物品未及時在捐贈接收函註明金額的情況,可允許醫院向捐贈的企業或個人補充填開金額,或由捐贈的企業或個人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如購買捐贈物品的發票)等方式,由捐贈的企業或個人按上述公告的規定享受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相關焦點

  • @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個人所得稅注意具體內容和適用範圍
    今天我們來學習: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內容和範圍是什麼?相關解讀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內容和範圍是什麼?答:個體工商戶可在2020年剩餘申報期暫緩繳納當期的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併繳納。延緩繳納政策僅限於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所得,不包括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股權轉讓所得等。
  • 緩繳所得稅這樣操作|助力企業政策指南
    4、小型微利企業可否選擇不享受企業所得稅延緩繳納政策?小型微利企業可以自主選擇是否享受延緩繳納政策。如果有企業自願放棄享受延緩繳納政策,希望正常繳納稅款,預繳申報時在申報表中「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延緩繳納所得稅額」行次填寫「0」,並簡要填寫原因說明後,即可正常辦理繳稅。
  • 所得稅延緩繳納的時間咋界定?市稅務局詳解來了~
    答:為進一步鼓勵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緩解其經營資金壓力,更大力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今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的公告,即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2020年剩餘申報期,分別按規定辦理預繳申報和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後,可以暫緩繳納當期的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併繳納。
  • 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所得稅政策
    劉寶柱介紹,延緩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和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普惠性減免政策中的小型微利企業條件是相同的。即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並且,無論實行查帳徵收方式還是核定徵收方式的企業,只要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均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延緩繳納政策。
  • 稅務機關追徵2018年8月31日前未扣個人所得稅,不應加收滯納金
    黨召兵閱讀提示:2018年8月31日前,扣繳義務人未履行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個人所得稅,是否可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管理法》「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規定,加收滯納金?
  • 小型微利企業: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這些要點請收好!
    企業所得稅緩繳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鼓勵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緩解其經營資金壓力,更大力度幫助企業渡難關,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 答疑|社保欠費能享受緩繳優惠嗎?稅務總局解答社保費11個問題
    社會保險費熱點問題 (第一期) 1、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申請了緩繳社保費,再繳的時候有滯納金嗎? 答:沒有滯納金。
  • 企業社會保險費免徵和緩繳政策溫馨提醒
    》(青人社廳發〔2020〕74號)文件規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2020年12月底到期,對於享受三項社會保險費(養老、失業、工傷)單位繳費部分免徵政策的中小微企業和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自2021年1月起應繳社保費將全額徵收;受疫情影響且已申請辦理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緩繳的企業,請按照《緩繳社會保險費申請表》中審批的緩繳補繳時間,完成申報和費款繳納。
  • 12月31日前申報和繳納2020年社會保險費!企業不完成,小心滯納金!
    社保費的延繳政策將執行至2020年12月31日,逾期未交的,自2021年1月1日起,稅務機關將依法按日加收萬分之五滯納金。更重磅的是...... 01 稅局緊急通知!12月31日完成社保繳費,否則加收滯納金!是當月申報次月繳納。河北、山西、青島、廈門等地是當月申報當月繳納。據了解,上海地區是截止到15號扣款,北京等地是25號前繳納,廣州等地是31號前繳納。
  • 「我」到底要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每次#個人所得稅#政策出來,都會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這幾年起徵點也發生了變化,很多網友戲稱:我什麼時候才能繳納個人所得稅要,我要「努力」繳稅!這只是玩笑話,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達到起徵點,需要繳稅,那你了解過你到底要交多少稅呢?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是多少?
  • 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繼承人在繼承房產時以及之後再將房產轉讓時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呢?今天,筆者就與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根據《民法典》規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例如,老人生前所擁有的合法房產則屬於遺產的範疇。遺產的繼承分為法定繼承情形與遺囑繼承和遺贈情形。
  • 個人所得稅的稅務籌劃應該怎麼做呢?
    例如,綜合所得和財產性所得由於收入性質不同,計稅政策也不同,因此繳納的稅收之間也存在一定差異,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轉換收入的形式來使其適用的稅率降低從而達到減少稅收繳納的效果。其次,注意收入的發放時間。如發放月度獎和年終一次性獎金,就存在計稅時間的差異。最後,要注意區分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收入和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收入。 2.
  • 稅收滯納金,搞清楚5個財稅小問題
    應納滯納金=應納稅額×天數×0.05%參考:《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 企業發給職工的取暖補貼要不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企業發給職工的取暖補貼要不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從全國範圍內來看,執行口徑主要有以下兩種:一、全額併入工資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陝西省稅務局納稅人諮詢:在網上看到有的地區對於取暖補貼是免於繳納個稅的,想諮詢一下陝西有沒有這個相關優惠?
  • 勞務報酬所得和經營所得解密
    代開發票單位開具發票時應在發票備註欄內註明「個人所得稅由支付方依法預扣預繳(或代扣代繳)」。文件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內蒙古自治區稅務局關於代開發票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    看到沒,就是這樣一條100字左右的政策,可把納稅人嚇個半死,有人說為啥?那現在我告訴你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