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致我們狗臉的歲月

2021-01-08 曾念群

《狗十三》不論是上溯三十年,還是往後十年再映,都會是我們所經歷的這個時代裡,最具維度的現實主義電影之一。

按照創作時序,《狗十三》其實是曹保平的第三部電影,在《烈日灼心》《追兇者也》之前,《光榮的憤怒》《李米的猜想》之後,是時的曹保平還沒太多商業資源的幹擾,無數獎項加身的《李米的猜想》反倒讓他沉著,故這一次的鏡頭語言更加樸素,個體的表達顯得鋒芒而銳利,對現實的洞悉也更具維度。

影片講述了一個父母再婚,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十三歲女孩從童年到成年的殘酷裂變。不對,按照我們中學教育的邏輯,應該這麼表述:《狗十三》中心思想是關於女孩的成長,故事線索圍繞著少女李玩從得狗、丟狗、尋狗,到再得狗、遺棄狗、抱回狗和再失狗,最後拒不認狗做文章,通過一位少女與兩條叫愛因斯坦的狗的得失,反映了人生必須經歷的歷練與成長。而長輩們的指鹿為馬,在教綱和試題裡是隻字不會提的。

然而父輩的指鹿為馬,恰是少女李玩成長裂變中黃金分割的一筆,也是這部電影最具反思和現實意義的一筆。曹保平用了一個上帝視角讓觀眾俯瞰人世間的這一家子——「找回」的狗無論從外形和性情,都明明不是原來那隻叫愛因斯坦的狗,然而後媽堅持說那就是愛因斯坦,爺爺奶奶也說是,表姐本來和李玩一個戰壕說不是,奶奶一個眼色,立馬調轉陣營,長輩的勸說裡夾著硬塞,關愛裡附著權威,李玩只好息事寧人,一出指鹿為馬的戲,就這麼荒唐地在這家人身上唱圓了。

張迎雪飾演的少女李玩所經歷的,其實正是我們大多數青春所經歷的。我們曾天真爛漫地出發,在路上經歷著種種不可預知甚至是無法承受的裂變,比如家庭的矛盾,比如父母的離異。面對學業,我們不知道該做何選擇,於是我們總是被選擇,被選擇學這個學那個,被選擇這麼去學那麼去學。李玩明明是愛好天文物理的,你說她選擇恐懼症也好,習慣了不選擇也罷,總之偏偏被選擇參加自己短板的英語興趣小組,結果在市裡的演講比賽中獻了醜。

長久以來,我們的家庭教育奉行「懂事」教育,「懂事」是衡量子女的至高標準。至於「懂事」的意義和標準,無外乎聽話和學習好,而且只要學習好,哪怕像李玩這樣不那麼聽話,也可列入「懂事」的範疇。小狗愛因斯坦被爺爺弄丟了, 李玩固執地尋狗,是「不懂事」,後媽買了另一條狗回來說找到愛因斯坦了,李玩不認也是「不懂事」,父親陪酒錯過了天文展時間,李玩一催就是「不懂事」。 「懂事」還是家長衡量孩子成長的標尺,李玩得了物理競賽省級獎項,能保送高中了,就是最大的「懂事」,「懂事了」就長大了,必須大宴賓客慶賀。

故事主要聚焦女兒李玩,偶爾抽出空來觀照家長,用的都是輕描淡寫的閒筆,但每一筆都像刀子。比如長輩們的遮遮掩掩,明明再婚給李玩生了弟弟,怕她接受不了秘而不宣,直到弟弟兩歲生日才知有個弟弟。再比如給李玩買狗,買輪滑鞋,帶她去看天文展,每一次背後都有秘而不宣的目的,包括策劃那出指鹿為馬的認狗戲,包括片末被辦成社交宴的女兒慶功宴。家長並非不愛孩子,但他們奉行打是親罵是愛的迂腐理念,他們的愛裡夾帶了太多私心與雜念,對於孩子們意見和抗爭,總是威逼利誘連哄帶騙的家長制嘴臉。其實重組家庭本身並不悲哀,悲哀的是凡事都要遮遮掩掩,真相永遠迂迴曲折。而父母的陪伴,就像那條叫愛因斯坦的狗,弄丟了,再弄個假的補上。

父親說李玩「懂事了」,長大了,然而成長又是什麼?對於李玩來說,成長不是她獲得了物理競賽大獎,而是慶功宴上她逼自己吃下的狗肉,一家人皆大歡喜。長著長著,天真的孩子果真就長成了父母們想要的樣子,長著長著,就長成了自己曾經懼怕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影評|《狗十三》
    單純地去品評《狗十三》自然顯得薄弱和淺薄,於是就繞不開曹保平,就像動漫電影中繞不開宮崎駿,喜劇電影中繞不開周星馳一樣,畢竟導演的個人傾向賦予電影太多的涵義。深入去看,《狗十三》的劇情設定、人物塑造、鏡頭語言也非常值得把玩、品味。最後便是《狗十三》的主題涵義與表達的中心內容了。總而言之,我會從不同角度去分析《狗十三》所蘊含的思想意義和藝術魅力。
  • 電影資源 No.188《狗臉的歲月》
    百度雲連結:http://pan.baidu.com/s/1nvEUtk9 密碼:yppv《狗臉的歲月》
  • 豆瓣8.4:電影《狗十三》,我們真實的青春記憶
    — 點擊藍字關注青橙故事 —最近有一部被塵封五年的青春片《狗十三》,上映三四天就衝上了豆瓣8.4的評分,被稱為「中國最好的青春片」。 它也許不是預算最高的青春片,也不是明星最多的青春片,但卻一定是最真實的。 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是偏科、長痘、想養狗。
  • 我們曾經都是這麼長大的——電影《狗十三》
    《狗十三》於2013年10月11日上映,輾轉4年,於2018年12月7日再次登上院線,它的導演正是我們當年最熟知的文藝片《李米的猜想》的導演曹保平。沒有錯,就是再次。因為這部電影曾經因為過於批判了當時的社會現象而被下架,而在2018年的時候,這部被封存了多年的電影被再次放出。
  • 《狗十三》帶給我們的一些啟示
    塵封五年的《狗十三》不久前終於上映了,上映之後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今天我就簡單的說一下這部電影。李玩是一個十三歲少女,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爸爸給她找了個後媽,又生了個同父異母的弟弟,爸爸有一天給李玩買了一隻狗,李玩給它取名為愛因斯坦,後來隨著狗丟了,劇情發展到高潮。李玩給狗取名為愛因斯坦可能和她喜歡物理有關,但是後來學校讓選興趣班的時候,因為報英語班可以加分,爸爸就把李玩的志願改成了英語班。
  • 狗臉的歲月—死黨 李四順
    他說他要去一個地方,會掙很多錢,永遠都不再回來……」——(狗臉的歲月)陳阿昇的歌現在大陸的網站已無影無跡。沒有買過他的唱片,偶爾很想回去聽一兩首。他的歌似乎含蓋了一切關於青春,常常也會想起他的一兩句歌詞。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似乎上帝永遠站在他這邊給予指引,眉頭都不用皺一下。有人生來就是土米沙,所有的路都是自己一頭撞過去,像只玻璃窗口的蒼蠅。
  • 海爾森 心觀影 | 嘿,童年——《狗臉的歲月》
    海爾森電影沙龍本周三放映《狗臉的歲月》(Mitt
  • 《狗十三》狗,和十三歲的女孩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故事
    關於影評《狗十三》片名就簡練生動的將兩個主人公擺在觀眾面前:狗,和十三歲的女孩。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初讀「狗十三」這幾個字,那种放浪不羈和憤世嫉俗的意味便在唇齒間氤氳不散,頗有些罵髒字的意思。為什麼有這個意思呢?因為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
  • 狗十三豆瓣評分多少電影好看嗎 狗十三最新影評怎麼樣
    由曹保平導演,張雪迎主演的電影《狗十三》將於12月7日上映,該片被禁五年,豆瓣評分高達8.5分,此次終於能夠上映不少觀眾都倍感期待、狗十三豆瓣評分多少  目前電影《狗十三》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5分,該片2013年就已經製作完成,不過直到今年才在全國公映,目前該片定檔12月7日,上映之後可能豆瓣上的評分還會出現波動
  • 狗十三:當父權遇上少女,每一次成長都是一場兇殺案……
    2018年12月07日,一部國產青春片悄然上映,它不同於同檔期的《海王》一般備受矚目,亦不同於《致青春》一般充滿了離奇荒誕的情節,更不同於《頤和園》般過分文藝。它沒有墮胎、沒有姐妹間的撕逼,只有無聲的反抗與靜默的成長。它就是由曹保平執導的青春片《狗十三》。
  • 影評《狗十三》
    《狗十三》是導演曹保平的一部關於青春題材的作品。同影片中的少女李玩的坎坷經歷一樣,這部電影在被禁了五年後才在2018年正式上映。該片講述了13歲的少女李玩,由於父母離異,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正處於青春期的她渴望得到家人的了解、陪伴和愛。在「要聽話」的中國式教育裡,李玩在掙扎與妥協的過程中也完成了屬於她的「成人禮」。
  • 《狗十三》,狗B的人生
    這部5年前就該上映的《狗十三》(原名:狗13)因種種原因拖到現在,估計是因為題材太過敏感,難以過審。如今播出後,許多網友都說其內容很真實。豆瓣8.3的評分,也算對得起這部影片的質量!之後女主即使喜歡狗,但聽說是父親送來的之後,便扭頭拒絕了。再之後找狗,和父親爺爺爭執,到和好。一切都是一個這種年齡孩子該有的反應。1小時50分鐘又通過狗把主人公的轉變完美的呈現出來!
  • 狗十三為什麼被禁 電影狗十三是什麼意思被禁5年原因
    狗十三為什麼被禁  近日電影《狗十三》舉行了首映禮,並且定檔於12月7日上映,作為一部家庭題材的電影《狗十三》其實在五年前就已經製作完成了,所以影片被禁五年之後終於上映,令很多觀眾都感到十分期待。  據悉《狗十三》講述了一個女孩童年到成年的故事,雖然這個劇情看似十分簡單,但其中反應出來的許多真實問題可能就是導致它被禁的原因。電影《狗十三》講的是少女李玩的成長經歷,從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逐漸長大的故事。電影名字的「狗十三」中,十三指的是女主角李玩十三歲,狗是李玩養的金毛,叫愛因斯坦,電影被禁多年就是因為劇情太寫實了。
  • 《狗十三》就是你的「青春血淚史」
    沒錯,2018年12月7日上映的《狗十三》,被塵封了5年。而5年前,正是青春片最為泛濫的時候。由《致青春》拉開序幕,那個階段的青春片,大致上便分為兩派,一邊是《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等懷舊主題基調的青春敘述,每一上映便賺得盆滿缽滿;
  • 青春期| 電影《狗十三》
    爸爸因為繼母生了弟弟,對女兒有點愧疚,買了一條狗送給女兒,女兒開始沒有太大興趣,後來逐漸和狗有了感情。有一天爺爺不小心把狗弄丟了,女兒非常傷心,近乎瘋癲一樣到處尋找,在情緒失控的狀態下推倒了爺爺,弄傷了老人的腳;因為不被理解,女兒晚上跑出去和堂姐的男朋友喝酒;奶奶為了找狗差點迷路回不了家。這條走失的狗,把原本平靜的家攪亂成了一鍋粥。爸爸在這種失控的情況下暴怒,第一次打了女兒。
  • 狗十三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這就是我們曾經所經歷的青春,《狗十三》裡面有我們成長道路上的親切和孤獨感。這種孤獨感,來自長輩對孩子的漠視和壓制。《狗十三》,也是這樣,表面看:狗是愛因斯坦,十三,是李玩的年齡。連著看,片名更加淺顯,狗,十三歲了。
  • 《狗臉的歲月》:孤獨是對自己的保護
    成長,在《狗臉的歲月》裡, 就像是英格瑪的生殖器卡在玻璃瓶被拔出來的那一刻,就像是莎嘉的乳房在束布下仍然不斷的長大,更像是英格瑪在母親病危前送給她了一個烤麵包機,可以說,英格瑪的童年大部分是灰色的,他在希望與失望的不斷交織中長大。」「他是一條被拋棄的小狗,但他仍有著美好的臆想。」
  • 《狗臉的歲月》導演接新片 拍攝洛克菲勒傳記
    《狗臉的歲月》導演接新片 拍攝洛克菲勒傳記 時間:2014.02.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成長的代價——《狗十三》影評
    電影《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導演,張雪迎、果靖霖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曾獲水晶熊單元國際評委會特別獎。此片名為《狗十三》,狗是引題,電影說的是一個丟狗找狗的故事,而十三是一個人成長開始的年紀,狗13的阿拉伯寫法則代表對成長這件事的看法。
  • 坐觀《狗十三》狗血劇情,領略《狗十三》百味生活
    電影《狗十三》於今年12月全國上映,不明而意,電影名字暴露出劇情圍繞狗來敘述。情節真實且富有獨特的風格。有那麼幾個瞬間給人一種深思的感覺,而大體卻又有點模糊。其實看到結尾由黑屏突兀的幾個大字「本片反對虐待動物和吃狗肉行為」那樣戛然而止,我是有點唏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