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學鹹陽醫院心血管病院心胸外科近日完成鹹陽市首例胸骨下端小切口非停跳下雙乳內動脈搭橋。「小切口微創搭橋手術」是心臟外科的頂尖技術,國內也只有極少數心臟中心能完成此類手術。延安大學鹹陽醫院這例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醫院冠脈搭橋術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本地區的重症冠心病患者帶來福音。
患者姚某某,52歲,因半年來反覆胸悶氣短住院治療,10天前,患者自覺心慌、胸悶等不適加重,日常活動明顯受限,伴乏力,既往高血壓、腦出血病史、胃潰瘍,診斷:「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型心臟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腦梗死、高脂血症、Barrett食管、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 。住院期間行冠脈造影檢查,提示:LAD近段60%狹窄,中段85%狹窄;RCA中段60%狹窄伴潰瘍,遠段99%狹窄。為求進一步診治來醫院要求手術治療。心胸外科祝恆山主任多次組織術前討論後決定:患者中年男性,有腦出血、胃潰瘍等病史,基礎疾病較多,考慮到體外循環對全身血細胞的破壞,可能有術中再次腦出血、術後胃潰瘍加重等風險,且靜脈橋使用時間較動脈橋短,患者有可能以後要面臨二次手術,綜合患者病情,決定製定胸骨下段小切口非體外循環下雙側乳內動脈全動脈化搭橋方案。
在充分的術前準備後,患者於2020-06-12在全麻下行非停跳下冠脈搭橋術,切口採用胸骨下段小切口,是傳統開胸切口長度的1/2。術中探查可見左右冠脈血管變硬、狹窄,尤以前降支、右冠主幹明顯;術中剝離左右側乳內動脈,在心臟跳動狀態下將左乳內動脈與前降支行端側吻合,右乳內與右冠行端側吻合,測試血流通暢。術中麻醉循環平穩,手術順利,術中出血少,未輸血,手術順利。患者術後當天下午清醒,第二天早拔除氣管插管,未發生術後消化功能不全、腦梗、腦出血等併發症,術後未再訴有胸悶、心悸等不適,術後1周恢復良好出院。
延安大學鹹陽醫院心血管病院在吳棟梁院長的領導下,在強大的心血管內科病源支持下,醫院心胸外科已經開展常規心臟冠脈搭橋術10餘年。隨著冠心病的發病年齡日益年輕化,以及患者對於微創手術的渴求,醫院心胸外科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開展微創小切口化不停跳搭橋手術,儘量多使用動脈橋提高遠期的使用時間,特別提倡使用內乳動脈「金橋」,能明顯優於靜脈橋和冠脈支架的遠期效果。此次手術為鹹陽地區開展的首例非體外循環下小切口雙側乳內動脈搭橋,非體外循環心臟手術對全身血液系統影響較小,術中出血少,術後併發症少,切口小、恢復快,雙側乳內動脈搭橋手術無需剖離腿部大隱靜脈,手術創傷小,動脈橋使用壽命較靜脈橋使用時間長,橋血管使用時間可長達20餘年。心胸外科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醫療保障,醫療技術嫻熟,服務熱情,能完成各種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冠心病等手術,累計完成手術近2千餘例,手術成功率均在98%以上,在本地區擁有一定的聲譽,贏得了廣大患者一致好評。(通訊員 吳濤)
【來源:陝西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