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內宣」粉飾太平就夠了,至於臺灣民眾的生活……?

2020-12-25 騰訊網

昨天,臺立法機構審查明年度經費預算,結果被發現臺內務部門明年編列4858萬(新臺幣,下同)預算,用於辦理文宣等相關業務;臺外事部門也被發現大項經費預算居然用在「內宣」上,被質疑「大內宣」過了頭。

臺行政機構秘書長李孟諺回應稱,新聞文宣部分2021年預算編列與2020年度預算持平。這筆預算將用為辦理重大新聞發布、策制文宣資料、政策倡導、輿情搜集、實時回應、拍攝臺行政機構負責人活動、維護臺行政機構官網專區等,不能稱為「大內宣」。

近期,臺行政機構的「網軍小編」、「圖文管理大師們」被抓包從去年2月開始,提供四百多張梗圖給民進黨籍民代宣傳擴散。國民黨籍民代陳玉珍指出,臺行政機構令編制內公務員當「小編」,做圖攻擊「在野黨」,已違反臺灣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條例。臺行政機構的新聞、廣告、宣傳應替整個臺灣做倡導,不可為特定政黨謀取利益。

民進黨的黨務工作,應自己花錢找人做,而不是利用行政資源幫忙做,否則將涉及貪汙問題。如果「執政黨」以行政預算做黨務宣傳,國民黨抓到一次告一次。

臺媒指出,臺行政機構雖說一切是為政策說明,但實際原因可能是為2022年縣市長選舉提前部署。民進黨自2018年「九合一」選舉大敗後,即開始增加資源投放到網絡文宣中,光是臺行政機構本部在今年及明年都砸下近5千萬做新聞傳播業務,之前「蘇蔡體制」的高人氣,就靠著臺行政機構養的網軍出徵。而網絡文宣這東西,就像吃毒品,一旦上癮,很難戒掉。

對蘇貞昌個人而言,做好網絡文宣更是他的臺行政機構負責人保衛戰,若不吞下蔡英文所交辦的「重任」,他即便暫未失勢,在即將到來的2022選舉中,蘇系子弟的選情恐怕都不樂觀。

另外,臺外事部門的大項經費預算貌似也用於「內宣」。臺外事部門還聲稱要找「社交媒體網紅」,接觸年輕群體。國民黨籍民代馬文君就質疑,這些「網紅」大多都是面向島內觀眾的。臺外事部門應該是對外宣傳,現在卻對內?

不錯,民進黨當局早已掌握了島內言論市場的大片江山,除了電視與紙媒多數染綠,在網絡世界更是利用行政當局的發言管道與側翼「網軍」分進合擊,不斷引導輿論風向進行「大內宣」。比如,民進黨當局一再揚言要「打擊假訊息」,但事實上,通過行政資源散布最多虛假消息的,就是綠營的「網絡部隊」,一邊遮蓋島內民間原有的聲音,一邊用來打擊政敵和異議,營造民進黨當局「大有為」的形象。

臺媒指出,可以預期明年度臺行政機構相關部門的預算中都必須備妥「大內宣」的銀糧彈藥,也就是說用於文宣的費用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只是,在「萊豬」風暴之際,臺消保及食安部門的預算卻只有1350萬,遠低於「大內宣」的費用時,還是有些讓小老百姓心涼吧?

相關焦點

  • 平視 | 面對困境,臺灣粉飾太平,大陸釜底抽薪,自欺欺人
    @隔壁你男神:自己島內的年輕人都外逃務工了,還在這秀這種東西,智商對臺灣來說絕對是硬傷!為什麼老外喜歡臺灣,一:臺妹掙著被上,二:中文地區,為進入中國市場打基礎,三:臺灣真的是個生活節奏慢的地方,真的適合養老。島內經濟都不行了,所謂的南向都有不出去,有幾個會去臺灣島做生意的。
  • 臺灣疫情進入關鍵轉折點,蔡英文為了「防疫佳績」仍在粉飾太平?
    但蔡英文的強辯之音還沒消失,臺灣又檢出4例確診病例,而且沒有明確的感染源!其中,第24例確診病例的位置更是引發民眾關注,因為根據疫情調查,該確診病例已長達2年沒有出境,感染途徑還在追。臺當局疫情指揮中心應變官莊人祥23日回應稱,新冠肺炎感染途徑是長時間、近距離接觸,不像麻疹是空氣傳播,公布活動史無助防疫。
  • 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2024沒有意外的話會選
    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近日透露,若身體夠好、沒意外的話,會參選2024。他也強調,臺北市長卸任後才能專心選,會朝著準備方向前進。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臺北市長柯文哲不愧是「話題王」,近日他接受媒體專訪時首度表態「2024沒有意外的話會選」。
  • 大幅放寬香港人移民臺灣 逾半島內民眾不支持
    但最新民調竟顯示,有高達51.1%民眾不支持大幅放寬香港人移民臺灣。臺灣方面宣稱,因為香港「反修例」事件和香港國安法草案通過等因素,外傳近來香港人想移民臺灣和取得居留權的人數上升,民進黨當局同時也表示會對香港人提出 「人道救援行動方案」,用臺灣資源協助港人來臺的居留、安置進行完整規劃。不過調查結果顯示,51.1%民眾不支持大幅放寬香港人移民臺灣。
  • 5個徵兆,顯示你在臺灣生活得夠久了
    《富比士》專欄作家Ralph Jennings在臺北生活了10年,近日他發表了一篇以 「5個徵兆顯示你在臺灣生活得夠久了」為題的文章。他表示,觀察一個外國人夠不夠「在地」,取決於他是否能夠習慣當地的生活方式、風俗民情,遠比他所居住的時間來得重要。
  • 臺灣民眾黨,要涼了?
    柯文哲表示,他為了履行對臺北市民承諾,沒登記2020大選聯署,郭臺銘也沒參選,2020大選又將淪為藍綠惡鬥局面,但他希望臺灣民眾黨推薦的優秀人選是臺灣民眾的新選擇。臺灣民眾黨推出的民代參選人知名度實在太低,想勝選需要老天眷顧,就連要搞破壞,恐怕也難。
  • 臺灣空汙惡化蔡英文卻一意孤行 島內民眾高呼:做不好就下臺!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民眾反空汙大遊行於17日在臺中及高雄同步登場,遊行民眾在臺中市議會旁草地排出「NO COAL」(無煤)及臺灣形狀,要求臺當局加入全球減煤抗暖化的行列,還給人民乾淨的空氣,並呼喊「做不好,就下臺!
  • 誰有可能會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眾:柯文哲
    此外,網站還向民眾徵求意見,讓大家選擇6位市長的能力誰最強?依然有近半數的民眾支持侯友宜,所以侯友宜的能力排在第一名。至於其他幾位市長,全都只能甘拜下風。
  • 臺灣民眾黨沒人想當黨代表,柯文哲尷尬
    @銳看臺灣報導 臺媒報導臺北市政府陷入內鬥、不合,甚至連高人氣的「學姊」黃瀞瑩都失寵,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11日在黨政會報後受訪時連忙否認,「沒有啦」面對媒體追問,柯也招架不住地碎念臺灣八卦多、表演多,實在是
  • 【吳陳舒】臺灣民眾黨的崛起、影響與走向
    臺灣民眾黨不用繳納黨費、開放雙重黨籍,只要不退黨,一日黨員、終身黨員。較低的入黨門檻與免除部分繁瑣黨務,更易吸引年輕人主動參與。沒有過重的政黨包袱與心理壓力讓年輕人有更多發揮空間。3.政黨新鮮感。臺灣學者江岷欽表示,臺灣民眾黨比起親民黨和「時代力量」更加新鮮。他認為,親民黨除了黨主席宋楚瑜一個人的光環以外,看不到其他新鮮感。
  • 「臺灣民眾黨」拉雜成軍難避散架命運
    按照柯文哲成立「臺灣民眾黨」的意旨——藉助郭臺銘參選2020的推力,作為臺灣民眾黨提名的「立委」候選人的「母雞」,帶動民眾黨「立委
  • 臺灣民眾為何老對大陸抱有偏見?
    作為駐臺記者,在臺灣經常聽到人說大陸吃不起茶葉蛋,上廁所不關門,偏見重重,氣的冒泡,但是這些誤會是怎麼來的?有辦法改正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偏見嗎?還是必須得等統一後才可以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傲慢與偏見的話題。
  • 臺灣民眾的2020:我太難了
    回顧2020年,很多臺灣民眾在感慨,沒想到今年會這麼難。有多難?且細聽分說。資料圖為臺灣一家商超內的豬肉貨架。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豬」事不順 吃飯「難」提到臺灣美食,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滷肉飯。據統計,美國川普政府任內10度對臺軍售,「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11月28日宣稱,2020年,臺灣是公認的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客戶,總計118億美元的金額是臺灣史上單一年度最高紀錄。
  • 臺灣民眾超商見這景象氣炸:有夠誇張
    三倍券開放領取首日,各大超商從早上9點就可開放領取,不少預購的民眾9點就準時到機器前等待,但卻出現機器卡卡的情況。有民眾直擊超商領券亂象並將照片PO網,直批有夠誇張。重新排隊候,又被告知明天之後再來操作,他忍不住直批,有夠誇張的領乞丐錢。對於三倍券首日領取出現的問題,唐鳳辦公室幕僚表示,大量交易湧入後,超商端出現大量逾時未能交易成功現象(連線時間過久),因此啟動流量管制,暫停三倍券系統服務進行查檢,上午10點半後系統已恢復正常。網友們則回應,「臺灣人啊!
  • 臺灣新聞晚播報:柯文哲有意籌組「臺灣民眾黨」?
    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8月20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20日公布民調,臺灣民眾有4.8%強烈認同民進黨,19.7%溫和認同民進黨,民進黨認同度為歷史新低點。
  • 這次,臺灣民眾真慌了
    臺灣多地大賣場出現搶購潮,連推車都搶光了.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等臺媒報導,臺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破百例後,民眾預期疫情恐愈趨嚴峻,紛紛至各賣場搶購民生用品。泡麵、罐頭、衛生紙在架上一掃而光,引起社會熱議。
  • 追陸劇、玩抖音 大陸元素融入臺灣民眾日常生活
    在臺灣,很多人已習慣逛書店買簡體書,熬夜追大陸熱門電視劇,分享抖音短視頻……近年來,越來越多大陸文化產品成為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簡體書店逆勢成長  由於網際網路衝擊、店面租金上漲、連鎖店競爭等因素,臺北重慶南路的百年書街近年來慢慢走向衰落,而大陸出版的簡體書在這裡卻「買氣常旺」。
  • 民進黨封禁「淘寶」,臺灣民眾不幹了
    繼禁止愛奇藝、騰訊等影音平臺在臺落地之後,民進黨當局今(24)日宣布,「淘寶臺灣」違反島內相關規定,處以41萬元(新臺幣)罰款,並限期6個月內撤資。這些網絡平臺的相同點有二,一是來自大陸,二是都受臺灣民眾歡迎。
  • 讀簡體書追陸劇玩抖音 大陸元素融入臺灣民眾生活
    在臺灣,很多人已習慣逛書店買簡體書,熬夜追大陸熱門電視劇,分享抖音短視頻……近年來,越來越多大陸文化產品成為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臺灣讀者陳昭安在天龍書局看大陸簡體書。簡體書店逆勢成長由於網際網路衝擊、店面租金上漲、連鎖店競爭等因素,臺北重慶南路的百年書街近年來慢慢走向衰落,而大陸出版的簡體書在這裡卻「買氣常旺」。
  • 追陸劇、玩抖音,大陸元素融入臺灣民眾日常生活
    ,很多人已習慣逛書店買簡體書,熬夜追大陸熱門電視劇,分享抖音短視頻……近年來,越來越多大陸文化產品成為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隨著文化交流加深,近年來臺灣讀者對簡體書的需求不斷增長。大陸圖書選題廣、內容新、性價比高,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天龍書局老闆沈榮裕說。  大陸劇引領觀劇潮流  除了簡體書,大陸電視劇也為臺灣民眾打開精彩的古典世界。