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過完,假期徹底結束。這個假期去泰國的國人真不少,落地籤一度排隊好幾個小時。回到北方的寒冬中,你是否還在懷念泰國溫暖潮溼的氣息?不如跟隨我們的型男孫小北,把泰國的冬蔭功湯搬回到自家的餐桌上吧!
孫小北的工作是電視導演,平時工作很忙,作息也不規律。但是一旦可以休假,他喜歡到處走走看看。我和他聯繫的時候,他就正在美國旅行中。
現今的旅行已經從單純的看風景變得更加多元化了,很多人喜歡奔赴日韓或者意法去學廚。孫小北喜歡吃泰餐,所以有一年去泰國的時候,他專門去清邁的廚師學校學了幾道泰國菜式。他說,在泰國當地的酒店大堂裡可以很輕易的找到廚師學校的宣傳資料。一天或者幾天的學廚經歷,是旅行中一個不錯的體驗,大家不妨在自己的行程中也加入這麼一項!
三源裡菜市場是北京的明星菜市場,在這裡可以找到全世界各地的食材。孫小北本身就是做美食節目的,平時也喜歡嘗嘗新館子,然後回家自己試著做出來。小北比較偏愛西式料理和融合菜,通常每周末到三源裡採購一次。他說如果你想做異國料理,來這個菜市場就對了。每個三源裡菜市場的擁躉都會有自己常去的攤位,孫小北的三源裡地圖是50號買雞肉,89號買菜,85號買冬南亞調料,還有在崔記買牛肉。
冬蔭功湯是一道色澤紅潤鮮亮的湯菜,看著十分有食慾。說它是湯菜是因為如果自己在家做,可以下猛料,所以其實更像是一道菜。傳統的吃法是配泰國香米飯,不過孫小北說用它配法棍也很妙。
這道菜製作方法不難,不過會用到很多食材,所以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些材料以及了解一下處理方法。所有的這些食材都可以在三源裡菜市場一站式購齊。
1. 雞骨架。三源裡菜市場三塊錢一個。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2. 香茅。香茅是泰國菜裡很常見的食材,一般我們就用根的部位,會比較香,只要輕輕撅開或者壓開就能聞到香味。葉子的部分可以放在冰箱裡作為天然除臭劑。做冬蔭功湯要分兩次放香茅,第一次是取它的酸味,第二次是取它的香味,所以第二次不可以煮太久,不然香味就散沒了。
3. 南姜。南姜和北方的姜不一樣,木質感更強一點,也沒那麼辛辣。稍微用刀背拍一下,南姜的結構就會變松。
4. 檸檬葉。檸檬葉不要切,用手攥一下就行,香味就會出來。在冬蔭功湯裡也是需要放兩次。
5. 小米辣。切段處理,如果不太能吃辣也可以不放,因為冬蔭功醬裡本身也有辣味。
6. 冬蔭功醬。做冬蔭功湯必備的冬西,市面上有很多牌子,有些酸味重,有些辣味重,多試幾款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了。
7. 蝦。不需要買新鮮的基圍蝦,買凍的海白蝦就可以,因為凍蝦的蝦味更足,更適合做冬蔭功湯。
8. 香椒油。這是一個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冬南亞調料,是花生和辣椒做的,辣味不重,但是味道很香。
9. 魚糕。就是日本拉麵裡經常會出現的魚糕,在曼谷本地很多冬蔭功火鍋也會涮這個,口感類似魚丸,所以自己在家吃火鍋也可以買一些。在冬蔭功湯中也起到美觀的作用。
10. 蛤蜊。蛤蜊要泡上大半天,放一點香油和鹽,它吐沙子就會吐的很乾淨了。
11. 青檸。較比黃檸檬,青檸沒有那麼猛烈的酸味,會更清香一些。一定要記得在關火之後才可以擠青檸,不然檸檬汁在加熱之後會變苦。
12. 椰漿。也將通常都是一盒或者一罐,打開之後不可以久放,一定要在一兩天內就吃完。所以在家做泰國菜,可以做一個咖喱,再做一個冬蔭功湯,儘量一次都用完。椰漿裡會有沉澱,開一個小口,用筷子攪動一下,椰子水和椰蓉的部分就會重新融合在一起啦。
此外這道菜還會用到:草菇、小番茄、蒜頭、橄欖油。
1. 雞骨架切塊之後放入冷水中吊湯。
2. 然後要在鍋裡加入一切香料:香茅切片用刀壓一下,南姜切塊用刀背拍一下,兩根小米辣切段,檸檬葉用手攥一下。把以上都放到煮雞湯的鍋裡。
3. 鍋開之後蓋蓋煮四十分鐘左右,這個時間來處理其他食材。
4. 蝦剪掉蝦槍和蝦腳,蝦頭取下來備用。
5. 取一個平底鍋,放一點橄欖油,再放一點香椒油。把蝦頭放到鍋裡炒出蝦油,然後挑出蝦頭。接著放入南姜和蒜頭,爆香之後加入兩勺東蔭功醬。火不要太大,保持微微冒泡的狀態。當顏色從紅黑色變成赭石色的時候就差不多炒好了,醬的味道也出來了,就可以先關火了。
6. 等到雞湯煮好,再把炒醬的平底鍋開火,把吊好的雞湯倒進平底炒鍋裡。然後依次放入去過頭的蝦、對半切開的小番茄,香茅、泡過的蛤蜊、切片的魚糕和對半切開的草菇。
7. 開鍋之後,再等一到兩分鐘,所有食材都煮熟,然後關火。
8. 在已經關火的鍋裡擠半個青檸,然後把湯盛到器皿裡(最好是可以加熱的器皿),稍加擺盤。
最後搓一點檸檬葉放到器皿裡,攪拌一下,然後再放一點椰漿。這道冬蔭功湯就完成了。
監製:郭小懶
編輯&撰文:C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