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劇情分析,這部電影為什麼能夠直戳人們的內心

2021-01-07 馬克影視談

《狗十三》這部電影的口碑不錯,但是這部電影名字並沒有多吸引人。一個不明所以的名字,加上一個並不高的票房,到底能為我們帶來怎麼的視聽體驗呢?這樣一個看名字完全不知道要演啥的電影,又為什麼能夠戳中很多人的內心呢?

對於這點,我也著實好奇。電影以主角李玩的自白展開敘事,片頭便為整個故事打下了基調,青春期但是沒有愛情。看過很多像《致青春》和《同桌的你》之類的青春愛情片,這類的電影多半都是套著青春片的外殼講述的卻是成人的故事。而《狗十三》卻截然不同,這部電影講的就是在用孩子的視角在講故事。

李玩一開始的選擇,大多數人都會遇到。李玩經歷過的爭吵,大多數人也都會遇到。而這種問題的存在的根源來自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長大後的孩子在想,為什麼自己的父母不分是非,不以對錯認識問題?看到孩子長大後的家長也奇怪,為什麼孩子不在唯唯諾諾,不聽話了?

電影用寫實的畫面為我們對青春期真實的矛盾進行了刻畫。父母忙而將孩子一個人留在爺爺奶奶身旁讀書生活,溝通已經減少,重組家庭帶來的結果產生隔閡就更多了。

產生隔閡的同時,爺爺奶奶一些不太正確的價值觀也在影響著李玩。爺爺夾著南瓜說著「南瓜還分中國的美國的,崇洋媚外嘛」,而李玩也只能小聲說上一句「水土不同」。慈祥的奶奶也一樣,溺愛帶來的是放縱。

《狗十三》這部電影前半部分講的是李玩的叛逆,後半段講的不是我們期待的勝利,而是李玩一步又一步的被生活和環境磨平了稜角。或許打破自己的認知重建往往會被人稱之為成長。

但是李玩在最後也沒有完成自己認知的重構,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善意,這種不被氛圍改變的行為讓人感到欣慰。但是,看著李玩違心行事,不再展露自己的稜角卻讓人心痛,尤其是被迫吃狗肉的時候。

劇情發展的過程,也是把我們觀眾的心一步步放在火上熬的過程。也懂了為什麼說這部電影戳中了我的內心,不因為別的,就是因為內容太過真實。也讓我開始審視那些所謂的「懂事了」,到底是真的懂事,還是學會了向環境妥協呢?也開始認識到,狗永遠都是狗,但是人卻不一定一直都是人。

最後,《狗十三》是我看過最棒的一部青春片,也是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最後的最後,在李玩吃完狗肉出來,李玩他爸是不是酒駕了?

文|馬克

相關焦點

  • 狗十三為什麼被禁 電影狗十三是什麼意思被禁5年原因
    據悉電影《狗十三》將於12月7日上映,可能有不少的朋友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知道過這部劇了,而這部劇為什麼時隔五年才在各大電影院上映,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狗十三為什麼被禁  近日電影《狗十三》舉行了首映禮,並且定檔於12月7日上映,作為一部家庭題材的電影《狗十三》其實在五年前就已經製作完成了,所以影片被禁五年之後終於上映,令很多觀眾都感到十分期待。
  • 坐觀《狗十三》狗血劇情,領略《狗十三》百味生活
    電影《狗十三》於今年12月全國上映,不明而意,電影名字暴露出劇情圍繞狗來敘述。情節真實且富有獨特的風格。有那麼幾個瞬間給人一種深思的感覺,而大體卻又有點模糊。其實看到結尾由黑屏突兀的幾個大字「本片反對虐待動物和吃狗肉行為」那樣戛然而止,我是有點唏噓的。
  • 以《狗十三》為例,從三個層面解讀這部劇情片的魅力所在及啟示
    《狗十三》這部帶有教育意義的劇情片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它的魅力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接下來我們共同去領略其中的奧妙!《狗十三》這是一部由曹保平執導的劇情片,影片於2018年12月在全國正式上映。影片獲得了第64屆柏林電影節國際評委會特別獎等一系列獎項,與此同時,影片的豆瓣評分也達到了8.2分。雖是一部家庭題材的劇情片,但揭示了中國式家長教育存在的問題,引人入勝又發人深思。
  • 以《狗十三》為例,從三個層面解讀這部劇情片的魅力所在及啟示
    《狗十三》這部帶有教育意義的劇情片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它的魅力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接下來我們共同去領略其中的奧妙!《狗十三》這是一部由曹保平執導的劇情片,影片於2018年12月在全國正式上映。小狗的丟失將這一家人的矛盾徹底激發了出來,李玩看到小狗丟失後特別的難過,然而一家人卻全然不顧她內心的感受,經過一系列反抗之後她逐漸學會了妥協變得懂事。《狗十三》這部影片魅力就在於它區別於傳統的家庭題材影片,一方面揭示了中國社會中的兩性關係,尤其是對於離異家庭的夫妻而言,如何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就顯得刻不容緩。
  • 狗十三豆瓣評分多少電影好看嗎 狗十三最新影評怎麼樣
    由曹保平導演,張雪迎主演的電影《狗十三》將於12月7日上映,該片被禁五年,豆瓣評分高達8.5分,此次終於能夠上映不少觀眾都倍感期待、狗十三豆瓣評分多少  目前電影《狗十三》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5分,該片2013年就已經製作完成,不過直到今年才在全國公映,目前該片定檔12月7日,上映之後可能豆瓣上的評分還會出現波動
  • 影評|《狗十三》
    序言這部塵封五年的《狗十三》帶大家經歷了零零後、九零後的青春時期,在電影的類型上,《狗十三》的劇情稍微傾向於個人化、小眾化的作者電影。但在曹保平手中,《狗十三》又如同姜文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馮小剛導演的《芳華》那般成為反映時代與社會的電影詩。
  • 電影《狗十三》,戳中了多少中國家庭教育的痛點
    今天去看了電影《狗十三》,一部讓人難以釋懷的殘酷電影,也是一部讓人值得等待5年的電影。▲電影《狗十三》海報電影的主角是一位12歲的女孩,李玩。她有一條狗,叫「愛因斯坦」。▲電影《狗十三》海報電影中有三隻「愛因斯坦」,一隻真的,一隻假的,還有一隻是和兩隻狗一樣沒人愛的李玩自己。李玩愛看《時間簡史》,幻想在無數個其他的平行宇宙一定能彌補這個世界裡的各種遺憾。
  • 《狗十三》劇情分析,李玩真的喜歡高放?李堂存在的意義是啥
    《狗十三》是一部有關青春,有關家庭,有關成長的電影。再次回顧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這部電影中的李堂和高放這兩位角色在電影裡似乎可有可無。為什麼這部電影要設置這樣兩個角色呢?又為什麼這兩個角色在電影中還承載著不少劇情過渡呢?
  • 《狗十三》:簡單的劇情背後,是中國式教育和孩子叛逆期的縮影
    《狗十三》這部影片的名字並不吸引人,但是如果因為影片名字就不去看這個電影,那一定會非常可惜!這個故事非常優秀,不管是細節反諷還是情感都可圈可點,並且也可以將它看成是青春期成長以及中國家庭教育的縮影。但是這一個電影的時長卻有兩個小時,在看完之後會覺得整個故事非常充實,也沒有那些灌水現場,這一則電影更接近大部分人的青春,沒有狗血的愛情,也沒有什麼異地戀,只有平靜生活下的內心和情感。這部電影從取景到劇情,都充滿了生活氣息,沒有起起伏伏的轉折,也沒有強烈的欲望和巨大變化,猛的一看會覺得只是生活的拼接。
  • 《狗十三》:簡單的劇情、青春期的成長,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縮影
    當大多數人聽到「狗十三」這個名字的時候,並不會覺得很吸引人,但是如果因為這個名字不去看這個電影,那麼就是一件特別可惜的事情,因為這部電影的故事非常的優秀,不管是細節上的反思還是情感都是可圈可點,並且這部電影可以看作一部青春期的成長和中國家庭教育的縮影。
  • 評《狗十三》:劇情簡單但故事技巧很高級,反諷象徵發出無聲質問
    《狗十三》,這是個第一眼不吸引人的片名。但若因片名而不想看這個電影,那將會是一件可惜的事情。《狗十三》的故事確實非常優秀,無論是細節反諷還是情感處理,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並且它可以看作是青春期成長、中國式家庭教育的一個縮影。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狗十三》。
  • 狗十三劇情快報,先睹為快!
    導演: 曹保平編劇: 焦華靜主演: 張雪迎 / 果靖霖 / 智一桐 / 代旭 / 黃詩佳 / 類型: 劇情 / 家庭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 / 西安話上映日期: 2018-12-07(中國大陸) 片長: 120分鐘又名: 狗13 / 愛因斯坦和愛因斯坦 狗十三的劇情簡介
  • 狗十三結局彩蛋是什麼意思 狗十三上映時間劇情介紹
    據悉電影《狗十三》將於2018年12月7日上映,其實該片五年前就已經製作完成了,而由於一些原因遲遲沒有公映,所以很多網友對於這部片子的到來還是十分期待。近日《狗十三》在北京舉辦了首映禮,主創團隊也都紛紛亮相與觀眾分享作品的感悟,首映禮現場,導演的眾多好友也來到了現場支持,為影片加油助陣。
  • 《狗十三》:我希望你看懂這部電影,又不希望你看懂它
    哈嘍各位讀者老爺們好,這裡是說好不說壞,茶荼電影推薦時間。今天茶荼給大家帶來的這部電影被封禁了五年之久,因為它的講述的太過於寫實,也太過於壓抑。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花季少女在一個重組家庭中從童年到成年的殘酷故事。它將中國式「愛的教育」搬上熒幕去講述十三歲少女所謂成長的故事。
  • 為什麼看不懂這部被雪藏了5年的電影才格外幸福?
    但是,我知道,為什麼在觀影過程中,我會情不自禁的掩面而泣。—— 題記 生活就像是巧克力一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就像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出生在怎樣的國度,怎樣的家庭,遇見怎樣的父母,但是,我們唯一能夠確認的是,未來,我們可以成為怎樣的自己? 最近看了一部叫《狗十三》的電影。大屏幕上規規整整地寫著「狗十三」。
  • 青春期| 電影《狗十三》
    這些固定蛛網的絲時而此斷彼連,時而彼斷此連,給女兒提供了一個保護她、陪伴她的網,質量有時高一點,有時低一點,但還算是能夠承託住她。這部電影的導演曹保平先生說:「《狗十三》沒有犯罪,但我們卻可以看到對眾人青春的四面圍捕,激烈、肅殺、冷漠。最終,他們成功地『謀殺』了青春,卻又都無罪釋放。」雖然他是這部電影的導演,但我並不認可他的說法。
  • 去掉墮胎車禍懷孕的俗劇情,繼狗十三後,又一部青春電影上線!
    在2018年國產青春片《狗十三》引發許許多多網友熱議。那些年,我們經歷的青春,是破碎的,是迷茫的,是被硬生生地拉扯著長大的。大人與小孩之間的矛盾,中國式家庭的教育,也讓很多人大呼非常有共鳴。在豆瓣評分上,獲得了8.2的高分。而今天的影片《過春天》也絲毫不遜色。
  • 影評|電影《狗十三》:每一次成長都刻骨銘心
    看不懂電影《狗十三》是一種幸福,但看懂了也不見得是不幸,真的不幸是:看懂了卻裝作不懂,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再一次發生在別人身上。電影《狗十三》中,十三歲的少女李玩喜歡物理,最愛《時間簡史》,想去物理方面的興趣小組,但她父親覺得把英語學好更重要,就要求李玩放棄自己的愛好,轉而去英語小組。父母要求孩子聽話懂事,如有反抗,便是不問青紅皂白的訓斥,直到孩子順從為止。
  • 豆瓣8.2分《狗十三》:從愛狗到吃狗肉,這部電影本不想推薦
    直到我一個人靜靜的看完了這部電影,深感壓抑和糾結的同時,才終於明白,它被禁播五年的背後,其實是很講道理的。故事講述一個十三歲姑娘在眼淚和抑鬱中的成長曆程,雖然故事沒有刻意強調立場,僅僅是描述了一種普遍的家庭現狀,但被誤解的矛盾和傷痛卻出現在了眾多的影評當中,尤其是年輕人的消極評價。
  • 豆瓣8.2分《狗十三》:從愛狗到吃狗肉,這部電影本不想推薦
    文│一本情感簿有這樣一部電影,它在2013年就拍攝完畢,然而一直到2018年才上映,它既沒有血腥暴力的場景,也沒有少兒不宜的畫面,但就是被禁了長達五年的時間。直到我一個人靜靜的看完了這部電影,深感壓抑和糾結的同時,才終於明白,它被禁播五年的背後,其實是很講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