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不分心,隔離不隔愛

2020-12-20 騰訊網

為了提高基層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強化生態文明意識,引領新時代的社會風尚,共同構建具有新時代風尚的和諧社會。2020年7月17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勵行」新風尚宣講服務隊面向廣大群眾,以調研加宣傳的形式展開實地宣講服務,同時對實行分餐公筷制這一熱點話題進行了交流。

庚子鼠年,疫情席捲而來,新型冠狀病毒的迅速傳播,使大眾的自我防護意識得到提升,然而圍桌共食、不用公筷,這種看似親密無間的就餐方式,卻增加了疾病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風險。上午7點整,「勵行」新風尚宣講服務隊早早地來到了山西省懷仁市人民公園,隊員們以飽滿的熱情向正在鍛鍊身體的市民發放問卷調查,並向他們講述了一些分餐、使用公筷的好處。市民們很熱情地填寫了問卷,並且饒有興致地和隊員們分享了自己對於分餐公筷制的一些看法,有的人贊同,有的人反對。「在疫情爆發之後,我又剛好從外地回來,保險起見,我們全家就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居家隔離,做好自我防護,不給國家添麻煩,開始我們打算分餐14天,可是堅持了一段時間以後就習慣了,正好媒體在提倡分餐或使用公筷,這種用餐方式既衛生又文明,我們索性就一直堅持下去了」,一位市民分享道。

提倡分餐進食,使用公筷,不僅僅只是在疫情期間,這是一種新風尚,我們應該堅持下去。保護我們的用餐環境,就是在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

今天的調查問卷實踐,隊員們了解到了市民對於分餐進食,使用公筷的不同看法。使用公筷、分餐進食的最大好處就是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同時也更好的踐行了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希望更多的人成為社會新風尚的引領者,主動參與到文明社會的建設之中。

相關焦點

  • 分餐不分愛,健康飲食新生活
    分餐不分愛,健康飲食新生活 2020-05-25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泉州石獅:分餐不分愛 讓「分餐制」成為「新食尚」
    「如果酒店直接分餐的話,既能保證衛生,還能避免浪費,確實應該提倡。」楊先生說。採訪中,對於「分餐制」,也有一部分市民認為,應該分情況,如果是自己一家人用餐,就沒必要實行分餐。「一家人吃飯,一分餐總感覺很生分,而且有的人吃得多有的人吃得少,分餐了也不一定吃得完。」洪女士認為,和朋友、同事用餐,考慮到每個人用餐習慣不一樣,分餐確實可以避免一些尷尬情況。
  • 隔離不隔愛,白衣天使的溫情守護
    隔離不隔愛,白衣天使的溫情守護 2020-03-12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隔離不隔愛,暖心守護「隔離島」
    ,用行動延續「隔離不隔愛」的暖心守護。解除隔離,工作人員完成最後一次測溫,並送上解除隔離單和暖心健康禮包,叮囑他們自我防護事項…… 事實上,沒有這些忐忑的「第一次」,工作團隊也不會成長為專業過硬的守護者, 「現在工作人員對每個環節都牢記在心,可以稱得上『專業』人士了。」
  • 視頻| 公勺公筷,分餐不分愛
    視頻 | 公勺公筷,分餐不分愛 2021-01-09 2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隔離不隔愛 郫都教育局為解除集中隔離學生的心靈「保駕護航」
    隨著郫都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之前因為防疫需要,在酒店和家中集中隔離的學子們已經結束隔離回到久違的校園。為了讓他們順利復學,郫都區教育局召開了專題工作會,研究制定了《疫情下集中隔離學生心理支持工作》方案,為孩子們「心路護航」。
  • 疫情下,分餐不分愛
    疫情期間,分餐在中國日益普及,這時,有人跳出來,聲稱分餐破壞了中國「同餐共食」的風俗,並且覺得自古人們就是同餐共食,那麼這是真的嗎?《後漢書·逸民傳》記隱士梁鴻其妻孟光舉案齊眉的故事。以及《漢書·外戚傳》中:「許後朝皇太后,親奉案上食。」婦人舉食案的故事,無不說明分餐文化自古就存在。
  • 宿城雙莊街道白堡社區:居家隔離不隔心
    「感謝你們全家的配合,醫學觀察期已滿,經衛生健康部門評估,從今天起,你們解除居家隔離。但是疫情尚未過去,不可放鬆防疫控疫的警惕,做好自我防護,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外出時請戴口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宿城區雙莊街道白堡社區相關負責人來到社區居民劉先生家中,向他們宣布解除隔離的通知。「這個春節雖然一直在家哪也不能去,但我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劉先生激動地說。
  • 咱永清人:隔山,隔水,不隔愛!
    ,不隔愛。短短的幾句話,在寒冷冬日溫暖著每一位奮戰在抗疫一線民警、輔警的心。2月7日晚,一輛小轎車駛入龍虎莊疫情健康篩查點,車上下來一名男子,將兩包暖貼放下,駕車離開。民警還沒來得及跟他道聲謝謝。永清公安疫情奮戰到底的實際行動,不僅守護這座縣城,還牽動著廣大群眾的心,群眾自發為民警送口罩、送消毒液、送暖貼、送魚、送肉、送方便麵的感人故事層出不窮。
  • 隔離不隔愛!蛋糕、長壽麵、生日歌……隔離點就是溫暖的家
    "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1 月 3 日、4 日,大連市高新區的一所隔離點連續兩天傳出生日祝福歌聲,該隔離點有 73 人,近期有 5 人過生日,為了讓隔離人員感受到家的溫暖,工作人員特意做了精心設計,生日蛋糕、長壽麵、生日歌,一個也不少。
  • 分享健康不分愛!從分餐制開始
    分享健康不分愛!分餐讓身體和心理空間都是安靜、自由的,當然也是衛生、互不侵染的,對養成定量搭配、衛生習慣和不浪費等優點有明顯優勢。分餐是否疏遠家人朋友關係和距離?在我們的文化裡,習慣了集體或大家庭共食,包括吃飯時候的張羅、客氣、禮讓和分享。
  • 2020情人節:「疫」見鍾情,隔離不隔愛
    愛從未被分開。在這個充滿距離、分割、分離的特殊情人節,FILA 用潮流新品和溫情影片共邀消費者一起堅持愛、相信愛,用最純粹的愛意驅散陰霾。在強烈的視覺衝擊中,完成與消費者的真情互動與情感交流,在無形中也塑造了 FILA時尚潮流、積極向上的品牌形象。
  • 身相遠,心相近,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
    為了預防擴散、隔離病毒,大家都宅在家裡,年味看似淡了許多,但我們的心卻前所未有地緊密相連。在微信群裡,大家都在討論如何做好防護,馳援武漢;在疫區前線,無數「逆行者」用血肉之軀構築起一道阻擊病毒的防線。「身相遠,心相近」,中歐的眾多校友組織、校友及校友企業心系武漢,盡己所能參與抗疫捐助。 「道路縱多荊棘,嚴寒難鎖春風」。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終會迎來山花燦漫的春天。
  • 孟連縣娜允鎮戰「疫」:隔離不隔愛,網格員「照單服務」暖人心
    我還擔心居家隔離要吃什麼呢,家裡面可以吃的食物過年之前我都清理掉了,幸虧有你們幫忙。」「沒事,沒事。你安安心心在家,有什麼需要買的你給我打電話就可以了,只要孟連縣城能買到的,我們都會儘量幫你買來。」「太謝謝你們了,太謝謝了。」
  • 「隔離班」的快樂生活 隔離不隔教,38個娃因愛成長(2021/01/11)
    按照瀋陽市對密接者實行分級管理的規定,三級密接實行居家隔離管控。考慮到孩子這一特殊群體,居家隔離恐有意外,鐵西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揮部經過調研決定,緊急協調安置點,對38個孩子進行集中隔離。1月1日凌晨1時,孩子們到達隔離點。登記信息,檢測體溫,安排房間,做第一次核酸檢測……「從出發到入住,也就半個多小時,安排得有條不紊。」這讓家長們稍稍放下了心。
  • 隔離不隔愛,武昌婦聯「四葉草」心理關愛築防線
    一條四葉草熱線 娘家人愛的援手除夕之夜,春晚詩朗誦節目《愛是橋梁》感動了14億中國人。隔離病毒,但絕不會隔離愛。無論是過年,還是過關,愛都是最好的橋梁,即便身在疫區,被隔離的人們仍能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傳說中,看到四葉草的人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 是愛不是見外!讓公筷分餐成為「時尚」
    近日,深圳晚報刊發關於公筷分餐制系列報導引發社會熱議,不少讀者紛紛留言,表達自己對公筷分餐的支持。但是如何堅持公筷分餐,讓這一文明用餐習慣成為社會主流共識,依然面臨很大的阻力。深晚記者採訪多名行業代表,共同探討公筷分餐的社會推廣路徑。
  • 隔離病毒不隔愛,和諧友愛一家親!2020年東山地區中外友人交流聯誼...
    原來,這是由東山街黨工委、東山街道辦事處主辦,廣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廣州市普愛社會工作服務社協辦的「隔離病毒不隔愛,和諧友愛一家親」2020年東山地區中外友人交流聯誼活動。來自東山街轄內的中外友人齊聚一堂,大家一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 社區建議夫妻分床睡惹爭議,分了床就能分隔病毒嗎?
    「宅」家裡不出門,可能還不算最嚴的防護方法。 近日,湖北鹹寧一社區發通知稱,為了徹底阻斷疫情傳播,居民除了治病外,無證一律不許出門,社區幫助配送生活必需品,每戶每五天配送一次。此外,家人之間必須隔離,包括分床睡覺(含夫妻)、分餐吃飯、在家戴口罩和每天測體溫。
  • 分餐不阻情和意,「筷」來呵護「舌尖上的健康」
    夾起團圓和熱鬧夾起濃濃的人情味更夾起了文化的啟迪與傳承然而,當我們沉醉其中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點醒了我們筷子,也讓我們與疾病互通疫情期間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外出已經成為許多市民的好習慣然而還有一個細節往往被忽略——就餐時沒有分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