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2號》
2006年11月,歐普拉以8790萬美元從佳士得拍下《阿黛爾2號》,借給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做長期展覽,最近以合人民幣10.3億元的價格被人拍走。
另一幅《阿黛爾1號》被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公子Ronald Lauder以1.35億美元的價格買下,成為他畫廊的鎮館寶藏,這間畫廊位於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86街。
2017,3月1日,蘇富比春季拍賣,克裡姆特的《農草花園》,是當季最大亮點。蘇富比拍賣會上以4800萬英鎊(約合4.056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歐洲藝術品拍賣價格第三高。
這些高價巨作的後綴都是同一個名字:克裡姆特
Gustav Klimt
古斯塔夫·克裡姆特
1862.7.14~1918.2.6
奧地利繪畫大師。
1862年生於維也納。1890年加入維也納美術家協會。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臘及中世紀諸藝術要素,將強調輪廓線的面和古典主義鑲嵌畫的平面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繪畫樣式。其他作品還有藏於奧地利美術館的《吻》。
《吻》
The Kiss ,,1907-08/ 180 × 180cm
銀,金葉,布面油畫
收藏於奧地利美術館
黃色火焰中燃燒的愛情,
盛開在花叢中的愛情,
女人是無數鮮花中最美的一朵,
甜蜜地綻放。
《吻》,是克裡姆特的代表作之一。
《吻》是一幅抽象主題的寓意畫,他要表現的不是某個具體的人的愛,而是人類的普遍的共性之一:對異性的性愛。這幅畫在風格上帶有濃鬱的傷感情調,也帶有濃鬱的東方裝飾風味,可說是克裡姆特畫風的最典型的作品,它充分展示了畫家獨有的藝術特色。畫面上所表現出的愛情,從總的氛圍來看,是哀愁與感傷,而不是歡樂與興奮,甚至還帶有某些頹廢的色彩。那個高高的男性正緊緊地擁抱著他心愛的情人在親吻,女人仰著頭,閉著眼,似乎正沉浸在恬靜而又迷茫的愛情之中。她的雙膝慢慢地滑向鋪滿鮮花的地上,一隻手輕輕挽住愛人的頸脖,另一隻手和男人的交織在一起。身軀傾斜,正撲向愛人的懷抱。兩人緊緊地依偎在一起,而從女人的肩、臂、足以及男人的頸、背來看,他們都被裝飾得璀璨的鬥篷包裹起了赤裸的身體,融入沉醉的情緒中,好像正欲從吻進一步使愛得到升華,因此有的評論家認為《吻》是表現「色情內容」的作品。可是也有評論家持相反的意見,以為從《吻》的境界所反映出來的是苦澀,而非幸福;是傷感,而非熱烈,它給人的啟示是青春短暫,愛情虛幻。
1876年,克裡姆特獲得了的獎學金,受訓成為一名建築學畫家。當時,他崇敬一流的歷史畫家漢斯·馬卡特。克裡姆特欣然接受了保守主義的訓練;他早期的作品可被歸類為學院派。克裡姆特以創作室內壁畫與為戒指路上大型公共建築的天花板作畫,其中包括成功的系列「寓意與象徵」(Allegories and Emblems),展開了他的職業生涯。
鋼琴家和鋼琴老師約瑟夫的肖像
Portrait of Joseph Pembauer, 1890
瑪麗·布雷烏尼格的肖像
Portrait of Marie Breunig, 1894
音樂
Music, 1895
雕塑
Sculpture, 1896
1896年的速寫,畫中女子,表情輕佻,充滿肉慾。
女士肖像
Portrait of a Lady, 1897
帕拉斯·雅典娜
Pallas Athéna - 1898
分離派的象徵是雅典娜,代表著智慧、技藝、戰爭的希臘女神。
克裡姆特於1898年畫了他的版本。
索尼亞·尼普斯像
Sonja Knips, 1898
海倫·克利姆特肖像
Portrait of Helene Klimt, 1898
法學 - 繪畫構圖的草稿
Painted composition draft Jusisprudenz, 1898
長頭髮的女孩,「真相」畫作草圖
Girl with Long Hair, with a sketch for 『Nude Veritas』, 1899
高大的白楊樹2
The Tall Poplar Trees II, 1900
坦嫩瓦爾德(松林)
Tannenwald,1901
女體背部速寫
Two studies of a seated female nude from behind, 1901.
湖畔的白樺樹
Lakeside with Birch Trees, 1901
弗裡德曼肖像
Portrait of Rose von Rosthorn-Friedmann, 1901
音樂(版畫)
Musik (lithograph), 1901
《朱迪思和霍洛芬斯》是流露克裡姆特表現赤裸裸的性的欲望的一幅代表作。它是以聖經《舊約》中的傳說人物為依據:朱迪思是修利亞城一位美貌的寡婦。公元3世紀時,亞述王國的大將霍洛芬斯圍攻修利亞城,朱棕斯為援救城市,潛入敵營,以美貌接近霍洛芬斯,刺死大將後,即挾其首級進城,從而使修利亞城得以解圍。克裡姆特沒有強調她的英雄行為,而突出了她的淫蕩和殘忍。
金魚
Les poissons rouges, 1901-1902
油畫 181x66cm 瑞士所羅桑美術館藏
瑪麗•亨尼伯格肖像
Marie Henneberg (1901-1902)
貝多芬橫飾帶全景
貝多芬飾帶:對幸福的渴望。左牆
The Beethoven Frieze: The Longing for Happiness. Left wall, 1902
貝多芬飾帶:敵對勢力。遠牆
The Beethoven Frieze: The Hostile Powers. Far Wall, 1902
維也納名醫的19歲女兒肖像
Bildnis Gertrud Loew (1902)
女人的三個階段
The Three Ages of Woman, 1905
女人的三個階段。作於1905年。畫家運用象徵的手法將女人的一生——幼年、青年和老年三個階段濃縮在一幅畫中,這是一首不可逆轉的人生三部曲,表現出畫家對命運的感傷。克裡姆特擅長以具象寫實塑造人物,而以圖案裝飾環境和衣飾,達到多樣變化和諧統一的美感。在這幅畫上構圖類似十字架,上方大塊黑顏色,這可能喻含對死亡的恐怖,表現了畫家生與死的觀念。
死亡和生命
Death and Life, 1910 -178 ×198 cm
《死亡和生命》表現一個人生進程。幾個不同歷程的形象緊緊偎依在一起,成為一團,在宇宙中間它卻只是一滴徐徐降下的水泡。畫家採用單線平塗,加重東方圖案裝飾,人物相互重疊、凝聚,只是一個生命的胎胞飄蕩在宇宙之間,左側有象徵死亡的深淵形象。通過可愛的幼兒、豐滿的少女、溫柔的母愛、健碩的男子和衰年的老摳等各個局部,展示一種寓意,說明人生的短暫。從生長、發育、求愛到衰亡,這是一種本質的顯現。一句話,畫上的裝飾性形象,意味著宇宙和人生是一種物質的循環。歡樂、悲傷、愛情、聲譽,在天體的運轉中都是轉瞬即逝的。
克裡姆特的工作室
於家中工作與放鬆的同時,克裡姆特通常穿著涼鞋與長外袍,並不著內衣。他的簡單生活稍像是隱居,獻身於藝術、家庭與分離主義運動之外的小事,且避免咖啡社交或與其他藝術家的交際。克裡姆特的聲譽常吸引許多支持者到家門來。他作畫的步驟總是經過深思熟慮,有時小心仔細,需要漫長的時間持續作畫。儘管克裡姆特對性十分活躍,他對風流韻事仍保持謹慎,並避免醜聞。
艾蜜莉·芙洛格和克裡姆特
Emilie Flöge and Gustav Klimt, 1910
克裡姆特和艾蜜莉·芙洛格在阿特湖邊
Gustav Klimt and Emilie Flöge on Lake Attersee, 1913
埃貢·席勒和古斯塔夫·克裡姆特
Egon Schiele and Gustav Klimt
穿著淺藍色工作服的克裡姆特-埃貢·席勒 畫
Klimt in a light Blue Smock by Egon Schiele, 1913
克裡姆特強調個人的審美趣味、情緒的表現和想像的創造,他的作品中既有象徵主義繪畫內容上的哲理性,同時又具有東方的裝飾趣味。他注重空間的比例分割和線的表現力,注重形式主義的設計風格。他那非對稱的構圖、裝飾圖案化的造型、重彩與線描的風格、金碧輝煌的基調、象徵中潛在的神秘主義色彩、強烈的平面感和富麗璀璨的裝飾效果,使畫面瀰漫著強烈的個性氣質,對繪畫藝術和招貼設計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克裡姆特的作品提升了招貼的藝術品位和價值,同時也使他名揚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