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和牛,不少人都會想起日劇《請與廢柴的我談戀愛》中這個場景:
劇中深田恭子扮演的女主,沒錢、沒工作、沒男朋友,對任何事物都失去興趣,唯獨對牛肉——尤其是A5級的黑毛和牛肉兩眼放光。
這並不奇怪,頂級和牛好似霜降雪花的肉質、入口即化的口感,無論是誰都無法抗拒。
不過,由於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中國人一直無法在餐廳裡吃到和牛料理。但這一切都不能阻擋我們品嘗美食的步伐,打開手機,在萬能的某寶裡搜索「和牛」,無數的條目映入眼帘。
但這些結果不免令人感到疑惑:
「澳大利亞和牛」位居榜首,「美國和牛」也有一席之地,甚至還有零零散散的「國產和牛」「內蒙古和牛」「東北和牛」……
相信你已經緩緩地打出一個問號:和牛不是日本牛嗎?這些地方為啥也有和牛?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和牛的誕生,歸根結底要感謝美國人。
西元676年,日本著名動物保護人士天武天皇下達聖旨:「莫食牛馬犬猿雞之宍,以外不在禁例,若有犯者罪之。」也就是說,日本公民如果吃了「牛、馬、狗、猴、雞」這五種動物,就有可能被關進大牢。
自己長得白白胖胖的,卻不讓別人吃肉的天武天皇
此後1200多年,雖然禁肉令修修補補,時松時緊,但宰殺牛肉一直都不被允許。
禁肉令的長期存在,加上日本牛本身體型小、產肉少,不是肉牛的料,以致於古代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牛肉能吃。
這種荒誕的歷史直到19世紀才被終結——嘉永六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修·培裡開著四艘黑色艦船打開了日本的國門,在帶來了西方文明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社會的飲食習慣——比如吃牛肉。
馬修·培裡,長這麼富態,估計牛肉沒少吃啊
1872年1月24日,明治天皇用一雙筷子打破了長達1296年的禁令,日本牛肉終於被擺上餐桌。
但此時的日本牛肉,並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和牛。
1945年,戰敗的日本正式進入美據時期。在這短短的七年裡,麥克阿瑟不僅幫日本制定了新憲法,還協助當局對家畜牛進行改良、雜交,成功培育出黑毛、褐毛、短角、無角四大品種,統稱為和牛。
四個品種長得不一樣,產地也不一樣
至此,在美國人的推波助瀾下,和牛誕生了。
隨著美據時期的結束,日本也慢慢走出了二戰的陰影,迎來了經濟的騰飛,神武景氣、巖戶景氣、奧林匹克景氣接踵而至。
在這發展的浪潮中,和牛產業也越來越繁盛。1954年,日本籤訂了MSA協議,美國的穀物開始被作為肉牛飼料大量進口;三年後,肉牛的數量達到了創紀錄的272萬頭;到了七十年代,由於和牛實在是太多了,日本人甚至高聲呼籲:「我們不能只吃牛肉!」
傲嬌的姿態無法掩蓋日本人內心的驕傲,和牛和松下、本田一樣,成為日本品質的象徵。這時的和牛,已經不單單是一種食物,還成了一種精神象徵,存在於日本文化之中。
在動畫片《食戟之靈》中,和牛作為頂級料理出現
同一時間,回到祖國的美國人開始懷念起和牛的味道,品嘗過霜降雪花的牙齒怎能嚼得動安格斯黑牛(美國分布最廣的牛)的柴肉?
但是,七十年代的日本和牛進口價格是美國牛肉的四倍,又恰逢石油危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美利堅人民本就入不敷出,哪來的閒錢品嘗這東方珍寶?
1955年代以來的和牛(產地、批發、零售)價格變化,在石油危機之年(1973年),價格激增上漲50%。數據來源:1980年3月發行的《岡山県畜産史》
於是,一個主意應運而生:為什麼不把和牛引進美國,在我們遼闊的的國土上進行體系化養殖呢?這樣既能增大和牛產量,又能降低和牛的價格,說不定還能通過雜交育種改善和牛的品質,可謂是一舉多得的妙事。
可是日本人並不領情。雖然和牛的誕生有美國人的功勞,但如今日本人因為戰敗失去了一切,他們不能再失去和牛——和牛,日本的民族之魂,不能被邪惡的美帝國主義奪走!
時至今日,和牛依然是日本的象徵之一
美國人決定使用曲線救國的方式:1976年,科羅拉多大學以搞研究為名義,從日本進口了黑毛和牛、褐毛和牛各兩頭。當然了,這四頭和牛到底是用來搞什麼研究的,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
有一點很可惜:這四頭牛都是公的。不過美國人秉持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堅持讓四位遠道而來的日本客人與本地的安格斯牛進行交配,培育出了被稱為「美式神戶牛」的新品種。
「美式神戶牛」不僅肉質鮮美,而且價格低廉,為滿足大部分美國人的口腹之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用100%的和牛種牛和安格斯牛媽媽交配獲得50%的F1女兒,種牛再和F1女兒生出75%的F2孫女,又和F2孫女生出87.5%的F3曾孫女……親上加親,越來越純
事實上,「美式神戶牛」已經擁有了和牛93.5%的血統,在口感上也別無二致,甚至已經被美國人認定為「Pure Bred(純種)」。不過,從嚴格的意義上講,這種僅擁有雄性DNA的美國特色和牛,並不正宗。
想要吃到正宗的和牛,不僅要靠個人的奮鬥,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到了九十年代,日美貿易摩擦進入和平期,與諸多經濟條約共同被籤訂的是一份和牛協議:1992年,日本政府開放了活體和牛的出口。
引起軒然大波
次年,兩頭公牛和三頭母牛乘坐波音747,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成為了美國和牛的亞當和夏娃。
不過,區區幾頭和牛是無法形成大規模養殖的。真正讓日本和牛走向世界的,是一位北海道的農民,他的名字叫武田正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武田正吾作為技術員在白老町的一間馬場工作——這個沿海的小城市以軍馬的生產聞名全日本。
日本戰敗後,用於軍事用途的馬匹不再重要,白老町的經濟結構必須轉型。
時任白老町市長的淺利義一氏,決定從兩千公裡外的島根縣引進和牛,作為白老町的新產業。
兩千公裡的路程,坐捷運也要整整一天
1954年,一群和牛長途跋涉來到了北海道,出現在了武田正吾的眼前。武田正吾被和牛深深地吸引住了,「她的美麗令我著迷!」與此同時,他暗下決心,要「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吃到美味的和牛」。
一個日本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世界人民吃和牛的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
武田正吾沒有光說不做,他找準時機,在1994年將自家農場的至少42頭和牛出口美國,其中6頭公牛,37頭母牛,有些母牛的肚子裡還有小牛。
由於彼時日本政府剛剛籤過出口協議,武田正吾並沒有違反任何法律。但是,他的國際主義善行並不被同行理解:美國人自己有了和牛,我們怎麼賺錢?
武田正吾立即遭受到圍攻。同行排擠他,媒體攻擊他,民族主義者漫罵他是「賣國賊」,還到他家門口集會抗議……全國和牛登記協會的負責人也不止一次與武田正吾面談,勸他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據武田正吾說,最多時曾有五十個人到他家門口舉牌子抗議
但和牛傳教士沒有屈服。兩年後,武田正吾又將51頭和牛出售給了美國人,他說,「日本的畜牧產業是託誰的福發展得這麼好呢?除了和牛以外,都是靠外國發展起來的。既然別國都可以慷慨地幫助我們,為什麼我們不能造福大家呢?」
烏合之眾沒有理會武田正吾的辯解:1997年6月,武田正吾被全國和牛登記協會除名了。同年,日本正式宣布和牛為國寶,任何出口活體和牛或相關遺傳基因的人,都可能成為罪犯。
在日本,奧林匹克和牛運動會每五年舉辦一次,現場座無虛席
可惜武田正吾的影響已經造成。就像那星星之火,你無法阻止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整個草原被燒焦。
在短短的幾年內,一大批純種和牛在美國野蠻生長,他們的瘋狂地交配,生下的孩子被運往加拿大、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然後在新的環境中茁壯成長,繼續交配,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一切都無濟於事了,日本和牛早已遍地開花。
阻止和牛出國的,除了人禍,還有天災。
上世紀末,由於一些農場主經常在飼料中添加牛肉和牛骨,狂牛症在英國爆發,緊接著蔓延至全球。2001年,日本發現了首宗狂牛症病例,和牛隨即被禁止出口。
得了狂牛症的牛,自己活不成,還把人害死
而此時的中國,已經經歷了改革開放, 熬過了經濟危機,進入了一個GDP穩步增長的階段。部分先富人士,迫不及待地想與國際中產階級在衣食住行上接軌。在飲食方面,他們自然想嘗嘗這種風靡半個世紀的日本國寶到底是個什麼滋味。
現代科技給了他們機會。在日本牛肉被全面封鎖的兩個月後,山東萊陽農學院(現青島農業大學)的研究員們使用克隆技術培育出了名為「康康」和「雙雙」的兩頭和牛,它們十分健壯,健壯到在兩年後生出了「健健」和「壯壯」。
母親「雙雙」和女兒「健健」的合影
克隆牛迅速進入產業化階段。2003年,中國建立了克隆牛產業化基地,一邊運用克隆技術複製和牛,一邊通過雜交的方式改善當地黃牛的肉質,讓山東人足不出戶也能吃到雪花牛肉。
山東以外的中國人也不用擔心:中國人民大學的高材生劉寶祥通過農業部和國家質檢總局,引進了50頭純種黑毛和牛的胚胎,讓他們在首都紮根落戶;在東北,留學日本歸來的年輕人吉永俊男帶著父親創業,把和牛帶到遼寧法庫;在海南,和牛已經成為特產一般的存在,甚至有人呼籲成立「海南和牛協會」……
在這如火如荼的和牛遷徙運動中,摻雜著一絲不和諧的聲音,那就是日本人民的反對聲。他們嚴正抗議,強烈不滿,但卻無可奈何。
這種情緒在2018年達到了頂峰:據日媒報導,當年7月,一名攜帶巨大冷藏箱的日本男子遭到上海海關的攔截與遣返。隨他一起遠渡中國的是470支管狀容器,裡面裝著來自東京、秋田和北海道的十二種和牛的受精卵。
就是這種容器
日本網友氣壞了:外國人來偷也就算了,自己人還送出門去!他們在YouTube相關視頻的評論區洗版,在谷歌地圖上給受精卵來源的農場打一星差評,在兵庫縣養父市的某養殖戶向NHK表示:「發生這樣的事情簡直不可原諒!」
網絡法庭開庭啦
法律也確實沒有原諒他們。2019年4月8日,大阪地方檢察院以違反《家畜傳染病預防法》的罪名逮捕了負責運輸精液的小倉利紀,又通過《家畜改良增值法》起訴了作為同謀的前田裕介和松平哲幸。最終,這三位「和牛之卵搬運工」都被送進了監獄。
國家也開始重新重視此事。滋賀縣、埼玉縣政府紛紛發布內部通告,要求養殖戶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切忌將和牛精液賣給中國人;徳島縣和鳥取縣的行業協會則制定了硬性規定,要求農民自覺將和牛的精液流動情況向上級機關報告;農林水產省的公務員們則起草了新的《家畜改良增值法》,計劃在2020年建立名為「家畜遺傳資源管理保護室」的新機構,把和牛的精液專門專項地管理起來。
全日本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集中力量保衛和牛。
日本人雖然不希望和牛的精液走出國門,但他們巴不得和牛的牛肉出現在地球上的每一家餐館裡。
隨著旅遊業的旺盛,日本和牛價格水漲船高,一塊2斤的A5級神戶牛肉的價格甚至可以達到6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77元),這是普通日本家庭根本消費不起的。事實上,現在和牛高檔餐廳裡的客人,80%都是外國人。外國人養活了日本的和牛養殖戶。而作為日本最大的鄰國,中國人承包了外國人中的大多數。
和牛出口量也逐年增長,數據來源:日本財務省
因此,日本人無比想要將和牛出口中國,這些品嘗過霜降雪花的鄰國中產者將是日本國寶最穩定的客源。
雖然韓國等國家早已陸續開啟了對日本牛肉的進口,但由於中日關係一直搖擺不定,中國的「禁牛令」一直存在。
不過,近年來,隨著安倍晉三訪華、G20峰會的開展,中日關係出現緩和傾向。終於,在2019年12月19日,海關總署和農業農村部發表聲明,宣布解除關於日本牛肉的禁令。
日本人民歡欣雀躍,但和牛的精液走向世界已有多年,通過異國繁殖,和牛的子孫也在地球上遍地開花。在這快節奏的社會裡,真的會有人在乎自己吃的到底是日本和牛、美國和牛還是澳洲和牛嗎?
參考資料:
1. 和牛遺伝資源保護に関する 過去の検討経緯.農林水產省
2. 肉用牛の歴史(明治以降).一般社団法人 全國肉用牛振興基金協會
3. 米國のWagyu生産の現狀.畜産の情報 2015年2月號
4. 流出元に懲役1年2月を求刑 和牛遺伝資源流出.日本經濟新聞
5. 被非法帶往中國的「和牛」精液賣了620萬日元?.日經中文網
6. 和牛受精卵等或至少5次被帶往中國.日經中文網
7. 日本和牛供給亮起「黃燈」?.日經中文網
8. History of Wagyu exports from Japan.WAGYU INTERNATIONAL
撰文/ 張大驢 編輯 / 黃扯扯 設計 / 楊火鍋
「日談公園」是一個好玩又有料的播客節目,連續4年Apple官方Podcast官方「最佳播客」得主,在全網創造了行業領先的播放數據。暢談影視、音樂、動漫、旅行、喜劇等青年文化話題。
投稿&商務合作請發郵件至
ritangongyu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