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狗十三》於今年12月全國上映,不明而意,電影名字暴露出劇情圍繞狗來敘述。情節真實且富有獨特的風格。有那麼幾個瞬間給人一種深思的感覺,而大體卻又有點模糊。其實看到結尾由黑屏突兀的幾個大字「本片反對虐待動物和吃狗肉行為」那樣戛然而止,我是有點唏噓的。接下來我想發表一下對影片中出現的一些狗血劇情的評價。
TOP1:狗窩是個酒箱
影片開場沒幾分鐘,土黃色的西鳳酒箱子裝著金毛小狗就登場了。父親隨手拿個酒箱子裝小狗發在家的角落裡,顯得特別的真實。實際上,影片的「酒肉意象」由此展開,之後主人公李玩所要經歷的「酒桌文化」、乃至殘忍的「吃狗肉」,從這一刻就埋下了伏筆。
TOP2:飯桌盤中狗肉
父親跟領導吃飯,桌盤中出現一盤狗肉,這一幕自然是讓很多愛狗人士認為是全片「最殘忍」的一幕。有太多觀眾發出呼聲:「李玩當時為什麼要狠心吃下去」實際上這個瞬間有兩種意思:首先是大人總想把自認為好的東西給孩子,卻永遠摸不透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如若孩子不從,便是孩子叛逆不懂事。其次李玩從一開始聽從父親敬酒到沒有任何意見的吃狗肉,已經逐漸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卻也在慢慢的放棄真實的自我。知道實情內幕的家人再看到狗肉的那一瞬間,臉色都出現了變化,沒想到的是李玩居然能夠從容應對,從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李玩在經歷過這些生活的點點滴滴之後,有了去適應未來艱難生活的本領。然而這種妥協,也成為整部電影裡最狗血的一幕。
TOP :窗口吹吃麵條
影片中有這樣幾個相同的鏡頭,李玩拿筷子舉得很高在窗口等面涼,然後再仰著頭從面尾吃起,這個場景顯得特別真實卻又透露著一些無聊,但是回想,這已體現出當時李玩的絲絲孤獨以及嚮往父母關懷的內心表達。《狗十三》將李玩的無聲成長刻畫地細緻生動,與其過分地緬懷青春,不如思考我們這一代如何改善對下一代的成長教育,並修正那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原生家庭的不良影響。無疑這也成為了我認為的狗血場景。
《狗十三》劇中李玩的每個眼神和表情都恰到好處的詮釋了一個青春期少女過分成熟的樣子,而這種迫於無奈的成熟,透露出絲絲的心酸與不舍。通過一條小狗表達出現代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也喊出『反對虐待動物和吃狗肉行為』的口號。最後願世間充滿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